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以及由此引起的流通成本过高已成农户增收的主要阻碍,本文在借鉴交易成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对德阳交易成本的调研数据,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交易成本对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影响及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户销售农产品时面临的约束。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市场意识不强、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信息不对称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障碍。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制度的健全、对于新型交易方式的采用以及农户素质的提高是降低交易成本、优化流通方式的主要着手点。
流通方式 交易成本
Probit模型 受教育程度
引言
近年来,我国物流体系在信息化的带动下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农产品流通体系却相对滞后。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以家庭物流为主,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农户与大市场的不对称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矛盾,导致农户议价能力弱,要承担高额的销售成本。我国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对市场交易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不够了解,在市场交易时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投机主义的约束,如何降低物流环节的成本从而疏通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交易成本提供了有效的分析视角。任何交易的进行都必然产生交易成本,学术界较普遍的将交易成本定义为维持交易进行或市场运转的费用。其中,信息成本是指获取相关交易信息和辨别信息真伪的成本,谈判成本是指达成交易的成本,执行(监测)成本是指执行合约以及对交易质量进行审核的成本,此种观点已在实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也为本文借鉴和采纳。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实地测量德阳农产品交易成本状况基础上,分析交易成本对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影响以及影响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探讨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政府和农户应该承担的不同责任。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15年7月-8月对德阳市14个蔬菜种植区的实地调查,所选蔬菜基地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总产值达1.2亿元。为了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作者于2015年8月20日-28日进行两次预调查,及时发现和修正了调研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87份,经过剔除缺失值和异常值,得到有效问卷460份,有效回收率94.5%。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分析不同类型的交易成本对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影响以及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户面临的交易成本差异,对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测量主要是依据农户对流通方式的满意度,如前所述,共分为4个比例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对于被解释变量是大于两类的离散数据,国内外文献多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但有序probit模型更适用于分类较多的模型的分析,因此,本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分析,其表达式为:
(1)
式(1)中, 是不可观测的被解释变量,β是待估计参数量, 是随机解释变, (k=1,2,…,n)是解释变量,表示对流通方式满意度有影响的第k个因素,本文中实际代表选取的15个变量。当实际观测反应变量y有m(m∈[1,2,3,4])种类别时,相应取值为y=1,y=2,……,y=m,并且各取值逐渐增大,于是,共有m?1个未知分界点将各相邻类别分开。因此有序probit模型可以定义为:
(2)
式(2)中,m是状态参数; (i=1,2,…,m)是区间分界点;φ是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
数据分析
(1)变量描述性分析
依据以往数据分析:大部分农户对收益不满意;农户总体上缺乏了解价格变化的途径和方式,农户对市场行情的了解一般;农户普遍认为在销售中花费在讨价还价上的和时间和精力较多,存在较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农产品等级的评定对农户销售行为的影响较大,农户与中间商对农产品等级的认定存在较大差异;摊位管理等费用对农户销售方式选择的影响一般,农户销售距离多为15~20公里;蔬菜运输过程中的问题较多,销售时遇到不公平的次数较多,不公平程度偏高,农户总体上会选择规范的市场;农户的平均年龄为45岁左右,户主受教育程度多为高中以下学历,种植面积以中小规模生产经营,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比重较低。
(2)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SPSS18.0软件,从交易成本和农户特征角度对影响农户收益的因素进行了有序Probit模型估计,依据受教育程度分为四个模型:模型Ⅰ(全部样本农户)、模型II(初中及以下样本农户)、模型III(高中及中专样本农户)和模型IV(大专及以上样本农户),估计时变量X16(受教育程度)只在模型Ⅰ中体现。
1.信息成本对农户收益的影响。从分析的结果看,X1(了解价格途径)和X2(对零售、批发和收购价格的了解)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X3(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在模型I和III中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有5%水平上的影响,在模型II和IV中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有10%水平上的影响。上述三个变量的影响性质均为负面影响,与理论预测一致,表明其对被解释变量有较强的约束作用。这与我们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基本一致:①由于蔬菜价格瞬息万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获取价格的成本较大;②农户种植规模小,经营分散,与中间商没有长期的合作关系,缺少统一的价格信息平台,很难随时了解价格。通过X1、X2和X3在II、III、IV三个模型中的系数绝对值和影响显著性的对比,信息成本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的销售行为约束越显著。学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户自身素质,学历高的农户眼界开阔,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方式广,对市场行情的预测和把握更准确。
