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 我国传统产业正处在升级转型时期, 我国最传统的服装产业如今也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产业运营模式的升级。产业在升级, 而与之对应的服装教育也必须顺应这种变化, 实现教育与产业变化的关联互动, 而要实现这种关联互动, 就必须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从构建服装课程体系、推动课程“一体化项目” 教学、深化“校企联动” 三个方面阐述了产业转型背景下的服装教育创新理念。
引言
改革开放30 多年, 我国的服装产业发展迅速, 现已成为世界第一的“服装生产大国”、“服装出口大国” 和“服装消费大国”。然而, 在诸多“大” 的背后却存在“大而不强, 缺乏竞争” 等许多产业发展性问题。而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重要原因还是我国服装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尤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的服装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国外订单的迅速减少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使得我国的服装企业一方面订单大幅减少, 另一方面又面临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增加, 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 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生存面临极大地挑战。如何走出这些困境? 这是服装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 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应对这个问题。政府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和扶持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企业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转型, 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 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行销方面的力度, 开始从低端的“加工型”向高端的“创造型” 进行转变, 可以说我国服装产业正步入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服装产业的转型必然会带来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 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又会引起服装教育的变化。因此, 我们必须改进传统的服装专业办学模式,加大服装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 重视对服装人才的创新培养是服装产业顺利转型的基础, 否则, 很难实现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和顺利转型。
服装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而产业转型时期, 企业急需的人才是创新性人才,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通过服装的教育教学改革来实现, 而服装教育教学改革是围绕培养服装创新人才的改革, 是针对如何更好地培养服装专业创新人才所展开的教育创新活动,也是主要针对服装岗位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教育创新活动, 突出的是以“创新” 能力培养为特点, 体现的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创新、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以及校企联动的创新。
1. 专业课程构建创新
1.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服装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课程构建问题,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各门学科与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课程构建的依据是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目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和所针对的企业岗位要求所确定的培养目标。目标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在我国,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大致可以分为研究型、技术型、技能型三个办学层次, 服装研究型人才对应的是——本科、研究生教育; 服装技术型人才对应的是——高职、大专教育; 服装技能型人才对应的是——中专、职高、技师教育、培训教育。三者之间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交叉, 但是, 不能够跨越层次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否则本科、高职、中职所培养的人才就没有什么区别。目前, 我国一些服装院校培养的学生出现“高不成低不就”, 不受企业欢迎的现象, 其根本原因就是目标定位不清。因此, 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在教学改革中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而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首先要根据产业的实际,认真分析专业就业岗位的需求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确定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是结合学校的办学层次与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所面向的具体岗位; 三是根据本地区产业特点再结合具体的岗位筛选出重点针对的岗位。经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与调整,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才会准确, 才会有所侧重, 有了侧重, 专业办学才会有特色,才不会千篇一律。
