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伴我诗书年华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andra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路上,收集生活的美好。更大的世界正等待着她探索。
  喜欢读《林徽因传》和浮生六记,听古典音乐和轻音乐,观察路边卖糖葫芦和烤红薯的老人,甚至观赏秋天落叶的过程……张若蕾将生活过成了一首细腻清丽的散文诗。这个17岁的小姑娘,人如其名,宛如一朵安静温柔、款款摇曳的小花,正含苞待放、迎接自己的春天。
  “我经常会发现身边的‘小美好’,街边下象棋的大爷们让我觉得很有趣,午后教室里洒进来的阳光会让我倍感温暖……”张若蕾含笑讲述。她在微信朋友圈中常常分享“撸猫”的Vlog,也记录着读书的心得与生活的点滴。张若蕾不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有出众的共情能力,往往能对看到的故事感同身受,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创作了两本随笔集,记录自己成长路上的思考与感受,正在等待成册出版。
  全能少女的留学梦
  小小的身体,蕴藏大大的能量。在文静的外表下,张若蕾拥有着超乎想象的才华与能力。她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特长众多,从小学习表演、象棋、绘画、童声与美声,凭借文学与艺术特长获得过大量的奖项,是货真价实的“别人家的孩子”。钢琴与琵琶演奏是她的拿手绝技,音乐赋予了她独特的艺术领悟能力,成为她闲暇时分的情感寄托;一中一西两种乐器的熏陶,也让她放飞了心灵,感悟到了大洋此岸与彼岸截然不同又各具特色的文化。在这种艺术的交融与碰撞中,张若蕾的心门就此打开,对更广阔世界也燃起了好奇与无限想象。
  尽管举手投足间给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印象,张若蕾并不接受“文艺少女”的标签,在她看来,读书写作与艺术特长只是自己能力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她还是一名“运动健将”,曾经是学校田径队的一名短跑运动员,是学校运动会的“种子选手”,斩获过200米、400米、800米跑步比赛的第一名。在专业课上,张若蕾成绩出色,数学等理科学科尤其擅长,在年级名列前茅。
  精湛的才艺与亮眼的成绩,与张若蕾敢于挑战自我的性格密不可分。随着采访的深入,《留学》记者愈发感受到这个女孩柔弱外表下坚忍的品性。不愿故步自封、不甘囿于一隅,是驱动张若蕾作出人生选择的重要内在力量。“以前我的成绩不错,但是对于未来的规划,一点想法也没有。”张若蕾说。在家人的启发与鼓励下,她产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了解留学之后,我突然打开了新视野,感觉到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发现,除了我身边的事情,世界上还有更多的未知领域等待我去探索。”
  留学的念头萌发于一次外教课,“有一位外教曾告诉我,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让思想轻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不论外界情况如何,你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经历,形成自己的看法。”自此,张若蕾被西式的教育理念感染和打动。而走出熟悉的文化氛围,感受不同于中国课堂的学习方式,见识更大的世界,成为张若蕾热切的渴望。她放弃了当地最好的私立高中的录取通知,选择了学习国际课程,坚持走上了留学道路。
  历尽千帆览风云
  青春作伴好还乡
  新加坡和英国是张若蕾心仪的留学目的国。新加坡的多元文化融合吸引着张若蕾;而对英国的向往则源于电影《哈利·波特》。“我很喜欢那种英伦风,还有‘bling bling’的魔法的感觉。”张若蕾带着几分调皮地笑着说。
  在专业选择上,张若蕾作出了慎重的考虑。她将金融学作为自己的首选。“我的理科思维比较好。我既然有这样的优势,就要好好利用。金融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专业,我也希望挑战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积累更好的基础和资源,再进一步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对于张若蕾来说,留学的决定与专业的选择都无关乎“钱”的考虑,她更注重的是自身素养的修炼与能力的提升。“我的爸爸妈妈一直告诉我,送我出国留学不是为了让我赚多少钱,积累多少财富,而是希望我能够听懂一段别人听不懂的音乐,不需要任何的修饰和华丽的服饰,只要站在那里,就和别人不一样。”
  张若蕾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不止于“柴米油盐”,亦不限于“风花雪月”。17岁的她,已经将自己的人生的图纸铺展得长远而广阔。女诗人林徽因的经历对张若蕾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林徽因是一个温柔似水的、莲花般的人,她的成就也很杰出,她是国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张若蕾娓娓道来,“林徽因小时候随父亲游历欧洲,参观过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后来去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她的阅历与见识成为人生的积淀,学成之后又回到祖国,给身边的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故 事。”