2.谈判成本对农户收益的影响。X4(售价公平度)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有5%统计水平上的显著影响,影响性质均为负面,表明其对农户收益产生严重的束缚,这是因为:农户经营规模小,中间商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农户在交易谈判中缺乏话语权。X5(销售价格谈判耗时多少)和X6(农产品等级对销售价格的影响程度)在四个模型中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综合上述三个变量估计结果,表明农户在与中间商的利益博弈中,虽然对现状感到不满,但也束手无策,只能妥协。这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①双方市场地位的差异,收购商处于相对有利地位;②蔬菜易腐烂变质,蔬菜成熟期,农户的劳作时间紧张,急需把采摘下来的蔬菜快速销售之后投入到新的蔬菜采摘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销售,损失将会更加惨重;③习惯思维的束缚,交易中的妥协已变得习以为常。 3.执行成本对农户收益的影响。X7(运输中的问题)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呈负面影响,在调研中了解到:农户的运输工具以小型三轮摩托车为主,并且没有牌照和驾驶证,经常会遇到交警查车扣车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①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②考驾驶证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过高;③侥幸心理的存在。X7在模型I、II和III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模型IV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其对高学历农户的影响小于低学历农户,学历高的农户种植规模大、交通工具先进,运输中的问题也就较少。X8(包装、摊位、管理和搬运费的影响程度)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性质不同,但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不明显,X9(农产品销售距离)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但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销售距离对农户的执行成本影响不显著。因为在政府的扶持下,德阳的蔬菜基地周边基本都建立了收购市场,并且农户的种植规模总体较小,很少出现蔬菜销售不完的情况。
4.监督成本对农户收益的影响。从统计结果看,X10(销售时遇到不公平的频率)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产生负相关影响,与预测结果一致。X10在模型II和III中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在模型IV中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农户普遍认为销售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通过X12在模型II、III和IV中系数绝对值和显著性对比,发现学历越低的农户越容易遇到不公平的现象,利益越容易受损。X11(选择规范市场)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产生正面影响,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农户选择规范市场是降低监督成本的有效方式,反之,则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5.农户特征对农户收益的影响。从分析中我们发现,X12(户主年龄)和X14(种植规模)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性质不同,这与大多数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农户年龄和种植规模对农户收益满意度并没有直接影响。X13(受教育程度)在模型I中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产生正相关影响,与预测结果一致,并且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选择令自己满意的交易方式。X15(是否参与合作社)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产生统计上的显著性影响,性质为正相关影响,與预测结果一致。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合作社可以在生产资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中,通过散户集中扩大规模,从而提高议价能力,通过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弥补农户的素质缺陷。
农产品流通渠道改善建议
综上,可得出本文的政策启示:由于农户的有限理性和市场在逐利时的投机心理,造成了市场的高成本和低效率,农户流通方式的优化,关键在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上,而正式制度的健全是抑制机会主义从而节约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1)优化流通方式,加快政府制度建设,加大社会公共产品投入力度。①加强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推动新型交易模式与交易机制的发展,降低信息成本;②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以此来增强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和议价能力,降低农户的谈判成本;③不断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法律法规,完善农产品交易中的契约制度,使市场各主体的行为有法律和制度的约束;④在农产品交易和流通环节推动电子商务、物联网等现代物流和通讯技术的应用。
(2)在政府改善社会条件的同时,农户应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开阔眼界,改变观念。①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②积极了解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和交易方式,提高市场参与意识;③提高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1] 宋金田,祁春节.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产品销售方式选择的影响——基于对柑橘种植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11.
[2] 屈小博、霍学喜.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陕西省6个县27个村果农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8).
