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虽然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由于应试压力,实际上人格教育不被重视,严重缺乏对培养创造能力和健全个性的重视,轻视人的情绪、思维和情操的全面发展,忽视创造性思维训练以及独立自主、自信自强、自由自觉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忽视儿童的幸福感这种个体生命完整的生活质量的内在精神需求,忽视了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上的误区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英语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过程。”健全、健康的人格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相关概念的认识
1.人格
人格是素质之基,是创造之源,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关于什么是人格,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社会学家主张把人格放在人际关系中去研究,强调“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此具有本质的人际关系的背景相脱离”,人际关系是在人际背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是人际关系相对持久的模式,是一个人在与人相处的社会情景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
2.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其心理学解释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具体的说,就是要采用观察和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包括他们的长处和局限性;采用各种教育和心理手段以及改进或补救其人格的缺陷,促进其优势人格的发展,并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格特征,使学生的人格平衡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社会学解释是通过人格发展的正确引导、对人格发展不健全的进行辅导、监督和纠正等措施,使青少年的人格发展达到健全的程度。综合两者的解释,我们认为,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的教育,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科课程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促其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人格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品德、知识渊博、能力全面和身心健康的人。
3.英语视阈下的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在不同的学科课程中,由于着眼点不同,具体说法也不尽相同,如社会学人格、哲学人格、心理学人格、伦理学人格、法律学人格等等。既然是英语教学中的人格教育,那么就应当就事论事,在英语维度中加以研究讨论,也就是说我们所要研究的人格教育是以英语学科为主导的英语视阈中的人格教育。英语课程开展的人格教育,该是籍由英语课程教学中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英语化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它是借助英语教学中的多种教学形式和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所需的稳定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以及“诚实、乐观、宽容、善良、谦逊”等良好的品质特征。只有将人格教育纳入英语维度和英语视阈中,我们才能集中精力,最大限度的发挥英语课程的功能,尊重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将两者统一起来,合理利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健全人格,切实将人格教育落到实处。
二、开展人格教育的意义
1.人格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英语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他们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但由于若干年来,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氛围比较差,造成了目前我国中学生的人格在某些方面的缺失,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不相一致。新时代的中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更应该具备健康、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教材、教法对学生进行美学、情感等方面的熏陶,让学生成为新时代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
2.人格教育是个人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教育
健康、健全的人格在学生综合素质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个性成长的需要。而我国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能把人格教育体现在教学中的学校实在很少。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格培养的倾向,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教学内容可以启发学生对社会、人生道路的思考。通过语言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独立健康、健全的人格的要求,使他们的身心等得以和谐发展,从而成为具有高尚情操、高雅人文素养、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合格人才。
3.人格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的长期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涤荡,可以使学生形成自主人格、沟通合作人格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健全的人格,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人格教育对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绩效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在跨文化潮流中涤荡、更新学习英语和文化的兴趣,从而促进我们英语教学的提高。
三、开展人格教育的内容
英语课程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不到和谐统一,许多学校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人格教育。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唯一标准,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培养远远滞后于知识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人格教育。我们应在人格教育的现状、目标、资源开发及策略等方面开展研究。
1.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现状研究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健康人格,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目前状况是在实际英语教学中严重缺失。我们欲对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中的这种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2.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目标研究
人格教育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学范畴,有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等社会学人格,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人格等等。在英语教育中开展人格教育可以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助于学生学会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多种修养及沟通交流的能力。我们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的研究,达成具体的目标,形成正确的人文素养体验。
3.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格教育的资源开发研究
资源作为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载体和重要条件,其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人对资源认识较为狭隘, 认为课程资源即英语文本知识,确实这是一种主要的课堂内的课程资源,但还应包括丰富的学生、教师本身资源,开发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形成自主人格的条件,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发展独立、独特的人格。我们应对有利于培育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资源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重新的构建和研究。
4.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策略研究
