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法,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圣经》里多次提到的美丽“果木园”,相传年幼的耶稣及其双亲逃避希律王追杀时,就曾在海法的以利亚山洞避过风雨……
《圣经》里的美丽“果木园”
海法坐落在以色列北部突入地中海的卡尔梅勒山(《圣经》原译迦密山)岬角上,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那时它便是地中海东岸的古渔港。卡尔梅勒意为“果木园”,由于山上林木葱郁,盛产嘉果秀木,很早便得了这样一个名字。它最早见诸文字记载是在犹太智慧法典《塔木德》中。记述犹太人用海法附近的海中捕捞的贝壳,提炼紫色染料染制祈祷用的头巾。大约就在同一时期,居住在北部黎巴嫩沿海苏尔一带的迦南人,也掌握了同样的技术,他们用提炼出的紫色染料染制的锦缎、布匹用于出口,深受希腊、罗马王宫贵族的欢迎。据说一匹上等的“苏尔紫”的价值,超过等重的黄金。腓尼基(古希腊语,意为“紫色的”)人也由此得名。
卡尔梅勒山还有另一个名字:以利亚山。以利亚是深受犹太人尊崇的先知,公元前9世纪亚哈王时代,由于亚哈王立了异族女子耶洗别为王后,在她的推动下,犹太部族中崇拜异族神巴力之风盛行。而且耶洗别还利用权势,杀掉了犹太其余的先知,仅剩下以利亚一人。在这种情况下,以利亚为了让犹太人认清,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神,便约定同450名巴力的先知在迦密山上比试。他与他们商定,双方各宰杀一头牛犊放在柴堆上,然后各自祈求自己的神,谁能降下天火焚烧柴堆和牛犊的便是真神。巴力神的先知们一遍遍地向他们的巴力神祈祷,又叫又跳,还用棒用刀往自己身上乱打乱刺,弄得浑身是血,以示诚心。就这么折腾了一天,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轮到以利亚了,他首先将被假先知们毁坏的祭坛重新修好,依照雅各子孙支派的数目,取了12块石头,放在祭坛上,又在祭坛的四周挖了一道水沟,架上木柴,把牛犊放在上面,吩咐众人将4桶水倒在祭坛上,水从祭坛上流下,注满了水沟。然后,他开始祈祷耶和华。耶和华随即降下天火,焚尽了整个祭坛,连同木柴、石头、泥土,还烧干了沟中的水。犹太人见了,立即俯身在地,连连说:不再信别的神了,耶和华才是天主!《圣经·列王记(上)》第18章《以利亚与假先知比试》一节,详细记述了这件事……
往事逾千年。如今,无论是海法湾的古港口,还是以利亚与巴力的假先知们比试时设的祭坛,都早已无迹可寻。只剩下一个据说“圣家庭”——年幼的耶稣及其双亲逃避希律王追杀时,曾在里面避过风雨的以利亚山洞,或可勾起人们怀古的幽思。但这郁郁葱葱,林木葳蕤的卡尔梅勒山,倒是足以让人们领略《圣经》中描述的“果木园”的意境。
我们从海法港仰望卡尔梅勒山,只见一层楼房一层碧树,像一幅巨大的题作《果木园》的画屏,悬于海天之间。烟润辽阔,意趣横生。又像是一位长者,端坐于海法湾头,颇有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韵味。
未来新土地上的世界城市
有人说海法就像美国的旧金山和南非的开普顿,是以色列开放型的多元化城市。对于这个评价,陪同我们的布朗博士向我们介绍道:“当代犹太复兴思想的先驱和犹太复国主义倡导者西奥多·赫茨尔,在构想并着手写作《犹太国》一书时,曾想最好能写一部小说,来描绘上帝赐给犹太先祖的迦南地——巴勒斯坦,如何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发生巨大变化。他在1898年10月,实地访问和考察了巴勒斯坦之后,更坚定了这种想法。次年,他把小说定名《古老的新国家》,并开始动笔,1902年完成并出版。他在这部小说中,描述了主人公1923年重访巴勒斯坦时,看到耶路撒冷、海法都已经变成‘具有20世纪精神的世界城市——有现代化的郊区、林阴大道和公园、高等学府、娱乐场所、市场……在这片新土地上,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和睦相处……’在今天看来,这位19世纪伟大的犹太思想家的预言,有不少已成为现实……”
“譬如海法,由于海法港港阔水深,是天然良港,从20世纪30年代深水码头竣工之后,便取代了古城阿卡,成了以色列北部行政中心。如今,海法港已经是以色列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是地中海最大的集装箱货物集散地,吞吐量占以色列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半数以上。以色列建国后,海法成为犹太移民移居以色列的重要港口,人口从赫茨尔访问时不足两万,增加到30万。人口的增长带来了经济的发展,除海运外,陆路与空中交通也十分便利。它不仅是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制造等工业中心,海法大学、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等高等学府及许多高科技研究中心也都设在海法。更主要的,是海法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虽然有人把海法比作旧金山或开普顿,但我以为海法就是海法,它不同于耶路撒冷,也不同于特拉维夫。在这里,不论是阿拉伯人、犹太人;不论是信奉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或巴哈伊教;也不论是传统派或世俗派,都彼此宽容,和睦相处,而不是矛盾重重,相互排斥。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它既是多元化的城市,也是赫茨尔远在100年前所期望、所预言的‘未来新土地’上的‘世界城市’……”
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理想国”
后来,我们了解到海法几大宗教共存及犹太人、阿拉伯人和睦相处的包容性,也有其特殊的历史、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海法是一座有三四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不像特拉维夫,只是在本世纪初由一批犹太移民在荒地上建的小移民点的基础上,随着新移民的加入而逐渐扩建的单一的犹太人的城市。而海法,早在一批批犹太移民移居巴勒斯坦之前,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便在海法市中毗邻而居了。100多年前,赫茨尔考察海法时,看到的是阿拉伯籍市长和犹太籍助手之间的亲密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两个民族的和睦相处。
海法又是一个海港城市,门窗洞开迎八面来风的同时,也培育和养成自己宽容博大的胸怀。不像耶路撒冷,位居内陆犹地亚山巅,自古以来,“到访者”不是十字军式的明火执仗的红眼强盗;就是诚惶诚恐的朝圣者。这种环境大约也造成了耶路撒冷也像它那饱经忧患的石头城墙一般孤傲与冷漠。
布朗博士告诉我们,目前,在海法大学设有一个专门致力于增进以色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理解与合作的研究与咨询中心。这恐怕和海法两个民族的居民之间友好和睦的传统不无关系。
放眼海法,虽说这里街道狭窄,衢巷纵横,无论是住宅还是临街的店铺,多是两三层的陈旧的小楼。缺少大城市那种高楼大厦或花园别墅的豪华气派,却不乏小家小户,安逸闲适的人气与温馨。犹太人居住区和阿拉伯人居住区紧紧相连,居民们自由自在来来往往,看不到耶路撒冷旧城区两个民族聚居区之间的铁网、高墙和墙后面那一双双充满疑虑与仇恨的眼睛。布朗博士说:“在海法,不仅是市政府,而且各宗教的领袖们——拉比、阿訇、神父,都常常聚会,呼吁教徒们相互理解、尊重,和睦相处,共存共荣。”
这不正是赫茨尔在他的《理想国》专著中所倡导、所期望的精神吗?这种精神在今天的巴勒斯坦乃至中东,犹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