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人文、区域三大地理版块中,自然地理的理科属性和逻辑思维特点更为显著,因此其图像语言多以等值线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形式来呈现。读图、绘图、变图,析因、究理、明法是突破自然地理核心图像的有效策略。
一、等值线图——由此及彼,迁移发散
与自然地理相关的等值线主要有等高(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其中等高线是等值线的基础,其他等值线都是由其演化来的。等值线的判读要以等高线为基础总结方法与规律,然后由此及彼运用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中。
【图表解读】等值线的共同特征:同线等值;全图等距(等值距);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在图幅有限范围内不一定全部闭合;两条等值线不能相交(等高线图中的陡崖处除外);等值线疏密反映表达要素数值变化的快慢。
【方法技巧】等值线图判读要领——五读一分析。
读数值:同线等值、全图等距(等值距);相邻两线相差一个等值距或数值相等;河谷两侧等高线对称分布;最高、最低值及其位置。
读延伸方向:等值线的延伸方向表明等值线数值变化的大致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如等高线走向受地形、地势影响;等温线走向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
读弯曲状况:凸高为低——等值线向高值一侧凸,数值小;凸低为高——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数值大。可添加辅助线(垂线法、切线法)判断等值线弯曲处数值的大小。平直——影响因素相对简单;弯曲——影响因素相对复杂。
读疏密程度:线密差值大,线疏差值小。
读局部闭合:介于两等值线间的异常区域,其数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如果闭合等值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小数值相等,则闭合区域低于较小数值;闭合等值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大数值相等,则闭合区域高于较大数值。
分析成因:等值线的延伸、弯曲、疏密、闭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根据等值线表达要素的特点,调用相关原理分析其成因。
1.等高线地形图
【例1】
图1
(1)判断地形类型
据此可以对图1中主要的地形类型做出判断。
(2)等高线地形图与区域底图叠加的综合判读
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信息判断区域所属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与地形信息叠加可以分析判断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植被、土壤类型等。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可以推断人口、城市的分布,还可对水利工程(水库、引水路线)、农业布局、交通运输选线设点进行决策分析,进而可判断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图1江南丘陵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坡地垦荒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易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发展立体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图1中郑渝高铁的两个选线方案中,方案①沿线地势起伏较小,施工难度较小,投资较少;方案②沿线地势起伏较大,但人口、城市较少,征地费用较低。图1中所示的峡谷地区利用有利地形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三峡工程。
2.等压线图
【例2】简易天气图的判读
图2
(1)判断风向、风力
风向:先画出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再结合地转偏向力可确定风向,要注意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区别。风力:同幅图中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稀疏风速小,不同图幅中要比较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异。
(2)判断气压场,分析天气特征及其变化
分析天气特征及其变化时,在低压槽部位应先画出槽线两侧的风向,进而根据气团性质和势力大小判断锋面类型,由此可推断雨区位置、降水特点。如图2中M处为暖锋,N处为冷锋。
二、示意图——抓住联系,层层推理
示意图是用简明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空间分布和发展演变规律的图形。常见的示意图有以下三种:
1.原理示意图
【图表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如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热力环流示意图、近地面风和高空风示意图、冷(暖)锋与天气示意图、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板块边界与大地构造地貌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等。
【方法技巧】地理原理示意图判读关键。
(1)判断推理:正确理解示意图表达的原理内涵,透析各组图部分的原理依据及各部分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2)图文互译:用简洁的文字表述示意图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以文释图);将抽象的原理示意图转化为形象的概念图、关联图、过程图等变式形式(以图释图)。
【例3】“近地面风与高空风”图文互译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高空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个力作用,当二力平衡时,风向稳定、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当三力平衡时,风向稳定、与等压线斜交。
2.过程示意图
【图表解读】地理过程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碳循环示意图、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等。需要指出的是:地理过程示意图也可用关联图或数据统计图的形式来表达。
【方法技巧】过程示意图的判断思路:读图名、图例,锁定表达主题与要素构成→理清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线索及主要环节→分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例4】据图描述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变过程。
图3
从图3看出,该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线索为:板块运动→地形→气候→植被→自然带。演变过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山脉阻挡西风深入,东侧降水减少,形成半干旱气候,植被逐渐演化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3.分布模式图
【图表解读】地理分布模式图是利用某种模式反映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必然联系、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与地理事物间本质联系的图形。如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示意图、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与亚洲季风、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等。 【方法技巧】
