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例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d411525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临床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情况。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420例患有风湿病的青少年进行血液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风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差异(P>0.05,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免疫学指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血液检验对于治疗青少年风湿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风湿病;血检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6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97-02
  近年来,青少年中患有风湿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对该病的研究与治疗刻不容缓。现代医学中对于风湿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均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血液检验可以检测到患者血液中各项免疫学指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于正常人群的水平,因而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治疗风湿病的参考意义[1]。为了研究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情况,我院对2008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420例患有风湿病的青少年进行血液检测,从检测中发现的异常指标入手,以人体各项基本生化指标与生理特性为参考查找异常所在,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6月——2012年7月所收治的风湿病患者中共有420例青少年患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脊柱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中男性患者300例,女性患者120例,年龄均在8-19岁,平均年龄为15.5岁,均根据风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作为患病组,与此同时选取本院健康体检中4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其中男性280例,女性140例,年龄均在9-20岁,平均年龄为15.7岁。两组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症状本组的所有青少年患者均有的症状为双手掌指关节、双肘以及膝关节呈对称性肿胀疼痛,日常活动受到限制,早晨出现僵硬,双手发生畸形,患者均多年使用消炎止痛药。
  1.3检验方法在清晨对患者组和健康组进行空腹采血,分别用肝素抗凝,枸橼酸钠抗凝。采用温室法对采集的血液进行全血粘度,血细胞压积和血液血沉测定。
  1.4统计学方法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青少年患病组与健康组各项数据比较,除了红细胞压积外,青少年患病组的患者免疫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组相比均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3讨论
  风湿病是一类以机体的肌肉疼痛以及骨关节疼痛为主的疾病,该病会引发患者身体的结缔组织病变导致免疫系统受损,该病特点是关节出现交替性发病,以游走性疼痛为主,如肘关节疼肿消退后肩关节和膝关节又相继发病[2]。风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容易反复出现且呈急性发作。但是在急性发病后期,即使机体上红肿逐渐消退,关节没发生变形,功能看似完全恢复正常,仍不能认为患者已经完全康复[3]。尤其是经过反复发作后引起的病变,患者心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病人出现心悸、缺血、气短、出虚汗、机体消瘦等病变而引发为风湿性心脏病。
  在检验过程中,风湿可引起患者大量的血液学改变,既可以在疾病被确诊前数年里改变,也可以在治疗后发生改变。当前风湿三项检查即是对风湿的三项血液指标的检验,包括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4]。具体来说,对采集的风湿病患者血液进行血涂片处理,可见球形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网织红细胞增多,同时出现或多或少的有核红细胞,血结合珠蛋白水平降低;白细胞数量保持正常水平或者有轻度升高;红系造血功能明显增强,偶尔会发生轻度巨幼样变。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的血清胆红素升高。上述指标变化中,导致风湿病白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有:①自身产生的抗体抑制了骨髓造血功能;②细胞因子的凋亡诱发中性粒细胞的加速凋亡;③长期以来使用含有抑制免疫力副作用的制剂等。另外由于自身免疫力产生的复合物激活了补体引起的炎症反应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血管壁,冷球蛋白在血管壁沉着过多增加了血管通透性,动脉硬化增加血管脆性,这两种情况均可导致血管出血。从实验结果分析可发现,风湿患病组与健康組对比红细胞压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指标均明显异于健康组(P<0.01。
