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中的建筑改造和设计与城市中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乡村建筑设计是基于本土思考的设计,更是思考本土乡情重塑的设计。应在乡村传统文化环境、传统文脉语境,以及传统建筑营建技艺中思考乡村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在本土設计的思想下实现乡村建设的“在地性”。这样一方面可以推进乡村建设与乡村复兴,另一方面也是本土乡情的一次重塑。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前洋村“抱山楹居”改造设计的分析与研究,为今后的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尝试。
关键词:乡村建设;本土设计;本土乡情;重塑;前洋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3.014 中图分类号:TU268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3-0088-06 文献标识码:A
Remodeling the Local Nostalgia under the Same Roof: Rebuilding Design of "Bao Shan Ying Ju" in Qianyang Village, Shoushan Town, Fuzhou City
SUN Yan, WANG Yilin, DENG Tuo
[Abstract] The renovation and design of the building in the countryside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design in the city. The design of rural architecture is based on the design of local thinking, and also based on the design of rethinking the local nostalgia.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uniqueness of rural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context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locality" of r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dea of local design. On one hand, it can promote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ural rejuve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a remodeling of local nostalgia.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rebuilding design of "Bao Shan Ying Ju" in Qianyang Village, Shoushan Town of Fuzhou City, and provides new ideas and attempts for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rural construction; native design; local nostalgia; remodeling; Qianyang Village
引言
当前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仍在加速,但随着城市化而出现的种种弊端也不断涌现,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逐渐将目光由城市转向乡村,而乡村中独有的本土乡情逐渐成了人们对乡村最美好的期待。因为经济的繁荣虽然带给了人类极为丰富的物质享受,但精神享受却有不断远离的感觉,人类开始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因而产生对体验乡村生活的渴望[1]。随着近年来乡村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很多乡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乡村的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一些不符合乡村本源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很多乡村仍然按照城市建设的方法来进行乡村建设,给当前的乡村带来了很多值得反思甚至是留下遗憾的地方。这样的乡村不但失去了本土乡情,而且自身的发展也陷入了两难境地,村庄处于新一轮凋敝状态。如何能寻找出一条更加适合乡村本源的乡建方法,寻找出一条重塑本土乡情的乡建之路,既能实现乡村面貌的更新,更可以促进乡村本土乡情的重塑。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前洋村“抱山楹居”民居改造设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乡村建设思路的一次尝试。
1项目现状分析
1.1复杂的建造历史
