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教师们的不断努力下,数学课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学生们“畅所欲言”、“自由活动”和“自主探索”,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有惊喜”、“有感动”、“更有一种被挑战的感觉”。可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中清醒地看到,在学生高昂的情绪,在喧闹的课堂背后,缺少了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坚守数学的阵地,跳出热闹的课堂,还原数学的本质呢?
一、情境创设中彰显“数学味”
新课标中提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这一课标的指引下,许多教师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可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低年级的教材中主题图很多,好多教师以此为情境素材,让学生先看图漫无边际地说了一通,结果过了好几分钟还没有涉及到数学问题,更不用说知识的切入点了。这时,面对学生自由而广泛的回答,教师只好尴尬地出面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拉入课堂。这样的一堂课,往往丧失了数学原味,冲淡了“数学味”。那么,如何利用生活素材,创设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呢?
1、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思维。我们创设的情境要能够引导学生在熟知的材料中发现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2、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3、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总之,数学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便是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要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组织教学过程。创设的情境既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数学思考价值。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主要是要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情境只能是课中的一个引子而已,我们要做到的是用情境成为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而不是全部。
二、将数学知识贯穿于数学活动中
活动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将数学知识融于一个个活动中,既符合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又改变了原来教学中简单、枯燥的重复练习,将练习建立在活动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但是,如果一旦活动成为了一种形式,而没有落到实处,那么,可以说任何活动都是多余的。因为,活动毕竟只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手段而已。有这样一节课——《观察物体》,老师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活动形式——拍照,学生也十分喜欢。整堂课,老师拿着一个照相机,带领学生从教室的前面拍,后面拍,从动物玩具的前、后、左、右、上面拍,最后还搬出许多盆景,让学生与盆景合影留念。在学生打着手势,喊着“茄子”的口令声中,大家开开心心地结束了一堂课。透过热热闹闹的表面现象,我们来看这节课的本质,活动中学生较多的是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物体的照片,却很少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结果,更少体会不同结果与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不由得让人疑惑:这是一堂数学课还是活动课?这堂课的数学味有多浓?这种活动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忽视了对活动的体验和反思,反而导致活动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这种活动是无意义、无价值的。那么,数学课堂中如何将活动开展得恰到好处,使学生在活动中时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处不在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3、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新的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可是,新的形势下,也让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探索伙伴可自己选,想跟谁就跟谁。在时间的调控上也是随心所欲。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这是一种随意的、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价值的引导、智慧的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使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流、听其自然。那么,如何让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让学生的思维之花随处绽放呢?
首先,教师和学生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共同参与者和知识的共同收集和分享者;教师是项目和课题主任,学生与教师一起负责研究、发现、设计和建造。教师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筛选,将那些中等难度的、与学生旧知联系紧密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原始数据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其次,教师还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因为在学习者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必然先要求他们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之后,开始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该问题展开探索。根据尝试后的结果,学习者还需准备自己在小组中需要交流的信息,必要时甚至要写出书面的提纲。
第三,教师还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空间上的便利。把孩子们编排成一些工作小组,从空间上给予一定的调整,孩子们会十分乐于彼此进行交流、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以及自己进行反思,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四、将数学思考寄于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课改以来,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加强了,但不容我疏忽的是很多学生变得越来越浮燥,学习的习惯越来越差,课堂中的喧哗扼杀了数学的思考。记得我看到过这样一节课:学生在教师的调动下,情绪高涨,有的学生高高地举起自己的手,大喊着“我来、我来”,更有激动的学生竞爬到课桌上。这样一堂“热闹非凡”的课下来,好像学生都理解了,也都掌握了。可实际呢?当遇到独立作业时竞有好多学生无从下手。其实,数学学本身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没有一颗宁静的心岂能如此严谨的来思考数学问题?为此,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静静地思考、细细地聆听。
什么是数学?它应该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但现实却让数学迷失于太多时尚的元素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摈弃浮华的形式,体现数学本身的实质即“数学味”,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真正领悟新课标的实质,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创新,探索出从形式到内涵都能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数学还原本色,还数学那份朴实与宁静。
(作者单位:410133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中心学校)
一、情境创设中彰显“数学味”
新课标中提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这一课标的指引下,许多教师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可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低年级的教材中主题图很多,好多教师以此为情境素材,让学生先看图漫无边际地说了一通,结果过了好几分钟还没有涉及到数学问题,更不用说知识的切入点了。这时,面对学生自由而广泛的回答,教师只好尴尬地出面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拉入课堂。这样的一堂课,往往丧失了数学原味,冲淡了“数学味”。那么,如何利用生活素材,创设情境,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呢?