(1)理解模式图的成图条件:模式图的成图前提都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在假设的理想条件下对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如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是综合考虑盛行风、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等因素得出的。
(2)揭示模式图蕴含的规律:阅读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以纬度、海陆位置为参照概括世界洋流分布格局:①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②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在理解模式图所蕴含规律的基础上,要把模式图放置于各种现实地理环境下加以修正或拓展,方能达到模式图的真正价值。以世界洋流分布为例,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形成了特有的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3)重视模式图之间的联系: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各自然地理因素的分布具有内在联系。如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因此世界洋流分布受盛行风分布的制约,而洋流分布又影响了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分布。
【例5】气压带风带、洋流、气候类型和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的关联性(图4所示):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决定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进而影响着气候带的形成、洋流的分布,并最终制约着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自然带。如赤道附近→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东岸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度区延伸。
三、景观图——突出特征,知地析因
【图表解读】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形态特征的图形,多为地理景物素描图或照片。自然景观最常出现的是地貌、生物景观图。
【方法技巧】
(1)定特征:确定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说明什么地理现象,找出标志性景观,分析景观反映的地理特征,由此对景观图所处区域进行空间定位。
(2)找联系:分析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景观成因;根据现有景观推知过去或预测未来,注重地理过程性分析。
(3)地与人: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探究某自然景观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开发利用方式),或推测某人文景观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背景。
【例6】地质地貌景观图的判读,其基本思路是:辨地貌→析成因→理过程,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图5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甲、乙处分别为流水沉积而成的沿海冲积平原和河口沙洲;丙处位于河流凸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对面的凹岸侵蚀作用明显;戊处为典型的“背斜成谷”。丁处位于岩浆冷凝形成的花岗岩外围,由此推断应为密度较大的内生矿床。从整体分析:该岛屿为海底地壳受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背斜),露出海面形成的,后由流水作用雕塑形成的地表地貌景观。
一、等值线图——由此及彼,迁移发散
与自然地理相关的等值线主要有等高(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其中等高线是等值线的基础,其他等值线都是由其演化来的。等值线的判读要以等高线为基础总结方法与规律,然后由此及彼运用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中。
【图表解读】等值线的共同特征:同线等值;全图等距(等值距);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在图幅有限范围内不一定全部闭合;两条等值线不能相交(等高线图中的陡崖处除外);等值线疏密反映表达要素数值变化的快慢。
【方法技巧】等值线图判读要领——五读一分析。
读数值:同线等值、全图等距(等值距);相邻两线相差一个等值距或数值相等;河谷两侧等高线对称分布;最高、最低值及其位置。
读延伸方向:等值线的延伸方向表明等值线数值变化的大致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如等高线走向受地形、地势影响;等温线走向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地形、洋流等因素影响。
读弯曲状况:凸高为低——等值线向高值一侧凸,数值小;凸低为高——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数值大。可添加辅助线(垂线法、切线法)判断等值线弯曲处数值的大小。平直——影响因素相对简单;弯曲——影响因素相对复杂。
读疏密程度:线密差值大,线疏差值小。
读局部闭合:介于两等值线间的异常区域,其数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如果闭合等值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小数值相等,则闭合区域低于较小数值;闭合等值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大数值相等,则闭合区域高于较大数值。
分析成因:等值线的延伸、弯曲、疏密、闭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根据等值线表达要素的特点,调用相关原理分析其成因。
1.等高线地形图
【例1】
图1
(1)判断地形类型
据此可以对图1中主要的地形类型做出判断。
(2)等高线地形图与区域底图叠加的综合判读
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信息判断区域所属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与地形信息叠加可以分析判断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植被、土壤类型等。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可以推断人口、城市的分布,还可对水利工程(水库、引水路线)、农业布局、交通运输选线设点进行决策分析,进而可判断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图1江南丘陵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坡地垦荒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易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发展立体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图1中郑渝高铁的两个选线方案中,方案①沿线地势起伏较小,施工难度较小,投资较少;方案②沿线地势起伏较大,但人口、城市较少,征地费用较低。图1中所示的峡谷地区利用有利地形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三峡工程。
2.等压线图
【例2】简易天气图的判读
图2
(1)判断风向、风力