1.2 专业课程构建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层次问题, 而要具体落实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则需要通过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创新来实现。服装专业课程构建的重要依据是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其实质是为了完成服装人才培养目标而设定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专业课程构建是一项逆向分析、横向比较、纵向调整的课程设计。逆向分析主要是一种以岗位细分来构建课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是分析服装的就业岗位——服装岗位要求(知识、能力、素质) ——服装岗位要求对应的课程与内容的逆向思维过程。它有别于传统的学科细分方法, 学科细分是一种正向的思维设计方式, 思路是专业学科细分——课程细分(知识、能力、素质) ——对应的岗位细分。这种方式强调的是系统性、逻辑性, 用这种方式构建的课程看似严谨, 却不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 尤其不能够满足企业转型的要求。因为, 服装产业转型带来的变化很大, 也给服装的就业岗位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带动岗位要求的变化, 如: 服装产业转型之前, 服装的跟单岗位需求不是很大, 如今,由于大量的服装企业由沿海地区往内地转移, 产业的分工也越来越明细, 因而对服装跟单岗位的需求有了大幅的增加。另外,服装跟单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服装跟单更多限于外单, 内单不是很多,如今,内单与外单基本上都成了服装企业最不可或缺的。除了岗位需求与岗位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外,岗位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如今,服装跟单岗位除要求具备应有的服装专业知识能力以外,企业更注重岗位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如果按照学科细分的方式进行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肯定严重脱节,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通过逆向的方式来构建课程是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的突破口。
通过逆向的分析能够明确课程涵盖的内容, 而课程项目又需要通过横向的比较来进行取舍。课程设置太多,学习就会泛而滥,课程设置太深,学习又会没有兴趣。因此,横向比较研究型、技术型、技能型学校所针对的岗位要求,则可避免同一课程三者间的雷同。如:《服装设计》这门课程, 中职、高职、本科各自侧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层次、同一学校也会因专业培养的方向不同而使得对这门课程的侧重不同,这就需要通过横向的比较来加以区别, 从而避免课程构建宽泛和篡位的现象出现。
服装课程构建除了逆向分析、横向比较以外还要结合人的认知规律来对课程的课序进行合理的设置,并按照知识渐进、能力分级的原则对课程的课序进行纵向的调整。如:同一门课程,教学时段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如课程开设过早,学生会很难消化,课程开设太迟又会影响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课程构建需要从时段的安排上进行细致的考虑。一般情况,突出知识培养的课程可以按照渐进的方式进行课序的安排; 突出技能训练的课程则可以通过能力分级、项目组合的方式进行课序设置, 采取可以突破渐进的课序安排方式。服装课程构建要体现创新的特点不是简单地对岗位能力分析所做出对应的课程设置, 而是一项通过周密分析、比较、筛选、调整的系统工程, 涵盖了对专业岗位知识能力的分析、理解, 对课程教学效果的预期研判,对课序关系相互影响的利弊分析。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有别于其他管理类的专业人才培养,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多是强调岗位的应用能力,重点又是岗位的技能,因此, 课程构建就需要突出岗位的技能培养。岗位技能主要是体现在工作过程中的业务操作能力,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专业能力。因而, 课程构建必须将工作过程的要素考虑进去, 而要体现工作过程的特点, 只有通过开展具体的项目来实现, 因此, 构建“一体化项目” 课程是服装专业课程构建的最佳方案。“一体化项目” 课程实际上是打破理论与实践分开设置课程的做法,是按照岗位的工作项目或任务要求,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 突出“教、学、做”三者的紧密互动,是适合服装专业教学的创新办法。
2. 专业课程教学创新
2.1“一体化项目” 课程标准的构建
服装专业课程的构建为服装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但要真正实现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还需要通过服装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课程教学创新是解决如何科学培养人才的问题, 是课程实施的具体措施。课程的实施需要通过制订课程标准来加以指导, 而课程标准是针对每一门课程所制订的教学规范性操作文件, 课程标准主要是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考核方法等方面来规范教学, 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阐述得更详细、更明确。课程标准的构建使得课程的教学有章可依, 有范可循, 有效地杜绝了课程教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服装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依据服装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并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来制定的, 对于服装专业来说,“一体化项目” 课程能够更好地体现专业教学的效果与特点, 这是服装的专业特点所决定的, 因为服装的岗位要求主要还是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 而岗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工作过程的训练, 将工作过程的训练通过“一体化项目”的形式开展不仅能够充分体现服装的岗位能力要求, 也使教学因有具体的任务而变得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增强了课程的应用性和趣味性。因此, 服装专业课程采用“一体化项目” 的形式构建就极具开创性。确定了一体化的项目, 接下来就是制定“一体化项目” 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一体化项目” 课程标准的关键是课程的项目设计。如何通过课程项目来实现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是课程标准制订的原则, 另外, 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也是课程标准制订需要考虑的要素。“一体化项目” 课程标准的制定不仅要体现项目载体、能力主导、知识涵盖、素质兼顾的设计思想, 还要贯穿做中教、教中做、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 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而, 在课程标准的制订上要加以充分考虑。
2.2“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
