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露地加工辣椒高产防病虫栽培技术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7404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辣椒是我国蔬菜主栽种类之一,天津高度重视辣椒产业的发展,加工椒(腌渍、酱制)近几年在天津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宁河、静海量产、加工、销售体系并成为当地农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但随着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造成连年重茬种植,辣椒病害也逐渐成为制约辣椒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辣椒腌制企业出现了“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由于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科研攻关,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初见成效,“消失”的辣椒又回来了。
  关键词: 加工辣椒; 露地; 高产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1)05-139-03
  天津市蔬菜种植用地5.95万hm2,蔬菜年播种面积8.32万hm2,天津是我国的辣椒腌渍加工主要出口基地之一。当地辣椒收获后有多家腌制企业收购,尽产尽销,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宁河蓟运河东外向型蔬菜生产聚集区(0.33万hm2)加工椒(腌渍、酱制)常年播种面积在0.26万hm2[1]。随着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导致的连年重茬种植,辣椒病虫害逐年加重,尤其是2017年炭疽病的发生致使轻者减产20%,重者绝收,直接挫伤了农民的种椒信心,很多农户改种玉米棉花。辣椒种植面积急剧下降,辣椒腌制企业出现了“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辣椒的病害已逐渐成为制约辣椒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8年通过天津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集合育种、栽培、病虫害等专家的科研攻关,专门辟出2.6 hm2试验田展示综合防控技术,病果率从31.4%下降到1.2%,菜农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在2020年“消失”的辣椒又回来了。
  宁河是天津的主要加工椒种植基地,绝大部分仍然以直播为主,育苗移栽为辅。直播采用小行距50 cm,大行距65~70 cm,株距30~45 cm,单双棵混合定苗式栽培。优点是省工;缺点是盛果期正好赶上7月份梅雨季节,病害严重。育苗移栽采用小行距50 cm,大行距65 cm,株距45 cm,单株定植。优点是生育期提前,在高温来临之前辣椒可以封垄,避开病害高发环境;缺点是稍微费工。另外,种植辣椒区多为河沟地表水灌溉,移栽浇水不便。现将天津地区加工椒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地块选择
  选择保水保肥力强、能浇水、能排水的肥沃地块,最好3 a(年)未种过茄科类蔬菜的壤土和壤砂土,前茬以玉米为佳,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000 kg左右,复合肥50 kg,深耕细耙。
  2 适时播种
  天津加工辣椒可以选择津辣二号、津红二号、七寸红、六寸红等色泽好、果面光、色素含量高、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抗病耐热能力强的优质品种。直播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育苗移栽一般1月上中旬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
  2.1 播种前种子消毒
  一般辣椒种子表面带有一定的病菌,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以减少病害危害,对防控病害十分必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用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浸种4~5 h,阴干后播种。(2)播种前用62.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亮盾)按药种质量比1∶150进行种子包衣,阴干后播种。育苗移栽最好采用50孔穴盘育苗。育苗基质对水拌匀,装盘后刮平。在穴孔中央开1 cm深的播种穴,然后播种,1穴1~2粒,播完后覆上少量基质并刮平,把播好的穴盘整齐摆放在苗床上,浇足水,再在穴盘上覆盖地膜保湿,待出苗去掉地膜。
  2.2 苗期管理
  2.2.1 直播 辣椒种子出苗适宜温度25~30 ℃,夜间不低于15 ℃,一般播种后7~10 d出苗,直播方式在苗子出齐后及时间苗,间隔1~2株留苗。要适当控制浇水,见干见湿,结合实际苗情和墒情浇水。
  2.2.2 育苗移栽 有30%幼苗出土时,应及时揭去地膜。出苗前一般不澆水,出苗后根据天气情况、幼苗情况适度浇水。浇水应一次性浇透,在上午或者傍晚进行为宜,忌中午高温时浇水,高温、高湿、弱光条件下容易产生徒长苗。苗期既要保证水分供应,又要防止水分过多造成徒长苗和猝倒病等病害的发生。定植前1周开始控水、降温炼苗以备定植。
  2.3 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虫害防治应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提前用杀菌剂或杀虫剂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可喷施45%五氯·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是斜纹夜蛾,可喷施10%虫螨腈1000倍液防治。
  3 田间管理
  3.1 育苗移栽
  育苗移栽一般在4月中旬,苗龄70 d左右,幼苗6~7片真叶时定植。采用大、小行种植,小行距50 cm,大行距65 cm,株距45 cm。选晴暖无风天及时定植,单株栽培。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植水、缓苗水,适时中耕蹲苗,促进根系发育,生长期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缓苗期间,注意检查是否缺苗,发现缺苗及时补苗。
  3.2 直播
  直播和育苗移栽田间管理一致,前期保持植株营养生长,注意防止秧苗徒长,适当控苗。坐果后可适当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天津地区加工椒一般3次采收完毕,每次采收后及时施肥。在封垄前,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培土1~2次,以防倒伏。果实符合商品标准后及时采摘,有利于保证后期果实的发育和产量。
  4 病虫害防治
  加工椒全生育期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青菜虫、棉铃虫、烟青虫,病害有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2-3]。
  4.1 开花期