开展人格教育重在策略,即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实施,我们应该通过课内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实施,开展多元评价及各种形式的活动等开展研究,以获得实用、有效的策略。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学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苏教科规领[2008]1号)研究成果。
一、相关概念的认识
1.人格
人格是素质之基,是创造之源,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关于什么是人格,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社会学家主张把人格放在人际关系中去研究,强调“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此具有本质的人际关系的背景相脱离”,人际关系是在人际背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是人际关系相对持久的模式,是一个人在与人相处的社会情景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
2.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其心理学解释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具体的说,就是要采用观察和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包括他们的长处和局限性;采用各种教育和心理手段以及改进或补救其人格的缺陷,促进其优势人格的发展,并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格特征,使学生的人格平衡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社会学解释是通过人格发展的正确引导、对人格发展不健全的进行辅导、监督和纠正等措施,使青少年的人格发展达到健全的程度。综合两者的解释,我们认为,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的教育,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科课程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促其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人格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品德、知识渊博、能力全面和身心健康的人。
3.英语视阈下的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在不同的学科课程中,由于着眼点不同,具体说法也不尽相同,如社会学人格、哲学人格、心理学人格、伦理学人格、法律学人格等等。既然是英语教学中的人格教育,那么就应当就事论事,在英语维度中加以研究讨论,也就是说我们所要研究的人格教育是以英语学科为主导的英语视阈中的人格教育。英语课程开展的人格教育,该是籍由英语课程教学中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英语化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它是借助英语教学中的多种教学形式和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所需的稳定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以及“诚实、乐观、宽容、善良、谦逊”等良好的品质特征。只有将人格教育纳入英语维度和英语视阈中,我们才能集中精力,最大限度的发挥英语课程的功能,尊重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将两者统一起来,合理利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健全人格,切实将人格教育落到实处。
二、开展人格教育的意义
1.人格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英语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他们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但由于若干年来,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氛围比较差,造成了目前我国中学生的人格在某些方面的缺失,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不相一致。新时代的中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更应该具备健康、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教材、教法对学生进行美学、情感等方面的熏陶,让学生成为新时代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
2.人格教育是个人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教育
健康、健全的人格在学生综合素质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个性成长的需要。而我国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能把人格教育体现在教学中的学校实在很少。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格培养的倾向,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教学内容可以启发学生对社会、人生道路的思考。通过语言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独立健康、健全的人格的要求,使他们的身心等得以和谐发展,从而成为具有高尚情操、高雅人文素养、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合格人才。
3.人格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的长期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涤荡,可以使学生形成自主人格、沟通合作人格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健全的人格,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人格教育对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绩效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在跨文化潮流中涤荡、更新学习英语和文化的兴趣,从而促进我们英语教学的提高。
三、开展人格教育的内容
英语课程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不到和谐统一,许多学校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人格教育。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唯一标准,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培养远远滞后于知识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人格教育。我们应在人格教育的现状、目标、资源开发及策略等方面开展研究。
1.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现状研究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健康人格,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目前状况是在实际英语教学中严重缺失。我们欲对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中的这种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2.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目标研究
人格教育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学范畴,有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等社会学人格,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人格等等。在英语教育中开展人格教育可以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助于学生学会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多种修养及沟通交流的能力。我们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的研究,达成具体的目标,形成正确的人文素养体验。
3.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格教育的资源开发研究
资源作为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载体和重要条件,其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长期以来,我们大多数人对资源认识较为狭隘, 认为课程资源即英语文本知识,确实这是一种主要的课堂内的课程资源,但还应包括丰富的学生、教师本身资源,开发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形成自主人格的条件,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发展独立、独特的人格。我们应对有利于培育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资源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重新的构建和研究。
4.中学英语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策略研究
开展人格教育重在策略,即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实施,我们应该通过课内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实施,开展多元评价及各种形式的活动等开展研究,以获得实用、有效的策略。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学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苏教科规领[2008]1号)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