[3] 寇凤梅,崔剑波,祁恒珺,蔡文春.欠发达地区农民文化素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影响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4).
[4] 安玉发.中国农产品流通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展望[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
[5] 田野,赵晓飞.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2(10).
流通方式 交易成本
Probit模型 受教育程度
引言
近年来,我国物流体系在信息化的带动下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农产品流通体系却相对滞后。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以家庭物流为主,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农户与大市场的不对称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矛盾,导致农户议价能力弱,要承担高额的销售成本。我国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对市场交易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不够了解,在市场交易时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投机主义的约束,如何降低物流环节的成本从而疏通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交易成本提供了有效的分析视角。任何交易的进行都必然产生交易成本,学术界较普遍的将交易成本定义为维持交易进行或市场运转的费用。其中,信息成本是指获取相关交易信息和辨别信息真伪的成本,谈判成本是指达成交易的成本,执行(监测)成本是指执行合约以及对交易质量进行审核的成本,此种观点已在实证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也为本文借鉴和采纳。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实地测量德阳农产品交易成本状况基础上,分析交易成本对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影响以及影响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探讨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政府和农户应该承担的不同责任。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15年7月-8月对德阳市14个蔬菜种植区的实地调查,所选蔬菜基地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总产值达1.2亿元。为了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作者于2015年8月20日-28日进行两次预调查,及时发现和修正了调研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87份,经过剔除缺失值和异常值,得到有效问卷460份,有效回收率94.5%。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分析不同类型的交易成本对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影响以及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户面临的交易成本差异,对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测量主要是依据农户对流通方式的满意度,如前所述,共分为4个比例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对于被解释变量是大于两类的离散数据,国内外文献多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但有序probit模型更适用于分类较多的模型的分析,因此,本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分析,其表达式为:
(1)
式(1)中, 是不可观测的被解释变量,β是待估计参数量, 是随机解释变, (k=1,2,…,n)是解释变量,表示对流通方式满意度有影响的第k个因素,本文中实际代表选取的15个变量。当实际观测反应变量y有m(m∈[1,2,3,4])种类别时,相应取值为y=1,y=2,……,y=m,并且各取值逐渐增大,于是,共有m?1个未知分界点将各相邻类别分开。因此有序probit模型可以定义为:
(2)
式(2)中,m是状态参数; (i=1,2,…,m)是区间分界点;φ是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
数据分析
(1)变量描述性分析
依据以往数据分析:大部分农户对收益不满意;农户总体上缺乏了解价格变化的途径和方式,农户对市场行情的了解一般;农户普遍认为在销售中花费在讨价还价上的和时间和精力较多,存在较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农产品等级的评定对农户销售行为的影响较大,农户与中间商对农产品等级的认定存在较大差异;摊位管理等费用对农户销售方式选择的影响一般,农户销售距离多为15~20公里;蔬菜运输过程中的问题较多,销售时遇到不公平的次数较多,不公平程度偏高,农户总体上会选择规范的市场;农户的平均年龄为45岁左右,户主受教育程度多为高中以下学历,种植面积以中小规模生产经营,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比重较低。
(2)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SPSS18.0软件,从交易成本和农户特征角度对影响农户收益的因素进行了有序Probit模型估计,依据受教育程度分为四个模型:模型Ⅰ(全部样本农户)、模型II(初中及以下样本农户)、模型III(高中及中专样本农户)和模型IV(大专及以上样本农户),估计时变量X16(受教育程度)只在模型Ⅰ中体现。
1.信息成本对农户收益的影响。从分析的结果看,X1(了解价格途径)和X2(对零售、批发和收购价格的了解)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X3(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在模型I和III中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有5%水平上的影响,在模型II和IV中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有10%水平上的影响。上述三个变量的影响性质均为负面影响,与理论预测一致,表明其对被解释变量有较强的约束作用。这与我们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基本一致:①由于蔬菜价格瞬息万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获取价格的成本较大;②农户种植规模小,经营分散,与中间商没有长期的合作关系,缺少统一的价格信息平台,很难随时了解价格。通过X1、X2和X3在II、III、IV三个模型中的系数绝对值和影响显著性的对比,信息成本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的销售行为约束越显著。学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户自身素质,学历高的农户眼界开阔,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方式广,对市场行情的预测和把握更准确。