寿山乡前洋村距福州市区56公里,西面与闽侯县竹岐乡溪南村接壤,东接溪坪村,北邻丹云村,南依赤岸村。寿山乡前洋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尤以寿山石文化最具代表性。本次改造的民居建筑是位于前洋村东侧入口的七栋相互比邻的乡村建筑。通过实地踏勘和对既有资料的研究,项目团队强烈感受到此次改造设计的困难。首先用来改造设计的七栋建筑均较为残破,每栋建筑的建造年代都有所差异,采用的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体系也不尽相同。有的是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夯土建筑,有的是修建于90年代初的平屋顶砖混结构,最多的是修建于60~70年代的双坡瓦屋面砖木混合结构。因此整个项目的每栋建筑都呈现出了不同的建筑风貌与特点。其次由于原建筑都是村民自己生活使用,在建筑功能上也仅以住宿、厨房、厕所等生活必需为主,几乎没有公共使用空间。更为复杂的是由于之前的建设都是由村民自主完成,因此在建筑层数与建筑高度上缺少统一的规划管理,造成有的建筑是2层,有的建筑是4~5层,建筑高度之间相差6~9米,并且很多较高的建筑物修建在临道路一侧,将内侧的2层双坡顶建筑完全遮蔽,造成了一个复杂而混乱的整体形象,为项目改造设计带来极大地困难(见图1)。 1.2割裂的社会关系
乡村的乡情文化一直是维系中国乡村的内在纽带,社会文化因素与传统村落的产生、发展和变迁息息相关[2]。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中这根隐形的纽带已经荡然无存。原来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隨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分裂成了若干小的家庭。
前洋村改造项目的七栋房屋的户主都是吴姓,据当地居民口述,都是从一个吴姓大家族中分化而来,至今人们还互相以叔婶相称。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及宅基地制度的变化,前洋村的村民已经由一个大家族分化为一个个的小家庭,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传统乡村中本土乡情逐渐缺失的一个表现。这种改变的结果就是,每家的房屋都是独立修建的,相邻的家庭即使同属一个家族,在修建房屋时也会退让出一定的距离。这一方面是为了在用地与产权上能够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是乡村内在亲情与伦理关系断裂的外在表现。研究民间住宅就得研究人们如何建造住宅,如何使用住宅。研究住宅,就得研究整个社会[3]。乡村不同于城市的内在精神就是其传统的亲情伦理和浓厚的本土乡情,但是在前洋村改造项目中随处都可以感觉到这种本土乡情关系的割裂。如何通过改造设计重建这种本土乡情的联系,也是这次设计重点思考的方面。
1.3民宿与乡村的协调
民宿是需要提供兼具乡村景观和休闲功能的场所,将乡村民居改造成民宿,除了满足使用者的住宿要求外,还需要提供各种乡村公共空间供人们精神上享受与放松。因此前洋村民居改造项目还需要协调民宿开发与乡村建设的关系,将民宿的开发建设与乡村振兴融为一体。
前洋村距离福州市较远,属于开发较晚的乡村,很多市政基础设施都还不完善,因此旅游性质的民宿开发作为前洋村乡村振兴的契机就显得尤为重要。民宿开发建设如何能同时促进乡村的整体发展,带来共赢的结果,也是项目改造的指导方向。项目现存建筑都是村民住房,除了能部分改造成民宿的住宿功能外,几乎无法提供更多的满足民宿项目需要的公共功能配套空间(见图2)。但民宿的建设作为前洋村乡村振兴的重点,也需要能同时促进乡村的整体发展,为乡村自身提供一定的公共配套功能,因此需要将民宿的修建与乡村的发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通过民宿的改造带动整个前洋村乡建的发展,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2设计理念思考
2.1本土乡情的重建
乡村的人文与自然结构,是乡村日积月累的财富,是乡村最大的价值所在。乡村重视人与人的亲情关系,有一股热血的互助精神[4]。当前的乡村建设除了对乡村物质环境的改造外,更重要的是重塑乡村乡土情怀。前洋村原有的住房大多是村民自行营建,主要是为了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使用需要,缺少有特色的公共使用空间。同时,由于历史与发展的原因,原有多个家庭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生活状态不复存在,乡村中彼此照应、互相帮扶的传统乡情渐渐淡薄,因此重建这种相互关联、相互帮扶的本土乡情也成了乡村建设中一个内在的需求。
前洋村项目可利用场地有限,每栋建筑的面积均在400平方米左右,除了满足民宿的住宿要求外,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进行改造利用,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建筑临道路一侧的空地分别增建部分使用空间,将阅读、休闲、茶吧等公共使用功能分散布置,将整个项目考虑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其分成七个独立的民宿进行打造。这样的整体性考虑不但从物质环境与使用功能上将其连成一个整体,而且在住户使用心理上也将其联系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多个公共空间的分散布置,人们的生活再次被整合在一起,传统乡村中相互帮扶的本土乡情也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因此这样一个整合的乡村联合体不但是建筑的整合,也是传统本土乡情重塑的基础(见图3)。
2.2传统营建的传承