服装课程标准的制订为服装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而真正要完成课程目标还是需要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实现。要实现课程的目标, 除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以外,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贯彻项目载体、能力主导、知识涵盖、素质兼顾的课程设计思想, 将“一体化项目” 教学真正落实, 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实现教师教学从“知识的传递” 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转变; 二是实现教师要从“单一主导型” 向“行为引导型” 转变; 三是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 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 转变; 四是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 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工厂” 转变; 五是实现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 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 转变。“一体化项目” 教学的实施需要从师资队伍、教学场所两方面条件来进行促进。教师是“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开展的关键, “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对专业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理论联系实践, 具有实践经验, 懂得项目组织, 具备导演素质, 能够管理学生, 拥有跨课程教学的能力。因此, 培养这样的师资是推进“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的关键, 是服装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服装“一体化项目” 教学的另一个条件是“一体化项目” 教学的场所。“一体化项目” 课程要实现上述五个方面的转变, 不仅要求师生的思想观念要转变、师资能力要提高, 而且也对教学场所有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满足“一体化项目” 教学的开展; 其次要具有满足多功能项目训练的设施设备; 第三要具有工作项目的情境性特点。因此,“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场所的建设必须要在论证其合理性与多功能性的基础上考虑情境性的因素, 使“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场所向“教学工厂” 或“工厂教学” 的模式转变。
3. 校企联动的创新
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的不光是服装产业与服装教育的运作模式, 也改变了校企合作的方式。校企合作是加强服装教育与服装企业对接的重要手段, 也是服装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产、学、研” 合作往往是服装院校与服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 服装院校与服装企业的合作不仅仅是“产、学、研” 方面的合作, 而是“产、学、研、销” 全方位的合作。“产、学、研、销” 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开展生产、学习、研究、营销等方面的合作。相比以往, 合作关系加强了, 合作领域拓展了。从学校方面讲, “产、学、研、销” 合作能充分利用相关企业、科研单位的环境、人才、设施等资源的优势服务专业教学, 同时, 也进一步将课程直接与生产、科研实践结合起来, 增强了课程的实战性, 更有利于一体化课程项目的开展; 从企业方面来讲, 将一些产品开发项目工作放置学校, 让学生来参与开发, 引进学校的师资对员工进行培训, 共同开展品牌产品的营销与策划等等都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也是服装产业成功转型必须具备的条件。产业转型实质上是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而竞争力的提高在于创新, 创新又离不开人才,人才不能只依靠学校来单独培养, 尤其一些关键性创新人才更是需要从生产的各方面来进行培养, 因而, 展开“产、学、研、销” 的合作, 企业可以发挥参与教学的作用, 使人才的培养更加贴近岗位要求, 更有利于企业的人才战略。
校企合作虽然是一项多赢的工作, 但要真正推进这项工作, 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尤其在没有找到一种好的合作模式前, 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流于纸面协议上的或是限于就业用工方面的合作。不同企业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方式会不一样, 遇到的困难也会不一样, 但无论怎样的困难, 校企合作必须要坚持下去, 否则学校、企业各自为政, 企业埋怨学校培养的人才不适用, 学校抱怨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 学校与企业始终难以长期合作下去, 因此,探索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3.1 将企业项目引进来
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很多, 学校是一个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单位, 同时也是一个特定的市场。如在学校建立企业产品创意设计馆, 即学校免费提供场所, 引进企业的品牌产品进行展销, 并开展创意设计活动, 由企业员工与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经营, 并让教师、学生参与产品的开发, 这样学生既能够通过学校的产品创意设计馆了解销售状况, 也能参与产品的营销过程, 就不会出现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另外, 让师生直接参与产品设计、生产与营销, 课程的知识与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运用, 使课程的作用进一步的到发挥。现在, 各学校的教学成果展厅投入不少, 并长期作为参观展出的窗口,如果展出的是由教师与学生参与设计、制造的产品, 同时还能转化为商品进行销售, 可以说其展示效果会更有说服力。因而, 学校将企业项目引进来, 共同建立产、学、研、销合作平台无疑是一种创新的合作模式。
3.2 带师生走出去
带学生走出去主要是指课程教学不要限于校内教学,而要带学生去企业参加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要落实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针对实习而言,企业是铁打的营盘, 学生是流水的兵, 即企业的岗位是相对固定的, 而学生是变动的。学生实习完了, 有一部分会选择离开, 此时, 企业的岗位就空出来了, 明显影响了企业的生产, 而企业是讲效益的, 如果岗位变动影响了生产,企业肯定不愿意与学校开展实习合作。假如解决了持续的岗位轮换与岗位空缺填补问题, 企业肯定愿意与学校开展实习合作, 尤其在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今天, 实习合作将会更加密切, 这也有利于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另外, 专业教师也需要去企业进行业务锻炼或技术交流, 教师不能闭门造车, 尤其是服装专业教师更要经常去企业锻炼, 因为服装产业变化极快, 不及时了解企业的变化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也就无法指导学生学习最新的知识与技术, 因此, 必须要带师生走出去。
4. 结束语
服装产业结构的转型与服装教育的改革密切相关, 服装产业结构在调整、技术在升级, 服装专业课程结构也要调整, 教学模式也要升级。而要实现教育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联互动, 必须从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教学、校企联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通过服装“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的创新开展, 有效地推动校企合作步入一个新的可持续的轨道, 从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毕蓉. 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崔士民. 职业教育学概论职业教育学概论. 电子科大出版社,2008.
