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德育考试考核方法尚存考试考核知识化、脱离生活实际、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偏离受教育者群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惯性;二系“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职业人”的功利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考试考核方法;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2-0020-03
一、职业教育德育考试考核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试考核知识化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德育考试考核缺乏科学的指导原则、德育课考试考核内容片面、目的消极、目标抽象、评价标准单一。受传统德育影响,将德育视为一种知识性德育、考试德育,学生课堂记笔记、考试背题目,全校统一命题考试的行为令学生疲惫不堪、心存畏惧。这种教学、考试考核方法对培养人才空洞乏力,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心智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与素质教育的诉求南辕北辙,不利于学生道德培养。[1]
(二)脱离生活实际
德育目标本是促进人德性素质的养成,但目前虚空的德育目标、强迫性的德育灌输、呆板的德育考试束缚了学生道德成长的大脑与手脚,禁锢了学生积极的道德认知、限制了学生道德发现探索能力,生命的本质和要求难以凸显,学生最终也远离了真正的道德。正是社会生活远离了学生自身,致使德育不能回归到生活本身与道德实践。学生缺乏实践、体验、探究,不能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也就不可能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知、作出道德选择、提升道德水准。[2]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
德育过分依赖于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考试考核分数来判断学生品行,尚未本着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手段动态量化综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考试考核。一些职业院校未能注重学生道德能力评判并建立健全与学生成长过程同步的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而且,德育偏重于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很少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疏于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情感,未能把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评估结合起来,构建立体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把德育知识转化为觉悟与能力,内化为自觉行为。[3]
(四)实效不明显
一些高职院校德育考试考核常常是以试卷的方式一考了之,缺乏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方式方法,使学生道德习惯与道德目标未能达成一致,学生未能持之以恒地养成自我育德习惯。特别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于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很少能从学生诚信、做人等一些实际行动中跟踪考察学生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明确立身处世、与人交往的基准,让学生从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修炼自己的品德。[4]
二、职业教育德育考试
考核方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惯性
从隋朝开始到清朝末期,我国一直以科举考试的办法选贤任能,因此,一代一代读书人就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教师也就顺理成章地以“填鸭式”教学手段传道、授业、解惑。直到今天,这种偏离受教育者群体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教学方式仍然行之有效。不管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好,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罢,还是让家长苦不堪言,似乎这种一刀切的应试教育方式依然是最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当然,应试教育方式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异议,因为绵延不断的考试链紧扣从幼儿园、小学直到博士的几近人生的三分之一岁月的生命线上,无处不在的庞大的考试网络覆盖在生存环境的方方面面,让人欲罢不能。而且,应试教育还衍生出了“考试经济”,异化了教育应有的功能。结果是,毁掉了孩子的健康、毁掉了很多优秀人才、毁掉了民族的希望。[5]如此应试教育哪里还顾得上学生的素质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下的职业教育亦未能逃脱应试教育的藩篱,其德育考核考试方式方法依旧是以简单的划定范围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统一笔试、教师批阅给出分数为主,有时可能还加上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的印象分。学生只要不犯错误,学校及教师就万事大吉;学生如果有了问题,往往被简单、权威十足地批评教育一顿,这就是很好的“育人”了。实际上,德育是培养学生的品德,能让学生不犯错误或知错就改只是德育的最基本工作。培养学生的品德应包含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引导,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试卷及一次批评教育就能完全评价的。育人的心灵才是德育最佳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也是爱的教育、快乐教育、美的教育,英美等西方国家就十分推崇这些能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爱的教育、快乐教育、美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爱的、快乐的、美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知识的积累、情感的历练和品德的养成,而不是像我国靠口试、笔试这些应试教育的简单方式。