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培植恢复长停井研究

来源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油田开发的实践证明,油藏开发在经历了上产阶段,稳产阶段之后,必然会进入递减阶段,而如何延长油井生产时间,增长油藏的稳产期,减小自然递减,成为目前油藏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区块的精细油藏描述,对构造、储层的重新认识,应用动态分析,结合井组变化,在重新研究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采用注水培植的方法恢复长停井,可以进一步提升复产井生产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主题词:二次解释   精细油藏描述  长停恢复 注采对应 井组分析
  1.概况
  J59块构造上位于大民屯凹陷静安堡构造带南部,与S84-AN12块东南部相邻,为一个西低东高四面被断层切割的背斜构造。目的层为沙三段,为一套扇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平原沉积,储层以不等粒砂岩为主,平均孔隙度22.4%,油藏埋深-1420~-1930m,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
  2.背景
  按停产3个月即为长停井的原则,统计SY油田共有各类长停井1168口,其中长停油井418口,长停水井88口。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造成长停原因的多样,其中以油井低压低产、高含水关井为主。长停产井主要集中在注水开发油藏,中高渗油藏长停井占多数。通过与注水治理、产能建设、重大试验等工作相结合,近五年累计恢复各类长停油气井257口,累计年增油4.64万吨,平均年增油0.9万吨,平均单井年增油180吨。
  其中J59块共完钻各类井12口,其中油井10口,注水井2口。该块发育3条内部断层及2条边界断层,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明显。从1988年以来,先后有10口井陆续投产,其中J59是1988年完钻的一口预探井,初期产量较高,2017年因低产关井。2020年通过与注水培植,恢复地层能量,J59成功复产见油,实现了区块的增产。
  3.难点
  通过近年来实践,按照“潜力大、效益好、工艺简单、环境允许”的原则恢复各类长停井,虽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难满足油田高效开发的需要,尤其是有效恢复高含水期中高渗砂岩油藏J59块的长停井存在诸多问题亟待突破:
  一是优势渗流通道发育,长停井挖潜剩余油难度大。
  二是主力油层水淹严重,长停恢复后高含水风险大。
  三是油藏边部储层厚度小,常规恢复后高产难度大。。
  4.主要研究内容
  2.1长停井恢复选井优化
  J59井是1988年3月完钻的一口预探井,投产初期日产液25吨,日产油25吨,2017年9月因低产关井,关前日产液2.1吨,日产油0.2吨,累产液8.7万吨,累产油6.4万吨。该井完钻后,具有一定的油气显示,解释并射开油层:45m/15层,初期产量较好,但由于该块储层物性较差影响,同时该井该时期无对应注水井,长期处于有注无采状态,地层能量下降,后期产液量下降,导致低产关井。结合VSP及地层对比,重新落实井区构造,认为J59井处于局部构造高点,使得剩余油向该井区重新分布运移成为可能;结合地层对比及动态分析研究,重新落实井区砂体、油层及剩余油分布,分析J59井区存在剩余油,使长停恢复存在可能;通过地层对比,结合动态分析,落实井区产能情况,井区5口油井均具备一定的产量,同时井区J73-69井于2016年2月转注,使得井区有注无采的情况得到改善。
  2.2长停井恢复方案设计优化
  结合动态分析及地层对比情况,认为J59具有注水培植后恢复的潜力,2019年11月末,对应注水井J73-69配注由30方提高到80方,提高注入量,补充井区地层能量。同时,结合井区油井生产情况及油井历史作业情况,确定使用φ38无磁阀泵,泵挂1800米,完井采用热线方式复产,并根据作业过程中杆柱起出偏磨情况,全井采油注塑杆进行防偏磨。
  2.3恢复后生产参数优化
  一是实时监测油井工况及时调整生产制度,确保复产井生产参数合理。J59复产后,实时监测该井功图及液面情况,根据功图及液面及时调整该井生产参数,确保复产井尽快见油并维持高产。针对该井5月18日复产初期呈抽喷状态,并且动液面较高的情况,5月25日及时上调冲次,加大排液量降低液面,使油井尽快下降到合理液面,加快排液速度,减少了排液周期。
  二是根据异步注采原则,及时停注周围注水井,确保复产井尽快见油。J59复产后,根据异步注采“注时不采 采时不注”的原则,及时将对应注水井静73-69实施动态停注,进一步缩短了复产井排液周期,确保静59见油效果,保证了复產井生产效果。见油初期最高日产油4.7吨,目前日产油2.7吨。
  2.4现场实施效果
  J59注水培植复产后,初期日产油1.1吨,最高日产油达到4.7吨,阶段累增油238吨,有效的增长了油井的生产周期,提升了油藏开发效果。
  3.结论和建议
  (1)通过与注水专项治理结合,由研究单井恢复转向研究井组潜力,通过注水井培植恢复长停井,可进一步提高长停井恢复效果。
  (2)停产井复产的作用不局限于增产,更为重要的是在于通过恢复老井产能夯实老区稳产基础,有力提升了油田开发工作的水平。
  (3)本文通过注水井培植恢复长停井的方法,可为其它同类型油藏同相似井组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 孙鲁平,首皓等. 非均质储层测井二次解释—以辽河GS油田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04)..
