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两米谢青皮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on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题目,你信?反正我是不信的,哈哈。
  但“身高两米”真实地出现在谢青皮的微信签名中,也存在于他的个人简介里。此外,还有“头上长草”、“热爱唱歌,五音不全”之类,无不让人觉得这个小伙子很“跳”啊。
  有一次他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截图,内容是他17岁时的一封告白信,信的大部分内容都还算可以理解,无非一个故作深沉的小男生渴望那个女孩子的垂青,但到结尾他突然来一句:“你明白,我是个淫荡的男子汉。”我忍不住,噗一下口水都喷出来了,捂脸。
  类似这种非常“跳”(或称之为突兀?)的现象时不时会出现在他身上,于是一众朋友都会被他激出一串爆笑,尤其是我这种笑点偏低的人。
  于是我就想,青皮这家伙怎么不写诗呢!他的思维应该很适合诗歌创作所需要的那种灵活劲儿。而且跟我对比来看的话,我才应该是个专注写小说的人。因为我似乎从不会有他这种“跳”,而且还长期热衷于混迹在一群小说作者们中间——忍不住对自己产生写作方向错误的怀疑。
  第一次见到青皮是因为参加去年夏天在杭州举行的青年作家培训班。短短几天工夫,我在朋友的力荐下,快速地读了他一堆小说,甚至包括一篇发在知乎上的练笔。一看就很喜欢,几乎篇篇喜欢。还真是很罕见的现象,毕竟我在读书这件事上是很臭屁的,很多很出色的作家,他们写了很出色的作品,我都会吹毛求疵,说,写得挺好,但不是我的菜。当然,我说喜欢,不是说他那些作品就无可指摘,而纯粹只是对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穷蝉记事二三》里面,那个同样叫“青皮”的小姑娘拉着男主人公穷蝉到山上去玩的片段,我不知道为什么,读着读着就盼望这小姑娘变成一只小狐什么的,至于这小狐是跟穷蝉继续玩耍,还是吸干他的阳气,我倒觉得无所谓了,反正她得成妖。后来发现“穷蝉”这个名字来自传说中上古时期姑幕国的领袖、颛顼之子,顿时心中凛然,一时竟不敢七想八想。好在作者只是写一个清泠泠如晨雾般的爱情故事,小姑娘青皮也没成妖,而且这个小狐一样的女孩子跟穷蝉之间的朦胧情感最终随风飘散了。后来我跟别的朋友说起这个片段,又忍不住会强调有“妖气”,惹得朋友讶异我的读感和眼光。而我则回忆起自己写过的两行诗:“这是晚春的浓妆/妖了少年,黄了青山。”(《雨》)用在这篇小说和青皮身上,貌似挺合适,于是这个“妖气”论便赫赫然有诗为证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妖气”?看他的访谈得知,大概是因为他注重“画面”感。可我总觉得这还不足以解释问题。既然我感知的是“气”,那定然有更隐秘深邃的关联。比如“妖气”的凉意,在青皮身上确是有的。他虽然能轻易逗乐众人,但并非聒噪的人。当他安安静静侧耳倾听的时候,我能感到炎夏老井的一点幽幽。又比如“妖气”流转间灵快的节奏感。这里必须先区分一下:是灵,不是轻;是快,不是冲。这种节奏感跟他说话略快的语速、反应迅捷的状态也很匹配。我们曾一起跟朋友们跑到一个专门玩狼人杀的游戏室,青皮是最早被众“狼人”视为眼中钉的“村民”,他似乎总是很快就找到了蛛丝马迹,搞得“狼人”们纷纷担心自己的不专业。至于“妖气”的奇诡意味,似乎更不必说了。我发觉他本就跟我相类,是那种喜好“猎奇”的人,至少在写小说上,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有意思”,所以他的小说难免会有些神神鬼鬼的奇妙玩意儿。这样想来,出现一点“妖气”又算什么?
