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音乐特征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奥地利音乐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善于采用丰富的和声色彩变化,用不同的体裁形式抒发个人情感,并将世间万物赋予音乐生命,造就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以第5首《菩提树》、第24首《老艺人》为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找出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中的特性与共性。
  关键词:舒伯特;《冬之旅》;音乐特征
  舒伯特在短暫的一生接近尾声时创作出了声乐套曲《冬之旅》,由德国诗人威廉·穆勒的24首诗改编。套曲包含的24首艺术歌曲表达的不仅是舒伯特更是同时代许多人内心的困苦与无奈。第5首《菩提树》是一首三段曲式的作品,带有三声中部。全曲调性分布为E大调-e小调-E大调。第24首《老艺人》也是一首单三部曲式的歌曲,它始终以a小调进行旋律,全曲中途没有进行任何转调,歌曲体现了人物形象“老艺人”的孤独、从一而终以及对艺术的坚持。
  1 调性的转换
  音乐结构(一般是乐段)转移到一个新调并在新调上结束叫作转调。[1]调性的变换,无论是转调还是离调,都在作品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及作用。在短小篇幅的歌曲中,一般转调比较少。但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转调被频繁且巧妙地运用,通过大调、小调调性色彩的对比变换来体现对比性的情感。在《冬之旅》中,《晚安》《菩提树》《在河面上》《回顾》《春梦》《路标》《旅店》《勇气》都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幻想和现实世界的残酷的对比,刻画出作品主人公“流浪者”的矛盾心理。
  歌曲《菩提树》由明朗的E大调开始,钢琴声部带极进的三连音直入主题,描绘风吹树叶“沙沙”作响,歌词中体现了流浪者回忆往昔美好生活。25小节开始转入同主音小调e小调,37小节开始,歌词描绘流浪者闭上双眼回忆过去,调性也随之交替至E大调,在歌曲的45小节至再现段前,和声持续采用e小调属功能组到下属功能组的阻碍进行,打断了流浪者的回忆,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现实困境,最终回归在E大调的属和弦上,暗示流浪者虽然生活凄惨,但仍向往美好的生活。
  2 隐性复调织体的运用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经常采用复调织体的创作手法,使钢琴不只是单纯地承担伴奏作用,而是与歌唱部分同等重要的声部。作品《菩提树》中虽然没有直接运用复调性伴奏织体,但隐性复调织体频繁出现。歌曲伊始,钢琴与歌唱便形成了对比式复调。
  谱例1选自《菩提树》,通过谱例可以看到钢琴运用分解和弦“琶音式”的伴奏,甚至比歌唱声部更具有旋律性与流动性,具有复调的因素。舒伯特的复调思维与和声思维是交织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
  谱例2是《老艺人》节选部分,引子的钢琴旋律在全曲中完全重复或变化重复出现,在人声演唱时依旧用引子的旋律作为伴奏。人声演唱时钢琴演绎空五度音程,当人声休止时钢琴便演奏三度进行的密集旋律,钢琴右手声部的旋律与人声“见缝插针”地循环交替出现,不间断却也不流动的音响形成了巧妙的“一问一答”式的对比复调旋律,“老艺人”内心的绝望与无助跃然谱上。
  3 持续音的使用
  其他声部作各种和声进行的同时,在低音部延续或重复的音叫作持续音。[1]在舒伯特的许多作品中都频繁地使用持续音。
  谱例3是舒伯特艺术歌曲《老艺人》的开始部分,整首歌曲钢琴的左手声部几乎没有变化地在演奏a与e两个构成a小调主和弦的根音与五音,形成了主持续音,奠定了全曲的基调。右手高声部运用三度模进的手法展开了乐曲的前奏,#g音的出现富有小调的阴郁感。钢琴低音声部缺三音的纯五度主和弦体现出了“老艺人”的孤独、单纯,以及对充满乐趣的生活的向往。
  谱例4是舒伯特艺术歌曲《菩提树》,根据谱例可以看出,此时乐曲中包括人声声部,形成了四声部,钢琴低声部始终保持演奏C大调主持续音c,使低音声部独立为一个单声部,人声部分宽阔的旋律、歌词结构与钢琴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此处的钢琴声部三连音音型与歌曲前奏音型几乎相同,生动地刻画出了“流浪者”在寒冷的冬日随着树叶声渐行渐远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舒伯特在《冬之旅》的许多作品中(如《风信旗》《在河面上》等)都运用了大篇幅的三连音,赋予错位、不稳定的音响效果,表达出主人公的漂泊与流离。
  4 结语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共包含24首作品,本文仅对其中两首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上观点,舒伯特将许多严谨、巧妙的乐思融入短小精悍的艺术歌曲体裁中,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并从中管窥出一些浪漫主义作品的共性与特性。
  参考文献:
  [1] 伊·斯波索宾(苏).和声学教程[M].陈敏,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228,328.