在对传统乡村的老建筑进行改造设计时,如何改造和利用原有建筑一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乡村的改造营建不应该是拆除性的重建,而应该是对建筑本身的挽留与复归,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乡村的历史文脉在乡村的发展中传承下去,这不但是对传统乡村建筑营造的传承,更是对本土家园的肯定与自信。前洋村改造项目中,每个建筑的修建年代与材料均有所差异,这一方面增加了改造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改造后的丰富性。通过对每栋建筑的结构体系、营建方式、建筑材料等的细致分析,我们认为在改造过程中,应更多地采用原有建筑的营建方式,对能保留利用的结构构件进行修复设计,保持其原有的形式;对不能利用的部分,在其内侧加设新的结构支撑体系,将原有的墙体作为填充墙或者围护墙使用,保持建筑的原有风貌;对完全新建的部分则尽量选择与原建筑相同的材料与营建方式,尽力保持建筑的风貌整体性。通过这种传统营建方式与当代建筑技术的结合,不但可以确保建筑改造后的安全性,也是对前洋村传统建筑营建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更是对乡村传统乡情的一次追忆。
2.3本土文脉的表达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在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普遍的观点,一方面认为乡村中用传统建筑方式营建的老房子代表着贫穷与落后。另一方面又希望在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能够突出乡土文化的特点,在建筑上增加各种夸张的建筑文化符号与造型。但乡村中的建筑和建筑设计与城市中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差距[5]。这种做法不但无法实现对本土建筑文化的表达,而且更是对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表达的破坏。
传统建筑文化是人们利用本地可得的一切资源,历经千百年的摸索,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建筑营建模式,是一种基于本土文脉的建筑表达。它应该来源于乡村本土、来源于此时此地的物质环境与文化传统,是一种以传统乡情为基础的本土文脉。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需回到地域的起点[6]。因此,在前洋村民居改造项目中,不应采用一些非本土文化的符号类装饰做法,而是应该首先从其本土建筑文脉出发,尊重其本土建筑的营建特点,对其进行优化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项目建设与乡村整体振兴达到统一,才能让乡村建设发展与本土乡情重建达到统一。 3设计实践应用
3.1整体屋面的采用
在前洋村民居改造设计中,为了能在有限的用地与现状建筑中营建出更多的公共使用空间,将整个项目打造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新建构已经割裂的本土乡情,就需要采用一种具有整体性意向,并符合本土建筑文脉的象征符号。在建筑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因果关系[7]。因此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屋面是实现这一设计理念最有效的建筑符号(见图4)。
作为一个房子,除了屋顶的瓦片,还有墙体和地面及内部的家具,这些构件都要以轻和少为原则[8]。通过一个整体的屋面将项目的墙体、地面、空间等均轻巧地覆盖在同一个屋檐之下,屋面成了项目最显著的建筑符号。整体屋面顺应建筑的高度变换与场地高差的不同形成起伏、飘逸的效果。尤其是临道路一侧,屋面在此处随着地势与建筑的布置高低变化,形成一个丰富而具有趣味性的建筑空间效果。这种连续屋面形态布置的随意性,一方面是对项目场地及建筑的呼应;另一方面也是对前洋村传统建筑屋面中自由、飘逸精神的继承与发展。通过一个整体性屋面的设计,不但为建筑提供了一个符合功能要求的本土设计符号,而且在带给项目一个显著外观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唤醒人们对过去那种相互扶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本土乡情的追忆(见图4)。
3.2内外空间的设计
将乡村老建筑改造成民宿使用,除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还必须考虑民宿经营的具体要求。其中住宿的私密性是民宿设计中重要的一点,民宿除了提供一些公共空间外,还需要提供一些个人的、私密的空间,使得在民宿居住的人们能够彻底放松心情。因此在前洋村民居改造设计中,我们将建筑的空间划分为对内与对外两部分来设计。
我们设计了两条主要的流线,临道路一侧设计为公共开放流线,供公共人群甚至是村民通行、休闲使用;项目临山体的一侧则设计了一条供住宿客人使用的内部流线,这条私密的内部流线只有住宿的客人可以到达,形成了严格的内外空间划分(见图5)。
在建筑空间设计上,将临道路一侧的屋面空间、新建空间作为项目公共空间使用;而将改造成住宿功能的原建筑、临山体一侧的客人通道一起划分为私密空间。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通过内部庭院来进行联系,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分隔又有机联系的空间体系。这种流线与空间的划分方式,不但满足了改造后民宿使用功能的要求,实现了对现有建筑空间的改善。而且原建筑、新建建筑,以及临街的休闲空间与整体屋面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乡土意味的传统建筑院落空间。人们可以从中体验到廊道、院落、屋檐等本土建筑文化的空间氛围(见图6)。
3.3本土设计的表达
在传统乡村环境中进行建筑设计,不论是改造还是新建,都必须面对新与旧的关系问题,这是当前乡村建设与乡村民宿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采用哪种对话的方式来处理这种矛盾与冲突,其实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解答的问题,因此基于地域乡土的本土设计思想成了我们设计实施的重要理念。
