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棋手,谢军在国际象棋棋坛上享有盛名。她玉指轻弹,改写了世界棋坛的历史——1991年10月29日,谢军在小小棋盘的64格天地里纵马驰骋、车炮齐攻,最终战胜了前世界冠军奇布尔达尼泽,结束了欧美人对这个项目长达64年的垄断,成为第一个夺取世界冠军的东方人。此后,她又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如今,谢军拥有国际棋联女子委员会主席、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北京棋院院长、心理学博士等多个头衔,而走进家庭,她心中憧憬的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好妈妈。
家教原则: 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2002年10月的一天,伴着子夜的钟声,谢军迎来了呱呱坠地的女儿。那一瞬,谢军真切地感受到做母亲的快乐。她暗暗提醒自己:“从现在开始,一个小生命要在你的呵护下成长和发展。于是,你有了一种责任,一种做母亲的责任!既然选择了做母亲,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几年中,你就需要有心理准备去投入,去付出。”为了履行母亲的职责,她除了精心哺育、全力呵护,更多的是在思索为女儿营造怎样的成长环境。
“女儿出生后,爷爷给她取名叫吴思颖。后来我想,父母天天下棋,都在不停地思考,她就别再‘思’了,就改成了吴佳颖。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也希望孩子健康聪慧,拥有快乐的人生。这就需要给她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面对采访,谢军轻言慢语,谈吐风趣,满脸荡漾着幸福。
身为教育心理学博士,谢军完全可以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自己家教,引导女儿成长。然而,她并不照搬书本,依据教条。“我看过一本叫做《How to Teach Your Child to Read》的英文原版育儿书,书中介绍,如果家长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可以从出生15天以后就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并且针对不同月龄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说实话,我对书中所言都想尝试一下,但还是很难把女儿当做一名‘小学生’来要求,我暗暗告诉自己:还是一切顺其自然吧!”谢军介绍说。
尽管现在的小佳颖和同龄人相比十分出色,好多人总爱把她称作“神童”,但谢军却不以为然。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只是希望尽可能地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她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而6岁上中学,10岁上大学……我们可不希望培养那种‘神童’式的孩子。现在所做的,只是想培养她一种好学的习惯,不会刻意让她学什么,只要是健康的,我都会全力支持。”说起对孩子的期望,谢军的观点十分明确:能运用不同的思考方式考虑问题,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知道需要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早期教育:努力创造“游戏识字”条件
女儿一出生,谢军就进行一些实验性的培养,效果良好,尤其是她的“游戏识字”颇有借鉴价值。小佳颖刚刚会坐,谢军就拿一些图文并茂的幼儿识字读物,照着图片讲解。女儿很快被眼前那些色彩斑斓的图片迷住了,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还不时地伸出小手去摸一摸。没过多久,小佳颖就会把那些小画书抓在手里,像模像样地翻看。为了让女儿“亲书爱书”,谢军还准备了很多不易撕破的小画书,撒放在孩子的左右,让她随时都能拿到书看。那时候,这些图书成了小佳颖最喜欢的玩具。
女儿一天天长大,为了让她轻松自然地接受汉字,谢军花了一番功夫,创设一个认物识字环境——在家里的墙壁上到处贴满各种各样的彩色字配画图片。不论大人抱着小佳颖站在哪里或坐在哪里,随时都能看到墙上图片的内容,即兴地给她讲解。没几次,小佳颖就能根据名称准确地指出图片上的物体了。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有时只有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小佳颖也不例外。不管大人说什么,她的眼神总是东瞧西望。不过,只要发现她对哪张图片感兴趣,大人就顺着她的目光,不停地讲那张图片上的字画。“这样的游戏不知道重复了多少回。那时,孩子还不会说话,对于大人们的举动,她的唯一反应就是‘咯咯’笑、‘咿咿呀呀’叫。”谢军回忆说。突然有一天,姥姥念出墙上图片中的一个字,然后问小佳颖,这个字在哪里?她居然伸出小手准确地指出,这令姥姥兴奋不已:“虽然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但她已经认识字了!”当时,女儿刚刚一岁。
小佳颖记性好,生字教几遍就记住了,可也很贪玩,所以一家人平时完全把教她识字当成是每日陪她玩游戏。小佳颖进步很快,等到会说话时,已经能把墙上的汉字都念出来了。虽然很多时候吐字不清,但可以肯定,她已经能分辨出字与字之间的区别。“一个15个月大的孩子,认识了几百个汉字,真是不简单!”邻居们都这样夸奖。
