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歇后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78207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生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而歇后语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恰当,可使师生关系和谐,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要注意不能乱用、滥用歇后语。歇后语作为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便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人们称它为歇后语。
  教育学生和进行语文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思想认识和审美过程一般离不开对语言的感知、理解、领悟。而歇后语这种语言现象,可以妥帖、形象地传达内容,表达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倾听老师的声音,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得到启迪。更何况如今的学生追求个性解放,不愿意过多地接受家长、老师的批评教育,此时,更需要琢磨用有教育意义的、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教育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认识到如果歇后语恰当地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学校举行运动会,笔者班的学生在接力比赛中表现突出,赢得了第一名,在晚自习课上进行表扬时。笔者对学生们说:“我班的同学们在比赛中的表现是‘狗赶鸭子——呱呱叫’,没得说。”话刚一说完,同学们都热烈地鼓起掌来。之后本班的同学更加团结,班集体的凝聚力也更强了。这既是表扬所起的作用,也是运用歇后语带来的效果。这句歇后语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对学生的表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社会中的人要遵守各项守则、规定、法律等,而作为一个学生就要遵守校纪和班规,在向学生讲明遵守纪律的重要意义后.笔者对某些后进生着重指出:“班规校纪要求人人遵守,我们‘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盐)在先。’希望同学生管好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这里用歇后语既做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的内心真正接受教育,避免了师生之间产生抵触情绪,在无形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不经意间体现了人文关怀。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师生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学生间的关系也要和谐。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顶撞老师,学生吵架斗殴等矛盾和纠纷,在化解矛盾和纠纷时.也可以用歇后语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例如:当两个学生因小事而打架,打架后批评教育时说:“你们俩可能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打人的也打了,挨打的也挨了,以后不能冤冤相报,要和好如初,团结友爱。”当学生有矛盾吵架时,老师批评教育时说:“你们像‘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瞪眼能解决问题吗?有问题、有争议说话也要慢慢说,细细说,而不该大呼小叫、吵架斗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表扬和鼓励,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的用“竹子开花——节节高”这样的歇后语来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参与,勇跃发言集思广益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些形象生动的歇后语,效果更明显。对学生的教育,批评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批评学生时针对各种情况,恰当地运用歇后语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批评违反纪律的学生时用“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这样的歇后语;批评骄傲自大的学生用“喜鹊的尾巴——翘得高”和“井底的青蛙——只看见井口那么大的天”的歇后语,使学生既受到应有的批评,也从心理上完全接受了批评,以便今后改过自新。
  恰当地运用歇后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到一般的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但在运用这类语言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所用的歇后语内容上要健康、积极向上,不能把一些有低级趣味内容的歇后语用到教育学生当中,否则会适得其反,也会有损教师的形象;所选的歇后语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一听就能明了,不能讓学生如坠云雾,不知老师所云为何意,力争避免生硬晦涩;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典籍中的歇后语可大量而恰当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可以增强教育教学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具体操作中,要先说出前半截的形象比喻等,让学生稍加思索之后,再说出后半截的内容,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更好。教师是学生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言是传递知识、教书育人的主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教育学生,启示学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我们中国的语言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成语熟话、诗文戏曲、谜语、歇后语等均可引入,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感情素质和文化素质,尤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促进了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师生租谐,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总之,适当的在讲课过程中添加一些中国古文化的内容,成语,歇后语等,即让学生得到适当的放松,也让他们多学到了些课外知道,增长了见识,偶尔详细讲解一下其来源,也是一堂生动的课外知识讲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一、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性  数学是人类精神最精致的花朵之一,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理想,它影响着人类文化发展和人类思想的进步演变,以及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美国新的数学教育的改革运动也明确提出了关于数学教育的四个“社会目标”:(1)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劳动者;(2)终身学习的能力;(3)平等的教育;(4)明智的选民。并且认为这些“社会目标”的核心,是要使所有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素
期刊
好的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兴趣,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以“精做题,多读书”为宗旨,对优化语文作业设置进行了如下思考和尝试。  一、 作业设置应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积累  语文学习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为此,我设置了“自主积累性作业”。每学期开始,我都安排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本和练笔本。摘抄本
期刊
人类社会已步入充满竟争的二十一世纪,在这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获取、信息的获得的方法与途径已不再具有唯一性,而是空间、多维性了。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责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同样地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  一、“开放式”体育课的准备
期刊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就成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都说明了培养学习兴趣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性。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
期刊
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诸要素中,需要的是“求实”精神,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决定的因素是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我的体会有三条:扎扎实实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踏实地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实实在在训练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应用题的思维能力。不管教学方法怎样改革,这三条是无论如何要落实的。  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竣其泉源”。以上三条真正
期刊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应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大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简明的指令,富有表现力的表情、体态语和有张有弛的教学节奏。灵活自如的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完成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并且主动进入教学活动中,由
期刊
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英语教学中的问答不仅是加强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做到及时有效反馈的基本方法,而且是发展英语学生智力、陶冶语言情操的一种重要手段。课堂提问作为组织教学、启发思维、提高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目前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运用  1、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直接关系到教学任
期刊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深切感受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程序中没有固定模式,不能一成不变,思维僵化,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因为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的结构灵活多样,开头结尾千变万化,课文的语言各具特色,所以我们要在遵循规律中求变化,求创新,这才是合理设计教学程序的科学思路。这里将我的具体做法归结如下:  一、亲眼看一看  有些课文内容已经排成电影或科教片,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我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使用,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落实课程标准最大的难点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认识与运用,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探究、富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应用意识能力。素质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能力,而能力的提高只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