前洋村项目处于一个传统的村落之中,不论是建筑形式、环境关系都与整个村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不但改造的建筑需要与其环境保持一致,新建的建筑同样需要能够融入到乡村聚落的环境中去。在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力求退让与谦逊,不强调设计师个人手法的显现,在具体设计中依据本土设计的原则,选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原有建筑立面的改造,使改造后的建筑既有新的气息,又贴近乡村生活。在新建建筑中,采用相对柔和的对话方式,在基于本土乡村建筑形式的基础上,适当应用玻璃、木材、镂空砖墙等建筑材料,减少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的冲突与矛盾,使得新修建的建筑平静而谦逊,完全融入乡村本土的建筑空间与建筑形式中去,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本土设计的手法,来唤醒乡村中内在的本土乡情(见图7)。
4结语
乡村中的建筑改造和建筑设计与城市中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乡村建筑设计应该是基于本土思考的设计,更应该是思考本土乡情重塑的设计。我们要在乡村传统文化环境、传統文脉语境及传统建筑营建技艺中思考乡村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在本土设计的思想下实现乡村建设的“在地性”。这样一方面可以推进乡村建设与乡村复兴,另一方面也是本土乡情的一次重塑。福州寿山乡前洋村“抱山楹居”项目设计正是在本土设计理念下,通过乡建设计来重塑本土乡情的一次思考与尝试。
参考文献:
[1]德村志成.从乡愁、乡创、乡建谈乡村旅游与民宿发展问题[J].小城镇建设,2017,35(3):24-25.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03.007.
[2]曹迎春,张玉坤.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及分布探析[J].建筑学报,2013(12):47-48.
[3]陈志华,李秋香.中国乡土建筑初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0.
[4]朱有志,陈文胜.中国乡村建筑[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0:169.
[5]何崴,陈龙.关于乡建中建筑和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7,35(3):51.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03.011.
[6]王蔚.溯本于土,求道于耕——崔愷建筑30年评述[J].时代建筑,2015(1):72-73.
[7]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95.
[8]崔愷,沈一婷,郭海鞍.推演与容错——从一个起点的改造到一座乡村的复兴[J].建筑学报,2017(7):45.
关键词:乡村建设;本土设计;本土乡情;重塑;前洋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3.014 中图分类号:TU268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3-0088-06 文献标识码:A
Remodeling the Local Nostalgia under the Same Roof: Rebuilding Design of "Bao Shan Ying Ju" in Qianyang Village, Shoushan Town, Fuzhou City
SUN Yan, WANG Yilin, DENG Tuo
[Abstract] The renovation and design of the building in the countryside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design in the city. The design of rural architecture is based on the design of local thinking, and also based on the design of rethinking the local nostalgia.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uniqueness of rural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context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locality" of r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dea of local design. On one hand, it can promote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ural rejuve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a remodeling of local nostalgia.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rebuilding design of "Bao Shan Ying Ju" in Qianyang Village, Shoushan Town of Fuzhou City, and provides new ideas and attempts for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rural construction; native design; local nostalgia; remodeling; Qianyang Village
