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模糊语在日常英语中的使用非常具有普遍性,很多模糊语在汉语中无法找到与之一一对等的词语转换。因此我们需要采用诸如意译法,转换译法等不同的翻译方法弥补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模糊以及由词义本身引起的语义模糊。
【关键词】模糊语;模糊性
语言既有其精确性也具备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其两重性的特点上,即在本质上是明确的,在表象上是模糊的;在定性表述上是肯定的,在定量表述上是变化的;在内容上是确指的,在形式上是灵活的。本文中谈到的语言泛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种语言,也就是说模糊性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中。而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及语言学家都给“模糊性”下过定义或对这一概念进行过描述。美国著名哲学家皮尔斯(Pierce C. S.)是集中注意研究模糊主题的第一位当代哲学家,他于 1902 年给模糊下的定义至今仍被看作是这一概念最恰当的表述。这个定义是:“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还是归属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转引自伍铁平 1999:136)。国内学者对模糊性也做过精辟而深刻的阐释。吴国华教授在《也谈模糊语言学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模糊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作为人类‘思维的直接现实’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的特点,并在认知层面上深刻揭示了语言自身存在的本质特征,丰富了人类对语言实质的认识(吴国华 2001:25)。通过国内外学者给模糊性或语言模糊性所下的定义或对其进行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模糊性的问题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正是由于这种对于语言模糊性的理解差异,我们认为,要想在模糊语言的翻译过程做到中肯客观的语言转换,必须考虑到上下文语境对于模糊语的翻译影响以及文化差异对于模糊语翻译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些影响,我们将在本文中讨论如下几种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法,意译法,虚实转换译法以及变异法在模糊语翻译中的使用情况。
一、直译
直译又称对等译法,它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由于英文和中文有着不同的结构,所以不可能都进行逐字翻译。直译就是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假如文中出现了添加的模糊词, 尤其是表示数量对等或者相似的附加词, 一般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
(1) It’s very good to have some new blood in the company.
公司增添了一些 新鲜血液,太好了。
(2)Please give us approximate prices C. I. F Shanghai including our commission.
请告知含有佣金在内的成本加保险费、运费到上海的大约价格。
二、意译法
在翻译的实践中, 除了直译模糊语, 我们也要适当发挥意译的作用。当然, 意译的过程肯定会或多或少流失模糊语的韵味甚至其语用功能, 但为了适应译语读者的需要和符合相关文化背景(即文化维与交际维的要求), 模糊语意译后表达程度绝对要比其他翻译方法高。例如:
(2) 我们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四有新人”
We must bring forth a new generation of well-educated and self-disciplined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and moral integrity, such as are necessary for ou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e.
英译时我们做了适当的添加,目的是为了有利于读者正确明白该模糊语的内在含义和使用原因, 有利于模糊语在人为帮助下继续在译文发挥其语用功能。
三、虚实转换法
虚实转换法意思就是在翻译之前, 必须理解好原文里模糊语的实际语用功能, 根据情况而定, 选择是把意思模糊的内容翻译成准确、具体, 或反之。正如文化维中提及到, 译者必须注意到不同的意象在双语环境中的不同或者特定的含义和意蕴。
在沟通中我们不难发现, 英语国家的人喜欢用精确的数字表达模糊意思, 因此, 翻译前必须了解某些精确数字在源语中所表示的大概范围意思。当我们发现直译会引起误解, 就应选择将其模糊化。例如
(1) The concert attracts a thousand and one people to come.
误: 那场音乐会吸引了一千零一个人去看。
正: 那场音乐会吸引了无数人去看。
(2) The wife has complained for seventy two times.
误: 妻子已经抱怨过七十二遍了。
正: 妻子已经抱怨过无数遍了。
(3) I would beat forty of them.
误: 我一个人可以打败他们四十人。
正: 我一個人可以打败他们很多人。
四、变异法
简单来说, 变异法就是在有时一种语言中用一个词表达模糊概念,可在翻译时却用另一种语言的非对等来表达相同的模糊概念,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具有虚指作用的英汉数词时尤为如此。
例如,英语中的模糊语everydayness指与人们每天生活息息相关, 不可分离的东西, 在汉语中我们一样能找到模糊语柴米油盐表达相同意思。再如:
(1) With the weather so close and stuffy, ten to one it’ll rain presently.
天气这样闷,十之八九要下雨。
(2) 用一句老话来说, 也就是半斤八两。
In the old phrase 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笔者认为, 能在目的语中找到双胞胎, 以模糊语翻译成模糊语, 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源语里使用的模糊语, 起到的语用功能在目的语中借用替身, 并能以一样的方式传达, 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神韵意蕴俱在。
五、结语
模糊语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英汉两个民族都倾向于在日常对话中使用模糊语, 因此研究日常模糊语的翻译有一定的现实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翻译完全对等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该充分考虑模糊语的表达特点、要求和目的,以保证句义信息基本完整的前提下, 采用适当的补偿手段灵活处理和翻译, 尽量保留其神韵, 给读者带来融入文化色彩及美学色彩的最佳译文。
参考文献:
[1] Channell·J,2000,Vague Language,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 Leech, Geoffrey N., 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 Longman.
[3] Zadeh·L·A,Fuzzy - Set - 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Linguistic Hedges. Journal of Cybernetics,1972, (2) : 3- 34.