  像林徽因一样走出国门、看遍世界的風景,然后再回到祖国、参与国家的建设,是张若蕾对自己的期许。她尤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家乡山西太原的发展贡献力量。“大三大四的时候我会开始做实习工作,本科毕业后会继续攻读硕士,同时也会着手创业,通过我的公司将山西的文化发扬光大。”张若蕾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若蕾与《留学》记者相约,六年后的2026年再相见,见证世界与人生的起承转合,为这段留学故事再写续集。
其他文献
Q:《留学》记者  A:New Horizon  中国地区CEO  段丹阳Q  疫情期间,美国高中申请形势如何?是否愈发困难?2020年和2021年的申请分别会出现哪些变化?  A  对于2020年的美国高中申请而言,疫情的影响反而是正面的。因为很多家庭出于对疫情的考虑放弃了今年的申请,在录取名额不变的情况下,申请人数减少,录取率自然就升高了,但同时因为2021年申请人数的增加,也导致2021年的
2018年3月24日、25日,在第23屆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留学安全问题受到重视。此次教育展,主办方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特别为“平安留学”行前培训开辟了占地800平方米的专区开展“平安留学伴你行”活 动。  近年来,出国留学规模持续扩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19.49万人。但实现留学梦想的道路并非一路坦途,随着出国留学人员增长及留学人员结构多样化、低龄现
据报道,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将联合推出(TECH PASS)科技准证计划,该计划的推出是为了吸引全球顶尖的人才进入本地的科学产业系统,为新加坡的科技产业作出贡献。  什么是TECH@SG?  TECH@SG是一项提供给人力资源部批准许可,降低申请就业证被拒绝风险的计划,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SG)联合推出的旨在使科技公司在新加坡本土成长的发展计划,帮助处于
CPILS(Center for Premier International Language Studies)成立于2001年,是菲律宾老牌语言学校之一,至今已有18年的教学历史,有万余名学生在这里完成语言培训。  CPILS最多可同时容纳500名学生,寒暑期是其招生旺季,一位难求。学校学生来自于不同国家,国际化程度很高,其中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的学生是其主要学生来源,此外,来自中国大陆、越南、
曾几何时,“海归”是高薪、好工作的代名词。海归身份宛如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可以帮助你拥有梦想的工作機会。  随着时代变迁,全球日益连结成一个整体,“留学”不再是一件奢侈品,越来越多工薪阶层家庭也能够负担起留学费用。更多的年轻人希望走出国门,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密切,留学群体的人数飞速增长。时至今日,海归的“贬值”似乎已成为大多数人的看法。实际上,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求学,最重要的是
2019年1月底,一直致力于研究英国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市场调查机构High Fliers Research如期发布了《2019年毕业生市场报告》,该报告基于2018年度“泰晤士报前100名最受毕业生青睐的雇主”的招聘状况的研究,以及针对19147名最后一年的在校生展开以“哪家雇主将为毕业生提供最好的机会”为主题的调查。  报告内容涵盖了毕业生职位空缺、行业分布、起薪涨幅、实习岗位、招聘情况
在國外驾驶,需遵守当地交通规则。  对于身处异国的留学生来说,需要解决的大事除了学习、饮食、住宿之外,就是交通了。出于对便捷性和安全问题的考虑,大部分留学生一般会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但当遇到紧急事件或是在旅行时,可能会出现需要自驾的情况。哪些国家认可中国驾照?如何申请国际驾驶许可?这些成为了留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  国际驾驶许可IDP  中国驾照持有者不可申请  很多留学生可能对国际驾照有所耳闻
2020年,這个特殊的年份,让不少人在踏上留学路前无比踌躇,也让很多留学生的海外深造之旅饱受阻隔。但脚步的停止不意味着思维的停止,即便尚未迈出家门,也可以做好准备打点行囊,静待一个出发的机会。《留学》杂志针对读者和观众的需求,推出了《留学》直播课系列专题,邀请各国官方及高校代表解读最新留学政策,分析录取趋势和专业前景,力争为大家呈现最真实详尽的信息,为留学之路增添助力。本篇节选精华问答以飨读者。 
Q:《留学》记者  A:菁英背景提升创始人兼CEO李晓龙菁英背景提升能带给学生的,是学有所用,切身体验的科研项目。  Q  通过做科研项目,学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  最根本的是思辨能力、学术素质,还有对于科研的兴趣和热爱。现在的背景提升项目都在强调推荐信、论文、科研报告等。这些东西本质上是一种信号,说明了国外的教授确实看重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但实际上,这些能力和素养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
蓝海白沙,蕉香椰影是菲律宾给我们留下的美好印象,而如今这个文化多元丰富的美丽太平洋岛国,正在中菲两国的交流之路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菲律宾这个国家的名字,也许并不会在日常中被很多人提及。人们会在超市偶尔看到某一种菲律宾进口水果,或在某个商场看到一家菲律宾餐厅,或在某个旅行团看到“菲律宾七日游”的宣传册。影视剧中,涉及菲律宾的角色呈现两级分化,一种是富可敌国的菲律宾华侨,一种是兢兢业业,或者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