引言
当前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仍在加速,但随着城市化而出现的种种弊端也不断涌现,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逐渐将目光由城市转向乡村,而乡村中独有的本土乡情逐渐成了人们对乡村最美好的期待。因为经济的繁荣虽然带给了人类极为丰富的物质享受,但精神享受却有不断远离的感觉,人类开始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因而产生对体验乡村生活的渴望[1]。随着近年来乡村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很多乡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乡村的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一些不符合乡村本源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很多乡村仍然按照城市建设的方法来进行乡村建设,给当前的乡村带来了很多值得反思甚至是留下遗憾的地方。这样的乡村不但失去了本土乡情,而且自身的发展也陷入了两难境地,村庄处于新一轮凋敝状态。如何能寻找出一条更加适合乡村本源的乡建方法,寻找出一条重塑本土乡情的乡建之路,既能实现乡村面貌的更新,更可以促进乡村本土乡情的重塑。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前洋村“抱山楹居”民居改造设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乡村建设思路的一次尝试。
1项目现状分析
1.1复杂的建造历史
寿山乡前洋村距福州市区56公里,西面与闽侯县竹岐乡溪南村接壤,东接溪坪村,北邻丹云村,南依赤岸村。寿山乡前洋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尤以寿山石文化最具代表性。本次改造的民居建筑是位于前洋村东侧入口的七栋相互比邻的乡村建筑。通过实地踏勘和对既有资料的研究,项目团队强烈感受到此次改造设计的困难。首先用来改造设计的七栋建筑均较为残破,每栋建筑的建造年代都有所差异,采用的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体系也不尽相同。有的是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夯土建筑,有的是修建于90年代初的平屋顶砖混结构,最多的是修建于60~70年代的双坡瓦屋面砖木混合结构。因此整个项目的每栋建筑都呈现出了不同的建筑风貌与特点。其次由于原建筑都是村民自己生活使用,在建筑功能上也仅以住宿、厨房、厕所等生活必需为主,几乎没有公共使用空间。更为复杂的是由于之前的建设都是由村民自主完成,因此在建筑层数与建筑高度上缺少统一的规划管理,造成有的建筑是2层,有的建筑是4~5层,建筑高度之间相差6~9米,并且很多较高的建筑物修建在临道路一侧,将内侧的2层双坡顶建筑完全遮蔽,造成了一个复杂而混乱的整体形象,为项目改造设计带来极大地困难(见图1)。 1.2割裂的社会关系
乡村的乡情文化一直是维系中国乡村的内在纽带,社会文化因素与传统村落的产生、发展和变迁息息相关[2]。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中这根隐形的纽带已经荡然无存。原来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隨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分裂成了若干小的家庭。
前洋村改造项目的七栋房屋的户主都是吴姓,据当地居民口述,都是从一个吴姓大家族中分化而来,至今人们还互相以叔婶相称。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及宅基地制度的变化,前洋村的村民已经由一个大家族分化为一个个的小家庭,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传统乡村中本土乡情逐渐缺失的一个表现。这种改变的结果就是,每家的房屋都是独立修建的,相邻的家庭即使同属一个家族,在修建房屋时也会退让出一定的距离。这一方面是为了在用地与产权上能够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是乡村内在亲情与伦理关系断裂的外在表现。研究民间住宅就得研究人们如何建造住宅,如何使用住宅。研究住宅,就得研究整个社会[3]。乡村不同于城市的内在精神就是其传统的亲情伦理和浓厚的本土乡情,但是在前洋村改造项目中随处都可以感觉到这种本土乡情关系的割裂。如何通过改造设计重建这种本土乡情的联系,也是这次设计重点思考的方面。
1.3民宿与乡村的协调
民宿是需要提供兼具乡村景观和休闲功能的场所,将乡村民居改造成民宿,除了满足使用者的住宿要求外,还需要提供各种乡村公共空间供人们精神上享受与放松。因此前洋村民居改造项目还需要协调民宿开发与乡村建设的关系,将民宿的开发建设与乡村振兴融为一体。
前洋村距离福州市较远,属于开发较晚的乡村,很多市政基础设施都还不完善,因此旅游性质的民宿开发作为前洋村乡村振兴的契机就显得尤为重要。民宿开发建设如何能同时促进乡村的整体发展,带来共赢的结果,也是项目改造的指导方向。项目现存建筑都是村民住房,除了能部分改造成民宿的住宿功能外,几乎无法提供更多的满足民宿项目需要的公共功能配套空间(见图2)。但民宿的建设作为前洋村乡村振兴的重点,也需要能同时促进乡村的整体发展,为乡村自身提供一定的公共配套功能,因此需要将民宿的修建与乡村的发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通过民宿的改造带动整个前洋村乡建的发展,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2设计理念思考
