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高级形式,医药类高职院校专业之间集成度高,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以医药类优势专业和重点专业为核心构建医药类专业群,通过专业群建设,加强了课程、教材、专业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为例,分析了专业群的设置及模式构建。
关键词:医药类 高职院校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 专业群
1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是区域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国内,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都紧密结合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特点对高职专业的需求进行分析,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与当地经济发展接轨。浙江省作为医药产业大省,在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关键领域的重点突破,优先发展以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为代表的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宁波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建设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等领域形成产业优势,并成为宁波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动力。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全国最早独立设置、浙江省惟一一所医药类专科层次高等院校,医药类专业设置覆盖面广,专业集成度高。学校充分利用医药产销专业群的综合优势,依托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现有基础,以宁波医疗保健及医药产业服务为目的,依托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医药营销等专业,构建了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为宁波医药产业发展服务,对宁波医药产业链核心岗位(岗位群)的人才培养发挥了较大的支撑作用。
2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内容构建及体系建设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以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医药营销等四个专业搭建专业群平台,重在培养生物制药、药物制剂、药品质量检测及医药营销等4类人才。四个专业中,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医药营销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四个专业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专业建设在医疗保健及医药产业领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立足浙江、面向华东,紧密结合宁波市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根据宁波市医疗及保健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医药行业整体优势,依托高等学校,联合相关企业,坚持以医药产销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建设集教学(实训)、产业服务、研发、生产功能于一体,具有鲜明医疗保健及医药行业特色的、开拓创新性的服务型专业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了合理的专业群体系。
2.1 建立适应地方产业需要的“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依托行业,根据工学结合的原则,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适应地方产业需要的“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并配套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及“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2.2 开展与培养方案相配套的课程建设。开展相应的课程体系研究和课程建设,重点进行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改革及配套教材的开发。
2.3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阶梯式系统化的职业技能教学与培训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选择实训项目,修订各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和高端培训大纲,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生产性实训项目,形成能基本涵盖生物制药、药物制剂、药物检测、医药营销全流程的各种技术和工艺单元操作技能的阶梯式系统化的技能实训实习体系和与之配套的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物检测技术、医药营销实训系列教材,以满足教学所需。
2.4 形成资源共享型的开放式的多功能服务体系。为区域内相关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提供各种相关服务,如实习实训项目建设、管理咨询和师资培训等;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提供各种服务,如各种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咨询、委托或合作研发等。
2.5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模式。依托政府、行业和原有较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与更多的医疗保健及医药企业建立稳定、长期的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办学,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模式;根据企业技术标准和工艺变化及医药产业的发展变化,确定并适时调整实习实训项目和内容;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完善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实训模式。
2.6 形成一支数量足够的、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从企业一线引进或聘请更多的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实践指导教师,利用各种类型的培训如企业挂职锻炼、国内外进修等完善和提升现有师资的技能水平;同时提升现有企业引进人员的教学技能。
2.7 加强和完善本专业群及其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和完善基地的硬件设施和配套条件;建立系统、完善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尤其是技能考核标准等。开发或购置仿真软件,建设虚拟车间和虚拟实验室,以便在强化实践技能训练的同时节约实验实训场地和设施的投入,减少污染;同时也解决一些实际车间难以实现的训练,如故障的设置和排除训练。
2.8 依托现有条件,开拓新专业、扩大服务面。探索依托本专业群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师资和技术力量,开发生物资源开发类、海洋药物类、现代物流类的新专业;加强医疗器械类专业建设。
3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特色及建设成效
3.1 建设特色
①管理层面上,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等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与管理。一方面参与学校发展决策的商讨及专业开发与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另一方面拓展学校与医疗保健及医药企业的工学合作关系,巩固学校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②在教学层面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大力推进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特色课程体系的创建和课程的开发,使课程教学具备真实的生产性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支撑,实现课堂进企业。 ③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通过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坛新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访问学者计划等项目,提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力争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团队建设成为省级教学团队。通过制订专业教师培训计划,为教师培训、对外交流和深造提供组织、时间保障,鼓励教师参加执业药师等相关专业高端培训,获取培训教师资格,参与社会培训工作。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技术娴熟、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管理规范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④形成面向就业市场的实习、实训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提高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生产性实训项目,基本涵盖专业群各专业全流程的各种技术和工艺单元操作技能,形成阶梯式系统化的技能实训项目体系。
