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联保贷款技术创新的市场检验与应用分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yuns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县一级独立核算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联保贷款的近六年发展历程为例,对农户联保贷款的商业运作理论进行了检验,用农业推广学中的农业创新“S扩散理论”描述农户联保贷款的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对农户联保贷款的资产风险累积及资产质量恶化的根源进行了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技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户联保贷款;市场检验;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059-02
  
  一、农户联保贷款技术创新的市场检验
  
  衡量一种信贷产品是否成功有着不同标准,农户联保贷款是面向农村社区的小额度贷款服务,需要接受市场检验。评估小额信贷需要从覆盖面和持续性两个方面进行衡量。覆盖面是与信贷服务深度与广度相关联的概念,持续性的基本含义是机构是否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一)衡量农户联保贷款的应用覆盖面
  覆盖面包括农户联保贷款开展广度和深度两个主要方面的指标:广度指标是指客户数量,深度指标是指对象贫困程度。
  1.农户联保贷款的覆盖广度。农户联保贷款服务对象是农村信用社服务辖区内的居民,非服务辖区的居民被排除在外。经过20世纪50年代农村合作金融乡社运动之后,我国农村各乡镇基本上都设立了农村信用社,达到“一乡一社”,农村信用社机构众多为农户联保贷款提高覆盖广度奠定了基层组织机构基础。由于现在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村青壮年人口大规模流向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农户联保贷款适龄对象规模变小,由于家庭中留守主要成员更多是女性,逐步成为农户联保贷款主要使用者之一。这与孟加拉GB模式起初执行“贷女不贷男,贷小不贷大,贷贫不贷富”不谋而合。
  2.农户联保贷款的覆盖深度。不同贫困人群有不同的“致贫机理”,对于缺乏生产资本而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完全可以用农户联保贷款进行有效缓解,但银行不愿承担如此风险和成本,除非有高利率风险覆盖、有效的财政贴息、充分的社会捐助。孟加拉GB银行在充分的社会捐助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中国商业化运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很难获得大规模的社会捐助。江苏省通过扶贫部门指定目标农户群,农村信用社选择对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在收取基准利率基础上,由财政部门进行贴息和奖励,多年运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合理政策激励下农户联保贷款覆盖深度可以加大。
  (二)检验农户联保贷款的经营持续性
  农户联保贷款持续性可以沿用小额信贷持续性概念,偏重于综合财务业绩,能否通过利息和收费弥补全部成本是决定性的检验,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大原则同样适用于衡量小额贷款持续性。
  1.检验农户联保贷款安全性。农户联保贷款安全性指标,是农户联保贷款防控风险能力指标。农户联保贷款可以在安全性方面体现出比较优势。2008年2月末在响水县域内,农户联保贷款不良率低于各项贷款不良率的信用社有12个,占16个样本信用社75%。不良贷款占比是衡量金融机构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各项贷款不良占比高的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违约率往往较高。
  2.检验农户联保贷款流动性。农户联保贷款虽然可以根据生产用途约定期限,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安排上可以突破一年上限,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没有中期联保贷款这种现象。原因是农户联保贷款应用了“循环授信承诺”技术,农户可以在授信额度内“随用随贷”不必要承担中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部分的利息支出;农村信用社对短期贷款有营销偏好,保持农户贷款流动性同时,降低市场风险。农户联保贷款具备短期贷款特征,有着较高流动性。
  3.检验农户联保贷款效益性。响水县农村信用社自农户联保贷款试点之日起,就一直执行紧盯利率浮动上限的定价方法,正常贷款的利率已经达到法定上限,单从贷款定价来讲,执行最大化利率对农户联保贷款效益性影响已经达到极值。农户联保贷款正常运作,通过持续经营,培养成熟客户,降低市场风险,增加激活贷款存量、增量规模,可稀释不良占比。
  
