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表明“网络技术已经构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政治斗争阵地”,各国思想意识形态开始逐渐在网络领域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争夺。在此环境下,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受到内外部错综复杂因素的合力冲击,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本文试图基于网络的诸多特性来探讨现阶段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时代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边缘化 策略
一、引言
所谓意识形态,是指阶级社会中一定阶级和集团基于自身的根本利益,对现存经济、政治等社会关系的自觉反应而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是该阶级或集团价值取向、社会理想和行为准则等的思想理论依据。然而,社会意识形态事由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当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降低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被边缘化的风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要的课题。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相关概念及研究
1.网络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形成。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着社会存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或迟或早的发生必然性的变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信息网络跟着时代的脚步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以惊人的速度得到传播和实现广泛的应用。目前,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而言,网络虚拟社会是指:“由电子计算机、远程通讯等技术支撑的信息交互系统连接不同主体,通过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互换与交流,结成亚社会性质的网络虚拟空间”。
2.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
2.1数字信息化特征。数字信息化是国际发展趋势,任何信息在网上的传播都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并以信息流的形式不断地被浏览、复制、存储和更新。数字化的信息流正是这些网络意识得以存在、传播的载体。数字化的网络信息正是网络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由此可见,网络意识形态具有数字化信息的特征。
2.2多元化。在传统媒体下,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主要是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等,基本方式是思想理论灌输。信息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导向性、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信息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超越时空、即时共享、双向交互的传播模式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2.3隐匿性。网络意识形态的隐匿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网络信息的隐匿性。网络虚拟社会中一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然而还有一些意识形态不明显的信息容易被我们忽略。第二,网络虚拟社会主体网民身份的隐匿性。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由于人们的身份不公开,言论相对自由,人们发表言论随意性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
2.4即时性。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的传播可以在短時间内被迅速的传播与复制,不受发行、印刷、运输的限制。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网络的即时性就体现的更为明显。智能手机能够实现用户随时随地查询接收信息,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
三、网络时代下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1.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队伍建设。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队伍人员的道德素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建设。在网络条件下,只有加强宣传传播者队伍人员的道德建设尤其是维护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宣传者队伍在道德上以自律,免受网络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蚀。
其次,提高传播者业务能力尤其是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网络管理水平。传播者的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网络传播效果。一个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传播者能够灵活运用网络,针对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突发事件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
2.加强主流网络媒体的建设。大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立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是引导网络上多样化意识形态的一项基础工作。一是,党的理论宣传、传播部门必须重视网络载体的传播作用,并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措施加强主流意识网络阵地的管理。二是,大力加强网络阵地信息源的建设,利用网络技术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息资源,建立广泛的网络连接,建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信息库。
3.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形成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反馈机制。网络的发展为人民群众表达意见、发表言论提供了全新的平台,近几年,人民借助博客、论坛,微博等工具言论呈现出“井喷”的势头。这就要求党和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建立起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民意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何玲玲,杨毅.探源与思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J].求实,2006.7.
[2]程刚,裴学进.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内涵——基于党意识形态九十年发展史视角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2).
[3]商艳青.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8.
[4]张宽裕.论网络意识形态及其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5]童文星.虚拟社会实效管控机制建设浅探[J].公安研究,2010(9).
[6]刘桂珍.网络传播与文化安全[J].高校理论战线,2008(10).
[7]刘忠厚.浅谈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湖湘论坛,2008(6).
作者简介:赵蕙(1988—),女,汉族,河南夏邑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研究生,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政府绩效管理。
关键词:网络时代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边缘化 策略
一、引言
所谓意识形态,是指阶级社会中一定阶级和集团基于自身的根本利益,对现存经济、政治等社会关系的自觉反应而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是该阶级或集团价值取向、社会理想和行为准则等的思想理论依据。然而,社会意识形态事由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当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降低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被边缘化的风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要的课题。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相关概念及研究
1.网络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形成。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着社会存在,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或迟或早的发生必然性的变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信息网络跟着时代的脚步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以惊人的速度得到传播和实现广泛的应用。目前,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而言,网络虚拟社会是指:“由电子计算机、远程通讯等技术支撑的信息交互系统连接不同主体,通过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互换与交流,结成亚社会性质的网络虚拟空间”。
2.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
2.1数字信息化特征。数字信息化是国际发展趋势,任何信息在网上的传播都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并以信息流的形式不断地被浏览、复制、存储和更新。数字化的信息流正是这些网络意识得以存在、传播的载体。数字化的网络信息正是网络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由此可见,网络意识形态具有数字化信息的特征。
2.2多元化。在传统媒体下,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主要是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等,基本方式是思想理论灌输。信息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导向性、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信息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超越时空、即时共享、双向交互的传播模式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2.3隐匿性。网络意识形态的隐匿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网络信息的隐匿性。网络虚拟社会中一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然而还有一些意识形态不明显的信息容易被我们忽略。第二,网络虚拟社会主体网民身份的隐匿性。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由于人们的身份不公开,言论相对自由,人们发表言论随意性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
2.4即时性。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的传播可以在短時间内被迅速的传播与复制,不受发行、印刷、运输的限制。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网络的即时性就体现的更为明显。智能手机能够实现用户随时随地查询接收信息,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
三、网络时代下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1.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队伍建设。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队伍人员的道德素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建设。在网络条件下,只有加强宣传传播者队伍人员的道德建设尤其是维护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宣传者队伍在道德上以自律,免受网络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蚀。
其次,提高传播者业务能力尤其是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网络管理水平。传播者的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网络传播效果。一个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传播者能够灵活运用网络,针对网络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突发事件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
2.加强主流网络媒体的建设。大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立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是引导网络上多样化意识形态的一项基础工作。一是,党的理论宣传、传播部门必须重视网络载体的传播作用,并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措施加强主流意识网络阵地的管理。二是,大力加强网络阵地信息源的建设,利用网络技术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息资源,建立广泛的网络连接,建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信息库。
3.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形成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反馈机制。网络的发展为人民群众表达意见、发表言论提供了全新的平台,近几年,人民借助博客、论坛,微博等工具言论呈现出“井喷”的势头。这就要求党和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建立起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民意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何玲玲,杨毅.探源与思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J].求实,2006.7.
[2]程刚,裴学进.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内涵——基于党意识形态九十年发展史视角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2).
[3]商艳青.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8.
[4]张宽裕.论网络意识形态及其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5]童文星.虚拟社会实效管控机制建设浅探[J].公安研究,2010(9).
[6]刘桂珍.网络传播与文化安全[J].高校理论战线,2008(10).
[7]刘忠厚.浅谈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湖湘论坛,2008(6).
作者简介:赵蕙(1988—),女,汉族,河南夏邑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研究生,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政府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