[3] 许奕春. 服装设计课程建设的改革探索. 素质教育论坛,2010.
引言
改革开放30 多年, 我国的服装产业发展迅速, 现已成为世界第一的“服装生产大国”、“服装出口大国” 和“服装消费大国”。然而, 在诸多“大” 的背后却存在“大而不强, 缺乏竞争” 等许多产业发展性问题。而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重要原因还是我国服装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尤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的服装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国外订单的迅速减少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使得我国的服装企业一方面订单大幅减少, 另一方面又面临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增加, 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 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生存面临极大地挑战。如何走出这些困境? 这是服装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 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应对这个问题。政府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和扶持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企业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转型, 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 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行销方面的力度, 开始从低端的“加工型”向高端的“创造型” 进行转变, 可以说我国服装产业正步入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服装产业的转型必然会带来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 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又会引起服装教育的变化。因此, 我们必须改进传统的服装专业办学模式,加大服装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 重视对服装人才的创新培养是服装产业顺利转型的基础, 否则, 很难实现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和顺利转型。
服装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而产业转型时期, 企业急需的人才是创新性人才,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通过服装的教育教学改革来实现, 而服装教育教学改革是围绕培养服装创新人才的改革, 是针对如何更好地培养服装专业创新人才所展开的教育创新活动,也是主要针对服装岗位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教育创新活动, 突出的是以“创新” 能力培养为特点, 体现的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创新、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以及校企联动的创新。
1. 专业课程构建创新
1.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服装教学改革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课程构建问题,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各门学科与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课程构建的依据是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目标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和所针对的企业岗位要求所确定的培养目标。目标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在我国,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大致可以分为研究型、技术型、技能型三个办学层次, 服装研究型人才对应的是——本科、研究生教育; 服装技术型人才对应的是——高职、大专教育; 服装技能型人才对应的是——中专、职高、技师教育、培训教育。三者之间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交叉, 但是, 不能够跨越层次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否则本科、高职、中职所培养的人才就没有什么区别。目前, 我国一些服装院校培养的学生出现“高不成低不就”, 不受企业欢迎的现象, 其根本原因就是目标定位不清。因此, 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在教学改革中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而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首先要根据产业的实际,认真分析专业就业岗位的需求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确定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是结合学校的办学层次与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所面向的具体岗位; 三是根据本地区产业特点再结合具体的岗位筛选出重点针对的岗位。经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与调整,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才会准确, 才会有所侧重, 有了侧重, 专业办学才会有特色,才不会千篇一律。
1.2 专业课程构建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层次问题, 而要具体落实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则需要通过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创新来实现。服装专业课程构建的重要依据是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其实质是为了完成服装人才培养目标而设定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专业课程构建是一项逆向分析、横向比较、纵向调整的课程设计。逆向分析主要是一种以岗位细分来构建课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是分析服装的就业岗位——服装岗位要求(知识、能力、素质) ——服装岗位要求对应的课程与内容的逆向思维过程。它有别于传统的学科细分方法, 学科细分是一种正向的思维设计方式, 思路是专业学科细分——课程细分(知识、能力、素质) ——对应的岗位细分。这种方式强调的是系统性、逻辑性, 用这种方式构建的课程看似严谨, 却不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 尤其不能够满足企业转型的要求。