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课程模式。经济类的专业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针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相应的“1+N”证书的课程模式。通过这种课程教育,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知识能力,具有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也实现了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提高了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对课程的不断改革研究,也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模式
近年来,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和需求在不断地提高和变化,高等职业院校对课程和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苏教高十五号文件”中指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高等职业院校的性质上看,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专门教育,是根据职业门类划分,将课程组合成不同的专业化领域,这在我国称为“专业”。因此职业课程是与专业设置对应的,课程结构即专业结构,可以说“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相比,有其职业定向性和受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要求,职业和就业结构制约的特性。笔者是从教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师,因此也试着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课程模式提出一些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目前其他发达国家高职院校的课程模式
1 美国——职业群集课程模式
职业群集课程模式是美国在CBE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后,目前在高职教育中广泛采用的课程模式。它是以职业群作为课程编制的出发点和基础。它包含该职业群共同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职业的入门技术两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工厂企业中进一步接受针对性更强的培训,本课程模式的优点是学生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学生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2 法国——阶梯型的课程模式
法国的高职高专教育的目的是让毕业生不局限于一技一能,而是可以适应技术发展及适应一系列职业。因此法国的高职高专的课程模式是分阶段学习,第一阶段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第二阶段主要是专业技术课。分阶段教学有利于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
3 英国——“三明治”课程模式
“三明治”课程模式是学校教学与工厂训练隔学期交替进行并相互配合,理论和实践阶段紧密结合,有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与理论知识的掌握,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三方面内容均独立存在。
4 德国——整合型课程模式
德国技术大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分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三个学习阶段,是实施分段教学以确保必备的理论学习时间。从德国整个课程模式来看,教学计划是一个群集,阶梯、三明治三个特征均具备的整合型课程模式。
二、目前我国现行的课程模式——多元化课程模式
近年来我国对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对课程改革要求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基本取向,以工作本位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充分开发学生的禀赋和潜能,打破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突出职教特色的多元化的课程模式。我国目前还处在有选择地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教育技术,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模式。
三、我设想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1234”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注重质量提高,重视内涵建设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主要思路。因此我设计的经济类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1234”人才培养方案。
1 学生就业时应具备的能力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事关企业单位之起落,经营之成败的重要保障,会计的职能由以简单的核算职能为主。发展为以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和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职能为主。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统计来看,企业单位对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四大关键能力较为重视。
(1)工作环境适应能力,要求学生能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共事能力,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在工作单位摆正自己的位置,并在今后的工件中逐步确立自己的地位。
(2)自我约束能力。要求学生具备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到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在国家法律规范的规定范围内从事会计等经济工作。
(3)未来发展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终身独立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能够不断探索新问題,获取新知识,通过不懈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未来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4)从事会计工作的业务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财务分析决策能力和经济业务处理能力,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财务管理知识、财务会计与成本核算知识,自如应付企业国的各种会计业务,具备从事会计等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四大关键能力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业务能力无疑是会计专业学生最为核心的职业能力。
2 人才培养的目标
结合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和素质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遵守会计法等财经法规,具备经济、管理、财会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外语工具进行实务操作,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为了突出高职“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的特色,我们以训练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前提,以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操作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題,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工作为最终目标,实现“理论、技能、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特色。
3 “1234”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1234”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一个原则,两个模块,三个环节,四大关键能力”。以此为思路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四、会计专业的课程模式——“1+N”证书互通的课程模式
根据会计专业“1234”人才培养的方案,实行工学结合的“1+N”证书互通的课程模式。“1+N”证书就是学历证书与多个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从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实现了工学结合的结构。
1 专业层面的“1+N”证书互通的课程模式
这种课程模式的特点是将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会计从业资格要求相统一,使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的普适性能力的基础上,完全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的考核来确定。因此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专业层面上应取得证书有:全国珠算等级证书、用友ERP应用能力证书等,这使得学生具有了较好的专业能力。
2 职业技能模块层面的“1+N”证书互通的课程模式
按照模块式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教学的规律,将相同、相近的能力进行归纳和组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形成课程体系。在会计专业的职业课程体系中包含了达到会计从业资格、外贸会计资格所需耍的通用课程、专门课程以及实训课程,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也使学生具备了从事会计行业的基本资格条件。
3 单门课程层面的“1+N”证书互通的课程模式
根据企业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具备的四大关键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学生还应具备某种单方面的职业技能,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还应拥有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江苏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通过学历证书与专业技能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贸会计资格证书,以及基本能力证书相互沟通,形成了工学结合的“1+N”证书的课程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课程模式的设计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开发学生的禀赋和潜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打破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突出职教特色的多元化课程模式。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模式