小佳颖快2岁的时候,妈妈又为她找了一套四本的游戏识字教材,是按照不同题材设计编印的,每本有1000个汉字,一共4000个汉字。“在和小佳颖做游戏时,就把汉字给她灌输进去了。”那套教材小佳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全学会了。“不过,小家伙学得快忘得也快,毕竟她只是认识了字的形体而并不完全理解那些字的内在含义。所以,为了巩固孩子的记忆,隔一段时间,我们会把那些识字教材翻出来给她复习一遍。一切教育过程,都在顺其自然中进行。从根本上讲,我们并不是很在意女儿具体学会了多少个汉字,主要是让她在快乐的游戏中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谢军如是说。
小佳颖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后,谢军就鼓励她自己阅读,女儿很快尝到了自己“读书看报”的甜头。而今,读书已经成为小佳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
家教原则:统一大人意见,严格要求孩子
小佳颖的爸爸吴少彬原来在新加坡工作,平常每隔一两个月才能回家。因此,每次回来,他难免有些宠爱女儿。而小佳颖也似乎知道家里最好“欺负”的人就是爸爸,所以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她都会带着甜甜的笑脸找老爸“商量”。不久,谢军发觉秘密:孩子在自己这里遭到拒绝之后,总能在她爸爸那里得到满足,这哪能行?于是,经过认真讨论,夫妇俩达成协议:在孩子面前要保持意见统一,对女儿过分的要求不予理睬。
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几件事,考验他们夫妇是否能够团结一致与小丫头“抗衡”。比如女儿要求在吃饭前吃糖;比如女儿看动画书要一下子找出好多本,直到把某一本书撕破才能安静下来;比如小家伙喂金鱼时总把自己的小手伸进鱼缸里搅和,等等。“面对诸如此类的小事,大人总得一边和她讲道理,一边告诉她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谢军说。
每到此时,女儿总会摆出可怜的样子耍赖皮,因为她尝到过四处拉“同盟”的甜头,所以在一处遭到拒绝之后,便跑到其他人面前求情。但她哪里想到现在家里的大人们都是一种态度,连最宠她的爸爸也敢说“不”了,小家伙真有些不适应了。怎么办,小佳颖才没有那么容易善罢甘休呢。她先满屋大声喊叫表示抗议,不管用;换一招,哭吧——喊着喊着就开始抹眼泪了。她一边用自己的小手擦眼睛,一边四处张望,观察大人们的表情。这时候,姥爷和爸爸意志有些不够坚定,看到小佳颖落下几滴眼泪,马上就要对她投降。姥姥和谢军赶紧用眼神制止他们。小家伙一看哭也没用,又换了一招,跑到平常对自己百依百顺的爸爸前,开口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居然用对妈妈表忠心的方式来“激”老爸,但爸爸还是不动声色,毫不让步。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小佳颖终于明白:自己的每一个要求并不是都能得到满足的。于是,遭到拒绝的时候,她会用自己能言善辩的小嘴巴据“理”力争,但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小家伙都能很高兴地坦然接受。
家教原则: 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2002年10月的一天,伴着子夜的钟声,谢军迎来了呱呱坠地的女儿。那一瞬,谢军真切地感受到做母亲的快乐。她暗暗提醒自己:“从现在开始,一个小生命要在你的呵护下成长和发展。于是,你有了一种责任,一种做母亲的责任!既然选择了做母亲,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几年中,你就需要有心理准备去投入,去付出。”为了履行母亲的职责,她除了精心哺育、全力呵护,更多的是在思索为女儿营造怎样的成长环境。
“女儿出生后,爷爷给她取名叫吴思颖。后来我想,父母天天下棋,都在不停地思考,她就别再‘思’了,就改成了吴佳颖。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也希望孩子健康聪慧,拥有快乐的人生。这就需要给她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面对采访,谢军轻言慢语,谈吐风趣,满脸荡漾着幸福。
身为教育心理学博士,谢军完全可以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自己家教,引导女儿成长。然而,她并不照搬书本,依据教条。“我看过一本叫做《How to Teach Your Child to Read》的英文原版育儿书,书中介绍,如果家长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可以从出生15天以后就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并且针对不同月龄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说实话,我对书中所言都想尝试一下,但还是很难把女儿当做一名‘小学生’来要求,我暗暗告诉自己:还是一切顺其自然吧!”谢军介绍说。
尽管现在的小佳颖和同龄人相比十分出色,好多人总爱把她称作“神童”,但谢军却不以为然。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只是希望尽可能地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她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而6岁上中学,10岁上大学……我们可不希望培养那种‘神童’式的孩子。现在所做的,只是想培养她一种好学的习惯,不会刻意让她学什么,只要是健康的,我都会全力支持。”说起对孩子的期望,谢军的观点十分明确:能运用不同的思考方式考虑问题,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知道需要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早期教育:努力创造“游戏识字”条件