⑤建立健全高端培训服务体系,实现职业培训功能。建立新型的培训体系,以专业群为实体,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出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及人才培养项目。主动为宁波医疗保健及医药企业提高人员素质提供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把医药成人学历教学和各类培训教学相结合。与企业共同制订培训计划,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的设施和场地,选派骨干教师帮助企业开展各类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同时,面向本校毕业生回校继续教育、其他院校学生职业培训、相关企业职工的在职提高、转岗培训、社会其他人员培训,以及待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等等,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度身定制的培训。其次承担对职业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专业群的带头与辐射作用,提高职业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⑥创设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依托省、市医药行业协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引领作用,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创设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感受医疗保健与医药企业文化,并通过该平台让学生走向社会,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开展药品质量检测、药品安全宣传等社区服务活动,在向社会公众普及药品安全知识上发挥积极作用。
⑦与知名医药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深度合作关系。本专业群已与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等知名医药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将继续开拓校企合作新领域,同时进一步扩大现在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根据教学和技能培训的需要提供学生实习和实训基地,并提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现场培训和教学,使教学能紧密贴近企业的生产实践。
3.2 建设成效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严格依照项目建设任务、四年建设总规划及年度计划,认真落实项目的建设目标,各项举措有力得当,确保了项目有序、稳步、高效建设,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效显著。更好地满足了宁波市社会与经济发展和医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具体建设成效如下。
①专业定位更加明确,完善和优化了各专业“双证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编制了专业群核心课程标准,对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进行了修订与完善。
②改革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建设完成一批精品课程和项目教材,保证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完成了12门精品课程建设任务,出版了12门专业群核心课程教材。完成12门以上项目化课程教材。
③形成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到国内外进修、兼职教师聘任及进学校培训等机制,进一步提升专业群教学团队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打造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④完善了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完成专业群人才培养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完善“226”毕业实践教学模式和完善校内实践基地,建成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新建校外实习基地10余家。
⑤依托现有专业教学资源优势,搭建了医药产销服务平台。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整合现有专业教学资源,开展在职职工和社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利用网络平台,构建专业群信息资源库,提高专业群资源共享度、辐射力及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海燕,高清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问题的探讨[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03.
[2]吴翠娟.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涵分析和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2):103.
[3]吴建洪.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3.
[4]钟建宁.职轨道交通专业群教育类型体系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0):43.
[5]张玉武.专业群设置方法研究与实践设想[J].辽宁高职学报,2003(4):11.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校级教研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学校《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的建设特色、成效及功能研究”,课题编号:XJKT2013006。
作者简介:陈汉强,男,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关键词:医药类 高职院校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 专业群
1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是区域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国内,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都紧密结合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特点对高职专业的需求进行分析,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与当地经济发展接轨。浙江省作为医药产业大省,在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关键领域的重点突破,优先发展以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为代表的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宁波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建设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等领域形成产业优势,并成为宁波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动力。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全国最早独立设置、浙江省惟一一所医药类专科层次高等院校,医药类专业设置覆盖面广,专业集成度高。学校充分利用医药产销专业群的综合优势,依托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现有基础,以宁波医疗保健及医药产业服务为目的,依托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医药营销等专业,构建了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为宁波医药产业发展服务,对宁波医药产业链核心岗位(岗位群)的人才培养发挥了较大的支撑作用。
2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内容构建及体系建设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以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医药营销等四个专业搭建专业群平台,重在培养生物制药、药物制剂、药品质量检测及医药营销等4类人才。四个专业中,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医药营销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四个专业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专业建设在医疗保健及医药产业领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立足浙江、面向华东,紧密结合宁波市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根据宁波市医疗及保健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医药行业整体优势,依托高等学校,联合相关企业,坚持以医药产销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建设集教学(实训)、产业服务、研发、生产功能于一体,具有鲜明医疗保健及医药行业特色的、开拓创新性的服务型专业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了合理的专业群体系。
2.1 建立适应地方产业需要的“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依托行业,根据工学结合的原则,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适应地方产业需要的“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并配套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及“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2.2 开展与培养方案相配套的课程建设。开展相应的课程体系研究和课程建设,重点进行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改革及配套教材的开发。
2.3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阶梯式系统化的职业技能教学与培训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选择实训项目,修订各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和高端培训大纲,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生产性实训项目,形成能基本涵盖生物制药、药物制剂、药物检测、医药营销全流程的各种技术和工艺单元操作技能的阶梯式系统化的技能实训实习体系和与之配套的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物检测技术、医药营销实训系列教材,以满足教学所需。
