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信心是学生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在人生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对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自信心;分层
一、激发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在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尽可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才能,体验运动的乐趣,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提高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耐久跑教学,以往,一谈耐久跑学生就觉得单调、枯燥,不感兴趣。我在教学时,把学生带出运动场在校园内按选定的路线进行自然地形跑,并鼓勵学生说:这样不仅能发展耐力,还能欣赏沿路风光呢。学生立刻来了兴趣,坚持练习,发展了心肺耐力。也可以将音乐引入课堂创设情境,利用节奏明快的旋律,烘托出热烈的气氛,利用抒情优美的乐曲营造舒心的情境,使学生在音乐声中,更快地进入角色。只有激发运动兴趣,让学生参与,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分层次教学法,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体验成功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作出积极的评价,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在同学中的地位,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智力水平、接受三基能力等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跳高教学中设置不同的高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高度去练习。在练习中学生不仅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且会主动尝试新的高度,去向新的高度挑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也会倍增,并在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增强自信心。
三、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增强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心与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例如篮球课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害怕接球,原因一怕接不住球,被同学笑话;二怕碰伤手指。教师应反复讲解和示范接球,在练习中教师应多注意学生的技术动作,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如:讲些鼓励的话,表示肯定、赞赏,或动用自己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使学生感受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教师应加强保护与帮助,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在这样充满关心、爱护、帮助的环境中,学生信心倍增,战胜自我,继续练习获得成功。
四、发现肯定,促进学生自信心
教师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是学生获得自信的动力。比如有学生跳绳跳得很好,教师就要及时肯定他、赞扬他,在跳绳时请他做示范。这样,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闪光的就不仅仅是跳绳了。在集体练习中,我时常会对后进生的一个动作大加表扬,几周之后,这些后进生的动作规范符合要求了,上课也认真了。
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长与优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达到增强自信心的目的。例如:某生篮球技术很好,教师可让他多做示范,让他带领同学练习,给他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如:我班有位女生舞跳得非常漂亮,但由于身体素质较差,在体育课上对很多练习都缺乏信心,不愿意尝试。于是我在教健美操和广播操时,就有目的地让她表演和指导同学,一段时间后,她很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对各项练习也有了信心。
五、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完善人格
体育精神是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着对人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使之日趋完善、健全。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与人格培养是一个艰难过程,要完成这个艰巨任务,要求教师始终坚持把体育精神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才能使学生树立体育精神意识,认识到体育精神对人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出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民主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的亲切与激励,期待与挚爱,他们会用成功体验来增强自信心。
总之,自信心的培养,要持之以恒,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用自己的兴趣和自信心去启发和感染学生,尽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为学生学好体育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作者单位:贵州省罗甸县罗悃中学 550100)
关键词:初中体育;自信心;分层
一、激发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在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尽可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才能,体验运动的乐趣,获得增强体质的效益。提高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耐久跑教学,以往,一谈耐久跑学生就觉得单调、枯燥,不感兴趣。我在教学时,把学生带出运动场在校园内按选定的路线进行自然地形跑,并鼓勵学生说:这样不仅能发展耐力,还能欣赏沿路风光呢。学生立刻来了兴趣,坚持练习,发展了心肺耐力。也可以将音乐引入课堂创设情境,利用节奏明快的旋律,烘托出热烈的气氛,利用抒情优美的乐曲营造舒心的情境,使学生在音乐声中,更快地进入角色。只有激发运动兴趣,让学生参与,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分层次教学法,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体验成功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作出积极的评价,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在同学中的地位,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智力水平、接受三基能力等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跳高教学中设置不同的高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高度去练习。在练习中学生不仅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且会主动尝试新的高度,去向新的高度挑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也会倍增,并在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增强自信心。
三、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增强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心与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例如篮球课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害怕接球,原因一怕接不住球,被同学笑话;二怕碰伤手指。教师应反复讲解和示范接球,在练习中教师应多注意学生的技术动作,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如:讲些鼓励的话,表示肯定、赞赏,或动用自己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使学生感受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教师应加强保护与帮助,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在这样充满关心、爱护、帮助的环境中,学生信心倍增,战胜自我,继续练习获得成功。
四、发现肯定,促进学生自信心
教师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是学生获得自信的动力。比如有学生跳绳跳得很好,教师就要及时肯定他、赞扬他,在跳绳时请他做示范。这样,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闪光的就不仅仅是跳绳了。在集体练习中,我时常会对后进生的一个动作大加表扬,几周之后,这些后进生的动作规范符合要求了,上课也认真了。
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长与优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达到增强自信心的目的。例如:某生篮球技术很好,教师可让他多做示范,让他带领同学练习,给他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如:我班有位女生舞跳得非常漂亮,但由于身体素质较差,在体育课上对很多练习都缺乏信心,不愿意尝试。于是我在教健美操和广播操时,就有目的地让她表演和指导同学,一段时间后,她很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对各项练习也有了信心。
五、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完善人格
体育精神是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着对人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使之日趋完善、健全。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与人格培养是一个艰难过程,要完成这个艰巨任务,要求教师始终坚持把体育精神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才能使学生树立体育精神意识,认识到体育精神对人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出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民主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的亲切与激励,期待与挚爱,他们会用成功体验来增强自信心。
总之,自信心的培养,要持之以恒,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用自己的兴趣和自信心去启发和感染学生,尽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为学生学好体育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作者单位:贵州省罗甸县罗悃中学 5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