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意象”探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的代表作品,其作品中涵盖的人物形象、写作手法、艺术表现等,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但关于《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中存在的“平凡意象”,却较少有相应的研究对其提及。本文主要对《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意象”展开探讨,通过相关艺术形象、生活环境的分析,展现小说《平凡的世界》所具有的审美品位。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平凡意象;探讨
  作者简介:李菁(1985.3-),陕西汉中人,大学本科,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汉中分校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前言:
  小说《平凡的世界》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以中华民族从贫困走向富强的发展历史为背景,展现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演进形态。《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形象、爱情故事、生活环境等,都带有着平凡与和美的象征,蕴含着平平淡淡的审美理念与精神内涵,鼓舞了一代代的有志青年。
  一、《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生活意象”
  《平凡的世界》中存在着很多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最重要部分为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和植被的描写。《平凡的世界》以黄土高原作为故事的发生地,该地气候条件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小说中多处表现了该地的气候环境特征,例如:“现在的季节为惊蛰”、“惊蛰过后就是春分,农忙开始了……”、“夏至以后,河道就慢慢干枯了,土地像乌龟后背一样的裂开……”这些文学描述中包含惊蛰、春分、清明、夏至等时令,属于平凡的自然生活环境。在地形地貌的环境描写中,主要有“黄土地”、“东拉河”、“哭咽河”等意象,这些意象表明了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而且河流的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从“东拉河像一条死掉的长蛇”这一描写,可以看出这一地区河流的流量、蓄水量非常小。而从《平凡的世界》中的植被描写方面来看,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高粱、小麦等抗旱作物,而水果也只有大枣、李子、桃等常见水果,这些作物对土壤肥力的要求很低。因此从以上自然生活环境的表述方面来看,《平凡的世界》中的生活意象非常平凡。
  二、《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人物形象”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农民、教师、学生、创业者、官员等。这些人物形象身上都带有平凡的象征,其中农民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孙玉厚、孙玉亭、金俊武、金俊山、田福堂等,都属于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这些人物常年以种地为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为双水村和生产大队。这些人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他们在饮食方面非常的平淡,在子女教育方面比较缺乏。而田润叶、田润生等则属于教师阶层,他们在学习阶段受到了高等教育,但个人生活也非常平淡。例如:田润叶毕业后在县城关小学教书,但她和李向前的婚姻非常不幸,李向前由于车祸而身患残疾。因此田润叶在感情生活方面,存在着很多矛盾和不如意的地方。孙少平、顾養民、田晓霞等人物,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学生阶层,他们有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在文化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从他们个人的生活轨迹、感情发展方面来看,他们都有着较为平凡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因此《平凡的世界》中创造的人物形象,身上都带有平凡的烙印和象征。这些平凡人物形象所组成的群体,使得《平凡的世界》这一小说的现实感更强。
  三、《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爱情故事”
  《平凡的世界》中的出现了多个爱情片段,主要有金波和藏族姑娘、顾养民和郝红梅、孙少平和田晓霞等爱情。这些爱情有着较大的阶级、民族差距,因此在故事表现方面也更加的平淡真实。例如:金波和藏族姑娘之间的爱情,是从“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开始,这是金波在部队文工团和藏族姑娘对唱的歌。他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也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从歌声中建立了彼此的爱慕,并在最后紧紧相拥。顾养民和郝红梅之间的爱情,存在着较大的阶级差距,这也是现实世界中经常见到的现象。顾养民在《平凡的世界》中属于知识分子家庭,而郝红梅的家庭非常贫困,政治成份也属于最不好的一类。在学校中两人的结合处于地下状态,而且最终由于郝红梅偷了县城商店中的一块手帕,而导致两人爱情的结束。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的爱情,也属于阶级差距较大的一种情况。但两人坚定的革命情感,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两人走到了一起。因此《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虽然有着各不相同的爱情结果,情感表现也多种多样。但所有人物的爱情都紧扣“平凡”这一主题,有着平淡的现实意义与审美表达。
  四、《平凡的世界》中“平凡意象”的审美价值
  从“平凡意象”的审美价值方面而言,所有人物的社会活动,都符合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而各种人物在小说中的挣扎与抗争,也体现出黄土高原中存在的善良、朴实和勤劳。所有朴素的情感具有自然、纯洁的特征,这些平淡的生活意象,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本质,达到了较高的美学追求。
  结语:
  《平凡的世界》中“平凡意象”的塑造,包含着较高的文学思考与美学特征。平凡的生活意象、平凡的人物形象、平凡的爱情故事,共同构成了黄土高原的平淡之美。这些意象的社会化表达,蕴含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理想。
  参考文献:
  [1]申燕. 析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田润叶的悲剧人生[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胡婧祎. 《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J]. 现代交际. 2017(20).