2.1本土乡情的重建
乡村的人文与自然结构,是乡村日积月累的财富,是乡村最大的价值所在。乡村重视人与人的亲情关系,有一股热血的互助精神[4]。当前的乡村建设除了对乡村物质环境的改造外,更重要的是重塑乡村乡土情怀。前洋村原有的住房大多是村民自行营建,主要是为了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使用需要,缺少有特色的公共使用空间。同时,由于历史与发展的原因,原有多个家庭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生活状态不复存在,乡村中彼此照应、互相帮扶的传统乡情渐渐淡薄,因此重建这种相互关联、相互帮扶的本土乡情也成了乡村建设中一个内在的需求。
前洋村项目可利用场地有限,每栋建筑的面积均在400平方米左右,除了满足民宿的住宿要求外,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进行改造利用,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建筑临道路一侧的空地分别增建部分使用空间,将阅读、休闲、茶吧等公共使用功能分散布置,将整个项目考虑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其分成七个独立的民宿进行打造。这样的整体性考虑不但从物质环境与使用功能上将其连成一个整体,而且在住户使用心理上也将其联系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多个公共空间的分散布置,人们的生活再次被整合在一起,传统乡村中相互帮扶的本土乡情也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因此这样一个整合的乡村联合体不但是建筑的整合,也是传统本土乡情重塑的基础(见图3)。
2.2传统营建的传承
在对传统乡村的老建筑进行改造设计时,如何改造和利用原有建筑一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乡村的改造营建不应该是拆除性的重建,而应该是对建筑本身的挽留与复归,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乡村的历史文脉在乡村的发展中传承下去,这不但是对传统乡村建筑营造的传承,更是对本土家园的肯定与自信。前洋村改造项目中,每个建筑的修建年代与材料均有所差异,这一方面增加了改造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改造后的丰富性。通过对每栋建筑的结构体系、营建方式、建筑材料等的细致分析,我们认为在改造过程中,应更多地采用原有建筑的营建方式,对能保留利用的结构构件进行修复设计,保持其原有的形式;对不能利用的部分,在其内侧加设新的结构支撑体系,将原有的墙体作为填充墙或者围护墙使用,保持建筑的原有风貌;对完全新建的部分则尽量选择与原建筑相同的材料与营建方式,尽力保持建筑的风貌整体性。通过这种传统营建方式与当代建筑技术的结合,不但可以确保建筑改造后的安全性,也是对前洋村传统建筑营建文化的保留与传承,更是对乡村传统乡情的一次追忆。
2.3本土文脉的表达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在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普遍的观点,一方面认为乡村中用传统建筑方式营建的老房子代表着贫穷与落后。另一方面又希望在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能够突出乡土文化的特点,在建筑上增加各种夸张的建筑文化符号与造型。但乡村中的建筑和建筑设计与城市中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差距[5]。这种做法不但无法实现对本土建筑文化的表达,而且更是对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表达的破坏。
传统建筑文化是人们利用本地可得的一切资源,历经千百年的摸索,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建筑营建模式,是一种基于本土文脉的建筑表达。它应该来源于乡村本土、来源于此时此地的物质环境与文化传统,是一种以传统乡情为基础的本土文脉。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需回到地域的起点[6]。因此,在前洋村民居改造项目中,不应采用一些非本土文化的符号类装饰做法,而是应该首先从其本土建筑文脉出发,尊重其本土建筑的营建特点,对其进行优化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项目建设与乡村整体振兴达到统一,才能让乡村建设发展与本土乡情重建达到统一。 3设计实践应用
3.1整体屋面的采用
在前洋村民居改造设计中,为了能在有限的用地与现状建筑中营建出更多的公共使用空间,将整个项目打造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重新建构已经割裂的本土乡情,就需要采用一种具有整体性意向,并符合本土建筑文脉的象征符号。在建筑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因果关系[7]。因此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屋面是实现这一设计理念最有效的建筑符号(见图4)。
