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市场:谈了也白谈?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bw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劭雄:来了?说说对艺术市场的看法。
  杨振中:来了,你先说说?
  陈劭雄:你觉得艺术市场对你创作有影响吗?
  杨振中:没有。你信吗?
  陈劭雄:不信。
  杨振中:那就有了。看来你也有,哈哈。你指的影响是什么?
  陈劭雄:如果没有现在的市场,我们租得起工作室吗?
  杨振中:还是应该感谢市场。
  陈劭雄:所以我们来谈谈市场。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市场在很多个层面。我想,我们的影响应该是最小的。
  杨振中:但市场的问题会不会进入创作过程里?
  陈劭雄:如拍卖上炒作的油画就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杨振中:拍卖上炒作的事情和看别的新闻一样吗?
  陈劭雄:有点。你的市场主要在哪里?国内还是国外?
  杨振中:国外为主吧。你也差不多吧?
  陈劭雄:我的录像,国内没有。绘画,好像国内也没有。
  杨振中:摄影,好像国内也没有?
  陈劭雄:我的很多作品价格还比不上一些刚从美术学院出来的学生高(笑)。我想上海的艺术市场相对国内其他城市比较成熟?
  杨振中:成熟吗?不见得吧。所以我们来谈市场会不会不够格?
  陈劭雄:作为市场上的艺术家,我们谈这样的问题肯定是不够格的。但是作为艺术家。我想我们可以谈谈的。
  杨振中:我觉得我们和市场还是拉拉手的水平,还没有发生真正的关系。
  陈劭雄:像你那么出名的作品《我会死的》,在威尼斯双年展等很多国际展览中出现频率那么高的作品,价格是怎么样?这个问题。你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
  杨振中:《我会死的》在威尼斯的完整版,到现存没有人买过,哈哈。
  陈劭雄:拉手都没有,我觉得我们在国际上是拉手的,在国内只是挤眉弄眼。
  杨振中:对我来说其实国内、国际没什么两样,只有不同类型的买东西的人吧?买艺术的都是哪类人?
  陈劭雄:我最近在德国一个画廊的展览,那个画廊也经营国际很有名的艺术家,如Kiki Smith和美国那个老太太波之瓦思。他们展我的作品之后还是觉得我的画价高,可是我的画价在国内算是低的。
  杨振中:是啊,这是不是和买东西的人有关?画廊对美术馆,和收藏家,情况不一样。
  陈劭雄:你那个完整版卖一个拷贝给我吧。
  杨振中:终于有客户了,嘿嘿。
  陈劭雄:同意了?谢谢!
  杨振中:我同意,价格我还不知道,还要问画廊,怎么办?
  陈劭雄:我要开始存钱了。
  杨振中:这就是市场成不成熟的问题了,画廊在这里是什么角色?想买东西,应该问画廊,还是问艺术家自己?
  陈劭雄:我认为是问画廊。我从不回答这样的问题——价格。
  杨振中:对,可还是有很多人来直接问你的,是不是?
  陈劭雄:我刚才没问啊,呵呵。
  杨振中:我不是说你,我是说一般情况。
  陈劭雄:我觉得现在艺术市场上有两种东西,一种是作品,一种是产品。
  杨振中:怎么讲?
  陈劭雄:往往产品更多人买,产品是指那些没有实验性,按照市场需求出现的东西,甚至是模仿的东西,按照市场的热点来做的东西。
  杨振中:但是作品和产品会不会在转换?
  陈劭雄:当然会转换。
  杨振中:一种是艺术家自己把它转换。
  陈劭雄:通常先是作品,然后转换成批量产品。
  杨振中:还自是市场要求下别人来转换你的作品了。
  陈劭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出现的东西,一出来就直接是产品。
  杨振中:就是你说的模仿的东西。出来就直接是产品,你怎么看?
  陈劭雄:有些是模仿的,有些不是很直接的模仿,但是按照那些市场走俏的方式做的东西。我想那些已经出了我们探讨艺术的问题。有人愿打,有人愿挨。
  杨振中:那换个问题,你觉得市场刺激你还是让你消极?
  陈劭雄:消极?我有时候会想这个问题,但是还没有消极,我想对年轻艺术家来说可能是个考验。对了,你能不能列举一些现在好卖的符号?
  杨振中:符号?
  陈劭雄:比如说毛的形象……架上绘画……
  杨振中:现在可能不完全是符号起起作用。符号的作用是不是初级阶段?
