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意境的表现,以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山水画题材最为充分。对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鉴赏,可从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欣赏入手,着力于作品意境的感悟与分析,进而引导小学生进入山水画的审美世界。
关健词: 山水画 意境 鉴赏 教育
一、古代绘画中的意境产生与古代山水画的地位
何为意境?《辞海》注释曰:“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像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和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其强调的重点有二:一为意境的创造,即“客观图像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二为意境的欣赏,“读者可以通过想象和联想”这些认识活动受到感染。这二者中,意境的创造又为重点,否则欣赏就失去了对象。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创造意境为第一等要事。那么创造什么意境呢?纵观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理想境界应是“澄怀观道”。画家运用笔勾的绒纹及墨色的浓淡直接表达生命情调,透入物象的核心,其精神简淡幽微,“洗尽尘滓,独存孤迴”,澄杂浊之念,用心去体察宇宙变化之“道”是无形的,而绘画史有形的,寓无形于有形,使得中国画的表现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以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情感与意境。这种意境的创造应是画家的终极追求,因此中国古代的传统评画标准把变现意境的“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条。
这种意境的表现在中国画三大画料中,以山水画最为充分。个中道理,源于以山水充分诠释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哲学就是‘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而“道”就是老庄之学,老庄之“道”对中国绘画精神和艺术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中国绘画中的墨即是道家的“素”与“玄”;空白是道家的“无”;散点透视是道家主张的精神自由;用线要求“棉里裹铁”,亦正是道家“柔之胜刚”、“守柔曰强”的体现……如何表现“道”,庄子《物外篇》曰:“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虽神者不胜。”宗炳曰:“山水以形媚道。”用山水作为澄怀观道抒写情思的媒介无疑是最佳的,它可以创造出物我合一的意境,从而上升到“逆”的境界。从这一点来说,山水画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是传统哲学在艺术上的反映。
二、从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欣赏进入山水画的审美世界
在中国艺术中,画家以山水作为澄怀观道抒写情思的媒介。而在文学中,诗人亦爱以山水境界作表现和咏怀的中心。“而中国的诗画又是相通的,本身在意境上是异质同构的。”明董其昌说得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宋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既然诗与画是如此紧密地结合着,那么我们在引导小学生欣赏山水画时不妨从山水诗入手,如在介绍意境的“情”与“景”的结合时,王安石有一首诗:
杨柳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相见江南。
前三句写景,江南的艳丽阳春,但未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渗透入一层无边的惆怅、回忆的愁思与重逢的欣慰,情景交融出绝美的诗意。
在小学生阅读和分析一些此类的诗词,理解文学艺术中情景结合的意境创造之后,教师转而说明在文学中构创意境的语言是文学,在山水画中,构创意境的语言是线条和笔墨。二者虽使用的艺术语言不同,但艺术追求是一致的,即创造出物我合一的意境。在中国艺术中,书画不可分,可由诗人画,亦可由画入诗,二者如修饰中的通感一般,在小学生的欣赏过程中,可相互转换。我在教学中曾作如下尝试:
1.欣赏山水诗一首
淡淡晓山横雾,
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
往来泛舟浮家。
提问:写何景?(江南的烟雨空)
抒何种情?(心灵深处对山水的拥入)
2.出示山水画二幅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范宽《溪山行旅图》
提问:这两幅山水画均无题款,如果要题款,你将上首诗题于哪一幅画上?(《潇湘奇观图》)为什么?(两幅画虽均表达了对山水的向往,但米画写江南云山朦胧变幻之美,抒柔美之境,范画写北方山石苍雄博大,抒壮美之境,米画更符合诗意。)
3.小结:诗画欣赏的结合
通过教学反馈,小学生大多能较好地完成这种欣赏通感的转换,由诗境入画境,感悟山水画意境的创造,进而由小窥大,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风貌。中国山水诗浩如烟海,写壮美、优美、柔美之境的作品比比皆是,只要教师选用得当,均可引入山水画的欣赏。亦可先将画示小学生,再以诗作解,同样可达到进入山水画审美世界的功效。