女儿一出生,谢军就进行一些实验性的培养,效果良好,尤其是她的“游戏识字”颇有借鉴价值。小佳颖刚刚会坐,谢军就拿一些图文并茂的幼儿识字读物,照着图片讲解。女儿很快被眼前那些色彩斑斓的图片迷住了,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还不时地伸出小手去摸一摸。没过多久,小佳颖就会把那些小画书抓在手里,像模像样地翻看。为了让女儿“亲书爱书”,谢军还准备了很多不易撕破的小画书,撒放在孩子的左右,让她随时都能拿到书看。那时候,这些图书成了小佳颖最喜欢的玩具。
女儿一天天长大,为了让她轻松自然地接受汉字,谢军花了一番功夫,创设一个认物识字环境——在家里的墙壁上到处贴满各种各样的彩色字配画图片。不论大人抱着小佳颖站在哪里或坐在哪里,随时都能看到墙上图片的内容,即兴地给她讲解。没几次,小佳颖就能根据名称准确地指出图片上的物体了。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有时只有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小佳颖也不例外。不管大人说什么,她的眼神总是东瞧西望。不过,只要发现她对哪张图片感兴趣,大人就顺着她的目光,不停地讲那张图片上的字画。“这样的游戏不知道重复了多少回。那时,孩子还不会说话,对于大人们的举动,她的唯一反应就是‘咯咯’笑、‘咿咿呀呀’叫。”谢军回忆说。突然有一天,姥姥念出墙上图片中的一个字,然后问小佳颖,这个字在哪里?她居然伸出小手准确地指出,这令姥姥兴奋不已:“虽然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但她已经认识字了!”当时,女儿刚刚一岁。
小佳颖记性好,生字教几遍就记住了,可也很贪玩,所以一家人平时完全把教她识字当成是每日陪她玩游戏。小佳颖进步很快,等到会说话时,已经能把墙上的汉字都念出来了。虽然很多时候吐字不清,但可以肯定,她已经能分辨出字与字之间的区别。“一个15个月大的孩子,认识了几百个汉字,真是不简单!”邻居们都这样夸奖。
小佳颖快2岁的时候,妈妈又为她找了一套四本的游戏识字教材,是按照不同题材设计编印的,每本有1000个汉字,一共4000个汉字。“在和小佳颖做游戏时,就把汉字给她灌输进去了。”那套教材小佳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全学会了。“不过,小家伙学得快忘得也快,毕竟她只是认识了字的形体而并不完全理解那些字的内在含义。所以,为了巩固孩子的记忆,隔一段时间,我们会把那些识字教材翻出来给她复习一遍。一切教育过程,都在顺其自然中进行。从根本上讲,我们并不是很在意女儿具体学会了多少个汉字,主要是让她在快乐的游戏中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谢军如是说。
小佳颖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后,谢军就鼓励她自己阅读,女儿很快尝到了自己“读书看报”的甜头。而今,读书已经成为小佳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
家教原则:统一大人意见,严格要求孩子
小佳颖的爸爸吴少彬原来在新加坡工作,平常每隔一两个月才能回家。因此,每次回来,他难免有些宠爱女儿。而小佳颖也似乎知道家里最好“欺负”的人就是爸爸,所以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她都会带着甜甜的笑脸找老爸“商量”。不久,谢军发觉秘密:孩子在自己这里遭到拒绝之后,总能在她爸爸那里得到满足,这哪能行?于是,经过认真讨论,夫妇俩达成协议:在孩子面前要保持意见统一,对女儿过分的要求不予理睬。
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几件事,考验他们夫妇是否能够团结一致与小丫头“抗衡”。比如女儿要求在吃饭前吃糖;比如女儿看动画书要一下子找出好多本,直到把某一本书撕破才能安静下来;比如小家伙喂金鱼时总把自己的小手伸进鱼缸里搅和,等等。“面对诸如此类的小事,大人总得一边和她讲道理,一边告诉她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谢军说。
每到此时,女儿总会摆出可怜的样子耍赖皮,因为她尝到过四处拉“同盟”的甜头,所以在一处遭到拒绝之后,便跑到其他人面前求情。但她哪里想到现在家里的大人们都是一种态度,连最宠她的爸爸也敢说“不”了,小家伙真有些不适应了。怎么办,小佳颖才没有那么容易善罢甘休呢。她先满屋大声喊叫表示抗议,不管用;换一招,哭吧——喊着喊着就开始抹眼泪了。她一边用自己的小手擦眼睛,一边四处张望,观察大人们的表情。这时候,姥爷和爸爸意志有些不够坚定,看到小佳颖落下几滴眼泪,马上就要对她投降。姥姥和谢军赶紧用眼神制止他们。小家伙一看哭也没用,又换了一招,跑到平常对自己百依百顺的爸爸前,开口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居然用对妈妈表忠心的方式来“激”老爸,但爸爸还是不动声色,毫不让步。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小佳颖终于明白:自己的每一个要求并不是都能得到满足的。于是,遭到拒绝的时候,她会用自己能言善辩的小嘴巴据“理”力争,但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小家伙都能很高兴地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