2.4 形成资源共享型的开放式的多功能服务体系。为区域内相关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提供各种相关服务,如实习实训项目建设、管理咨询和师资培训等;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提供各种服务,如各种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咨询、委托或合作研发等。
2.5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模式。依托政府、行业和原有较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与更多的医疗保健及医药企业建立稳定、长期的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办学,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模式;根据企业技术标准和工艺变化及医药产业的发展变化,确定并适时调整实习实训项目和内容;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完善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实训模式。
2.6 形成一支数量足够的、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从企业一线引进或聘请更多的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实践指导教师,利用各种类型的培训如企业挂职锻炼、国内外进修等完善和提升现有师资的技能水平;同时提升现有企业引进人员的教学技能。
2.7 加强和完善本专业群及其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和完善基地的硬件设施和配套条件;建立系统、完善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尤其是技能考核标准等。开发或购置仿真软件,建设虚拟车间和虚拟实验室,以便在强化实践技能训练的同时节约实验实训场地和设施的投入,减少污染;同时也解决一些实际车间难以实现的训练,如故障的设置和排除训练。
2.8 依托现有条件,开拓新专业、扩大服务面。探索依托本专业群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师资和技术力量,开发生物资源开发类、海洋药物类、现代物流类的新专业;加强医疗器械类专业建设。
3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特色及建设成效
3.1 建设特色
①管理层面上,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等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与管理。一方面参与学校发展决策的商讨及专业开发与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另一方面拓展学校与医疗保健及医药企业的工学合作关系,巩固学校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②在教学层面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大力推进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特色课程体系的创建和课程的开发,使课程教学具备真实的生产性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支撑,实现课堂进企业。 ③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通过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坛新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访问学者计划等项目,提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力争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团队建设成为省级教学团队。通过制订专业教师培训计划,为教师培训、对外交流和深造提供组织、时间保障,鼓励教师参加执业药师等相关专业高端培训,获取培训教师资格,参与社会培训工作。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技术娴熟、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管理规范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④形成面向就业市场的实习、实训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提高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生产性实训项目,基本涵盖专业群各专业全流程的各种技术和工艺单元操作技能,形成阶梯式系统化的技能实训项目体系。
⑤建立健全高端培训服务体系,实现职业培训功能。建立新型的培训体系,以专业群为实体,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出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及人才培养项目。主动为宁波医疗保健及医药企业提高人员素质提供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把医药成人学历教学和各类培训教学相结合。与企业共同制订培训计划,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的设施和场地,选派骨干教师帮助企业开展各类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同时,面向本校毕业生回校继续教育、其他院校学生职业培训、相关企业职工的在职提高、转岗培训、社会其他人员培训,以及待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等等,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度身定制的培训。其次承担对职业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专业群的带头与辐射作用,提高职业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⑥创设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依托省、市医药行业协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引领作用,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创设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感受医疗保健与医药企业文化,并通过该平台让学生走向社会,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开展药品质量检测、药品安全宣传等社区服务活动,在向社会公众普及药品安全知识上发挥积极作用。
⑦与知名医药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深度合作关系。本专业群已与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等知名医药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将继续开拓校企合作新领域,同时进一步扩大现在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根据教学和技能培训的需要提供学生实习和实训基地,并提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现场培训和教学,使教学能紧密贴近企业的生产实践。
3.2 建设成效
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严格依照项目建设任务、四年建设总规划及年度计划,认真落实项目的建设目标,各项举措有力得当,确保了项目有序、稳步、高效建设,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效显著。更好地满足了宁波市社会与经济发展和医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具体建设成效如下。
①专业定位更加明确,完善和优化了各专业“双证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编制了专业群核心课程标准,对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进行了修订与完善。
②改革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建设完成一批精品课程和项目教材,保证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完成了12门精品课程建设任务,出版了12门专业群核心课程教材。完成12门以上项目化课程教材。
③形成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到国内外进修、兼职教师聘任及进学校培训等机制,进一步提升专业群教学团队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打造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④完善了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完成专业群人才培养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完善“226”毕业实践教学模式和完善校内实践基地,建成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新建校外实习基地10余家。
⑤依托现有专业教学资源优势,搭建了医药产销服务平台。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整合现有专业教学资源,开展在职职工和社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利用网络平台,构建专业群信息资源库,提高专业群资源共享度、辐射力及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海燕,高清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问题的探讨[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03.
[2]吴翠娟.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涵分析和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2):103.
[3]吴建洪.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3.
[4]钟建宁.职轨道交通专业群教育类型体系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0):43.
[5]张玉武.专业群设置方法研究与实践设想[J].辽宁高职学报,2003(4):11.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校级教研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学校《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的建设特色、成效及功能研究”,课题编号:XJKT2013006。
作者简介:陈汉强,男,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