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实现还得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培养;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个人在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转变角色,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必须创设一种多主体的平等对话式的课堂交流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敞开他的心灵。”要保证学生课堂有热情,前提是教师的正确定位,即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教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学生的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课堂教学气氛,精心设计授课的开头,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有听头、有意思;精心设计恰到好处耐人寻味的结尾,使学生体验到政治课“言虽尽意无穷”的魅力,对所讲授的知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让学生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更浓;课虽终,趣犹存”。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活跃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使他们敢于畅所欲言、大胆思考,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例如,在讲授货币这一内容时,针对学生难以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我特意从网上下载了五种商品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买者和卖者的角色进行循环交换,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扩大了的物物交换所面临的困难,并乘机引导学生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思考,从而为理解货币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创设情境,投其所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学习过程是主导”,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新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了把教材从“教本”变为“学本”,在呈现方式上通过设计大量的思维及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经过“活动、体验、表现”,实现自主学习。 新课改政治课创新教学要求教师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在教案设计、新课的导入、质疑的激发、知识的传授、疑难的化解、情境的创设、高潮的营造以及能力的训练等环节中,能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在教学过程中,求活求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投其所好,多创设教学情境,努力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培养学生独立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和市场、政府的关系”这一内容时,我就设置“如果你是厂长,你将如何对待市场?”“假如你是市长,你将如何对待企业和市场?”这样的教学情境,又如,在分析依法治国内容时,我设置了“假如你是法官”“假如你是政府官员”“假如你是消费者”“假如你是检察官”等的情境;这些情境的设置,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这种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让学生“自立其说”或“自圆其说”,而是要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发展理论,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品德课的根本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思考、认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和社会中具体的问题。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使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通过现实生活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时,可以要求学生调查其父母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及分配方式等内容,并在课堂上交流,以扩大视野,全面了解;学习“实现共同富裕”时,就联系到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用等;在学习“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如仿制的“洋酒”、假冒的香烟、过期的食品等。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的办法和途径,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等。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逐渐养成了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创新设计,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教法培育创新型人才。总之,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立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培养;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个人在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转变角色,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必须创设一种多主体的平等对话式的课堂交流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敞开他的心灵。”要保证学生课堂有热情,前提是教师的正确定位,即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教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学生的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课堂教学气氛,精心设计授课的开头,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有听头、有意思;精心设计恰到好处耐人寻味的结尾,使学生体验到政治课“言虽尽意无穷”的魅力,对所讲授的知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让学生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更浓;课虽终,趣犹存”。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活跃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使他们敢于畅所欲言、大胆思考,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例如,在讲授货币这一内容时,针对学生难以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我特意从网上下载了五种商品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买者和卖者的角色进行循环交换,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扩大了的物物交换所面临的困难,并乘机引导学生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思考,从而为理解货币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创设情境,投其所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学习过程是主导”,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新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了把教材从“教本”变为“学本”,在呈现方式上通过设计大量的思维及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经过“活动、体验、表现”,实现自主学习。 新课改政治课创新教学要求教师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在教案设计、新课的导入、质疑的激发、知识的传授、疑难的化解、情境的创设、高潮的营造以及能力的训练等环节中,能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在教学过程中,求活求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投其所好,多创设教学情境,努力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培养学生独立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和市场、政府的关系”这一内容时,我就设置“如果你是厂长,你将如何对待市场?”“假如你是市长,你将如何对待企业和市场?”这样的教学情境,又如,在分析依法治国内容时,我设置了“假如你是法官”“假如你是政府官员”“假如你是消费者”“假如你是检察官”等的情境;这些情境的设置,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这种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让学生“自立其说”或“自圆其说”,而是要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发展理论,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品德课的根本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思考、认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和社会中具体的问题。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使学生跳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通过现实生活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时,可以要求学生调查其父母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及分配方式等内容,并在课堂上交流,以扩大视野,全面了解;学习“实现共同富裕”时,就联系到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用等;在学习“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如仿制的“洋酒”、假冒的香烟、过期的食品等。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的办法和途径,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等。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逐渐养成了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创新设计,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教法培育创新型人才。总之,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立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