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练习是老师课前设计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的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训练的效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如何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训练的有效性,总结出了一些初中物理课堂练习设计的方法,争取课堂练习形式多样化,真正提高训练的效益。
关键词:依靠学生;课堂练习;有效性
课堂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不能“满堂灌”,要留适当的时间给学生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学生掌握了新知识,课后就不用花大量时间,通过“题海战术”来巩固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适时地安排学生有效练习。笔者听了很多公开课、精品课、优质课,发现物理课堂练习在“质”和“量”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练习时间过少。本学期笔者听了校内外30节物理课,课堂练习时间低于10分钟的占35.6%,无任何课堂练习的占19%。现在物理课堂上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讲”和“问”的时间太多,学生“练”和“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动手实践能力往往因为时间关系得不到锻炼,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2)老师启发过度。老师出示练习题后,还没等学生看完题目,就开始提醒、暗示学生,生怕学生不理解题目或审题不够仔细。练习板演时,一旦学生出现错误,老师就开始提示或者叫另外的学生来板演。学生还没有做完练习,老师就开始讲解,不给足够的時间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3)老师讲评形式单调。训练之后,老师讲评形式单调,就题论题,没有任何拓展,对解题过程不作小结,对解题技巧、解题规律、物理思想方法不做提炼升华,训练没有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训练得不到有效提升。
课堂训练低效的问题,主要是学生主体地位缺失造成的。为了解决课堂训练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课堂训练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教师应该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教,就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既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1)依靠学生,明确训练目标。课堂训练设计目标要明确,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向45分钟要效率。一节课45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10分钟到20分钟,课堂上可让学生设计一些简短的题目,既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又让学生复习所教的内容。
例如,有位老师在执教“运动的快慢”这一节课时,讲完了速度的定义、公式、物理意义、单位后,让每个学生在草稿纸上设计一道简短的有关速度知识的题目,然后让出题的学生用投影仪把题目投影出来让其他学生做。
学生出的题目有:①如何估测中学生的速度?②108km/h等于多少米每秒?③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为1.8 k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④小黄在进行100 m测试时,在前50 m用时6s,后50 m用时7s,求小黄在100 m测试中全程的平均速度。学生出的题目有实验探究题、单位换算题、速度计算题。通过以上题目的练习,学生就能把有关于速度的知识点掌握牢固。
(2)依靠学生,确保训练的独立 性。课堂训练应遵循“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的原则,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思考,独立去操作,独立去“碰壁”,独立走向成功,不要一看到有点难度的题目就开始启发、提示,急于讲解,学生自己思考领悟得来的效果比听课得来的效果要好很多。
(3)依靠学生,确保训练的拓展 性。讲评时教师除了要讲解正确、规范的解题过程,还要强调解题的注意事项,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题多解:本题还有哪些不同的解法?哪种解法更容易理解?一题多变:结论和条件置换后怎样解?增加或减少一个条件后怎样解?改变问题的形式后怎样解?讲评要让学生总结解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什么?让学生提炼解题过程中所蕴含的解题策略、解题规律、解题方法,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一位老师讲授完密度知识后,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铝球的质量为54g,体积为30cm3,这个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很快就有一个学生想出用求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老师让这位学生把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老师又问学生有没有其他方法?又有学生想到用求质量和求体积的方法来判断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接着,教师又提问学生: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刚才用体积法来判断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学生很快就解答了这个问题:用球的总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这样通过一题多解,学生就对密度公式及密度变形公式的应用就掌握到位了。
依靠学生来有效地进行物理课堂训练,不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兴趣、思维、智力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练习,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依靠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训练更有效。
参考文献:
[1]谢利民,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依靠学生;课堂练习;有效性
课堂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不能“满堂灌”,要留适当的时间给学生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学生掌握了新知识,课后就不用花大量时间,通过“题海战术”来巩固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适时地安排学生有效练习。笔者听了很多公开课、精品课、优质课,发现物理课堂练习在“质”和“量”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练习时间过少。本学期笔者听了校内外30节物理课,课堂练习时间低于10分钟的占35.6%,无任何课堂练习的占19%。现在物理课堂上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讲”和“问”的时间太多,学生“练”和“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动手实践能力往往因为时间关系得不到锻炼,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2)老师启发过度。老师出示练习题后,还没等学生看完题目,就开始提醒、暗示学生,生怕学生不理解题目或审题不够仔细。练习板演时,一旦学生出现错误,老师就开始提示或者叫另外的学生来板演。学生还没有做完练习,老师就开始讲解,不给足够的時间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3)老师讲评形式单调。训练之后,老师讲评形式单调,就题论题,没有任何拓展,对解题过程不作小结,对解题技巧、解题规律、物理思想方法不做提炼升华,训练没有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训练得不到有效提升。
课堂训练低效的问题,主要是学生主体地位缺失造成的。为了解决课堂训练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课堂训练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教师应该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教,就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既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1)依靠学生,明确训练目标。课堂训练设计目标要明确,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向45分钟要效率。一节课45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10分钟到20分钟,课堂上可让学生设计一些简短的题目,既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又让学生复习所教的内容。
例如,有位老师在执教“运动的快慢”这一节课时,讲完了速度的定义、公式、物理意义、单位后,让每个学生在草稿纸上设计一道简短的有关速度知识的题目,然后让出题的学生用投影仪把题目投影出来让其他学生做。
学生出的题目有:①如何估测中学生的速度?②108km/h等于多少米每秒?③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为1.8 k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④小黄在进行100 m测试时,在前50 m用时6s,后50 m用时7s,求小黄在100 m测试中全程的平均速度。学生出的题目有实验探究题、单位换算题、速度计算题。通过以上题目的练习,学生就能把有关于速度的知识点掌握牢固。
(2)依靠学生,确保训练的独立 性。课堂训练应遵循“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的原则,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思考,独立去操作,独立去“碰壁”,独立走向成功,不要一看到有点难度的题目就开始启发、提示,急于讲解,学生自己思考领悟得来的效果比听课得来的效果要好很多。
(3)依靠学生,确保训练的拓展 性。讲评时教师除了要讲解正确、规范的解题过程,还要强调解题的注意事项,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题多解:本题还有哪些不同的解法?哪种解法更容易理解?一题多变:结论和条件置换后怎样解?增加或减少一个条件后怎样解?改变问题的形式后怎样解?讲评要让学生总结解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什么?让学生提炼解题过程中所蕴含的解题策略、解题规律、解题方法,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一位老师讲授完密度知识后,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铝球的质量为54g,体积为30cm3,这个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很快就有一个学生想出用求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老师让这位学生把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老师又问学生有没有其他方法?又有学生想到用求质量和求体积的方法来判断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接着,教师又提问学生: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刚才用体积法来判断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学生很快就解答了这个问题:用球的总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这样通过一题多解,学生就对密度公式及密度变形公式的应用就掌握到位了。
依靠学生来有效地进行物理课堂训练,不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兴趣、思维、智力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练习,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依靠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训练更有效。
参考文献:
[1]谢利民,郑百伟.现代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