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玉米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为使得玉米可以健康的生长,除了要进行有效的种植管理之外,还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本文就主要主要针对玉米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玉米种植管理方法和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启发性参照。
关键词:玉米;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要点
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也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粮食问题得到解决。另外也可以说,玉米种植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玉米种植量逐渐增多,但是玉米出现的病虫害也逐渐严重,这就使得玉米的产量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相关的农业人员在对玉米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才,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障玉米可以正常的生长。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玉米的种植管理及防虫病害要点进行详尽的解析。
1 玉米的种植管理方式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通过制作,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同时,玉米也可以作为动物的饲养原料,其应用的范围相对较广,在世界范围内,玉米的种植量均很大,其本身作为一个草本类的植物,对于种植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在一些恶劣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生长。玉米种植周期相对较短,产量丰富,如果在种植的过程中,水量充足,温度适宜,则玉米颗粒会饱满厚实。玉米对于水分的要求相对较高,在降雨少的区域或者是灌溉不足的区域,玉米虽然会生长,但是产量会大打折扣。玉米一般都会在初霜来临之前进行收割,这样不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而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采用的最主要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选地方法
玉米对于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在大多数的区域中,都能够进行种植。而且其对于土壤的要求也相对较低,适用于各种土壤中。然而,要想使得玉米的产量得到保障,使得玉米可以更为健康的生长,就需要选择PH值为中性、水分充足以及肥力丰富的土壤。如果土壤不够肥沃,那么也可以对玉米种植的土层环境进行转变,这样同样也能够保障玉米的产量。在土层较厚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翻土处理,这样可以使得土壤的深度相应增加。而在土壤中含有一些不利于玉米生长的物质时,则需要先进行翻土处理,然后再对土壤中所含有的铁盘等不良物质进行剔除;如果土壤并不厚实,那么就需要不断的对土层进行加厚处理,并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肥料,使得土壤的肥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合理的对土地进行选择和整理,就能够使得玉米可以健康的生长。
1.2 水分的管理
就相关的研究报告可以了解到,玉米在种植的过程中,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于水量有着不同的要求,在玉米拔节后,就对水分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正在经历抽丝的玉米来说,其对于水量的需求相对较大。而在抽丝完成后,则玉米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会相应的减少。而在玉米刚种植时以及在玉米拔节之前,玉米对于水量的需求相对较少,这是因为在这一段时期,玉米的生长速度相對较慢,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然而,在玉米接近成熟的时候,理论上也不需要对玉米进行灌水处理,但是如果在特殊的情况下,也需要适量的进行灌水处理。
在玉米种植到过渡阶段的时候,对于水量的需求会相应的增加。而玉米的过渡期就是指玉米拔节后到抽雄的这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玉米的茎叶会大幅度的生长,而且生长的形式也会出现转变,由原来的营养性生长转变为生殖性生长。玉米生长的最关键时期就是雌穗发育的时期,一般从这个时期开始进行灌水。如果此时水分供应不足,将会抑制花丝伸长,使雌穗无法正常的受精结实。因此这个阶段的灌水是十分重要的。
2 玉米的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2.1 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主要在台湾和海南岛发生。在对玉米锈病进行防治是,要选择抗病的品种,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酢浆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2.2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该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则混入粪肥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土壤带菌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来源,种子带菌则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一般双亲抗病,杂种一代也抗病,双亲感病,杂种一代也感病。所以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应选择优良抗病自交系作亲本,以获得抗病的后代;其次,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由于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是种子、土壤、粪肥带菌。玉米在苗期,土中的病菌都能从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效果才比较好。
2.3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
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首先要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他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其次,要加强农业防治,尽量在早期播种,避免病害发生的高峰期,并且尽量多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
结束语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农民经济收入的多少。因此,要尽可能的保障玉米的产量,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合理的对玉米的种植状况进行管理,针对玉米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使得玉米可以健康的生长,这样就能够使得玉米的产量得到提高,本文的探究还不够全面,还需要相关的人员能够对其进行补充说明,从而使得该课题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于生成.玉米种植管理之我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274.
[2]李少昆,王崇桃.中国玉米生产技术的演变与发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9,6:1941-1951.
