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陶渊明被视为重视自我独立、追求自由的典范,然而生活的贫困让他在仕途和归隐之间反反复复,当他彻底弃官归隐,随着人生暮年的到来,生与死、功与名使他困扰,纵然是他喜欢的田园生活也无法消除他此时的顾虑,因此他渴望知音、渴望理解,他将精神世界寄托在阅读创作之中,以此来逃避现实。这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使得陶渊明的思想具有复杂性,通过他的诗文,我们不难看出陶渊明的复杂思想。
关键词:思想的复杂性;仕途;归隐;矛盾冲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02
一、仕途与归隐的矛盾冲突
陶渊明幼年时家道中落,日子过得十分贫困,亲朋好友劝他谋个一官半职,以摆脱生活的困境,因此为了生存,他不得不牺牲精神上的需求:“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在官场中,陶渊明向来看不惯依仗权势的官员,便咏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志向高洁的诗句;再加上他反感公务的束缚,于是最终才高气傲的陶渊明解印去职,归隐种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隐之后,他确实享受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安逸和心如止水的宁静:“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种宁静逍遥的生活正是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现实依据。然而,这种生活只是暂时的,在陶淵明的生活里,他始终面临着贫困的威胁,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云:“少儿穷苦。”他的《五柳先生传》也提到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在他的文章里总是提到生活的艰难,在绝笔之作里《自祭文》中说道:“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贫困的生活状况让陶渊明在是否出仕这个问题上反反复复。
陶渊明并非天生的隐者,他从小喜欢读书,也有匡世济国的志向,“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从这些诗歌来看,他确实很想报效国家,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当时的国家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方处于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东晋王朝偏安江南,苟延残喘,既无意整顿国政,又不想收复失地复国。与此同时,政治统治黑暗腐朽,社会不清明,朝堂之上的官员结党营私,在官场之中周旋,“或曲意逢迎;或相互攻讦;或尔虞我诈;或彼此倾轧”,种种原因迫使陶渊明彻底归隐山林,过起田园生活:“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二、生与死的困扰,功与名的苦恼
陶渊明在归隐返乡之后,避免了为宦为官的烦恼,却排除不了饥寒交迫的苦难。于是,从四十五开始,他的诗就很少歌咏“田家乐”了,说得较多的是贫苦、疾病和死亡。随着人生暮年的到来和身体的日渐衰朽,死亡问题引发了诗人的揪心之痛,他在诗文中反复咏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短暂、死亡来临之际的忧惧,“人生如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他的诗歌中,最能表达陶渊明生命悲剧意识的应该算是他的绝笔之作《自祭文》和《挽歌诗三首》,《挽歌》是古代用于丧葬的歌,相传主要是由送灵柩者所唱,陶渊明以亡人自诉语气作《挽歌诗三首》,第一首写殓,第二首写祭,第三首写葬,均从容娓娓道来,不喜不悲,表现了平静坦然、洒脱达观的至高人生境界!
陶渊明反复吟咏生命短暂、时光飘忽的主题,其焦虑困扰感的强烈在此前及同时代的诗人中无人堪比,《杂诗八首》最集中地表达了这种岁月如流的感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既然死亡作为日益迫近的事实,无可逃遁,恐惧和忧虑也无济于事,因此,让生命有所寄托,以此来超越这一事实,这就涉及了功名和作为。
提及功名和作为,这给陶渊明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与其说陶渊明忧惧死亡,不如说他是在遗憾一生无所作为,从《命子》和《责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先祖的颂扬和对子孙在功名上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他深受儒家建功于社会的思想的影响,希望有所成就。因此,他早年出仕是有一定的目的,《荣木》诗云:“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生有高士明,既没传无穷”,可见,陶渊明向往仰慕立功扬名的生命境界,然而隐居田园的宁静生活并没有实现他的愿望,建功之志没有实现让他很遗憾,“弹冠乘通律,但惧时我遗。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时光如流、功业无成带给他强烈的悲剧感!
唐代诗人杜甫最早明确地说出陶渊明内心的复杂:“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遗恨枯槁。”,尽管陶渊明否认追求建功立业身后名的价值,却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在乎自己的“名”,事实上,他并不能超脱这一信仰,其《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云:“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这里就清清楚楚的道出了一个“名”!