近年来,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和需求在不断地提高和变化,高等职业院校对课程和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苏教高十五号文件”中指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高等职业院校的性质上看,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专门教育,是根据职业门类划分,将课程组合成不同的专业化领域,这在我国称为“专业”。因此职业课程是与专业设置对应的,课程结构即专业结构,可以说“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相比,有其职业定向性和受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要求,职业和就业结构制约的特性。笔者是从教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师,因此也试着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课程模式提出一些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目前其他发达国家高职院校的课程模式
1 美国——职业群集课程模式
职业群集课程模式是美国在CBE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后,目前在高职教育中广泛采用的课程模式。它是以职业群作为课程编制的出发点和基础。它包含该职业群共同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职业的入门技术两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工厂企业中进一步接受针对性更强的培训,本课程模式的优点是学生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学生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2 法国——阶梯型的课程模式
法国的高职高专教育的目的是让毕业生不局限于一技一能,而是可以适应技术发展及适应一系列职业。因此法国的高职高专的课程模式是分阶段学习,第一阶段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第二阶段主要是专业技术课。分阶段教学有利于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
3 英国——“三明治”课程模式
“三明治”课程模式是学校教学与工厂训练隔学期交替进行并相互配合,理论和实践阶段紧密结合,有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与理论知识的掌握,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三方面内容均独立存在。
4 德国——整合型课程模式
德国技术大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分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三个学习阶段,是实施分段教学以确保必备的理论学习时间。从德国整个课程模式来看,教学计划是一个群集,阶梯、三明治三个特征均具备的整合型课程模式。
二、目前我国现行的课程模式——多元化课程模式
近年来我国对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对课程改革要求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基本取向,以工作本位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充分开发学生的禀赋和潜能,打破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突出职教特色的多元化的课程模式。我国目前还处在有选择地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教育技术,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模式。
三、我设想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1234”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注重质量提高,重视内涵建设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主要思路。因此我设计的经济类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1234”人才培养方案。
1 学生就业时应具备的能力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事关企业单位之起落,经营之成败的重要保障,会计的职能由以简单的核算职能为主。发展为以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和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职能为主。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统计来看,企业单位对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四大关键能力较为重视。
(1)工作环境适应能力,要求学生能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共事能力,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在工作单位摆正自己的位置,并在今后的工件中逐步确立自己的地位。
(2)自我约束能力。要求学生具备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到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在国家法律规范的规定范围内从事会计等经济工作。
(3)未来发展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终身独立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能够不断探索新问題,获取新知识,通过不懈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未来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4)从事会计工作的业务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财务分析决策能力和经济业务处理能力,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财务管理知识、财务会计与成本核算知识,自如应付企业国的各种会计业务,具备从事会计等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四大关键能力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业务能力无疑是会计专业学生最为核心的职业能力。
2 人才培养的目标
结合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和素质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遵守会计法等财经法规,具备经济、管理、财会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外语工具进行实务操作,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为了突出高职“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的特色,我们以训练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前提,以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操作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題,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工作为最终目标,实现“理论、技能、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特色。
3 “1234”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1234”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一个原则,两个模块,三个环节,四大关键能力”。以此为思路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四、会计专业的课程模式——“1+N”证书互通的课程模式
根据会计专业“1234”人才培养的方案,实行工学结合的“1+N”证书互通的课程模式。“1+N”证书就是学历证书与多个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从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实现了工学结合的结构。
1 专业层面的“1+N”证书互通的课程模式
这种课程模式的特点是将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会计从业资格要求相统一,使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的普适性能力的基础上,完全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的考核来确定。因此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专业层面上应取得证书有:全国珠算等级证书、用友ERP应用能力证书等,这使得学生具有了较好的专业能力。
2 职业技能模块层面的“1+N”证书互通的课程模式
按照模块式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教学的规律,将相同、相近的能力进行归纳和组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形成课程体系。在会计专业的职业课程体系中包含了达到会计从业资格、外贸会计资格所需耍的通用课程、专门课程以及实训课程,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也使学生具备了从事会计行业的基本资格条件。
3 单门课程层面的“1+N”证书互通的课程模式
根据企业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具备的四大关键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学生还应具备某种单方面的职业技能,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还应拥有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江苏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通过学历证书与专业技能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贸会计资格证书,以及基本能力证书相互沟通,形成了工学结合的“1+N”证书的课程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课程模式的设计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开发学生的禀赋和潜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打破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突出职教特色的多元化课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