  [2] 狄其安.严密的逻辑  细腻的情感——论舒伯特歌曲《菩提树》中的创作逻辑思维[J].黄河之声,2008(01):54-56.
其他文献
摘 要:灾害事件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我们必须正视智能科技对灾害预防和救援的积极作用,利用议程设置为主的绿色智能传播手段,全社会共建,以健康、绿色的方式传播防治知识,增强人民的防灾知识和防灾理念。  关键词:智能传播;潜在风险;灾难预防;议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4-000-05  1 智能传播的潜在风险  传染病灾害与地震、洪水等自
期刊
摘 要:四川皮影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它是四川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代表,代表了当地民族文化的道德观念与思想感情,寄托了民族信仰和精神追求。其颜色应用和形状特征值得探索。本文旨在分析四川皮影戏色彩运用与造型艺术对艺术教育的影响与启示,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新鲜活力。  关键词:美术教育;四川皮影;色彩  1 四川皮影概述  四川皮影历史源流:四川皮影的本源,根据现存文献,仍难以确
期刊
摘 要:南京是六朝古都,人文气韵颇丰,政策的加持,使南京的夜间旅游持续发展。而夜间旅游产品是夜间旅游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致力于对南京市夜间旅游产品的调查,进而获悉旅游者的需求,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视角出发,促进夜间旅游的发展。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了南京夜间旅游产品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南京;夜间旅游产品;调查;优化设计  1 南京夜间旅游产品的类型  南京是六朝古都,人文历史资源众
期刊
摘 要:民间舞作为一切舞蹈之母,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接地气”的民间舞蹈从群众自娱的脚下被搬上专业舞台。原生态舞蹈作为民间舞的“根”,在继承的基础上保留了民间舞的精华,发展成为了规训形态舞蹈。本文以民间舞中的海阳秧歌为例,着重分析舞蹈形态从原生态到规训形态的发展过程,并针对原生态舞蹈向规训形态舞蹈的转变中产生的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原生舞蹈;次生舞蹈;规训形态;海阳秧歌  民间舞来源于
期刊
摘 要:现代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营造手法对于展现园林中景观要素的合理布局、游览路线以及景观层次都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空间上的合理安排为园林景观带来了灵魂,向游人传达了造景时的主从关系,是提升景观内涵的点睛之笔。本文以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为例,从公园的空间营造出发,探究现代景观设计中空间营造的手法和表现方式。  关键词:现代景观;空间营造;表现方式  1 项目概况  汤山矿坑公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
期刊
摘 要:泉州梨园戏是泉州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样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出非凡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梨园戏发展日渐式微。本文基于舞蹈视觉,以梨园戏进华侨大学课堂为例,以科研创新、舞蹈编排等形式传承和发展梨园戏文化,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以焕发传统地方戏的活力,为其他地方戏传承提供可参照的模式。  关键词:非遗;梨园戏;舞蹈;华侨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
期刊
摘 要: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是教育部在职业教育领域举办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赛事。教学能力大赛在推动广大教师探索运用适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互联网+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网络表情设计”这一工作项目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反思与改进3个方面分享备赛策略。  关键词: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设计;“网络表情设计”  1 教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电影票房成绩走高,“票房论”话题热度不减。振奋人心的同时,也不禁在思考票房是否等同于高质量。2016年上映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票房虽不尽如人意,但其视觉上的精巧设计和特色美学,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以“凝视”的视觉风格和“悬念”的视觉造型两个方面为重点,解读影片独特的视听风格和美学呈现。  关键词:《罗曼蒂克消亡史》;视觉;凝视;悬念  2016年末上映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票房
期刊
摘 要:作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电影大师,诺兰以其独特的视听风格、敏锐的社会观察,不断收获艺术和商业两方面的好评。在他的作品中,《蝙蝠侠》系列是较为特殊的一环。本文以《蝙蝠侠:侠影之谜》为切入点,解读诺兰影片独特的视听风格,继而剖析其英雄人物塑造和影片内涵表达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诺兰;《蝙蝠侠:侠影之谜》;英雄;道德  1 好莱坞语境中的诺兰  199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的诺兰以极低的成本制作出带
期刊
摘 要:公园城市的具体概念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澳门半岛绿地的调查研究,结合案例分析,得出人口高密度城市中公园城市推行及城市绿地改善策略。  关键词:公园城市;人口高密度城市;景观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4-0-05  1 公园城市理念阐述  2018年2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