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路哭着、笑着、担忧着、欢喜着,我终于读完这本倾注了郭景瑞老师心血的《新爱的教育》,感受良多。
不知道郭老师最近的身体怎么样?书中他曾提到:“夺去了我的身体健康,使人再也没能重返教学第一线”。我想这样的病魔一定是比通常“丝丝拉拉”的胃痛要重得多。当看到郭老师对自己的身体都不能做主的时候,仍然想着学生,想着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感叹“从此不得不离开我所钟爱的教学工作,不得不离开我用全身心爱着的须臾不能离开的学生”,我的眼睛酸酸的,心里涩涩的。
我常想,接手一个班,就像领养了一个孩子,中途撒手送回去吧,已经有了感情,心中割舍不掉的牵挂;不送回去吧,自己又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郭老师一开始接这个班时,困难很大。郭老师年龄大,班级底子差。可一旦接手了,那一个个鲜活的孩子,一片片童真的热情,一棵棵需要扶正的树苗便牵扯着郭老师的衣袖,牵引着郭老师的脚步,让郭老师不由自主地去关爱他们、引导他们、亲近他们、感动他们,使他们一点点地找到自己努力的航标,激发起他们自信的曙光。
这不是有耐心就能做到的,也不是有爱心就能完成的,它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当的教育技巧,是爱心、耐心和教育艺术的统一体,是一个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教育工作者高度责任感和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度体现。
《新爱的教育》——一个普通教师的工作手迹,一个再现普通教师工作的小小窗口,让我一会儿难过、一会儿兴奋、一会儿感慨、一会儿叹息。办公室里似曾相识的镜头,教室里几乎相近的故事,遥远却不陌生。其实,做一辈子教育工作,虽然每届遇到的学生千差万别,每天所做的工作千变万化,但它的基本框架是不变的。
敬职敬业、出类拔萃、不善张扬、不被重用的于老师,初出茅庐勤奋好学缺少经验却又被压制的小陈老师,温和幽默学谁像谁的何老师,急功近利争强好胜虚荣心强的沈老师,缺乏职业道德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刘老师,不显山不露水不太好也不太坏的李老师……
老师如此,学生亦是如此,王晓荷、孙娜、杨婷婷、路小宇、萧华、李浩……几乎每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自己学生的影子。我在想,同样的情况,同样的类型,为什么村夫老师能把他们扭转过来,而我们竟做不到?我在自问,我们能做到假期里对学生一个个家访吗?我们能做到周六、周日还去学校吗?我们能明知学生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习惯不好仍然不放弃对他的耐心与要求吗?我们能在自己已付出巨大牺牲后不仅得不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同时也看不到学生显著进步时不屈不挠吗?我们能面对同事的讥讽无动于衷吗?我们能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全身心投入到看不到回报的事业中去吗?我们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恒心和决心吗?
教育的技巧可以学,但爱心耐心学不来;教育的方法可以学,但各人的智慧学不来。无论外在的形式多精巧多华美,都必须有处处为学生着想视教育为己任的内在精神做支撑,才能不断地因事而宜,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不畏人言,才能将自己置之度外,才能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恒心和决心。
郭老师优美的文字,一串串的俗语使整个内容亲切而自然,充满了乡土气息,像极了我们盘腿坐在炕上,用家乡话唠嗑。读到郭老师活灵活现的叙述,如诗如画的感悟,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于是不由自主地跟着郭老师或喜或忧或怒或痛或轻松或疲惫或开心或伤感,全身心地走了一回。
注:《新爱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郭景瑞著
不知道郭老师最近的身体怎么样?书中他曾提到:“夺去了我的身体健康,使人再也没能重返教学第一线”。我想这样的病魔一定是比通常“丝丝拉拉”的胃痛要重得多。当看到郭老师对自己的身体都不能做主的时候,仍然想着学生,想着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感叹“从此不得不离开我所钟爱的教学工作,不得不离开我用全身心爱着的须臾不能离开的学生”,我的眼睛酸酸的,心里涩涩的。
我常想,接手一个班,就像领养了一个孩子,中途撒手送回去吧,已经有了感情,心中割舍不掉的牵挂;不送回去吧,自己又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郭老师一开始接这个班时,困难很大。郭老师年龄大,班级底子差。可一旦接手了,那一个个鲜活的孩子,一片片童真的热情,一棵棵需要扶正的树苗便牵扯着郭老师的衣袖,牵引着郭老师的脚步,让郭老师不由自主地去关爱他们、引导他们、亲近他们、感动他们,使他们一点点地找到自己努力的航标,激发起他们自信的曙光。
这不是有耐心就能做到的,也不是有爱心就能完成的,它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当的教育技巧,是爱心、耐心和教育艺术的统一体,是一个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教育工作者高度责任感和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度体现。
《新爱的教育》——一个普通教师的工作手迹,一个再现普通教师工作的小小窗口,让我一会儿难过、一会儿兴奋、一会儿感慨、一会儿叹息。办公室里似曾相识的镜头,教室里几乎相近的故事,遥远却不陌生。其实,做一辈子教育工作,虽然每届遇到的学生千差万别,每天所做的工作千变万化,但它的基本框架是不变的。
敬职敬业、出类拔萃、不善张扬、不被重用的于老师,初出茅庐勤奋好学缺少经验却又被压制的小陈老师,温和幽默学谁像谁的何老师,急功近利争强好胜虚荣心强的沈老师,缺乏职业道德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刘老师,不显山不露水不太好也不太坏的李老师……
老师如此,学生亦是如此,王晓荷、孙娜、杨婷婷、路小宇、萧华、李浩……几乎每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自己学生的影子。我在想,同样的情况,同样的类型,为什么村夫老师能把他们扭转过来,而我们竟做不到?我在自问,我们能做到假期里对学生一个个家访吗?我们能做到周六、周日还去学校吗?我们能明知学生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习惯不好仍然不放弃对他的耐心与要求吗?我们能在自己已付出巨大牺牲后不仅得不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同时也看不到学生显著进步时不屈不挠吗?我们能面对同事的讥讽无动于衷吗?我们能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全身心投入到看不到回报的事业中去吗?我们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恒心和决心吗?
教育的技巧可以学,但爱心耐心学不来;教育的方法可以学,但各人的智慧学不来。无论外在的形式多精巧多华美,都必须有处处为学生着想视教育为己任的内在精神做支撑,才能不断地因事而宜,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不畏人言,才能将自己置之度外,才能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恒心和决心。
郭老师优美的文字,一串串的俗语使整个内容亲切而自然,充满了乡土气息,像极了我们盘腿坐在炕上,用家乡话唠嗑。读到郭老师活灵活现的叙述,如诗如画的感悟,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于是不由自主地跟着郭老师或喜或忧或怒或痛或轻松或疲惫或开心或伤感,全身心地走了一回。
注:《新爱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郭景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