  陈劭雄:但是符号还在起作用。最近听说,一个年轻艺术家,画了一张有毛泽东形象的画,一个画廊老板到他的工作室,一订就是十张,他从此就开始了这个形象。当然现在问题更复杂了,除了符号,还有炒作。
  杨振中:我不学无术,前几天才听说“马太效应”是什么意思。
  陈劭雄:我也不知道,你说给我听。
  杨振中: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中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了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杨振中:这段网上拷贝来的。
  陈劭雄:有意思!哈哈。那么现在谁在做大通吃呢?在艺术圈里。
  杨振中: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哈哈。
  陈劭雄:其实已经是个生意圈了,哈哈。
  杨振中:所以我问市场会不会让你消极?让你觉得做艺术没有以前那么有劲,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更刺激。
  陈劭雄:好在我们本来就没有成本,因为玩艺术的开始,我们想的是名,还没有想到钱。记得以前有人说,有些东西是因为出名才好卖,有些东西是好卖才出名。现在看来后者更流行。好卖了,就有钱,有了钱做更多的广告,然后更出名,把广告费打进成本,卖得更贵。
  杨振中:还有一般人们总得用价格来判断价值。
  陈劭雄:你认同这个方式吗?
  杨振中:本来艺术就很难判断。
  陈劭雄:如果可能,你也会这么做吗?卖广告,卖更高。
  杨振中:我这方面不太行。
  陈劭雄:可以找人帮你做嘛。
  杨振中:那不是我的事吧。我比较笨,说不定也不是笨。不想太给自己压力。卖得更贵了也有压力的,嘿嘿。
  陈劭雄:中国有没有那么一些艺术家,完全不按照市场的情况,就是自己做作品?
  杨振中:希望有。   陈劭雄:徐震,我们在谈艺术市场问题,你也来聊一下吧。
  徐震:噢。我没市场的。
  陈劭雄:那你怎么活的?
  杨振中:怎么买车的?怎么买房的?
  徐震:劳伦斯资助的。
  陈劭雄:没市场?不要装清高了。
  徐震:主要是没有明确的市场观念。
  陈劭雄:那劳伦斯怎么不资助我啊?
  徐震:你是广东人。
  陈劭雄:那劳伦斯资助所有上海人吗?
  徐震:你觉得呢?
  杨振中:看来我们就是“完全不按照市场的情况,就是自己做作品”,牛死了!
  徐震:Yes!
  陈劭雄:你的作品主要卖到哪里?国内还国外?
  徐震:估计国外多点吧。
  陈劭雄:如果拿你的作品去拍,你想拍多少钱?
  徐震:拍卖?反正市面上最高价,我觉得也不满足。
  陈劭雄:你想过市场问题吗?
  徐震:想过啊,想半天没办法。
  陈劭雄:怎么想?
  徐震:也没想出什么。不是装单纯,你能想出点啥呀!
  陈劭雄:你觉得你的作品的价格合理吗?比起国内现在的价格。
  徐震:反正一直在涨就行了。我肯定不能比你贵太多吧。
  杨振中:跌了,劳伦斯不答应。
  陈劭雄:你对现在中国的艺术市场怎么看的?
  徐震:很慌、很暴利。
  杨振中:觉得刺激不?
  陈劭雄:你做艺术的一开始是没有市场的,现在这个市场对你的影响是什么?徐震!!!回答!为什么我们这一些艺术家都不喜欢谈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是。
  杨振中:可能因为谈了也没用。
  陈劭雄:不是有没有用的问题,很多事情也没有用,但是我们还是喜欢谈的。是不是太复杂,也觉得和我们没有关系?其实也有关系的,我们只好选择被动比较好。
  徐震:不是被动、主动。
  陈劭雄:那是什么?
  徐震:是谈了也白谈。
  陈劭雄:那是放弃发言权!你断了市场的时候,你怎么活?
  徐震:找个能冒充市场的画廊。
  陈劭雄:因为你现在已经很依赖市场活着了。
  徐震:我觉得试图要摸清楚市场可能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
  陈劭雄:那你就稀里糊涂。
  徐震:是啊。
  杨振中:我同意,可能稀里糊涂更好。
  陈劭雄:你难道不想发财?
  徐震:想!
  陈劭雄:你对那些很差的作品比你卖得还贵无所谓?
  徐震:无所谓!那是他本事。
  陈劭雄:是无奈还是无所谓?
  徐震:无所谓!
  陈劭雄:杨也是?