  然而,如上求证,似乎是我把小说当成了他的外衣,固然不太合理。只是我大概不能免俗地想要在“文如其人”的教条下挣扎一番。或者,你也可以理解为,这纯粹就是双子座无聊人一大颗八卦心爆发的结果。
  二次见到谢青皮,并没有隔太久。朋友们说要聚会,于是就有了聚会。他请了假从厦门赶到杭州。然后跟不善言辞的我合住了一个房间,搞得我一直担心他会不会觉得同屋这个家伙太阴沉。我又因为常常不知道如何开一个话题,所以恐怕也少不了一些弄巧成拙的言辞。不过,我也懒得顾虑太多,一来青皮是男生,不是他小说里那个束着青绸的曼妙女孩子;二来仗着自己痴长好些岁,脸皮这类东西姑且不去看重吧。
  这一次我才清楚地了解到他有做编剧的工作,他所在的公司正在制作一种新兴的物事——互动电影。这个东西,其实更接近游戏,是让片中人物在特定情境下作出不同选择,从而导向不同结局。其趣味的点正在于“选择”二字。观众(或游戏者)需要根据已有剧情进行逻辑推理、进行情感分析,进而判断可能的剧情走向。他给我看了他正在参与制作的一个片子的片段,我忍不住指出了几处剧情设置上的问题,他很无奈地表示,并非他没在意到这些问题,而是现有条件下要做完善很困难。我发现他面对这些专业问题侃侃而谈的时候,似乎比谁都认真,他有那种超出自己年龄阶段的专注与成熟。
  这个感受让我想起他的小说《湖底的恶童》。“恶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一种社会话题意义上的思维焦点。近些年,替小孩的父母教训孩子之类的言论和故事,慢慢在我们周围以一种慢热的姿态浮现出来。于是“恶童”成为我们拷问人性的一个视点。青皮这篇小说的结尾,叙事者“我”和少女“杨青青”相继被一个绰号“歪眼”的青年投入湖中,“我”看到“突然一团光跟着跃入了水中,那是青青的尸体,她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绿色的湖水包围着她”,而且“恍惚中她好像睁开了眼”。我反复看着这段文字,忽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加斯东·巴什拉所说的“奥菲利亚情结”么?巴什拉说:“水使死亡人性化,在最无声息的叹息中渗进了一些明快的声音。”(加斯东·巴什拉《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顾嘉琛译,第97页,岳麓书社2005年版。)但这种明快又让人感受到更暗黑的青春色调。而那个湖本身“是个不见人的好地方”,这种人迹罕至的封闭性,反而让无处安放的青春终于找到了归宿。慢慢下沉的讲述者“我”和已死的杨青青在水的拥抱中进行了最后一次对话,杨青青问:“真的还会有以后吗?”“我”回答:“没有了。”这里有一个诡异或者说悖谬性的内容:杨青青已死却又发问了。这种诡异或悖谬在我看来是小说人物对死亡所具备的终结性的再一次偏执确认,在两个人物的感知中,人死,“在无望中无法再进一步”(《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第103页)。于是暗黑尽头,竟产生了一丝丝安宁。因无望而死亡,又以死亡终结无望,青皮所描述的暗黑其实已经远远越过青春的范畴了。
  我的朋友中,陈树泳也曾以“恶童”为题写过小说。对照来看,树泳的《恶童》专注在占有欲、嫉妒心以及形之于外的暴力行为;而青皮的“恶童”则在受虐、死亡、冷漠之间探索青春的暗黑。前者是现实风格,多少还有暴力之下鲜血流出的热度;后者则带有哥特气质,阴冷而让人无法贴近。从接受上来说,树泳的小说显然会在第一时间让人产生代入感,而青皮这篇则不会。但青皮的厉害之处在于小说中纠缠不清的欲念潛流——杨平、歪眼和作为叙述者的“我”对少女杨青青各自不同的情欲态度,被杨青青毫不抗拒地全部收拢在自己身上,继而又以静默的死斩断一切。这其中少女心性的微妙成为引人回味的关键点,所以,我现在琢磨的是,这个才24岁的小年轻到底是怎么把握到豆蔻少女的心性的。这也是他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之处吧。
  可是,你看看他的脸,文坛吴亦凡,青春洋溢、咧嘴嬉笑,随时可能C位出道。他还年轻得像只蹦来跳去的小兽啊。
  最近听青皮说,工作已经辞了,赋闲在家了。其实他早就对我说过这个打算,我没认真听,他却认真付诸实施了。我不由感慨,年轻人真是敢想又敢做。然后想着三见谢青皮会是什么时候,我必须得亲自观察一下,扔了工作的小年轻会跳多高。会不会比两米更高?