风向:先画出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再结合地转偏向力可确定风向,要注意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区别。风力:同幅图中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稀疏风速小,不同图幅中要比较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异。
(2)判断气压场,分析天气特征及其变化
分析天气特征及其变化时,在低压槽部位应先画出槽线两侧的风向,进而根据气团性质和势力大小判断锋面类型,由此可推断雨区位置、降水特点。如图2中M处为暖锋,N处为冷锋。
二、示意图——抓住联系,层层推理
示意图是用简明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空间分布和发展演变规律的图形。常见的示意图有以下三种:
1.原理示意图
【图表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如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热力环流示意图、近地面风和高空风示意图、冷(暖)锋与天气示意图、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板块边界与大地构造地貌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等。
【方法技巧】地理原理示意图判读关键。
(1)判断推理:正确理解示意图表达的原理内涵,透析各组图部分的原理依据及各部分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2)图文互译:用简洁的文字表述示意图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以文释图);将抽象的原理示意图转化为形象的概念图、关联图、过程图等变式形式(以图释图)。
【例3】“近地面风与高空风”图文互译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高空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个力作用,当二力平衡时,风向稳定、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当三力平衡时,风向稳定、与等压线斜交。
2.过程示意图
【图表解读】地理过程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碳循环示意图、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等。需要指出的是:地理过程示意图也可用关联图或数据统计图的形式来表达。
【方法技巧】过程示意图的判断思路:读图名、图例,锁定表达主题与要素构成→理清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线索及主要环节→分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例4】据图描述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变过程。
图3
从图3看出,该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线索为:板块运动→地形→气候→植被→自然带。演变过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山脉阻挡西风深入,东侧降水减少,形成半干旱气候,植被逐渐演化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3.分布模式图
【图表解读】地理分布模式图是利用某种模式反映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必然联系、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与地理事物间本质联系的图形。如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示意图、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与亚洲季风、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等。 【方法技巧】
(1)理解模式图的成图条件:模式图的成图前提都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在假设的理想条件下对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如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是综合考虑盛行风、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等因素得出的。
(2)揭示模式图蕴含的规律:阅读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以纬度、海陆位置为参照概括世界洋流分布格局:①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②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在理解模式图所蕴含规律的基础上,要把模式图放置于各种现实地理环境下加以修正或拓展,方能达到模式图的真正价值。以世界洋流分布为例,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形成了特有的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3)重视模式图之间的联系: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各自然地理因素的分布具有内在联系。如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因此世界洋流分布受盛行风分布的制约,而洋流分布又影响了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分布。
【例5】气压带风带、洋流、气候类型和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的关联性(图4所示):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决定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进而影响着气候带的形成、洋流的分布,并最终制约着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自然带。如赤道附近→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东岸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度区延伸。
三、景观图——突出特征,知地析因
【图表解读】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形态特征的图形,多为地理景物素描图或照片。自然景观最常出现的是地貌、生物景观图。
【方法技巧】
(1)定特征:确定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说明什么地理现象,找出标志性景观,分析景观反映的地理特征,由此对景观图所处区域进行空间定位。
(2)找联系:分析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景观成因;根据现有景观推知过去或预测未来,注重地理过程性分析。
(3)地与人: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探究某自然景观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开发利用方式),或推测某人文景观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背景。
【例6】地质地貌景观图的判读,其基本思路是:辨地貌→析成因→理过程,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图5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甲、乙处分别为流水沉积而成的沿海冲积平原和河口沙洲;丙处位于河流凸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对面的凹岸侵蚀作用明显;戊处为典型的“背斜成谷”。丁处位于岩浆冷凝形成的花岗岩外围,由此推断应为密度较大的内生矿床。从整体分析:该岛屿为海底地壳受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背斜),露出海面形成的,后由流水作用雕塑形成的地表地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