  杨振中:嗯,有所谓是和自己过不去。
  陈劭雄:我也无所谓。不知道聊什么了。
其他文献
对于家具设计来说,20世纪是家具史上最辉煌的一个世纪。针对这时期欧美家具设计师和工业产品设计师的非凡灵感之作,佳士得精选出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地艺术家的作品,在伦敦开设一场关于20世纪装饰艺术和设计的专场拍卖会(20th CenturyDecorative Art&Design,编号Sale7620),此拍卖会于10月28日下午开拍。这场拍卖一共有123件拍品,虽然拍品并不算多,但
期刊
苏富比将于当地时间2008年11月6日上午10点30分。在新邦德(London,NewBond Street)举行一场珠宝首饰拍卖会。此次共有200件拍品参加拍卖,约有14件拍品来自我们所熟悉的世界顶级大品牌,其余的拍品都没有提供设计师和厂家,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应有的魅力和华丽。  法国顶级珠宝品牌卡地亚(Cartier)将有6件作品参加拍卖,分别为扣子、小手提包、项链等。1847年,路易斯·佛兰克
期刊
据文字记载,拍卖活动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存其所著的《历史》一书中,对古巴比伦盛行的每年次“拍卖”新娘活动有过段描述。古希腊、古埃及都有拍卖活动,如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就有奴隶拍卖、采矿场和诉淤罚没财产等的拍卖。公元前305年——公元前30年的埃及托勒密干朝时期曾有过十室十地、公共工程等的拍卖。2500多年后的今天,这种古老而又现代的经济形式,却将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更多
期刊
在新近的这一两年中,金钱对艺术创作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艺术圈中内出现了一批被严重娱乐化了的“明星艺术家”,他们拥有工厂式运作的作品制作系统,作品价格以令人诧异的速度攀升,他们是各个与艺术品交易有关的场合的常客,时刻被媒体包围。他们对批评家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他们或者沉默寡言,或者自创出一套理论。近期颠覆传统艺术品交易游戏规则的英国人达明安·赫斯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年秋天,另一位纽约艺术家杰夫。昆
期刊
此次金融海啸的重灾区纽约于9月举行的秋拍比往常更加引起关注。本刊10月期杂志曾向读者专文介绍9月纽约秋拍的细节。此次在纽约佳士得举行的“亚洲艺术周”专拍,无论是中国艺术品还是东南亚艺术品,著名私人收藏的专拍虽未能创造出特别大的惊喜,但仍然有藏品拍出高价位,在这场笼罩全球的金融海啸的阴霾下绽放出耀眼光芒。其中,近几年持续上拍的第五部分“J&J鼻烟壶珍藏”,88件拍品成交83件,成交率高达94.3%;
期刊
继2007年1月里奥和多丽丝·霍德洛夫(Leo and Doris·Hodroff)藏中国外销瓷拍卖会获得巨大赞赏之后,拍行乘胜追击,于2008年1月23日,再次举办霍德洛夫藏中国外销瓷专拍,成交总额近170万美元。这次拍卖地点仍旧选在纽约的洛克菲勒广场,所拍瓷器大至花瓶小至茶碗,无所不包。瓷器藏品包括青花、粉彩等,形象和图绘涵盖各种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和人物。拍品设计中西合璧,集中体现了中国外销瓷
期刊
苏富比    “印象派以及现代艺术”专拍大藏家藏品再度出现  在伦敦苏富比于2月5日(星期二)举行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中,拍品汇集多幅珍贵代表作,包括毕加索、朱利叶斯基、西斯莱、莫奈、塞尚、雷诺阿及法朗兹·马尔克等人杰作。拍卖总估价将超越1亿港元,为历年来欧洲苏富比拍卖中最高拍卖总估价的系列。此次拍卖引人注目的重点拍品包括Berggruen藏品中的一幅毕加索的《朵拉肖像》(Portrai
期刊
岳敏君的《音乐》在2007年里,以1125.6万元的成交价成为中国内地拍卖其作品的最高价。岳敏君在1994年至1996年之间所创作的“改造名画”系列,包括《音乐》在内约共11幅,除去三幅较小尺寸的作品,正式的大幅创作仅八幅,而令进入拍卖场屡创新高的大多属于这个系列,如在2007年10月21日伦敦苏宣比秋拍以293万英镑成交的《处决》即曾创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价的世界纪录。此次《音乐》亦高价成交,反映
期刊
写文章讲究由头,画画讲究契机。由头契机来了,为文则顺心,作画得灵气,是为情趣。  谢稚柳自幼喜欢画画,从钱名山入门,由陈老莲上溯宋元,其间精审考订,擅长鉴赏,一路皆以学问探路,最终学问绘画两面受益,在现代美术史上以学者型画家名世。而学养既富,契机则多,契机来时,往往放下身段,得意忘形。  这天友人持泥金扇面来到位于上海巨鹿路785号的谢宅请他作画。扇面甫一展开,谢稚柳已心生喜悦。这是一帧超规格大扇
期刊
2008年伊始,作为目前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展及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近60件来自海内外著名私人藏家的明清家具珍品,并首度公开了中国古典家具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资料。  长久以来,世人对家具似乎有一个固化的观念,认为可以使用的器物只能算得上陈设器,而绘画、雕塑等不用的纯艺术才称得上是艺术品。其实,优秀的古典家具承载着设计制作者的思想,可以表达出深刻的内涵,能够融入生活,在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