  [2]周文刚.新欢27块杜家台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研究[J].石化技术. 2017(06).
  [3]王胜利,田世澄,蒋有兰等. 论精细油藏描述[J]. 特种油气藏.2010(04).
  [4]田丽娜.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及改善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08).
  [5]张伟杰,苏海.寨子河油田长8储层注水开发效果分析[J].石化技术.2017(07).
  [6]白凤坤. 低油价下特高含水后期油藏动态管理方法[J].山东化工.2018(19).
  [7]徐帅,李娟等. 低渗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和开发对策探讨[J].化工管理.2016(08).
  [8]邢强等.化子坪西区长6特低渗透油藏空气泡沫驱可行性评价[J].中外能源.2017(08).
  作者简介:任铁映,男,1985年03月出生,辽宁省沈阳市,汉族,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资源勘查工程,现于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从事地质开发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在经济优质发展背景下,科学技术不断改革,目前石油需求上涨,开采行业迅速发展。从现状了解到,低渗透储层广泛分布,属于石油工业核心,发挥关键作用。现实中,对其构造裂缝完整、深入研究意义非凡,可以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预测石油开发总产量,助力石油产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地质条件;低渗透储层;裂缝成因  引言: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朗,石油行业发展迅速,针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被提上日程
期刊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 油气资源丰富 , 勘探前景广阔 , 是我国近 20 年来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最快的盆地,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生产盆地和第一大天然气产区。长庆油田通过 50 多年的攻关研究 ,创新发展了“陆相淡水湖盆页岩油、内陆坳陷湖盆大型三角洲、侏罗系古地貌油藏群、陆相致密砂岩气、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天然气”等 5 项油气地质认识,形成了“黄土塬三维地震勘探、低渗透
期刊
摘要:随着原油不断开发及生产,油层压力的消耗越来越严重,注水增压技术在油层开发中显得格外重要,并得到广泛应用以弥补油层生产引起的压力消耗。因此,注水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且针对油藏注水技术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主要涉及注水工具、注水技术方法、注水机理等实验和数值模拟。  关键词:水驱油藏开发;平衡;稳产条件  1油藏开发均衡原理  1.1储层生产率及生产方式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藏,随着
期刊
摘要:后河地區是陆东凹陷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周边发现了后河、广发、前河等多个油藏,由于地震资料处于新老资料拼接部位,资料品质较差,真正构造主体部位并未取得突破,对其背斜构造成因也未细致研究,为了弄清该断裂背斜的成因机制、构造演化,重点开展了后河断裂背斜构造成因分析。  关键词:后河;断裂背斜;构造成因;  前言  陆东凹陷面积1740平方公,资源量1.28×108t,累计上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9
期刊
摘要:石油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源,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根本离不开石油。在现如今的能源消费当中石油是主要的一种产品,很多行业的发展都必须要用到石油。这也就使得我国对石油的地质开发更加重视起来,在石油地质开发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还有财力,将地质开发的技术不断地进行更新,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把石油的开采效率进行提升。  关键词:新技术;油田开发;应用;策略  1.油田地
期刊
摘要:电加热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实践技术,可以满足生产实践的需求。对于现状的研究,通过介绍电加热技术应用于油田集输工艺的技术原理和优势以及电加热技术应用于油田集输工艺的效益,希望可以提升技术的应用水平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电加热;油田集输工艺;技术应用  前言:   油田生产中使用电加热集输工艺可以满足生产的需求,还有降低耗能、减少生产故障、生产效率高、设备实现的难度较小的优
期刊
一、套损井现状  随着油田开发逐步深入,油井井筒状况日趋复杂,尤其是侏罗系油井套管腐蚀严重,极易造成穿孔,导致油井含水上升,且产能损失治理后产量恢复率低(56.3%)。近年来,套损井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套破(疑似套破)井65口,主要分布在**区、**等区(图)。  以午**区为例,套管腐蚀位置主要分布在1100-1500米,位于采油泵以下的直罗层和延4+5,平均穿孔点8个,腐蚀类型以点状内腐蚀为主
期刊
【摘要】天然气以其储量大,利用效率高、经济性能好、清洁无污染,广受世界各国的青睐。天然气消费已经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比达到25%以上。在国内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天然气的消耗量也在迅速提高。为了缓解中国经济升级转型和能源需求结构变革的需要,缓解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矛盾,离心压缩机技术在天然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文从实际情况入手,分析了当前的形式和离心压缩机技
期刊
【摘要】油气开发作为国家能源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稳定。目前,我国已成为能源消费大国,对于化石能源的需求同样很大,但我国石油资源存在分布不均且所处开采环境恶劣等复杂情况,再加之定向技术、大型压裂等工艺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此石油开采面临的难度也比较大。本文从我国石油开采现状入手,结合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实际情况、开发难点,深入浅出的论述了采油工程技术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一些对策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很多油气田已经进入了高含水期,而油气田进入高含水以后开采难度较大,因此油气的集输处理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针对目前我国油气集输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改造和创新,为实现我国油气技术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含水期;油气集输;处理工艺  油气集输处理是油田开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油田进入高含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