[4] George Lakoff 著( 廖东平译),1982,Hedges and Meaning Criteria:模糊限制语和语义标准,《国外语言学》,第 2 期:22- 27.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2.
【关键词】模糊语;模糊性
语言既有其精确性也具备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其两重性的特点上,即在本质上是明确的,在表象上是模糊的;在定性表述上是肯定的,在定量表述上是变化的;在内容上是确指的,在形式上是灵活的。本文中谈到的语言泛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种语言,也就是说模糊性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中。而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及语言学家都给“模糊性”下过定义或对这一概念进行过描述。美国著名哲学家皮尔斯(Pierce C. S.)是集中注意研究模糊主题的第一位当代哲学家,他于 1902 年给模糊下的定义至今仍被看作是这一概念最恰当的表述。这个定义是:“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还是归属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转引自伍铁平 1999:136)。国内学者对模糊性也做过精辟而深刻的阐释。吴国华教授在《也谈模糊语言学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模糊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作为人类‘思维的直接现实’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的特点,并在认知层面上深刻揭示了语言自身存在的本质特征,丰富了人类对语言实质的认识(吴国华 2001:25)。通过国内外学者给模糊性或语言模糊性所下的定义或对其进行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模糊性的问题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正是由于这种对于语言模糊性的理解差异,我们认为,要想在模糊语言的翻译过程做到中肯客观的语言转换,必须考虑到上下文语境对于模糊语的翻译影响以及文化差异对于模糊语翻译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些影响,我们将在本文中讨论如下几种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法,意译法,虚实转换译法以及变异法在模糊语翻译中的使用情况。
一、直译
直译又称对等译法,它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翻译。由于英文和中文有着不同的结构,所以不可能都进行逐字翻译。直译就是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假如文中出现了添加的模糊词, 尤其是表示数量对等或者相似的附加词, 一般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
(1) It’s very good to have some new blood in the company.
公司增添了一些 新鲜血液,太好了。
(2)Please give us approximate prices C. I. F Shanghai including our commission.
请告知含有佣金在内的成本加保险费、运费到上海的大约价格。
二、意译法
在翻译的实践中, 除了直译模糊语, 我们也要适当发挥意译的作用。当然, 意译的过程肯定会或多或少流失模糊语的韵味甚至其语用功能, 但为了适应译语读者的需要和符合相关文化背景(即文化维与交际维的要求), 模糊语意译后表达程度绝对要比其他翻译方法高。例如:
(2) 我们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四有新人”
We must bring forth a new generation of well-educated and self-disciplined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and moral integrity, such as are necessary for ou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e.
英译时我们做了适当的添加,目的是为了有利于读者正确明白该模糊语的内在含义和使用原因, 有利于模糊语在人为帮助下继续在译文发挥其语用功能。
三、虚实转换法
虚实转换法意思就是在翻译之前, 必须理解好原文里模糊语的实际语用功能, 根据情况而定, 选择是把意思模糊的内容翻译成准确、具体, 或反之。正如文化维中提及到, 译者必须注意到不同的意象在双语环境中的不同或者特定的含义和意蕴。
在沟通中我们不难发现, 英语国家的人喜欢用精确的数字表达模糊意思, 因此, 翻译前必须了解某些精确数字在源语中所表示的大概范围意思。当我们发现直译会引起误解, 就应选择将其模糊化。例如
(1) The concert attracts a thousand and one people to come.
误: 那场音乐会吸引了一千零一个人去看。
正: 那场音乐会吸引了无数人去看。
(2) The wife has complained for seventy two times.
误: 妻子已经抱怨过七十二遍了。
正: 妻子已经抱怨过无数遍了。
(3) I would beat forty of them.
误: 我一个人可以打败他们四十人。
正: 我一個人可以打败他们很多人。
四、变异法
简单来说, 变异法就是在有时一种语言中用一个词表达模糊概念,可在翻译时却用另一种语言的非对等来表达相同的模糊概念,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具有虚指作用的英汉数词时尤为如此。
例如,英语中的模糊语everydayness指与人们每天生活息息相关, 不可分离的东西, 在汉语中我们一样能找到模糊语柴米油盐表达相同意思。再如:
(1) With the weather so close and stuffy, ten to one it’ll rain presently.
天气这样闷,十之八九要下雨。
(2) 用一句老话来说, 也就是半斤八两。
In the old phrase 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笔者认为, 能在目的语中找到双胞胎, 以模糊语翻译成模糊语, 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源语里使用的模糊语, 起到的语用功能在目的语中借用替身, 并能以一样的方式传达, 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神韵意蕴俱在。
五、结语
模糊语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英汉两个民族都倾向于在日常对话中使用模糊语, 因此研究日常模糊语的翻译有一定的现实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翻译完全对等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该充分考虑模糊语的表达特点、要求和目的,以保证句义信息基本完整的前提下, 采用适当的补偿手段灵活处理和翻译, 尽量保留其神韵, 给读者带来融入文化色彩及美学色彩的最佳译文。
参考文献:
[1] Channell·J,2000,Vague Language,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 Leech, Geoffrey N., 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 Longman.
[3] Zadeh·L·A,Fuzzy - Set - 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Linguistic Hedges. Journal of Cybernetics,1972, (2) : 3- 34.
[4] George Lakoff 著( 廖东平译),1982,Hedges and Meaning Criteria:模糊限制语和语义标准,《国外语言学》,第 2 期:22- 27.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