中国山水画,重神而轻形,追求意境的创造。教师在引导小学生欣赏时,于自身须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于小学生须充分激发其兴趣,调动相关学科知识。在课堂上,营造中国艺术的氛围,这将有利于欣赏活动的完成。
关健词: 山水画 意境 鉴赏 教育
一、古代绘画中的意境产生与古代山水画的地位
何为意境?《辞海》注释曰:“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像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和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其强调的重点有二:一为意境的创造,即“客观图像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二为意境的欣赏,“读者可以通过想象和联想”这些认识活动受到感染。这二者中,意境的创造又为重点,否则欣赏就失去了对象。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创造意境为第一等要事。那么创造什么意境呢?纵观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理想境界应是“澄怀观道”。画家运用笔勾的绒纹及墨色的浓淡直接表达生命情调,透入物象的核心,其精神简淡幽微,“洗尽尘滓,独存孤迴”,澄杂浊之念,用心去体察宇宙变化之“道”是无形的,而绘画史有形的,寓无形于有形,使得中国画的表现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以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情感与意境。这种意境的创造应是画家的终极追求,因此中国古代的传统评画标准把变现意境的“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条。
这种意境的表现在中国画三大画料中,以山水画最为充分。个中道理,源于以山水充分诠释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哲学就是‘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而“道”就是老庄之学,老庄之“道”对中国绘画精神和艺术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中国绘画中的墨即是道家的“素”与“玄”;空白是道家的“无”;散点透视是道家主张的精神自由;用线要求“棉里裹铁”,亦正是道家“柔之胜刚”、“守柔曰强”的体现……如何表现“道”,庄子《物外篇》曰:“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虽神者不胜。”宗炳曰:“山水以形媚道。”用山水作为澄怀观道抒写情思的媒介无疑是最佳的,它可以创造出物我合一的意境,从而上升到“逆”的境界。从这一点来说,山水画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是传统哲学在艺术上的反映。
二、从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欣赏进入山水画的审美世界
在中国艺术中,画家以山水作为澄怀观道抒写情思的媒介。而在文学中,诗人亦爱以山水境界作表现和咏怀的中心。“而中国的诗画又是相通的,本身在意境上是异质同构的。”明董其昌说得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宋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既然诗与画是如此紧密地结合着,那么我们在引导小学生欣赏山水画时不妨从山水诗入手,如在介绍意境的“情”与“景”的结合时,王安石有一首诗:
杨柳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相见江南。
前三句写景,江南的艳丽阳春,但未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渗透入一层无边的惆怅、回忆的愁思与重逢的欣慰,情景交融出绝美的诗意。
在小学生阅读和分析一些此类的诗词,理解文学艺术中情景结合的意境创造之后,教师转而说明在文学中构创意境的语言是文学,在山水画中,构创意境的语言是线条和笔墨。二者虽使用的艺术语言不同,但艺术追求是一致的,即创造出物我合一的意境。在中国艺术中,书画不可分,可由诗人画,亦可由画入诗,二者如修饰中的通感一般,在小学生的欣赏过程中,可相互转换。我在教学中曾作如下尝试:
1.欣赏山水诗一首
淡淡晓山横雾,
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
往来泛舟浮家。
提问:写何景?(江南的烟雨空)
抒何种情?(心灵深处对山水的拥入)
2.出示山水画二幅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范宽《溪山行旅图》
提问:这两幅山水画均无题款,如果要题款,你将上首诗题于哪一幅画上?(《潇湘奇观图》)为什么?(两幅画虽均表达了对山水的向往,但米画写江南云山朦胧变幻之美,抒柔美之境,范画写北方山石苍雄博大,抒壮美之境,米画更符合诗意。)
3.小结:诗画欣赏的结合
通过教学反馈,小学生大多能较好地完成这种欣赏通感的转换,由诗境入画境,感悟山水画意境的创造,进而由小窥大,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风貌。中国山水诗浩如烟海,写壮美、优美、柔美之境的作品比比皆是,只要教师选用得当,均可引入山水画的欣赏。亦可先将画示小学生,再以诗作解,同样可达到进入山水画审美世界的功效。
中国山水画,重神而轻形,追求意境的创造。教师在引导小学生欣赏时,于自身须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于小学生须充分激发其兴趣,调动相关学科知识。在课堂上,营造中国艺术的氛围,这将有利于欣赏活动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