因为, 服装产业转型带来的变化很大, 也给服装的就业岗位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带动岗位要求的变化, 如: 服装产业转型之前, 服装的跟单岗位需求不是很大, 如今,由于大量的服装企业由沿海地区往内地转移, 产业的分工也越来越明细, 因而对服装跟单岗位的需求有了大幅的增加。另外,服装跟单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服装跟单更多限于外单, 内单不是很多,如今,内单与外单基本上都成了服装企业最不可或缺的。除了岗位需求与岗位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外,岗位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如今,服装跟单岗位除要求具备应有的服装专业知识能力以外,企业更注重岗位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如果按照学科细分的方式进行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肯定严重脱节,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通过逆向的方式来构建课程是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的突破口。
通过逆向的分析能够明确课程涵盖的内容, 而课程项目又需要通过横向的比较来进行取舍。课程设置太多,学习就会泛而滥,课程设置太深,学习又会没有兴趣。因此,横向比较研究型、技术型、技能型学校所针对的岗位要求,则可避免同一课程三者间的雷同。如:《服装设计》这门课程, 中职、高职、本科各自侧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层次、同一学校也会因专业培养的方向不同而使得对这门课程的侧重不同,这就需要通过横向的比较来加以区别, 从而避免课程构建宽泛和篡位的现象出现。
服装课程构建除了逆向分析、横向比较以外还要结合人的认知规律来对课程的课序进行合理的设置,并按照知识渐进、能力分级的原则对课程的课序进行纵向的调整。如:同一门课程,教学时段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如课程开设过早,学生会很难消化,课程开设太迟又会影响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课程构建需要从时段的安排上进行细致的考虑。一般情况,突出知识培养的课程可以按照渐进的方式进行课序的安排; 突出技能训练的课程则可以通过能力分级、项目组合的方式进行课序设置, 采取可以突破渐进的课序安排方式。服装课程构建要体现创新的特点不是简单地对岗位能力分析所做出对应的课程设置, 而是一项通过周密分析、比较、筛选、调整的系统工程, 涵盖了对专业岗位知识能力的分析、理解, 对课程教学效果的预期研判,对课序关系相互影响的利弊分析。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有别于其他管理类的专业人才培养,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多是强调岗位的应用能力,重点又是岗位的技能,因此, 课程构建就需要突出岗位的技能培养。岗位技能主要是体现在工作过程中的业务操作能力,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专业能力。因而, 课程构建必须将工作过程的要素考虑进去, 而要体现工作过程的特点, 只有通过开展具体的项目来实现, 因此, 构建“一体化项目” 课程是服装专业课程构建的最佳方案。“一体化项目” 课程实际上是打破理论与实践分开设置课程的做法,是按照岗位的工作项目或任务要求,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 突出“教、学、做”三者的紧密互动,是适合服装专业教学的创新办法。
2. 专业课程教学创新
2.1“一体化项目” 课程标准的构建
服装专业课程的构建为服装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但要真正实现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还需要通过服装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课程教学创新是解决如何科学培养人才的问题, 是课程实施的具体措施。课程的实施需要通过制订课程标准来加以指导, 而课程标准是针对每一门课程所制订的教学规范性操作文件, 课程标准主要是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考核方法等方面来规范教学, 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阐述得更详细、更明确。课程标准的构建使得课程的教学有章可依, 有范可循, 有效地杜绝了课程教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服装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依据服装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并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来制定的, 对于服装专业来说,“一体化项目” 课程能够更好地体现专业教学的效果与特点, 这是服装的专业特点所决定的, 因为服装的岗位要求主要还是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 而岗位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工作过程的训练, 将工作过程的训练通过“一体化项目”的形式开展不仅能够充分体现服装的岗位能力要求, 也使教学因有具体的任务而变得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增强了课程的应用性和趣味性。因此, 服装专业课程采用“一体化项目” 的形式构建就极具开创性。确定了一体化的项目, 接下来就是制定“一体化项目” 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一体化项目” 课程标准的关键是课程的项目设计。如何通过课程项目来实现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是课程标准制订的原则, 另外, 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也是课程标准制订需要考虑的要素。“一体化项目” 课程标准的制定不仅要体现项目载体、能力主导、知识涵盖、素质兼顾的设计思想, 还要贯穿做中教、教中做、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 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而, 在课程标准的制订上要加以充分考虑。
2.2“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
服装课程标准的制订为服装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而真正要完成课程目标还是需要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实现。要实现课程的目标, 除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以外,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贯彻项目载体、能力主导、知识涵盖、素质兼顾的课程设计思想, 将“一体化项目” 教学真正落实, 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实现教师教学从“知识的传递” 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转变; 二是实现教师要从“单一主导型” 向“行为引导型” 转变; 三是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 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 转变; 四是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 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工厂” 转变; 五是实现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 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 转变。