三、渴望交友与知音难觅的矛盾,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对照
田园生活让陶渊明过的怡然自乐,却难以安顿他的心灵,他隐居田园之中,与很多朋友来往甚勤,经常一起谈天说地、喝酒游赏:“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陶渊明性格宽厚随和,待人真诚,许多赠答诗都可以看出他对朋友的真诚:“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军”、“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在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很重视这些普通的朋友,但是能够理解和认同他的人生选择和内心苦恼的朋友并不多,知音更是难觅,面对复杂的人生选择以及艰难的生活,陶渊明很孤单,他渴望理解、呼唤知音,以此表达自己的固穷守节之志,消除强烈的孤独感:“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己矣向所悲”,《饮酒三十首》之九写到“田父”劝他:“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对于陶渊明而言,不是具体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的疏离使他孤独,而是因为生不逢时,那个求真向善的时代早已弃他而去。 虽然他摆脱了官场上尔虞我诈的生活,而精神上那种孤独寂寞的感觉一直笼罩着他,其《杂诗八首》之二就描写了长夜难眠的感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余知,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田园生活难以安抚他的心灵,现实中又很难遇到心灵知音,陶渊明不得不回归孤独的精神世界,通过读书创作获得精神支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通过读书,他得以进入一个心灵自由驰骋的空间,更久远的上古时代给予他精神力量:“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求真”,通过创作,他可以抒发言志,宣泄感情,他将创作视为一种倾诉,借此消除内心的孤独感,同时也希望人们理解他固穷守节、安贫乐道的品格!犹如他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君臣、没有压迫、到处充满了和平幸福的美好世界,这里是陶渊明的理想世界,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多数人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
由此可见,深陷于贫困孤独之中,读书创作始终是他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陶渊明在逃避那个时代,但实际上,他无时无刻不在控诉那个时代和落魄的现实生活,陶渊明在幻想和现实的夹缝中自娱述志!
除此之外,魏晋时期,思想解放,儒学中衰,各种思潮流行一时,陶渊明归隐后,以适性自由为特征的道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当陶渊明面对日渐穷困的生活时,把建功立业以及树立清名作为终极价值的儒学观念一直困扰着他,因此陶渊明深深地陷入了这两种思想的影响之中。
综括以上所论,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结合他生活的时代环境及其文学作品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他的人生追求和选择,也可以理解他复杂的思想,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思想,才使得他在文学领域里成为一颗不朽的明星!
参考文献:
[1]钱念孙.中国文学史演义.修订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68-169.
[2]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6-179.
[3]吳怀东.三曹与魏晋文学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171-172.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思想的复杂性;仕途;归隐;矛盾冲突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02
一、仕途与归隐的矛盾冲突
陶渊明幼年时家道中落,日子过得十分贫困,亲朋好友劝他谋个一官半职,以摆脱生活的困境,因此为了生存,他不得不牺牲精神上的需求:“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在官场中,陶渊明向来看不惯依仗权势的官员,便咏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志向高洁的诗句;再加上他反感公务的束缚,于是最终才高气傲的陶渊明解印去职,归隐种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隐之后,他确实享受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安逸和心如止水的宁静:“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种宁静逍遥的生活正是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现实依据。然而,这种生活只是暂时的,在陶淵明的生活里,他始终面临着贫困的威胁,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云:“少儿穷苦。”他的《五柳先生传》也提到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在他的文章里总是提到生活的艰难,在绝笔之作里《自祭文》中说道:“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贫困的生活状况让陶渊明在是否出仕这个问题上反反复复。
陶渊明并非天生的隐者,他从小喜欢读书,也有匡世济国的志向,“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从这些诗歌来看,他确实很想报效国家,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当时的国家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方处于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东晋王朝偏安江南,苟延残喘,既无意整顿国政,又不想收复失地复国。与此同时,政治统治黑暗腐朽,社会不清明,朝堂之上的官员结党营私,在官场之中周旋,“或曲意逢迎;或相互攻讦;或尔虞我诈;或彼此倾轧”,种种原因迫使陶渊明彻底归隐山林,过起田园生活:“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二、生与死的困扰,功与名的苦恼
陶渊明在归隐返乡之后,避免了为宦为官的烦恼,却排除不了饥寒交迫的苦难。于是,从四十五开始,他的诗就很少歌咏“田家乐”了,说得较多的是贫苦、疾病和死亡。随着人生暮年的到来和身体的日渐衰朽,死亡问题引发了诗人的揪心之痛,他在诗文中反复咏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短暂、死亡来临之际的忧惧,“人生如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他的诗歌中,最能表达陶渊明生命悲剧意识的应该算是他的绝笔之作《自祭文》和《挽歌诗三首》,《挽歌》是古代用于丧葬的歌,相传主要是由送灵柩者所唱,陶渊明以亡人自诉语气作《挽歌诗三首》,第一首写殓,第二首写祭,第三首写葬,均从容娓娓道来,不喜不悲,表现了平静坦然、洒脱达观的至高人生境界!
