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求在教学中科学地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是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的深化和落实“大纲”要求的基本保证。为了更好地解决“文言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桥和船”的问题,笔者做了以下的探索。
一、通过文章主题思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道德情操教育
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文章的主旨和灵魂。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还要致力于思想内容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启示,受到思想教育。如《曹刿论战》是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曹刿毅然挺身而出,以国家安危为己任,指挥若定的爱国者形象。教学本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学习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处处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献身的高度出发,刻苦学习,磨炼意志,修养品格。
二、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
选入课本的文言文,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它们都是我国优秀作家生动精炼的语言文字写出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用各种不同的体裁描绘大自然、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的作品。它大都以生活的描述,向学生表明应提倡什么,肯定什么和否定什么。通过文言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例如,钱大昕笔下的《奕喻》,文中指导出了生活中的一个哲理,即“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由此教育学生为人要谦虚谨慎,多看到自己的不足,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同时要努力广见博识,寻求客观真理,切莫以主观狭隘与偏见去评判他人的行为。教学时,引导学生扣住课文语言形成的分析,深入理解思想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胸襟和气度。
三、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
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文言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进取精神。 进取,要有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执着的奋斗精神。《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该故事虽是传说,但它给我们的启示却很深刻。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应当有一种下定决心,不畏艰难险阻的执著精神,奋斗不息,拼搏不止。
四、培养学生谦虚好学,谦逊和气的品德
教育学生要以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以逐步自我完善。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的《论语》便是很好的教材。如文中所写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则教育学生勤勉好学,多向他人请教,不认为向学习比自己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一件可耻的事。在学习方法上尚牢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而在个人修养上不要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冷漠和不解,要经常检查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向他人学习,教导和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有耐心,永不感到疲倦。
五、运用朗读,诱发语感
“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文言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名家名言。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为语感训练的材料,使学生通过有表情、有节奏的反复诵读。在内心不断掀起情感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境入情,在诵读中形成具体的形象来引发学生语感,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如以《岳阳楼记》为例,课文的第三段描写的景物都是“阴惨之景”表露出的抑郁,忧伤的情感,是凄凉阴森的气氛,这就决定了语调应该是低沉的、感慨的。而第四段所描写的景物是“阳和之景”,所流露的情感是喜悦的、旷达的。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应以爽朗而轻快的语调读出恬静而明朗的气氛。就因为文言文有声音方面的美感,所以学生喜欢它,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
习惯
书法,是中国一种传统艺术,在执笔、运算、结构等都有很多的讲究。纵观历代的书法作品,内容大都以古诗、文言文和一些名句为主。如《岳阳楼记》《陋室铭》等都是书法家的名贴。所以学完每一篇文言文之后,教师要很好地掌握有关书法的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读贴、描红、临贴。使学生练好字,在习字中得到美的感受。同时,经常搞书法比赛,以文言文为内容,按一定章法、布局等进行创作,这样不仅教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序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美观,而且可以使学生熟记课文,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这样训练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对作文书写格式正确,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也是有帮助的。
总之,德是立身之本,但在学校里,光在政治课上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应寓德育教育于各科的教学之中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民族中学)
一、通过文章主题思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道德情操教育
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文章的主旨和灵魂。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不能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还要致力于思想内容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启示,受到思想教育。如《曹刿论战》是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曹刿毅然挺身而出,以国家安危为己任,指挥若定的爱国者形象。教学本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学习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处处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献身的高度出发,刻苦学习,磨炼意志,修养品格。
二、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
选入课本的文言文,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它们都是我国优秀作家生动精炼的语言文字写出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用各种不同的体裁描绘大自然、社会生活和人物思想的作品。它大都以生活的描述,向学生表明应提倡什么,肯定什么和否定什么。通过文言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例如,钱大昕笔下的《奕喻》,文中指导出了生活中的一个哲理,即“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由此教育学生为人要谦虚谨慎,多看到自己的不足,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同时要努力广见博识,寻求客观真理,切莫以主观狭隘与偏见去评判他人的行为。教学时,引导学生扣住课文语言形成的分析,深入理解思想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胸襟和气度。
三、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
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文言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进取精神。 进取,要有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执着的奋斗精神。《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该故事虽是传说,但它给我们的启示却很深刻。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应当有一种下定决心,不畏艰难险阻的执著精神,奋斗不息,拼搏不止。
四、培养学生谦虚好学,谦逊和气的品德
教育学生要以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以逐步自我完善。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的《论语》便是很好的教材。如文中所写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则教育学生勤勉好学,多向他人请教,不认为向学习比自己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一件可耻的事。在学习方法上尚牢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而在个人修养上不要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冷漠和不解,要经常检查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向他人学习,教导和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有耐心,永不感到疲倦。
五、运用朗读,诱发语感
“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文言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名家名言。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为语感训练的材料,使学生通过有表情、有节奏的反复诵读。在内心不断掀起情感波澜,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入境入情,在诵读中形成具体的形象来引发学生语感,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如以《岳阳楼记》为例,课文的第三段描写的景物都是“阴惨之景”表露出的抑郁,忧伤的情感,是凄凉阴森的气氛,这就决定了语调应该是低沉的、感慨的。而第四段所描写的景物是“阳和之景”,所流露的情感是喜悦的、旷达的。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应以爽朗而轻快的语调读出恬静而明朗的气氛。就因为文言文有声音方面的美感,所以学生喜欢它,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
习惯
书法,是中国一种传统艺术,在执笔、运算、结构等都有很多的讲究。纵观历代的书法作品,内容大都以古诗、文言文和一些名句为主。如《岳阳楼记》《陋室铭》等都是书法家的名贴。所以学完每一篇文言文之后,教师要很好地掌握有关书法的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读贴、描红、临贴。使学生练好字,在习字中得到美的感受。同时,经常搞书法比赛,以文言文为内容,按一定章法、布局等进行创作,这样不仅教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序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美观,而且可以使学生熟记课文,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这样训练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对作文书写格式正确,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也是有帮助的。
总之,德是立身之本,但在学校里,光在政治课上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应寓德育教育于各科的教学之中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