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融合是指超越提高地理学科教学效益这一层面,发扬人性的智慧与卓越,把地理教学元素的审美属性充分“挖掘”出来,在现有地理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地理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进行审美融合的实践,使师生的关注点不仅在地理知识的获取上,也在地理审美情趣层次上获得较大的提升,使地理教学源于生活并不断超越生活,使地理课程的实施走向人地和谐的本真体验,实现教育活动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几大方面展开审美融合的研究。
【关键词】地理教学;实践研究
审美融合的教学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环节。首先是审美情境导入环节,源自建构主义抛锚式的教学模式,重点是“锚”的选制与抛出;其次是案例审美探究环节,根植于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生态主义等多项现代教育思想理论,重点有二:一是审美案例的采集、制作,二是小组合作审美探究;再次是地理思维建模的环节,是地理理性思维火花闪耀与体验审美创造的高潮环节;最后是反馈应用环节,也是审美目标的较高层次的实现,即审美创造指导现实应用的环节。审美合作探究居于核心地位,其具体实施如下:
一、情境审美导入——使审美主体产生审美注意、引发审美期待。
生活中能引起强烈审美感知、想象、体验的事象丰富不断,大的地理事件如2008年的中国南方冻雨及汶川地震、2009年的西南大旱、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2011年的欧洲大雪、日本地震与核泄漏等,小的生活地理事项如家乡(青岛)某天的大雾天气、青岛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的建成等,这些都可经过师生的审美加工,而成为适合地理学习的真实故事或问题情境地——“锚”。
实现这一环节有赖于两点。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支撑,使得图文、视频、音响的资料的获取、加工、使用及时而丰富;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课堂上的学习与课下的生活衔接,课前进行审美题材的选取与初步制作。
示例:湘教版必修二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审美情境导入
进行新课时,选取青岛市交通运输布局的视频和规划的图片资料作为“锚”进行新课情境审美导入环节。重点以青岛新落成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正在动工的地铁的布局为主要探究点,由于贴近学生的亲身体会而极易唤起共鸣与关注,比如每天出行的路线中就能亲眼看到有哪些地铁站点正在施工,借助此方面可以自然体会到未来地铁分布的规划;比如节假日进行郊游时借助跨海大桥与隧道,就可以有新的旅途体验:或是海底8分钟隧道穿越;或是海上20分钟天堑的跨越,借助此方面可以顺利将大尺度的城市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布局关联起来。且关于站点的布局、联通的地域、对青岛市未来的发展等方面的資料搜集触手可得,极易促进学生对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布局与影响形成具象化的知识。情境审美导入使得学习的过程成为整个人甚至整个集体沉浸于学习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体验。
二、案例审美探究——使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并伴随审美体验。
学生在当下尤其是日后的成长中,需要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案例审美探究的过程就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教师适时的指导、帮助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示例:湘教版必修二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案例审美探究
“青岛市今后的发展应该如何定位?”、“请为青岛市未来20年、50年的发展做出规划”、“青岛市交通运输布局对其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的?”以上三个大气的问题,在本节课中由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中提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驱动学生多角度的展开思考与探究,广泛的搜集、整理关于青岛市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提出了多种可能的猜想与解决方案,如“向东,向西,还是向北拓展城市空间?”、“如何立足富饶大海,发展蓝色经济?”、“如何传承历史,更好的与国际接轨?”、“交通运输布局如何将青岛市的辐射范围拓展?”、“在城市不断成长升级的同时,如何避免城市化过程中的不良问题?”等,在不断确立目标的基础上,经由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们审美探究的成果不断生成,并通过比较优选,创造性地得出了基本与青岛市规划蓝本极其一致的方案,经由教师的适当指导,达成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全新空间发展战略,而交通布局象骨架一样走在城市发展的基础前沿。
案例审美探究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家乡建设与变化的关心,实现了推动教学的方向自然来自学生的欲求,并最终促使学生产生相应探究的行为和态度,这一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不断生成、升华。
三、地理思维建模——使审美主体深度体验科学思维之美,飞跃至富有个性的审美创造层面。
在案例审美探究的基础上,问题解决式的地理思维建模不断生成。学生对自己当前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建模,有助于深刻理解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并达到知识经验的自我建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解决。