  [3]张志忠. 重建现实主义文学精神——路遥《平凡的世界》再评价[J]. 文艺研究. 2017(0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内在逻辑,也是其根基,正是由于法律文化土壤的差异,才会使得法律在各个国家各个时间段显现出不同的形态。法律事实上是一种思维对现实的抽象,而法律文化决定了这种抽象的方式和导向。知识产权法也不例外,作为对人类智力成果进行保护和规制的工具,知识产权法与思维和主观联系
作者简介:郭强(1956.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辽宁大连,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现工作或学习单位:某集团公司顾问,研究方向。  简历:  1973年——1978年 知青下乡,后二年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9年——1983年 大连理工大学学生  1984年——2008年 大连机床集团,后期任集团常务副总裁  2009年——2016年 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1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展示的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展现了人性最黑暗的战场,集结了人心变质变态,是一种伪形。就书中内容而言,《三国演义》集结了权谋、心术、权术、心计,里面的人物除少数人外,均戴着面具。本文就《三国演义》中的权谋、权术与人性进行批判性的讨论。  关键词:《三国演义》;权谋;权术;人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
我常常感叹,音乐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就那么几个音符,却能幻化出无穷无尽的旋律:有的像《梁山泊与祝英台》那般凄美柔婉,有的又像《十面埋伏》那样壮怀激烈;有的像《丹凤朝阳》那样欢乐轻快,有的又像《二泉映月》那样沉郁低徊。不管是古典还是流行,不论是美声还是民族,一曲终了,总会赢得数不清的痴迷者。那,一首歌、一支曲,何来如此大的魅力呢?  你或许有这样的体验,生活中遇到不平事、不顺事、不如意事、不开心事,
基金项目:本论文由“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xm2014196。  摘 要:随着我国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去感受艺术文化的变迁以及人文环境的变化,各地区的艺术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这是时代演进发展所积淀下来的人类财富。藏族“锅庄舞”的名称本身是藏语汉化而来的,此舞种的汉语意义是“圆圈歌舞”。作为藏族民间舞蹈的形式之一,“锅庄舞”艺术在我国西藏、甘肃、青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发生很多趣事,我也不例外。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在家里看书,我突然有个奇怪的想法,书是用树木做的,那把书埋在土里会不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呢?  于是,我把书放在有阳光的的地方,埋上很多土,浇上水。我每天都很用心地照顾它,可是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没长出一个小芽。我就想是不是养料不够。然后我又每天给它浇水、施肥。又过了好几周,依旧没发芽。我等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又在想它是不是很冷,所以
摘 要:《玫瑰门》中宋竹西是铁凝尝试跳出女性站在被压迫和追求解放的角度,抛开女性的自我欣赏,裸露出女性身体欲望及情感追求的探索女性爱情归宿的人物形象。本人旨在从宋竹西与庄垣、大旗和叶龙北三个男性之间的感情经历来讨论玫瑰门中对传统女性气质的解构以及被还原的女性情欲“本相”,最后再探讨女性在情欲释放道路上的寻爱探索。  关键词:宋竹西;女性解放;爱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对后人所续小说八十回后故事的真实性(是否和曹雪芹原意相同),我心存怀疑,由于种种原因,八十回后的故事与原故事的本来面目的却存在出入。  关键词:《红楼梦》续书;曹雪芹原意;真实性  作者简介:晏旸(1996.3-),女,汉,现为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全日制本科大三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妓女形象作为文学形中的一类群体,由于特殊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而在中外文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作家们塑造了众多的妓女形象,研究者们对相关文学作品给予了多重关注。19世纪的法国文学中聚集了许多风格各异的妓女形象,本文拟对其中著名的“羊脂球”的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个形象的透视进一步观察出这一群体的形象内涵。  关键词:羊脂球;妓女形象;法国文学;人性  作者简介:唐新淯(1995.3-),女,汉,四
我很少看电视。有一天偶然打开电视,想看看有没有球赛,谁知里面在演连续剧《年轮》,一对知青正在恋爱——此时想关上也不可能,因为我老婆在旁边,她就喜欢看人恋爱——当时是黑更半夜,一男一女在旷野中,四野无人,只见姑娘忽然惨呼一声,“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投入情郎的怀抱。这个场面有点历史的真实性,但我还是觉得,这女孩子讲的话太过古怪了。既然是“子女”,又堪教育,我倒想问问,你今年几岁了。坦白地说,假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