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合理选择教法,周密设计教学方案,深入浅出地讲解信息技术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一、信息技术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1.系统学习法。系统学习法是建立在体系化、模型化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并不要求完全按实际的过程、方法来重现实践应用,目的是让学生能系统地把握信息技术的本质内涵、一般过程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原理、原则和一般规律。系统学习法一是以软件操作为线索进行讲解,二是以信息需求为线索进行讲解。
2.演示法。演示法,就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具或演示操作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演示、讲解操作过程,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学生再去独立练习,自主探究,并有所创新。
3.典型学习法。典型学习法,就是选择代表性强、生动、有趣的实例进行讲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典型学习法能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原则、方法和操作,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典型学习法一是以软件操作为线索进行教学,不着重讲解菜单的功能,让学生制作作品;二是以信息素养为线索进行教学,不着重讲一般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我体验、感受和探索。
4.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学生从中获得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培养分析問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5.讲练结合法。讲练结合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形成操作技能的一种常用方法。教师先讲解,学生后练习,一堂课经过两三轮的讲练,完成教学任务。(微机室一定要安装教学控制软件)
6.分组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实际情况,按层次分成若干组,分别布置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上机时教师分层次地进行演示、讲解、指导,使每个学生各有所得。
7.自主学习法。教师给出自学提纲和要求,学生先自学教材,后上机操作,再分析、探索和研究问题,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在知识与技术方面再作一定的指导。
二、几种教学方法之比较(见表)
三、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生的心智特点有了明显的变化:认知结构体系已基本形成,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逻辑思维显著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应重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此,可采用如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①利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力求一题多解、巧解。③鼓励学生勤于动脑,善于钻研,多猜想、多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④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中思考,在思考中完成任务。
2.结合信息技术课特点,精讲多练。中学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内容具有发展性,学生基础具有差异性,教学顺序具有可间跃性,学习上具有合作性和极强的实践操作性。其中实践操作性是最主要的特点。因此,信息技术课最好在多媒体电子教室上。教师采用讲练相结合的办法,先演示、讲解操作要领,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多次操作过程中,去领会和掌握操作方法。
3.合理选择教法,注重因材施教。中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差异很大,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法进行教学。对同一个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练习内容,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对信息技术学得特别好的学生,可成立课外活动小组,拓宽知识面,加强辅导。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给学生传授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使学生懂得怎样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教学中,学生先自学教材,再上机操作练习,若发现相同的问题,教师作必要的讲解。开始时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提高学生自学兴趣,然后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如在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先自学基本编辑方法(如设字体、字号、字型、颜色、对齐方式等),再对文字进行修饰性操作,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学的信心,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一、信息技术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1.系统学习法。系统学习法是建立在体系化、模型化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并不要求完全按实际的过程、方法来重现实践应用,目的是让学生能系统地把握信息技术的本质内涵、一般过程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原理、原则和一般规律。系统学习法一是以软件操作为线索进行讲解,二是以信息需求为线索进行讲解。
2.演示法。演示法,就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具或演示操作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演示、讲解操作过程,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学生再去独立练习,自主探究,并有所创新。
3.典型学习法。典型学习法,就是选择代表性强、生动、有趣的实例进行讲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典型学习法能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原则、方法和操作,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典型学习法一是以软件操作为线索进行教学,不着重讲解菜单的功能,让学生制作作品;二是以信息素养为线索进行教学,不着重讲一般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我体验、感受和探索。
4.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学生从中获得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培养分析問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5.讲练结合法。讲练结合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形成操作技能的一种常用方法。教师先讲解,学生后练习,一堂课经过两三轮的讲练,完成教学任务。(微机室一定要安装教学控制软件)
6.分组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实际情况,按层次分成若干组,分别布置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上机时教师分层次地进行演示、讲解、指导,使每个学生各有所得。
7.自主学习法。教师给出自学提纲和要求,学生先自学教材,后上机操作,再分析、探索和研究问题,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在知识与技术方面再作一定的指导。
二、几种教学方法之比较(见表)
三、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的事项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生的心智特点有了明显的变化:认知结构体系已基本形成,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逻辑思维显著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应重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此,可采用如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①利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力求一题多解、巧解。③鼓励学生勤于动脑,善于钻研,多猜想、多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④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中思考,在思考中完成任务。
2.结合信息技术课特点,精讲多练。中学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内容具有发展性,学生基础具有差异性,教学顺序具有可间跃性,学习上具有合作性和极强的实践操作性。其中实践操作性是最主要的特点。因此,信息技术课最好在多媒体电子教室上。教师采用讲练相结合的办法,先演示、讲解操作要领,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多次操作过程中,去领会和掌握操作方法。
3.合理选择教法,注重因材施教。中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差异很大,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法进行教学。对同一个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练习内容,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对信息技术学得特别好的学生,可成立课外活动小组,拓宽知识面,加强辅导。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给学生传授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使学生懂得怎样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教学中,学生先自学教材,再上机操作练习,若发现相同的问题,教师作必要的讲解。开始时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提高学生自学兴趣,然后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如在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先自学基本编辑方法(如设字体、字号、字型、颜色、对齐方式等),再对文字进行修饰性操作,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学的信心,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