示例:“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思维建模。
季风环流的实质是热力环流,只是强调在大尺度时空范围内的显现。尽管在热力环流部分中,学生已经建立起相应的思维模型“地表冷热不均——气流垂直升降——水平气压差异——气流水平合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解释“城市风”、“山谷风”等小尺度的热力环流实例,但是当研究对象在时间、空间的尺度足够拓展之后,尤其是加上“全球性气压带、风带”作为影响季风形成与活动的背景之后,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经常表现为思维方向较为混乱,判断不够精准的状况。那么,如何进行“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思维建模过程呢?首先,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引导学生对“冷热不均”进行解构与重构,使之成为可以是纬度差异引起的冷热不均,也可以是山谷地形差异造成的冷热不均,也可以是城市中心与郊区之间造成的冷热不均,还可以是冬夏之间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冷热不均,还可以是昼夜之间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冷热不均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的系统模型表达自己的认知结构,即通过实物模拟或者绘制示意图并用数字、文字、图像等资料进行交流,通过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分类与比较等思维规则,迅速作出假设、猜想或判断,学生可以深度体验科学思维之美,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深入地体验到探究的冲突与碰撞之美,从而增强探究能力,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方案。
四、反馈应用环节——通过巩固练习、课后作业和各类研究性、实践性的地理活动,完成审美融合的生成、超越、回归、再超越的历程。
要形成稳定而高效的学习成果,必须依靠及时而准确的反馈应用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精确的把脉学生的薄弱知识点与思维盲区是关键所在,而适时的针对性练习堪称一举两得,一方面,加强了已经建构的新知与思维,使之稳定扎实;另一方面,有助于发现问题,找到作用点,针对性解决。通过课后的作业应该达到对课堂成果的延伸与深化,而定期的研究性、实践性地理活动,则帮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原理,以审美的眼光,对自己的生活场景进行解读,成为有生态情怀的、富于道德感、责任感、美感的“自由的、完整的人”,体现审美融合地理教学的价值所在。
审美融合的地理教学不是纸上谈兵,天马行空,其实施有深厚的现实土壤,那就是地理教育工作者们努力协调的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间的和谐复杂关系;其发展有广阔的理想空间,那就是培养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终极目标所在。
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几大方面展开审美融合的研究。
【关键词】地理教学;实践研究
审美融合的教学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环节。首先是审美情境导入环节,源自建构主义抛锚式的教学模式,重点是“锚”的选制与抛出;其次是案例审美探究环节,根植于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生态主义等多项现代教育思想理论,重点有二:一是审美案例的采集、制作,二是小组合作审美探究;再次是地理思维建模的环节,是地理理性思维火花闪耀与体验审美创造的高潮环节;最后是反馈应用环节,也是审美目标的较高层次的实现,即审美创造指导现实应用的环节。审美合作探究居于核心地位,其具体实施如下:
一、情境审美导入——使审美主体产生审美注意、引发审美期待。
生活中能引起强烈审美感知、想象、体验的事象丰富不断,大的地理事件如2008年的中国南方冻雨及汶川地震、2009年的西南大旱、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2011年的欧洲大雪、日本地震与核泄漏等,小的生活地理事项如家乡(青岛)某天的大雾天气、青岛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的建成等,这些都可经过师生的审美加工,而成为适合地理学习的真实故事或问题情境地——“锚”。
实现这一环节有赖于两点。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支撑,使得图文、视频、音响的资料的获取、加工、使用及时而丰富;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课堂上的学习与课下的生活衔接,课前进行审美题材的选取与初步制作。
示例:湘教版必修二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审美情境导入
进行新课时,选取青岛市交通运输布局的视频和规划的图片资料作为“锚”进行新课情境审美导入环节。重点以青岛新落成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正在动工的地铁的布局为主要探究点,由于贴近学生的亲身体会而极易唤起共鸣与关注,比如每天出行的路线中就能亲眼看到有哪些地铁站点正在施工,借助此方面可以自然体会到未来地铁分布的规划;比如节假日进行郊游时借助跨海大桥与隧道,就可以有新的旅途体验:或是海底8分钟隧道穿越;或是海上20分钟天堑的跨越,借助此方面可以顺利将大尺度的城市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布局关联起来。且关于站点的布局、联通的地域、对青岛市未来的发展等方面的資料搜集触手可得,极易促进学生对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布局与影响形成具象化的知识。情境审美导入使得学习的过程成为整个人甚至整个集体沉浸于学习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体验。