2.谈判成本对农户收益的影响。X4(售价公平度)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有5%统计水平上的显著影响,影响性质均为负面,表明其对农户收益产生严重的束缚,这是因为:农户经营规模小,中间商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农户在交易谈判中缺乏话语权。X5(销售价格谈判耗时多少)和X6(农产品等级对销售价格的影响程度)在四个模型中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综合上述三个变量估计结果,表明农户在与中间商的利益博弈中,虽然对现状感到不满,但也束手无策,只能妥协。这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①双方市场地位的差异,收购商处于相对有利地位;②蔬菜易腐烂变质,蔬菜成熟期,农户的劳作时间紧张,急需把采摘下来的蔬菜快速销售之后投入到新的蔬菜采摘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销售,损失将会更加惨重;③习惯思维的束缚,交易中的妥协已变得习以为常。 3.执行成本对农户收益的影响。X7(运输中的问题)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呈负面影响,在调研中了解到:农户的运输工具以小型三轮摩托车为主,并且没有牌照和驾驶证,经常会遇到交警查车扣车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①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②考驾驶证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过高;③侥幸心理的存在。X7在模型I、II和III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模型IV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其对高学历农户的影响小于低学历农户,学历高的农户种植规模大、交通工具先进,运输中的问题也就较少。X8(包装、摊位、管理和搬运费的影响程度)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性质不同,但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不明显,X9(农产品销售距离)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但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销售距离对农户的执行成本影响不显著。因为在政府的扶持下,德阳的蔬菜基地周边基本都建立了收购市场,并且农户的种植规模总体较小,很少出现蔬菜销售不完的情况。
4.监督成本对农户收益的影响。从统计结果看,X10(销售时遇到不公平的频率)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产生负相关影响,与预测结果一致。X10在模型II和III中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在模型IV中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农户普遍认为销售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通过X12在模型II、III和IV中系数绝对值和显著性对比,发现学历越低的农户越容易遇到不公平的现象,利益越容易受损。X11(选择规范市场)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产生正面影响,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农户选择规范市场是降低监督成本的有效方式,反之,则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5.农户特征对农户收益的影响。从分析中我们发现,X12(户主年龄)和X14(种植规模)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性质不同,这与大多数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农户年龄和种植规模对农户收益满意度并没有直接影响。X13(受教育程度)在模型I中对被解释变量在统计上产生正相关影响,与预测结果一致,并且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选择令自己满意的交易方式。X15(是否参与合作社)在四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产生统计上的显著性影响,性质为正相关影响,與预测结果一致。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合作社可以在生产资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中,通过散户集中扩大规模,从而提高议价能力,通过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弥补农户的素质缺陷。
农产品流通渠道改善建议
综上,可得出本文的政策启示:由于农户的有限理性和市场在逐利时的投机心理,造成了市场的高成本和低效率,农户流通方式的优化,关键在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上,而正式制度的健全是抑制机会主义从而节约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1)优化流通方式,加快政府制度建设,加大社会公共产品投入力度。①加强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推动新型交易模式与交易机制的发展,降低信息成本;②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以此来增强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和议价能力,降低农户的谈判成本;③不断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法律法规,完善农产品交易中的契约制度,使市场各主体的行为有法律和制度的约束;④在农产品交易和流通环节推动电子商务、物联网等现代物流和通讯技术的应用。
(2)在政府改善社会条件的同时,农户应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开阔眼界,改变观念。①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②积极了解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和交易方式,提高市场参与意识;③提高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1] 宋金田,祁春节.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产品销售方式选择的影响——基于对柑橘种植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11.
[2] 屈小博、霍学喜.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陕西省6个县27个村果农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8).
[3] 寇凤梅,崔剑波,祁恒珺,蔡文春.欠发达地区农民文化素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影响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4).
[4] 安玉发.中国农产品流通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展望[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
[5] 田野,赵晓飞.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