  二、农户联保贷款技术创新的应用分析
  
  (一)农户联保贷款技术创新扩散分析
  农业创新总体发展在时间上的无限性与每个具体的农业创新在农业应用时间的有限性,使农业创新扩散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而某项具体创新成果的扩散就是一个周期,该规律称为“S扩散理论”。从响水县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创新的发展过程来看,农户联保贷款创新也遵循了农业推广“S扩散理论”。
  试验期:农户联保贷款技术在创新开始时,多数农户对它尚未完全了解,有的农村信用社不愿意承担技术应用风险,采用数量比较少。2001年第四季度到2002年第四季度,农户联保贷款的整体规模保持在试验示范期的缓慢增长。在试验示范期,农村信用社认同了农户联保贷款的运作效果与质量,对产品进行了完善,为大规模发展作了技术与资金准备。
  发展期:2003年第一季度至2004年第四季度,农户联保贷款在试验示范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了农户和农村信用社双方的重视,认为农户联保贷款能够实现供需“双赢”目标。在2004年第一季度至2004年第四季度之间农户联保贷款技术扩散曲线斜率在较高位置,农户联保贷款供给规模快速扩张。
  推广期:2004年第四季度至2005年第三季度,农户联保贷款技术扩散处于持续推广期,农户联保贷款规模占全县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的25%以上,一度靠近29%,不良贷款的比率控制在2%以下,农户联保贷款达到了规模与占比的极值,技术扩散的速度趋缓,并且出现了整体规模的徘徊。
  (二)农户联保贷款技术应用磨损分析
  S扩散理论表明,单一创新技术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响水县农户联保贷款技术创新在应用中同样出现了衰退,存在着诸多的技术磨损。
  1.无形磨损。《联保指引》规定五户为小组成员下限,在推广过程中又未能将“五户联保”较之“三户联保”比较优势展现给农户,至少在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上未显优势。这种创新没有在短时间内被规模化地应用,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经在部分地区推广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五户联保”贷款的无形磨损,导致了贷款规模萎缩。
  2.有形磨损。贷款小额度控制本身是为了提高农户贷款安全性,确保金融惩罚原理应用效果;然而一味应用小额度贷款配给手段,在一段时间执行后,就会形成农户贷款需求抑制,逐步丧失小额信贷动态激励效应。
  3.政策磨损。《农户联保指引》未对村中心主任技术进行明确,村中心主任作为农户村庄内部人,对农村信用社这类外部贷款人来说,他们的信息非常重要。在国际通行的模式中,中心主任技术在缓解农户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有良好效果。
  4.价格磨损。由于成本上涨和产品比较收益下降造成的创新磨损就是价格磨损。农户联保贷款成本一直较高,随着2005年后农户联保贷款整体规模下降,农户联保固定成本部分并未下降;另外由于响水县农村信用社应用价格激励政策,试图激励农户联保贷款的还贷率,并促使贷款额度的回归,5 000元以下的农户联保贷款的利率只是正常保证担保贷款执行利率的59.5%。农户贷款规模与利率的下降,加之不良率上升,农户联保贷款的比较收益大幅下降。
  5.人为磨损。在农户联保贷款推广中,一些小额信贷“传统模式”技术被忽略了,导致联保小组和价格激励等技术在应用效果上被人为地限制了。动态激励的主要技术是额度持续激励,但是响水县农村信用社额度控制技术方面没有因推广时间推移而增加,造成价格激励技术失灵。
  
  三、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技术的几点对策
  
  进入创新衰退期是单一使用某种技术的必然结果,无法人为阻止技术最终衰退,但是可以通过综合技术延缓衰退,或者通过技术再创新来进行技术代替。
  1.合理界定联保贷款的服务对象。应当向低流动人群投放贷款,强调家庭妇女对农户联保贷款的知情和参与。应当在农业生产聚居的地区推广该技术,并且注意追加参与的主体,如“公司担保+农户联保小组”,还可以增加关联性的客户规模组成“信用共同体”等。
  2.合理设定贷款与授信的约期。农村信用社一般要求在授信的最后一年底农户收获季节归还贷款,保证资金流动性,这是导致信用社缩短放款约期、逼迫农户压价出售农产品的重要原因,可能激发集中逾期的风险。要发挥农户联保贷款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采用长期的“无间断”授信承诺,进行动态激励。
  3.合理确定农户联保小组成员数量。可视联保小组成员的经济状况、信用程度和借款额度的大小确定联保小组户数,但不能低于3户,以额度和利率进行激励,促使小组规模渐进地向5户以上过渡。对贷款额度大、保证能力弱的农户则有必要实行5户以上联保,以增强联保小组成员的共同抗风险能力。
  4.建立动态的联保小组档案。联保小组档案内容主要包括组成员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贷款使用情况、信用等级评定情况等重要内容。要建立动态的经济档案,使信贷管理系统网络化,促进贷款信息的对称性。建立详细、完整的联保小组组长的档案,是确保贷款保持低风险的重要基础。
  5.提高客户经理责任意识。假联保(顶名、冒名)道德风险控制难,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操作流程,缺少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是重要原因。农户联保贷款要发展成为农村关系型信贷,客户经理、信贷人员要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信用合作关系,在同一乡镇必须设置2名以上的信贷营销人员,一方面进行相互监督,另一方面避免信贷人员的同期调动,造成信贷软信息流失及已有信贷业务网络失去效用。
  6.建立农户联保贷款呆账核销的自瞄准体系。农户联保贷款中的呆账核销难度较大,因为我国没有农户家庭破产方面的法规,农民债务豁免制度尚不健全。要改变农户联保贷款经营效益上升时无可核销联保贷款、经营质量差的时无法核销联保贷款的状况。要建立农户联保贷款呆账核销的自瞄准体系,对农户联保贷款中的“两呆”贷款进行有效核销,确保农户联保贷款的持续经营。
  