陶渊明反复吟咏生命短暂、时光飘忽的主题,其焦虑困扰感的强烈在此前及同时代的诗人中无人堪比,《杂诗八首》最集中地表达了这种岁月如流的感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既然死亡作为日益迫近的事实,无可逃遁,恐惧和忧虑也无济于事,因此,让生命有所寄托,以此来超越这一事实,这就涉及了功名和作为。
提及功名和作为,这给陶渊明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与其说陶渊明忧惧死亡,不如说他是在遗憾一生无所作为,从《命子》和《责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先祖的颂扬和对子孙在功名上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他深受儒家建功于社会的思想的影响,希望有所成就。因此,他早年出仕是有一定的目的,《荣木》诗云:“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生有高士明,既没传无穷”,可见,陶渊明向往仰慕立功扬名的生命境界,然而隐居田园的宁静生活并没有实现他的愿望,建功之志没有实现让他很遗憾,“弹冠乘通律,但惧时我遗。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时光如流、功业无成带给他强烈的悲剧感!
唐代诗人杜甫最早明确地说出陶渊明内心的复杂:“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遗恨枯槁。”,尽管陶渊明否认追求建功立业身后名的价值,却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在乎自己的“名”,事实上,他并不能超脱这一信仰,其《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云:“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这里就清清楚楚的道出了一个“名”!
三、渴望交友与知音难觅的矛盾,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对照
田园生活让陶渊明过的怡然自乐,却难以安顿他的心灵,他隐居田园之中,与很多朋友来往甚勤,经常一起谈天说地、喝酒游赏:“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陶渊明性格宽厚随和,待人真诚,许多赠答诗都可以看出他对朋友的真诚:“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军”、“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在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很重视这些普通的朋友,但是能够理解和认同他的人生选择和内心苦恼的朋友并不多,知音更是难觅,面对复杂的人生选择以及艰难的生活,陶渊明很孤单,他渴望理解、呼唤知音,以此表达自己的固穷守节之志,消除强烈的孤独感:“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己矣向所悲”,《饮酒三十首》之九写到“田父”劝他:“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对于陶渊明而言,不是具体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的疏离使他孤独,而是因为生不逢时,那个求真向善的时代早已弃他而去。 虽然他摆脱了官场上尔虞我诈的生活,而精神上那种孤独寂寞的感觉一直笼罩着他,其《杂诗八首》之二就描写了长夜难眠的感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余知,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田园生活难以安抚他的心灵,现实中又很难遇到心灵知音,陶渊明不得不回归孤独的精神世界,通过读书创作获得精神支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通过读书,他得以进入一个心灵自由驰骋的空间,更久远的上古时代给予他精神力量:“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求真”,通过创作,他可以抒发言志,宣泄感情,他将创作视为一种倾诉,借此消除内心的孤独感,同时也希望人们理解他固穷守节、安贫乐道的品格!犹如他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君臣、没有压迫、到处充满了和平幸福的美好世界,这里是陶渊明的理想世界,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多数人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
由此可见,深陷于贫困孤独之中,读书创作始终是他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陶渊明在逃避那个时代,但实际上,他无时无刻不在控诉那个时代和落魄的现实生活,陶渊明在幻想和现实的夹缝中自娱述志!
除此之外,魏晋时期,思想解放,儒学中衰,各种思潮流行一时,陶渊明归隐后,以适性自由为特征的道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当陶渊明面对日渐穷困的生活时,把建功立业以及树立清名作为终极价值的儒学观念一直困扰着他,因此陶渊明深深地陷入了这两种思想的影响之中。
综括以上所论,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结合他生活的时代环境及其文学作品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他的人生追求和选择,也可以理解他复杂的思想,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思想,才使得他在文学领域里成为一颗不朽的明星!
参考文献:
[1]钱念孙.中国文学史演义.修订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68-169.
[2]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6-179.
[3]吳怀东.三曹与魏晋文学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171-172.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