[6]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7]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美感帮助学生认识个人的道德尊严,净化自己的灵魂,培养道德观念。对别人的道德行为的审美情感,对形成个人的道德尊严起着很大作用。”[8]这些哲人大家认为爱的、快乐的、美的体验就是德育方法,或者说是德育考试考核方法。因为,拿高分、抢名次、比升学率这种磨平了学生的棱角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学生整日被分数捆绑、处于焦虑状态,扼杀了他们应有的天性、才华、创造能力,更难谈得上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优良的品德得以养成。考试作弊现象自古以来屡禁不止、考试风气每况愈下、作弊手段愈来愈高明,考生诚信意识严重缺失,不少人抄袭论文、造假文凭、持有假证书等,不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也就是说,应试教育的考试考核方法扭曲了人的心灵,影响了人的品德的养成。在强大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之下,职业教育包括德育考试考核难以跳出其窠臼。 (二)职业教育的功利性
近些年,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各类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造就了大量的知识型劳动者,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正是因为社会急需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把职业教育看成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秘密武器”,职业教育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的功利性也日渐凸显。甚至一些学者发出感叹,认为今天的教育已不是教化,完全为工具理性主导,不是为了人的精神与灵魂,而是为了满足人在市场及社会上获得更多的资历资本。[9]“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等言辞已很难掩其功利性的一面。每年的招生大战就更能窥见其功利性之“一斑”。很多职业院校一味追求的是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似乎学生有了娴熟的技术技能就能“一俊遮百丑”,受用终身;甚至一些职业院校借校企合作美名把培养人的学校变成了为工厂培养技术工人的短期培训班或人力资源介绍所,大张旗鼓地宣传要培养所谓“职业人”。学制本来是3年或5年,一些学校在2年或4年后就把学生送出校门实习,直到毕业时办个毕业证就OK了。有时加上中间的见习,学制就更“缩水”了。这样,学校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似乎是得到了眼前的实惠,殊不知学生被培养成了缺少精气神的“机器人”,严重戕害了学生,影响了学生的终身持续健康发展。学校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培养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人,一旦违反规律,拔苗助长,最终只能过犹不及,徒劳无益。有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技术技能不错,但是缺少与人沟通能力,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频频跳槽,苦恼不堪;有的毕业生在企业做这事也嫌累,做那事也嫌脏;还有的毕业生不能与上级、同事和谐相处,经常与同事因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别扭,影响团结、影响工作……如此种种,说明职业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轨道上有所偏离,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创新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是片面地按照一定程序工作的劳动工具。日复一日,职业教育只是把培养德才兼备而且是品德为首的人才的任务折半完成。德育变成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附庸,必须为学生技术技能训练让路,以至于师生加班加点所为就是大赛得到好成绩、提高学生就业率。正是职业院校常常忙于技能大比武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心灵塑造,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化为墙上的标语口号,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只是口惠而实不至的一句公开场合的套话。教育应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职业教育也是一种类型的教育,只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而忽视育德工作,学生最终只能被培养成驾驭机器的“机器”,哪还能持续健康发展呢?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育人是长久之计,“制器”只是短视行为。功利性的职业教育显然是弃长取短,不利于长久发展。职业教育的功利性弱化了德育工作,导致德育课成了德育的代名词,以课本为本,重知识、轻养成;政治理论性过强,忽视学生个体的感受体验,[10]没有真正把学生视作活生生的人,更谈不上采用有效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考察学生的人格、情感、爱国主义、群体意识、参与意识等道德元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滕燕.德育课程考试创新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
[2]郭丽银.体验式德育——高校德育的探索之路[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
[3]康逢民.中专德育课考核评价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5.
[4]陆云文.由“诚信考试”所想到的[J].教师,2007(5).
[5]陈忠成.实施异步教学才能遏制住应试教育弊端的蔓延扩散[J].异步教学研究,2010(1).
[6]黄岳杰.校园戏剧:修正应试教育弊端的诸种可能性[J].美育学刊,2010(1).
[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8]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9]徐峰,石伟平.对高职院校德育的理性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8).
