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st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识文化教育在新课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倡语言文化并重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文化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1.文化渗透是语言交际本身的需要
  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这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E.Sapir对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做出的精辟概括。英语教学就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2.文化教育是新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方面提出的标准是:“在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实际,适时地融入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3.文化教育是学生参加高考的需要
  传统考试主要考查语法知识及词汇的用法,这是造就“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随着英语高考命题趋势的发展,结合新课程改革,越来越强调语言与文化的一体性。“定位语篇,强调运用,注重交际”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特点,考生在作此类题时,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意思,还要联系到意思所渗透的文化背景。
  4.文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课本选材丰富,内容涉及英语国家历史、地理、社会、文化、文学、艺术、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等。在英语课堂中,如果教师能经常把英语国家一些文化习俗渗透到教学之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由于社会礼节的不同,导致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社交礼节是指某文化或成员在特定类别的交际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则与习惯,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社会礼节。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问候、称呼、祝贺、婚丧、宴请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模式、表达方式。假如我们的学生不了解以上诸方面的文化差异而套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模式,就会造成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
  2.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挖掘词语的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比如 “white”在英语里的意思是the color of fresh snow or common salt,汉语译为“白色、白色的”。但英语学习者对“a white lie”就不易理解。从词汇着手,简单明了,成效大,能避免学生望“词”生义的毛病出现。
  3.由于历史文化渊源的不同导致中西习语、典故的差异
  从习语、典故的角度着手进行文化教学是卓有成效的。因为习语、典故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比如,某人“惨遭失败”,中国人会借用《三国演义》中关公“走麦城”,英美人则联想到拿破仑的“meet a waterloo(滑铁卢之战)”。诸如此类的习语、典故和短语,只有将它们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教学,学生才易于理解和掌握。
  4.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双方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Latern Festival(元霄节),Tomb-sweeping Day(清明节),the Dragon Festival(端午节),Mid-Autumn Day(中秋节),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重阳节)等。英语国家有Christmas Day(圣诞节),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Halloween(万圣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等。
  5.由于思维习惯上的不同,导致某些表达方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在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也会造成语言学习的困难,这反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如在地名排列顺序上,中国是由大到小;而英语正好相反。“中国福州”译成英语是“Fuzhou China”。姓名的表达方式是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则相反。如Stephen Hawking(史蒂芬·霍金),Stephen为名,Hawking为姓。这反映了西方人喜欢把自己最关心的信息点放在前面,以便突出重点。
  三、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结合词汇教学,强化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强化他们对英语和本族语文化的双重理解能力。如教Module5 Unit2 Union Jack一词时,给学生讲解英语国旗Union Jack的历史渊源,加深了学生对Union Jack的理解。
  2.创设语境,把文化教育贯穿到对话课教学中
  在日常对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语用错误。因此,成功的对话课,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该设置特定的交际语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进行一些“角色表演”、“创设真实或仿真的情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
  3.挖掘课文的文化信息,拓展文化教育
  结合课文,介绍英语国家的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制度、饮食习惯、历史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等国家。通常主体课文是精选的完整语篇,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适当地融入文化知识。
  4.加强语言实践,把文化教育融入写作课教学中
  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常犯文化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未能足够地了解本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导致了他们先用汉语思维,然后再译成英语。以致于出现了:I stay at home have five days(我呆在家里有五天了),I very like the football(我很喜欢足球),He is a come from Beijing student(他是一位来自北京的学生)等错误。
  四、结束语
  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一种文化意识的培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教育在新课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转换教学观念,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为语言文化并重的模式并在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中全面反映出来,把词汇教学,对话教学,课文教学,写作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宋飞“文化背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教学》,1998年第2期;
  [3]徐巍炜“渗透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先生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源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关键词】情境 想象 表现  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
近地表速度结构通常是利用射线走时层析或菲涅尔体走时层析等反演方法得到的,但它们的目标函数仍利用射线走时残差构建,导致反演精度不高.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散射积分算法的
【摘要】中职学校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为了提升、监控学生的技能水平,广西教育中心每年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笔者有幸在近几年带中职学生钳工技能大赛培训,本文就学生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反思培训过程需加强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中职 钳工技能大赛 培训  正 文:  广西中职钳工技能大赛是前几年开始举办,虽然并非每年都举行,但是在近几年里,笔者担任了三届学生钳工技能大赛
【摘要】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将数字艺术应用到服装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增加服装设计、制造艺术性和技术的同时能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从而整体上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数字艺术水平。本文对数字艺术在服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服装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艺术 服装教学 应用         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将数字艺术应用到服装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增加服装设计、制造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