“一体化项目” 教学的实施需要从师资队伍、教学场所两方面条件来进行促进。教师是“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开展的关键, “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对专业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理论联系实践, 具有实践经验, 懂得项目组织, 具备导演素质, 能够管理学生, 拥有跨课程教学的能力。因此, 培养这样的师资是推进“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的关键, 是服装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服装“一体化项目” 教学的另一个条件是“一体化项目” 教学的场所。“一体化项目” 课程要实现上述五个方面的转变, 不仅要求师生的思想观念要转变、师资能力要提高, 而且也对教学场所有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满足“一体化项目” 教学的开展; 其次要具有满足多功能项目训练的设施设备; 第三要具有工作项目的情境性特点。因此,“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场所的建设必须要在论证其合理性与多功能性的基础上考虑情境性的因素, 使“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场所向“教学工厂” 或“工厂教学” 的模式转变。
3. 校企联动的创新
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的不光是服装产业与服装教育的运作模式, 也改变了校企合作的方式。校企合作是加强服装教育与服装企业对接的重要手段, 也是服装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产、学、研” 合作往往是服装院校与服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 服装院校与服装企业的合作不仅仅是“产、学、研” 方面的合作, 而是“产、学、研、销” 全方位的合作。“产、学、研、销” 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开展生产、学习、研究、营销等方面的合作。相比以往, 合作关系加强了, 合作领域拓展了。从学校方面讲, “产、学、研、销” 合作能充分利用相关企业、科研单位的环境、人才、设施等资源的优势服务专业教学, 同时, 也进一步将课程直接与生产、科研实践结合起来, 增强了课程的实战性, 更有利于一体化课程项目的开展; 从企业方面来讲, 将一些产品开发项目工作放置学校, 让学生来参与开发, 引进学校的师资对员工进行培训, 共同开展品牌产品的营销与策划等等都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也是服装产业成功转型必须具备的条件。产业转型实质上是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而竞争力的提高在于创新, 创新又离不开人才,人才不能只依靠学校来单独培养, 尤其一些关键性创新人才更是需要从生产的各方面来进行培养, 因而, 展开“产、学、研、销” 的合作, 企业可以发挥参与教学的作用, 使人才的培养更加贴近岗位要求, 更有利于企业的人才战略。
校企合作虽然是一项多赢的工作, 但要真正推进这项工作, 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尤其在没有找到一种好的合作模式前, 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流于纸面协议上的或是限于就业用工方面的合作。不同企业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方式会不一样, 遇到的困难也会不一样, 但无论怎样的困难, 校企合作必须要坚持下去, 否则学校、企业各自为政, 企业埋怨学校培养的人才不适用, 学校抱怨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 学校与企业始终难以长期合作下去, 因此,探索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3.1 将企业项目引进来
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很多, 学校是一个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单位, 同时也是一个特定的市场。如在学校建立企业产品创意设计馆, 即学校免费提供场所, 引进企业的品牌产品进行展销, 并开展创意设计活动, 由企业员工与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经营, 并让教师、学生参与产品的开发, 这样学生既能够通过学校的产品创意设计馆了解销售状况, 也能参与产品的营销过程, 就不会出现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另外, 让师生直接参与产品设计、生产与营销, 课程的知识与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运用, 使课程的作用进一步的到发挥。现在, 各学校的教学成果展厅投入不少, 并长期作为参观展出的窗口,如果展出的是由教师与学生参与设计、制造的产品, 同时还能转化为商品进行销售, 可以说其展示效果会更有说服力。因而, 学校将企业项目引进来, 共同建立产、学、研、销合作平台无疑是一种创新的合作模式。
3.2 带师生走出去
带学生走出去主要是指课程教学不要限于校内教学,而要带学生去企业参加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要落实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针对实习而言,企业是铁打的营盘, 学生是流水的兵, 即企业的岗位是相对固定的, 而学生是变动的。学生实习完了, 有一部分会选择离开, 此时, 企业的岗位就空出来了, 明显影响了企业的生产, 而企业是讲效益的, 如果岗位变动影响了生产,企业肯定不愿意与学校开展实习合作。假如解决了持续的岗位轮换与岗位空缺填补问题, 企业肯定愿意与学校开展实习合作, 尤其在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今天, 实习合作将会更加密切, 这也有利于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另外, 专业教师也需要去企业进行业务锻炼或技术交流, 教师不能闭门造车, 尤其是服装专业教师更要经常去企业锻炼, 因为服装产业变化极快, 不及时了解企业的变化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也就无法指导学生学习最新的知识与技术, 因此, 必须要带师生走出去。
4. 结束语
服装产业结构的转型与服装教育的改革密切相关, 服装产业结构在调整、技术在升级, 服装专业课程结构也要调整, 教学模式也要升级。而要实现教育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联互动, 必须从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教学、校企联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通过服装“一体化项目” 课程教学的创新开展, 有效地推动校企合作步入一个新的可持续的轨道, 从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毕蓉. 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崔士民. 职业教育学概论职业教育学概论. 电子科大出版社,2008.
[3] 许奕春. 服装设计课程建设的改革探索. 素质教育论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