作为一个房子,除了屋顶的瓦片,还有墙体和地面及内部的家具,这些构件都要以轻和少为原则[8]。通过一个整体的屋面将项目的墙体、地面、空间等均轻巧地覆盖在同一个屋檐之下,屋面成了项目最显著的建筑符号。整体屋面顺应建筑的高度变换与场地高差的不同形成起伏、飘逸的效果。尤其是临道路一侧,屋面在此处随着地势与建筑的布置高低变化,形成一个丰富而具有趣味性的建筑空间效果。这种连续屋面形态布置的随意性,一方面是对项目场地及建筑的呼应;另一方面也是对前洋村传统建筑屋面中自由、飘逸精神的继承与发展。通过一个整体性屋面的设计,不但为建筑提供了一个符合功能要求的本土设计符号,而且在带给项目一个显著外观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唤醒人们对过去那种相互扶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本土乡情的追忆(见图4)。
3.2内外空间的设计
将乡村老建筑改造成民宿使用,除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还必须考虑民宿经营的具体要求。其中住宿的私密性是民宿设计中重要的一点,民宿除了提供一些公共空间外,还需要提供一些个人的、私密的空间,使得在民宿居住的人们能够彻底放松心情。因此在前洋村民居改造设计中,我们将建筑的空间划分为对内与对外两部分来设计。
我们设计了两条主要的流线,临道路一侧设计为公共开放流线,供公共人群甚至是村民通行、休闲使用;项目临山体的一侧则设计了一条供住宿客人使用的内部流线,这条私密的内部流线只有住宿的客人可以到达,形成了严格的内外空间划分(见图5)。
在建筑空间设计上,将临道路一侧的屋面空间、新建空间作为项目公共空间使用;而将改造成住宿功能的原建筑、临山体一侧的客人通道一起划分为私密空间。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通过内部庭院来进行联系,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分隔又有机联系的空间体系。这种流线与空间的划分方式,不但满足了改造后民宿使用功能的要求,实现了对现有建筑空间的改善。而且原建筑、新建建筑,以及临街的休闲空间与整体屋面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乡土意味的传统建筑院落空间。人们可以从中体验到廊道、院落、屋檐等本土建筑文化的空间氛围(见图6)。
3.3本土设计的表达
在传统乡村环境中进行建筑设计,不论是改造还是新建,都必须面对新与旧的关系问题,这是当前乡村建设与乡村民宿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采用哪种对话的方式来处理这种矛盾与冲突,其实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解答的问题,因此基于地域乡土的本土设计思想成了我们设计实施的重要理念。
前洋村项目处于一个传统的村落之中,不论是建筑形式、环境关系都与整个村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不但改造的建筑需要与其环境保持一致,新建的建筑同样需要能够融入到乡村聚落的环境中去。在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力求退让与谦逊,不强调设计师个人手法的显现,在具体设计中依据本土设计的原则,选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原有建筑立面的改造,使改造后的建筑既有新的气息,又贴近乡村生活。在新建建筑中,采用相对柔和的对话方式,在基于本土乡村建筑形式的基础上,适当应用玻璃、木材、镂空砖墙等建筑材料,减少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的冲突与矛盾,使得新修建的建筑平静而谦逊,完全融入乡村本土的建筑空间与建筑形式中去,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本土设计的手法,来唤醒乡村中内在的本土乡情(见图7)。
4结语
乡村中的建筑改造和建筑设计与城市中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乡村建筑设计应该是基于本土思考的设计,更应该是思考本土乡情重塑的设计。我们要在乡村传统文化环境、传統文脉语境及传统建筑营建技艺中思考乡村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在本土设计的思想下实现乡村建设的“在地性”。这样一方面可以推进乡村建设与乡村复兴,另一方面也是本土乡情的一次重塑。福州寿山乡前洋村“抱山楹居”项目设计正是在本土设计理念下,通过乡建设计来重塑本土乡情的一次思考与尝试。
参考文献:
[1]德村志成.从乡愁、乡创、乡建谈乡村旅游与民宿发展问题[J].小城镇建设,2017,35(3):24-25.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03.007.
[2]曹迎春,张玉坤.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及分布探析[J].建筑学报,2013(12):47-48.
[3]陈志华,李秋香.中国乡土建筑初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0.
[4]朱有志,陈文胜.中国乡村建筑[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0:169.
[5]何崴,陈龙.关于乡建中建筑和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7,35(3):51.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03.011.
[6]王蔚.溯本于土,求道于耕——崔愷建筑30年评述[J].时代建筑,2015(1):72-73.
[7]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95.
[8]崔愷,沈一婷,郭海鞍.推演与容错——从一个起点的改造到一座乡村的复兴[J].建筑学报,2017(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