  合格的血液标本是确保检查结果可靠性的基本条件,做好血检工作对治疗风湿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对有可能造成血液标本结果产生误差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利于今后改进:①样本采集前患者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时会导致体内钾离子、尿素氮的含量增加24%以上,乳酸脱氢酶等与肌肉相关的酶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等数量的增加;②采血前服用过降血糖类药物,药物本身或代谢产物与试验中的化学药品发生反应,或者与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均会影响检验结果;③未空腹采血,进食后机体会处于代谢活跃阶段,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发生极大波动,例如餐后血糖上升、饮水会稀释血液等;④样本采集中,在静脉输液同侧进行采血,或多或少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正常;⑤抽血量应按生化指标检测目的进行酌情采取,如全血大生化要求抽血量≥3ml、抗凝血标本应严格按照采血管上的标注进行采血;⑥标本的溶血,溶血后红细胞含量成分进入血浆或血清中,增加了机体中钾离子、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成分的浓度,造成检测误差,应尽量避免在抽血时压迫静脉过久;⑦血液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标本停放时间过长会发生糖酵解效应,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应立即送检,并严格遵行试管封闭的原则[5]
  我们依据风湿病患者的表症来识别风湿病,缺乏必要的数据,故通过引用血液检测指标来确诊更有据可循。就是通过对血液进行检测来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进行疾病的监测以及诊疗分析。同时,这420例患者血液检测报告说明风湿病可引起患者血液中各项指标发生变化,其中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这三个指标能准确反映出了风湿病患者的病情。血液黏稠度作为血液在血管中的畅流指标,受全血中血浆及各种细胞成份的影响,表1反映出风湿病患者血液较健康血液粘稠,说明风湿病患者血液中造成风湿病的因子含量较高。血液粘稠度较高,流动性就较差,造成关节等处的血液循环受阻等,这也是造成风湿病患者病情难以控制以及难以根治的因素。我们可以根据以上血液检测的指标对风湿病患者进行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还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定期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及时了解风湿病患者病情发展,及时反映出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的可行性,这对我们研究风湿病的治疗方法和风湿病的药物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同时,根据对各项异常检测指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风湿病的致病机理以及找出控制疾病的对策。
  目前大部分风湿性疾病不能得到根治,因此要争取与病人保持长久治疗合作,治疗方法可依据血检报告制定,制定时应依据病人的性别、年龄、个人身体素质、病人病情活动情况等而定,要限制病人动与静,指导病人正确活动与保护关节,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根据病人对于运动的反应及时调整病人的运动时间、运动量,针对性地将复杂问题分阶段进行解决,比如说运动量要先少量开始进行锻炼,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时不要出太多汗,注意关节的防寒,若关节劳累出现不适或者机体脏器感受压力太大要及时调整,要维持正确走姿、坐姿、睡姿,避免长时间一种体位等。
  参考文献
  [1]赵香莲.风湿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5:601-602.
  [2]王有萍.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影响因素分析[J].大家健康,2013,7(4:145-146.
  [3]吴肖仙,叶秀仪,冯凎清.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328-329.
  [4]潘高茂.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A].中国保健营养,2012,12(5:5457-5458.
  [5]曹玉举,娄伯恩,李娜,娄玉钤.浅谈风湿病运动处方[J].中外医疗,2010,5(3:188-189.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应用JCI标准,提高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方法:按照JCI标准改进抢救车药品管理工作。结果:改进后的抢救车药品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结论:JCI标准下的抢救车药品管理模式,大大增强了抢救车药品安全管理,进而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JCI标准;抢救车药品管理;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葡萄酒中日落黄与胭脂红两种色素的液相色谱测定新方法。方法将样品中的乙醇除去,并通过水提与过滤后,采用岛津公司的C18色谱柱将其分离。流动相为甲酸-乙酸铵,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流速设定为1.0mlmin,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柱温为32℃,检测波长为500nm。结果日落黄与胭脂红在1.0-50.0ugml范围内其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9,线性方程为日落黄:y=59.032
期刊
记得小时候,我家堂屋的正墙上方,悬挂着一枚木质的大大的圆形像章。父亲常常指着像章上的人像对我说:“这就是咱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看着敬爱的毛主席头像,我心底不禁油然而生一股崇敬之情。  后来,上了小学,看到大人们胸前都佩戴着精致的毛主席像章,便也向父亲要了一枚,戴在胸前。那枚戴在胸前小小的毛主席像章,在东升的旭日晨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光华耀目。再后来,渐渐知道,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其丰功伟绩举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