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对人文素养的含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然后分析了提高公民人文素养的意义,最后结合《水龙吟》、《出塞》、《龟虽寿》以及《鹿柴》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诗词,从三个方面分别说明了传统诗词文化对提高公民人文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诗词文化;公民人文素养;提高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缺乏责任感、意志力薄弱等人们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开始逐渐显露了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人文素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就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问题,通过实践可以发现,传统诗词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人们的人文素养进行提高,因此,以传统诗词文化为切入点展开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主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的表现在于:不在人际关系中对任何人进行孤立,也不将自然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另外,从本质上来说,人文主义的核心价值理论为反功利主义。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当今社会,人们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中、西方文化所涉及“人文主义”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承与发展[1]。现阶段,被人们广泛认可并接受的人文素养的含义为“以人为主体的精神”,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以人为本”。
二、提高公民人文素养的意义
(一)对公民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意识进行唤醒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大量与爱国主义相关的传统诗词,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有辛弃疾的《水龙吟》,人们在对《水龙吟》进行阅读和思考时可以发现,辛弃疾始终怀抱着上前线抗金的志向,只可惜南宋朝廷过于软弱无能,辛弃疾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水龙吟》中应用了包括刘备“求田问舍”在内的大量典故,以此来展现自己的一腔热血。由此可以看出,对传统诗词进行阅读和思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们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意识进行唤醒。
(二)对公民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
诗词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无法被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对通过具体意象对具体情趣进行表现的诗词而言,人们在对其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有具体意象的存在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所对应的具体情趣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体会。因此,传统诗词文化不仅可以对人们的人文精神进行熏陶,还能够对人们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
三、传统诗词文化对提高公民人文素养的作用
(一)帮助公民强化自身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生而为人,不仅应当对自己负责,更应当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对人们而言,具有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由古至今,无数诗人通过手中的笔创作出了与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的诗词。人尽皆知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诗人顾炎武所具有的责任意识进行了最為直观的体现;王昌龄更是在《出塞》中通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对自己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进行了表达。将目光转向现代,无论是舒婷创作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还是艾青创作的《我爱这片土地》,都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传统诗词的阅读,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以国家大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二)引导公民树立远大并且切合实际的理想
作为对每个人前进方向进行指引的指南针,理想对人们而言,不仅代表着奋斗的方向,更加代表着前进的动力。纵观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诗词文化,许多诗人都借由诗词对自己的鸿鹄之志进行了表达:《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句使曹操的雄心壮志显露无疑;王勃则通过“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理想与年龄无关”这一理念进行了表达;郑板桥通过《竹石》向世人传达了“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理想,就应当为之去努力奋斗”的观念;现代诗人的代表流沙河,所创作《理想》一诗的中心思想也是对理想的赞美[2]。除了上文所列举的诗词外,还有大量与“理想”相关的诗词存在,这些诗词的存在,都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并且树立远大、切合实际的理想。
(三)对公民的审美情趣加以熏陶
通过对传統诗词进行欣赏和剖析可以发现,诗词中往往蕴含着包括情感、语言在内的大量审美因素,人们对传统诗词进行阅读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感知并且理解“美”的过程。以王维的代表作《鹿柴》为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声音作为切入点,对山的寂静进行了衬托;“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则通过落日具有的余晖,对山林的幽深静寂进行了衬托。人们对具有深刻艺术美感的传统诗词进行思考的过程,就是对自身审美情趣加以熏陶的过程。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诗词对人的感染力是无法预估的,文中提及的内容可以说仅仅是冰山一角,传统诗词对提高公民人文素养具有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强化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熏陶审美情趣的方面,还包括培养人格魅力等诸多内容,因此,想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针对传统诗词文化展开深入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燕,毛计中.诗词鉴赏教育对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应用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80-82.
[2]章海凤.开设古诗词选修课 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0:111-112.
关键词:传统诗词文化;公民人文素养;提高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缺乏责任感、意志力薄弱等人们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开始逐渐显露了出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与人文素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就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问题,通过实践可以发现,传统诗词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人们的人文素养进行提高,因此,以传统诗词文化为切入点展开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主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的表现在于:不在人际关系中对任何人进行孤立,也不将自然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另外,从本质上来说,人文主义的核心价值理论为反功利主义。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当今社会,人们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中、西方文化所涉及“人文主义”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承与发展[1]。现阶段,被人们广泛认可并接受的人文素养的含义为“以人为主体的精神”,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以人为本”。
二、提高公民人文素养的意义
(一)对公民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意识进行唤醒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大量与爱国主义相关的传统诗词,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有辛弃疾的《水龙吟》,人们在对《水龙吟》进行阅读和思考时可以发现,辛弃疾始终怀抱着上前线抗金的志向,只可惜南宋朝廷过于软弱无能,辛弃疾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水龙吟》中应用了包括刘备“求田问舍”在内的大量典故,以此来展现自己的一腔热血。由此可以看出,对传统诗词进行阅读和思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们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意识进行唤醒。
(二)对公民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
诗词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无法被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对通过具体意象对具体情趣进行表现的诗词而言,人们在对其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有具体意象的存在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所对应的具体情趣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体会。因此,传统诗词文化不仅可以对人们的人文精神进行熏陶,还能够对人们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
三、传统诗词文化对提高公民人文素养的作用
(一)帮助公民强化自身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生而为人,不仅应当对自己负责,更应当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对人们而言,具有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由古至今,无数诗人通过手中的笔创作出了与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的诗词。人尽皆知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诗人顾炎武所具有的责任意识进行了最為直观的体现;王昌龄更是在《出塞》中通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对自己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进行了表达。将目光转向现代,无论是舒婷创作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还是艾青创作的《我爱这片土地》,都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传统诗词的阅读,人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以国家大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二)引导公民树立远大并且切合实际的理想
作为对每个人前进方向进行指引的指南针,理想对人们而言,不仅代表着奋斗的方向,更加代表着前进的动力。纵观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诗词文化,许多诗人都借由诗词对自己的鸿鹄之志进行了表达:《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句使曹操的雄心壮志显露无疑;王勃则通过“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理想与年龄无关”这一理念进行了表达;郑板桥通过《竹石》向世人传达了“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理想,就应当为之去努力奋斗”的观念;现代诗人的代表流沙河,所创作《理想》一诗的中心思想也是对理想的赞美[2]。除了上文所列举的诗词外,还有大量与“理想”相关的诗词存在,这些诗词的存在,都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并且树立远大、切合实际的理想。
(三)对公民的审美情趣加以熏陶
通过对传統诗词进行欣赏和剖析可以发现,诗词中往往蕴含着包括情感、语言在内的大量审美因素,人们对传统诗词进行阅读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感知并且理解“美”的过程。以王维的代表作《鹿柴》为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声音作为切入点,对山的寂静进行了衬托;“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则通过落日具有的余晖,对山林的幽深静寂进行了衬托。人们对具有深刻艺术美感的传统诗词进行思考的过程,就是对自身审美情趣加以熏陶的过程。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诗词对人的感染力是无法预估的,文中提及的内容可以说仅仅是冰山一角,传统诗词对提高公民人文素养具有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强化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熏陶审美情趣的方面,还包括培养人格魅力等诸多内容,因此,想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针对传统诗词文化展开深入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燕,毛计中.诗词鉴赏教育对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应用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80-82.
[2]章海凤.开设古诗词选修课 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