  在连作多年的地块,尤其是土地不平整的低洼处,极易发生病虫害,一旦发现病株,及时防控。这个时期做好病毒病、炭疽病、螨类、蓟马和蚜虫的预防性防控。(1)预防病毒病发生危害:进入高温季节,在虫媒条件下容易感染病毒病,首先注意防治螨类和蚜虫,发现虫情后,喷施1次氟啶虫酰胺(或啶虫脒) 螺虫乙酯,再喷施1次或2次预防病毒病的药剂组合,如盐酸吗啉胍 碧护 多元微肥。若发现蓟马危害,在傍晚采用吡蚜酮、吡虫啉等轮换喷洒植株和地面。(2)预防疫病、炭疽病:此期炭疽病已进入初发期,预防非常关键,可喷施百泰、嘧菌酯预防。要对植株、地表均匀喷1~2次药,减少土壤病菌传播危害。此期遇降雨,雨后应补喷1次。   4.2 结果期
  此期天津地区已进入雨季,温度高湿度大,进入病害高发期,加之植株已封垄,枝叶繁茂,更为病害传播蔓延创造了有利环境条件,此期病害为防治重点。要均匀喷施叶片和果实,并兼喷地表。降雨及田间有积水容易诱发病害加重发生,雨后要加喷1次药剂。
  4.2.1 疫病防治 疫病为毁灭性病害,发生迅猛,茎叶果都可能发病,茎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斑点、腐烂、枯萎、缢缩。叶片病斑开始时呈暗褐色水浸状,干燥后呈白色至褐色,湿度大时叶片易软腐脱落。果实多从蒂部开始变成暗绿色水浸状,后遍及整个果实,软腐后形成僵果。防治药剂:烯酰吗啉、双炔酰菌胺、代森锰锌等,对植株、地面间隔1周轮换、均匀喷洒2次,遇降雨补喷1次。
  4.2.2 炭疽病防治 炭疽病是天津地区常见且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茎叶果均可感染,茎叶发病初呈水浸状斑点,后形成有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果实上发病有圆形、同心轮纹斑,病斑上有很多轮生黑色或橙红色的斑点。防治药剂:45%咪鲜胺水乳剂、苯醚甲环唑及相关混剂(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苯醚甲环唑 22.5%啶氧菌酯悬浮剂)、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甲基硫菌灵。对植株、地面间隔1周轮换、均匀喷洒2次,遇降雨补喷1次。
  5 效果与建议
  通过天津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不同领域专家合力攻关帮助,“消失”的辣椒又回来了。为了推动天津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广集约化育苗、膜下滴灌技术;进行合理轮作和加强田间管理、重施有机底肥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从初花期到盛果后期间隔l5~20 d交替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进入盛果期后,发生脐腐病和日灼的地块,可进行根外喷施1%过磷酸钙、0.1%氯化钙、0.1%硝酸钙等。采摘前15 d,禁用化学药剂。
  参考文献
  [1] 王静,曾玉珍. 天津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 天津农业科学,2018,24(10): 13-16.
  [2] 刘春艳,郝永娟,王勇,等.天津市蔬菜病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1): 69-71.
  [3] 刘家勇.浅析辣椒病虫害防治[J].农家科技,2014(4): 357.
  [4] 李海,荆艳彩,牛屹立.辣椒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5,28(1): 57-59.
  [5] 王利亚,陈建华,姜国霞,等. 辣椒早春保护地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瓜菜,2017,30(10): 49-50.
  [6] 耿三省,陈斌,张晓芬,等. 我国辣椒品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及育种对策[J].中国蔬菜,2015(3): 1-5.
  [7] 杨珺,张娟.辣椒露地栽培及病虫害防治[J]. 现代农业研究, 2021,27(1): 103-104.
  [8] 李腾飞,赵刚,张自坤,等.加工型辣椒新品种‘英潮红4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 2020,33(2): 66-68.
  [9] 孙国胜,马志虎,孙春青,等.早春辣椒连作免耕栽培技术[J]. 中国瓜菜,2015,28(1): 55-56.
  [10] 范高领,朱文超,胡明文. 线椒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瓜菜,2019,32(5): 82-83.
  [11] 王建瑋,李晓媛,郝光立,等. 加工型线椒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2018(34): 53-54.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构建翻转课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料实现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核心素养。本文据此分析了初中数学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相关原因,指出了核
望天红三号是以雄性不育材料5A-2为母本、HL302-4-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簇生朝天椒中早熟杂交1代品种。椒果簇生朝天,青熟果深绿色,红熟果深红色,平均果长5.5 cm,横径1.0 cm
摘 要:以葫芦科的甜瓜为试验对象,探讨不同基因型、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及抗生素胁迫对其不定芽萌发的影响,以期建立甜瓜再生培养体系,为甜瓜遗传转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甜瓜在初代培养时,不定芽发生的培养基为MS 1.0 mg·L-1 6-BA,甜瓜再生率最高,达到92.5%;甜瓜在继代培养中,0.3 mg·L-1 6-BA的处理最适宜不定芽的伸长生长,0.7 mg·L-1 6-BA的处理甜瓜不定芽增殖系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也发生很大变化。笔者将"大拇哥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平台"与混合式教学融为一体,探究基于"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平台"的移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经济往来和交流日益密切。科技文本作为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翻译也越来越重要。在目的论指导下,科技文本翻译会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中西方文
摘 要: 为了明确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及其地理分布,从病害症状、病原特征、鉴别寄主、接种方法、病害调查、生理小种鉴定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葫芦科作物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技术方案,纠正了国内文献中普遍存在的甜瓜寄主抗感反应错误,同时期望通过向国内同行免费提供13个甜瓜鉴别寄主的方式,明确我国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及其地理分布,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种质引进和育种工作。  关键词: 葫芦科作物; 白粉病; 生理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