[3]封玉荣.烟后玉米种植管理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3,5:72.
关键词:玉米;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要点
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也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粮食问题得到解决。另外也可以说,玉米种植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玉米种植量逐渐增多,但是玉米出现的病虫害也逐渐严重,这就使得玉米的产量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相关的农业人员在对玉米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才,针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障玉米可以正常的生长。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玉米的种植管理及防虫病害要点进行详尽的解析。
1 玉米的种植管理方式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通过制作,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同时,玉米也可以作为动物的饲养原料,其应用的范围相对较广,在世界范围内,玉米的种植量均很大,其本身作为一个草本类的植物,对于种植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在一些恶劣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生长。玉米种植周期相对较短,产量丰富,如果在种植的过程中,水量充足,温度适宜,则玉米颗粒会饱满厚实。玉米对于水分的要求相对较高,在降雨少的区域或者是灌溉不足的区域,玉米虽然会生长,但是产量会大打折扣。玉米一般都会在初霜来临之前进行收割,这样不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而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采用的最主要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选地方法
玉米对于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在大多数的区域中,都能够进行种植。而且其对于土壤的要求也相对较低,适用于各种土壤中。然而,要想使得玉米的产量得到保障,使得玉米可以更为健康的生长,就需要选择PH值为中性、水分充足以及肥力丰富的土壤。如果土壤不够肥沃,那么也可以对玉米种植的土层环境进行转变,这样同样也能够保障玉米的产量。在土层较厚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翻土处理,这样可以使得土壤的深度相应增加。而在土壤中含有一些不利于玉米生长的物质时,则需要先进行翻土处理,然后再对土壤中所含有的铁盘等不良物质进行剔除;如果土壤并不厚实,那么就需要不断的对土层进行加厚处理,并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肥料,使得土壤的肥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合理的对土地进行选择和整理,就能够使得玉米可以健康的生长。
1.2 水分的管理
就相关的研究报告可以了解到,玉米在种植的过程中,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于水量有着不同的要求,在玉米拔节后,就对水分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正在经历抽丝的玉米来说,其对于水量的需求相对较大。而在抽丝完成后,则玉米对于水分的需求量会相应的减少。而在玉米刚种植时以及在玉米拔节之前,玉米对于水量的需求相对较少,这是因为在这一段时期,玉米的生长速度相對较慢,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然而,在玉米接近成熟的时候,理论上也不需要对玉米进行灌水处理,但是如果在特殊的情况下,也需要适量的进行灌水处理。
在玉米种植到过渡阶段的时候,对于水量的需求会相应的增加。而玉米的过渡期就是指玉米拔节后到抽雄的这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玉米的茎叶会大幅度的生长,而且生长的形式也会出现转变,由原来的营养性生长转变为生殖性生长。玉米生长的最关键时期就是雌穗发育的时期,一般从这个时期开始进行灌水。如果此时水分供应不足,将会抑制花丝伸长,使雌穗无法正常的受精结实。因此这个阶段的灌水是十分重要的。
2 玉米的常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2.1 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主要在台湾和海南岛发生。在对玉米锈病进行防治是,要选择抗病的品种,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酢浆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2.2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该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则混入粪肥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土壤带菌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来源,种子带菌则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一般双亲抗病,杂种一代也抗病,双亲感病,杂种一代也感病。所以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应选择优良抗病自交系作亲本,以获得抗病的后代;其次,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由于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是种子、土壤、粪肥带菌。玉米在苗期,土中的病菌都能从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效果才比较好。
2.3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
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首先要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他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其次,要加强农业防治,尽量在早期播种,避免病害发生的高峰期,并且尽量多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
结束语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农民经济收入的多少。因此,要尽可能的保障玉米的产量,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合理的对玉米的种植状况进行管理,针对玉米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使得玉米可以健康的生长,这样就能够使得玉米的产量得到提高,本文的探究还不够全面,还需要相关的人员能够对其进行补充说明,从而使得该课题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于生成.玉米种植管理之我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274.
[2]李少昆,王崇桃.中国玉米生产技术的演变与发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9,6:1941-1951.
[3]封玉荣.烟后玉米种植管理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