二、案例审美探究——使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并伴随审美体验。
学生在当下尤其是日后的成长中,需要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案例审美探究的过程就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教师适时的指导、帮助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示例:湘教版必修二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案例审美探究
“青岛市今后的发展应该如何定位?”、“请为青岛市未来20年、50年的发展做出规划”、“青岛市交通运输布局对其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的?”以上三个大气的问题,在本节课中由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中提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驱动学生多角度的展开思考与探究,广泛的搜集、整理关于青岛市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提出了多种可能的猜想与解决方案,如“向东,向西,还是向北拓展城市空间?”、“如何立足富饶大海,发展蓝色经济?”、“如何传承历史,更好的与国际接轨?”、“交通运输布局如何将青岛市的辐射范围拓展?”、“在城市不断成长升级的同时,如何避免城市化过程中的不良问题?”等,在不断确立目标的基础上,经由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们审美探究的成果不断生成,并通过比较优选,创造性地得出了基本与青岛市规划蓝本极其一致的方案,经由教师的适当指导,达成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全新空间发展战略,而交通布局象骨架一样走在城市发展的基础前沿。
案例审美探究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家乡建设与变化的关心,实现了推动教学的方向自然来自学生的欲求,并最终促使学生产生相应探究的行为和态度,这一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不断生成、升华。
三、地理思维建模——使审美主体深度体验科学思维之美,飞跃至富有个性的审美创造层面。
在案例审美探究的基础上,问题解决式的地理思维建模不断生成。学生对自己当前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建模,有助于深刻理解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并达到知识经验的自我建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解决。
示例:“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思维建模。
季风环流的实质是热力环流,只是强调在大尺度时空范围内的显现。尽管在热力环流部分中,学生已经建立起相应的思维模型“地表冷热不均——气流垂直升降——水平气压差异——气流水平合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解释“城市风”、“山谷风”等小尺度的热力环流实例,但是当研究对象在时间、空间的尺度足够拓展之后,尤其是加上“全球性气压带、风带”作为影响季风形成与活动的背景之后,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经常表现为思维方向较为混乱,判断不够精准的状况。那么,如何进行“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思维建模过程呢?首先,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引导学生对“冷热不均”进行解构与重构,使之成为可以是纬度差异引起的冷热不均,也可以是山谷地形差异造成的冷热不均,也可以是城市中心与郊区之间造成的冷热不均,还可以是冬夏之间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冷热不均,还可以是昼夜之间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冷热不均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的系统模型表达自己的认知结构,即通过实物模拟或者绘制示意图并用数字、文字、图像等资料进行交流,通过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分类与比较等思维规则,迅速作出假设、猜想或判断,学生可以深度体验科学思维之美,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深入地体验到探究的冲突与碰撞之美,从而增强探究能力,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方案。
四、反馈应用环节——通过巩固练习、课后作业和各类研究性、实践性的地理活动,完成审美融合的生成、超越、回归、再超越的历程。
要形成稳定而高效的学习成果,必须依靠及时而准确的反馈应用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精确的把脉学生的薄弱知识点与思维盲区是关键所在,而适时的针对性练习堪称一举两得,一方面,加强了已经建构的新知与思维,使之稳定扎实;另一方面,有助于发现问题,找到作用点,针对性解决。通过课后的作业应该达到对课堂成果的延伸与深化,而定期的研究性、实践性地理活动,则帮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原理,以审美的眼光,对自己的生活场景进行解读,成为有生态情怀的、富于道德感、责任感、美感的“自由的、完整的人”,体现审美融合地理教学的价值所在。
审美融合的地理教学不是纸上谈兵,天马行空,其实施有深厚的现实土壤,那就是地理教育工作者们努力协调的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间的和谐复杂关系;其发展有广阔的理想空间,那就是培养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终极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