[10]白淑珍.高职德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2009(5).
(责任编辑:方健华)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考试考核方法;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2-0020-03
一、职业教育德育考试考核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试考核知识化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德育考试考核缺乏科学的指导原则、德育课考试考核内容片面、目的消极、目标抽象、评价标准单一。受传统德育影响,将德育视为一种知识性德育、考试德育,学生课堂记笔记、考试背题目,全校统一命题考试的行为令学生疲惫不堪、心存畏惧。这种教学、考试考核方法对培养人才空洞乏力,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心智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与素质教育的诉求南辕北辙,不利于学生道德培养。[1]
(二)脱离生活实际
德育目标本是促进人德性素质的养成,但目前虚空的德育目标、强迫性的德育灌输、呆板的德育考试束缚了学生道德成长的大脑与手脚,禁锢了学生积极的道德认知、限制了学生道德发现探索能力,生命的本质和要求难以凸显,学生最终也远离了真正的道德。正是社会生活远离了学生自身,致使德育不能回归到生活本身与道德实践。学生缺乏实践、体验、探究,不能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也就不可能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知、作出道德选择、提升道德水准。[2]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
德育过分依赖于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考试考核分数来判断学生品行,尚未本着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手段动态量化综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考试考核。一些职业院校未能注重学生道德能力评判并建立健全与学生成长过程同步的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而且,德育偏重于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很少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疏于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情感,未能把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评估结合起来,构建立体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把德育知识转化为觉悟与能力,内化为自觉行为。[3]
(四)实效不明显
一些高职院校德育考试考核常常是以试卷的方式一考了之,缺乏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方式方法,使学生道德习惯与道德目标未能达成一致,学生未能持之以恒地养成自我育德习惯。特别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于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很少能从学生诚信、做人等一些实际行动中跟踪考察学生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明确立身处世、与人交往的基准,让学生从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修炼自己的品德。[4]
二、职业教育德育考试
考核方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惯性
从隋朝开始到清朝末期,我国一直以科举考试的办法选贤任能,因此,一代一代读书人就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教师也就顺理成章地以“填鸭式”教学手段传道、授业、解惑。直到今天,这种偏离受教育者群体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教学方式仍然行之有效。不管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好,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罢,还是让家长苦不堪言,似乎这种一刀切的应试教育方式依然是最公平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当然,应试教育方式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异议,因为绵延不断的考试链紧扣从幼儿园、小学直到博士的几近人生的三分之一岁月的生命线上,无处不在的庞大的考试网络覆盖在生存环境的方方面面,让人欲罢不能。而且,应试教育还衍生出了“考试经济”,异化了教育应有的功能。结果是,毁掉了孩子的健康、毁掉了很多优秀人才、毁掉了民族的希望。[5]如此应试教育哪里还顾得上学生的素质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下的职业教育亦未能逃脱应试教育的藩篱,其德育考核考试方式方法依旧是以简单的划定范围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统一笔试、教师批阅给出分数为主,有时可能还加上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的印象分。学生只要不犯错误,学校及教师就万事大吉;学生如果有了问题,往往被简单、权威十足地批评教育一顿,这就是很好的“育人”了。实际上,德育是培养学生的品德,能让学生不犯错误或知错就改只是德育的最基本工作。培养学生的品德应包含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引导,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试卷及一次批评教育就能完全评价的。育人的心灵才是德育最佳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也是爱的教育、快乐教育、美的教育,英美等西方国家就十分推崇这些能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爱的教育、快乐教育、美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爱的、快乐的、美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知识的积累、情感的历练和品德的养成,而不是像我国靠口试、笔试这些应试教育的简单方式。[6]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7]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美感帮助学生认识个人的道德尊严,净化自己的灵魂,培养道德观念。