1、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思维。我们创设的情境要能够引导学生在熟知的材料中发现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2、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3、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总之,数学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便是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要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组织教学过程。创设的情境既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数学思考价值。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主要是要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情境只能是课中的一个引子而已,我们要做到的是用情境成为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而不是全部。
二、将数学知识贯穿于数学活动中
活动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将数学知识融于一个个活动中,既符合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又改变了原来教学中简单、枯燥的重复练习,将练习建立在活动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但是,如果一旦活动成为了一种形式,而没有落到实处,那么,可以说任何活动都是多余的。因为,活动毕竟只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手段而已。有这样一节课——《观察物体》,老师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活动形式——拍照,学生也十分喜欢。整堂课,老师拿着一个照相机,带领学生从教室的前面拍,后面拍,从动物玩具的前、后、左、右、上面拍,最后还搬出许多盆景,让学生与盆景合影留念。在学生打着手势,喊着“茄子”的口令声中,大家开开心心地结束了一堂课。透过热热闹闹的表面现象,我们来看这节课的本质,活动中学生较多的是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物体的照片,却很少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结果,更少体会不同结果与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不由得让人疑惑:这是一堂数学课还是活动课?这堂课的数学味有多浓?这种活动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忽视了对活动的体验和反思,反而导致活动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这种活动是无意义、无价值的。那么,数学课堂中如何将活动开展得恰到好处,使学生在活动中时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处不在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3、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新的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可是,新的形势下,也让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探索伙伴可自己选,想跟谁就跟谁。在时间的调控上也是随心所欲。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这是一种随意的、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价值的引导、智慧的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使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流、听其自然。那么,如何让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让学生的思维之花随处绽放呢?
首先,教师和学生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共同参与者和知识的共同收集和分享者;教师是项目和课题主任,学生与教师一起负责研究、发现、设计和建造。教师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筛选,将那些中等难度的、与学生旧知联系紧密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原始数据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其次,教师还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因为在学习者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必然先要求他们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之后,开始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该问题展开探索。根据尝试后的结果,学习者还需准备自己在小组中需要交流的信息,必要时甚至要写出书面的提纲。
第三,教师还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空间上的便利。把孩子们编排成一些工作小组,从空间上给予一定的调整,孩子们会十分乐于彼此进行交流、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以及自己进行反思,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四、将数学思考寄于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课改以来,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加强了,但不容我疏忽的是很多学生变得越来越浮燥,学习的习惯越来越差,课堂中的喧哗扼杀了数学的思考。记得我看到过这样一节课:学生在教师的调动下,情绪高涨,有的学生高高地举起自己的手,大喊着“我来、我来”,更有激动的学生竞爬到课桌上。这样一堂“热闹非凡”的课下来,好像学生都理解了,也都掌握了。可实际呢?当遇到独立作业时竞有好多学生无从下手。其实,数学学本身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没有一颗宁静的心岂能如此严谨的来思考数学问题?为此,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静静地思考、细细地聆听。
什么是数学?它应该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但现实却让数学迷失于太多时尚的元素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摈弃浮华的形式,体现数学本身的实质即“数学味”,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真正领悟新课标的实质,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创新,探索出从形式到内涵都能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数学还原本色,还数学那份朴实与宁静。
(作者单位:410133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