其他文献
《春琴的岛屿》在我的眼里,是篇不成熟的习作。我相信是因为我的笔力有限,所以呈现的春琴是一个相对生涩的女人。但是她曾经在人间如火如荼地生活,她是认真的。如同我,尽管我认为这是一篇拿不出手的小说,但对于写作,我是认真的。  我想,我们很少会去猜测一个老年女人过往的青春,她吸引不了我们的视线。但是假若时光倒回,她会不会是那个穿着旗袍的令人惊艳的女人,有着瓷器一样光洁的青春?所以这个小说,基本上是我站在街
期刊
在阅读《春琴的岛屿》之前,我对唐顿一无所知。海飞老师说,她是“90后”青年作家,该小说要发《西湖》“新锐”栏目,要求我为之配个短评。我虽不知唐顿,但读完两万来字的小说,倒觉得亲切。这小说,有点类似于畀愚的《绝响》、但及的《藿香》、吴文君的《琉璃》,它们都立足女性心理,以一种独特的偏向现代散文化的语言,摹写作家的想象世界。  显然从时间上讲,唐顿选择了宏大叙事。从二十二岁的舞女春琴,写到像雪花一般消
期刊
2017年夏时的某个月,我在上海头一次碰见周恺。等到一年以后,才逐渐确认这次会面是存在的、可信的。2018年年底,北京已经进入冬寒,我在燠热的南方第二次碰到周恺。这两次都是参加文学活动。2017年那次已经记不太清那两天的情形,就记得自己喝了很多酒,连喝两天,第二晚酒量尤其惊人,从晚饭开始喝到凌晨两三点,辗转换了几个地方,好几种酒,白红啤红白,眼花缭乱,万紫千红。十来个人最后只剩我还在要酒,中途不断
期刊
古巷  城市的夜晚是孤独的  今天想你  穿过工地抵达  嘈杂的生活中  那些厌烦的部分  车鸣  警报声  还有内心逼迫的轰鸣  老宅的門洞  仍有褪色的财神  睁着陌生的眼睛  许多看不见的现场  古老的旗袍  正包围我  仿若这一巷流水  和水中羞涩的紫鸢花  小院  从楼塔小巷穿行  拐弯抹角,一生走过的  弯路多,直路少  这不意味着我愚蠢  老宅,总有一院菜蔬  发芽开花授粉结果  一
期刊
第一封信   秋,我没有想到将会在这胡同儿里过元旦节,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种方式。之前想得最多的,当然是跟你一起过。你回来,或者我去找你。但是在这个正在思考什么是亲密关系的时刻,用一部戏把思考落地为更积极的尝试,可能是更有建设性的吧。   大概不会有什么人像我们这样彼此坦诚,也是因为你比我更有勇气吧。我原以为这已是一个伪文艺青年的时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再有人像《玩偶之家》刚刚来到中国的时候
期刊
认出  我在认出命运的同时,  认出了荷花。  ——《荷花苑》  喝下那么多孟婆汤  自然不认得了  前世的深渊  谁能纵身一跃?  我戴上口罩认出了你  隔着一层蓝色的纤维,  你骤然出现  说是闪电也毫不为过,  你差点灼伤了我。  那身影遍布世界。  在人的内部  你到达星辰,  而你的污泥闪闪发光。  2005年我搬进汉口荷花苑  十五年,隔了这么久,  命运才告诉你  它事先埋伏的秘密。
期刊
我有两座老屋,一在虹桥,一在芙蓉。当年,我一只脚在虹桥,一只脚在芙蓉,分享着彼此生长的故事。  虹桥的老屋,建于解放初期,三间两层,居然铺有地板,砌有青砖拱门。它全身布满了羡慕的眼晴。父亲还用水泥在瑶岙山脚建了一座四框坟墓。水泥叫水门汀,是稀罕物,墳墓也落满了惊叹声。父亲阴阳两手抓,脑子封建是一回事,看重房子又是一回事。  父亲解放前做过生意,有些积蓄。他还将许多银元砌进墙,砌进老屋的镬灶,埋到老
期刊
1  你见过的,迟早会在梦境深处呈现,无所遗漏,纤毫毕现。尤其是那些在白昼时忽略的细节,慢慢逐一浮现。比如那两只隐藏在狭长阴影中的壁虎与苍蝇,前者的湿黏舌头在空中是一柄突然掷出的长矛。这种一闪而逝的残酷性,让你所踏足的梦境犹如一座先人用来祭祀神灵、祈求庇佑的祭坛。  你在这个冷雨敲窗的下午再次梦见它,最早它出现在凌晨二点,你以一种半莲花的坐姿晕晕欲睡的时候;接着,它出现在上午十点,校教研室召開理论
期刊
1  一大早手机就响起来,郭云浮以为是闹钟,发了一会呆才看清。电话那头是把陌生的男声:“你好,是郭云浮吗?”她第一反应就是“这年头的广告信息广告电话怎么这么多啊”,正想说声“不需要”就挂电话,那男声却及时地说:“请问蔡清远昨晚是不是在你那?”郭云浮立即想到对方是谁,脱口说:“哦,你是那西装!”说完才惊觉自己失态,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下去。  “对,那天在国贸,我穿着西装。”男人自嘲道。  郭云浮定了
期刊
开栏的话:   访谈的好处是见性情。邓菡彬的专栏进行了四年,艺术家、科学家、学者都放下严肃面孔,在专栏里侃侃而谈:“艺术与科学”、“艺术与新知识”、“艺术与后人类”。今年想更见性情、更见人,切入一个被陈旧的知识模式统治的领域:表演史。人是鲜活的,人类的表演从来生动,但是关于表演,尤其是关于那些最光芒万丈的艺术创造和接受的时刻,现有的史学模型却显得苍白。于是邓菡彬虚构了一群“性情中人”的艺术世界,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