对别人的道德行为的审美情感,对形成个人的道德尊严起着很大作用。”[8]这些哲人大家认为爱的、快乐的、美的体验就是德育方法,或者说是德育考试考核方法。因为,拿高分、抢名次、比升学率这种磨平了学生的棱角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学生整日被分数捆绑、处于焦虑状态,扼杀了他们应有的天性、才华、创造能力,更难谈得上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优良的品德得以养成。考试作弊现象自古以来屡禁不止、考试风气每况愈下、作弊手段愈来愈高明,考生诚信意识严重缺失,不少人抄袭论文、造假文凭、持有假证书等,不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也就是说,应试教育的考试考核方法扭曲了人的心灵,影响了人的品德的养成。在强大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之下,职业教育包括德育考试考核难以跳出其窠臼。 (二)职业教育的功利性
近些年,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各类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造就了大量的知识型劳动者,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正是因为社会急需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把职业教育看成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秘密武器”,职业教育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的功利性也日渐凸显。甚至一些学者发出感叹,认为今天的教育已不是教化,完全为工具理性主导,不是为了人的精神与灵魂,而是为了满足人在市场及社会上获得更多的资历资本。[9]“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等言辞已很难掩其功利性的一面。每年的招生大战就更能窥见其功利性之“一斑”。很多职业院校一味追求的是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似乎学生有了娴熟的技术技能就能“一俊遮百丑”,受用终身;甚至一些职业院校借校企合作美名把培养人的学校变成了为工厂培养技术工人的短期培训班或人力资源介绍所,大张旗鼓地宣传要培养所谓“职业人”。学制本来是3年或5年,一些学校在2年或4年后就把学生送出校门实习,直到毕业时办个毕业证就OK了。有时加上中间的见习,学制就更“缩水”了。这样,学校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似乎是得到了眼前的实惠,殊不知学生被培养成了缺少精气神的“机器人”,严重戕害了学生,影响了学生的终身持续健康发展。学校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培养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人,一旦违反规律,拔苗助长,最终只能过犹不及,徒劳无益。有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技术技能不错,但是缺少与人沟通能力,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频频跳槽,苦恼不堪;有的毕业生在企业做这事也嫌累,做那事也嫌脏;还有的毕业生不能与上级、同事和谐相处,经常与同事因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别扭,影响团结、影响工作……如此种种,说明职业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轨道上有所偏离,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创新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是片面地按照一定程序工作的劳动工具。日复一日,职业教育只是把培养德才兼备而且是品德为首的人才的任务折半完成。德育变成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附庸,必须为学生技术技能训练让路,以至于师生加班加点所为就是大赛得到好成绩、提高学生就业率。正是职业院校常常忙于技能大比武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心灵塑造,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化为墙上的标语口号,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只是口惠而实不至的一句公开场合的套话。教育应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职业教育也是一种类型的教育,只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而忽视育德工作,学生最终只能被培养成驾驭机器的“机器”,哪还能持续健康发展呢?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育人是长久之计,“制器”只是短视行为。功利性的职业教育显然是弃长取短,不利于长久发展。职业教育的功利性弱化了德育工作,导致德育课成了德育的代名词,以课本为本,重知识、轻养成;政治理论性过强,忽视学生个体的感受体验,[10]没有真正把学生视作活生生的人,更谈不上采用有效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考察学生的人格、情感、爱国主义、群体意识、参与意识等道德元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滕燕.德育课程考试创新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4).
[2]郭丽银.体验式德育——高校德育的探索之路[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
[3]康逢民.中专德育课考核评价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5.
[4]陆云文.由“诚信考试”所想到的[J].教师,2007(5).
[5]陈忠成.实施异步教学才能遏制住应试教育弊端的蔓延扩散[J].异步教学研究,2010(1).
[6]黄岳杰.校园戏剧:修正应试教育弊端的诸种可能性[J].美育学刊,2010(1).
[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8]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9]徐峰,石伟平.对高职院校德育的理性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8).
[10]白淑珍.高职德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2009(5).
(责任编辑:方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