  参考文献:
  [1] 杜晓山,刘文璞.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慧军.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 Mark Schreiner.覆盖面的六个方面——关于小额信贷社会效益的讨论框架[J].小额信贷研究,2004,(1).
  [4] 马丁·格里利.可持续性与覆盖面:如何处理二者关系[J].小额信贷研究,2003,(4).
  [5] 梁山.对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安全性、盈利性和信用状况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3,(6).
  [6] 马九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承诺特性及风险控制[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1).
  [责任编辑吴高君]
其他文献
摘 要:国内企业国际化之路,目前已有三种模式凸显出来:第一种是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先难后易”式,海尔集团首先在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中确保市场上的相对优势,然后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第二种是以TCL集团为代表的“先易后难”式,TCL集团首先拓展在地理上接近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然后将海外市场的范围扩大到发达国家。第三种是以格兰仕为代表的OEM(贴牌生产)式国际化道路。分析研究“海尔”、“TCL”、“格兰仕”
期刊
摘 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收入、消费、农业生产投入和农村生态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善了劳动者本人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了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当前教育和医疗成为致贫的主要原因,这对建立适应农村的教育体制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迫切要求。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缓解贫困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1-0015-06    农村劳动力以外出
期刊
摘 要:面对3C的严峻挑战,房地产企业如何建立起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对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提高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可以通过6σ管理法来优化项目团队建设的工作程序,从而达到建立高效项目团队的目的。  关键词:6σ管理;团队建设;6σ模型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1-0052-04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条件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3C
期刊
摘 要:区域发展关联与外部性已成为发达国家产业成长最为显著的经济现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意义在于通过产业的扩散,在环渤海地区内部形成一个经济中心,共同推进环渤海地区核心区域(京津冀)东部滨海地带的崛起。滨海新区崛起是河北省加速融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提升自我的重大机遇;另一方面,滨海新区“空吸”效应可能加速河北资源、要素流失,加剧河北在京津冀区域中的“洼地效应”。  关键词:滨海新区;京津冀;沿
期刊
摘 要:城市群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项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动因是交易费用的节约。城市群的出现是更加集聚、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的网络型城市化制度对分散的、单一的、联系松散的单核心城市化制度的替代,是城市化制度变迁的产物。  关键词:城市群;制度变迁;制度需求;空间结构  中图分类号:F29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1-0021-04    一、城市群与区域制度变迁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国税收呈现高增长态势。税收增长率远超经济增长率,税收高速增长以及税收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增长。然而,影响税收增长率变动的经济因素是多元的,主要受到经济增长水平、价格水平等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经济波动决定税收增长率的变动,经济波动与税收增长率变动存在长期均衡变动关系,价格对税收增长率也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税收增长率;价格;经济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
期刊
摘要:中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研究已经成为税收理论界讨论的焦点问题。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污染,绿色GDP的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用税收占扣除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耗费后的绿色GDP的比例的多少来分析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对于我国经济的平衡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并针对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关
期刊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消除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我们选取了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比重和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两个指标,采用1990-2004年相关数据,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SPSS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分析了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两者间互为线性因果。结论揭示的规律提出了三条政策建议,为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提高农地经营效率进行了有益
期刊
摘要: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是时代的主题。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与管理,实现人和管理的基本方式是科学地实施好和谐管理系统工程。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让每一个员工处于自动自发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使企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当代企业和谐管理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理念的重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和谐;系统管理;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深刻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观点,是解析一个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错综复杂的过程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钥匙。精神和经济发展具有互动作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但同时应当注意精神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