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指导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l98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现行教材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探究性学习;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77
  探究性学习现行九年级化学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我们使用的沪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下两册共有45个“活动与探究”,这就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感受探究性学习
  教材一开始安排了玻璃和有机玻璃的性质比较,让学生收集一些玻璃和有机玻璃的样品,进行以下实验:1. 取各种样品一片投入水中,哪些材料能浮在水面上?2. 试一试哪种材料容易破碎、断裂?3. 用小刀在样品上刻划或切割,它们的硬度有什么不同?4. 用坩埚钳分别夹持各种样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各产生什么现象?
  让学生按教材步骤进行实验,引导他们了解安排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比较两种材料的密度、硬度、柔韧性、可燃性的不同。同时反过来让学生讨论:为了比较这两种材料的密度、硬度、柔韧性、可燃性的不同应该做怎么样的实验?是不是就是以上的这几个方面的实验?这些就是我们的探究性学习,它不同于简单的化学知识传授,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要进行实践,要做实验验证。
  二、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会设计探究性学习实际就是让他们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步骤:发现问题→做出假设或猜想→设计方案→收集资料和材料→进行验证→获取结论。但空荡荡干巴巴讲这些探究步骤,学生不感兴趣,显然也难于理解,对具体的问题学生自然是不知所云,不知道怎样发现问题,提出的假设也贴不上边,更难于设计方案和验证。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先给学生做了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取A、B两只烧杯,A烧杯中装的是蒸馏水和酚酞,B烧杯中装的是浓氨水,再用大烧杯将两只小烧杯罩上,过一段时间,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这就是发现问题。为什么会变红呢?让学生做出假设,归纳汇总后有以下几个方面:A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其溶液本身就会自然变红;大烧杯中有某种物质进入A烧杯中,使A烧杯溶液变红;B烧杯中有某种物质进入A烧杯中,使A烧杯溶液变红。
  让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1. 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放置一段时间,无变化,说明假设1不成立;2. 将第一步配置的蒸馏水和酚酞液用大烧杯罩起来,无变化,说明假设2不成立;3. 取少量酚酞,向其中滴加氨水,溶液变红,说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如图)。
  通过这个现象明显的课堂实验,要让学生知道探究性学习强调的不是动手实验操作技能,而是包括從提出问题到求得结论、做出评价的整个过程。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能发现问题、能够制定一套方案,会设计探究性学习。
  三、引导学生实践探究性学习
  1. 通过设问创造情境,引导探究
  在复习“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时,笔者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有哪些奇妙之处?学生的回答有很多,其中一个“气重阻燃”,怎么证明呢?这样就把学生引入探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的问题上来。学生做了二氧化碳使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熄灭的探究实验,更好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性质。
  2.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探究
  在学习蛋白质的性质时,笔者联系生活中的“盐卤点豆腐”,引导学生探究蛋清在蒸馏水和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溶解性的不同,得出蛋白质“盐析”的性质;联系生活中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游泳池用硫酸铜溶液消毒等事件,引导学生探究蛋清在加热、加入乙酸铅等重金属盐时出现凝固,得出蛋白质“变性”的性质,进而确定蛋白质的检验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更感兴趣,更好地激起他们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3. 通过借助教材、报刊、网络等资源,引导探究
  在讲解废金属的危害时,教材中指出两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可以详细了解废金属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危害?不同的废金属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防止这些危害?怎样正确对待废金属?……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他们不仅更好的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而且拓展了知识面。要让学生了解到新知识不仅可以来自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还可以通过许多其他途径进行探究而获得。
  4. 通过结合实验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在讲解“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过程中,由于内容枯燥乏味,笔者就将计算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首先笔者用PPT展示了著名景区“九寨沟、黄龙”的介绍,让大家大开眼界;同时告诉学生登上海拔3700米的黄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缺氧,游客需要背着个氧气袋,接着提问学生“氧气袋中的氧气用什么方法制得的吗?”根据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回答有:电解水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分解制氧气……这时笔者就引入问题:“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制取正常氧气袋的一袋40L氧气(密度1.43g/L),用需要多少高锰酸钾?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来?”这样不仅复习了氧气的制备方法,而且还自然步入了本节课的主题,巩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重点在于找出已知物和未知物质量比例关系。最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分别用6g和3g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各组分别能制得氧气多少克?学生根据刚刚的学习,得出的结论也比较集中。整个过程中,计算不仅不再单调,学生也不会感觉计算太难,而且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总之,对于“活动与探究”的教学,我们教师重在引导,学生重在“主动、合作、探究”。教师要让学生更好的发挥主动性,让他们真正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以西藏南部外流水系冰川系统结构为基础, 应用冰川消融与夏季气温的关系、冰川径流变化规律、平衡线的代表性特征及其上升的降温效应, 提出冰川系统变化的功能模型. 结果表明
摘要:学生作文难教的问题,语文教师都深有体会。不少学生写的作文不是偷梁换柱、胡编乱凑,就是没有一点新鲜感。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引导学生积累与思考,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以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本文中,笔者谈谈个人作文教学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思考;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特征的挑战;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人文素质教育薄弱、忽视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缺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等盲点.
摘要: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激活自己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反思;措施  中图
吳小艾
摘要:高三英语复习备考要非常讲究侧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单词的记忆更需讲求方式,而且作为教师,越到高三后期备考的紧张时期,越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激励鼓舞他们。  关键词:阅读;写作;单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73  经过几轮高三英语复习的洗礼,才逐渐意识到复习备考过程中的一些策略,大到整体方向的策略,小
情商、智商对一个人成功的关系重大,从教学角度出发,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大学生通常出现的人格障碍来进行情商教育,避免人格缺陷的产生,从而塑造健康人格,培养合格人才.
关注健康和长寿的人,应该听说过一帮“坏小子”的鼎鼎大名—自由基。什么是自由基呢?  无处不在自由基  在由原子组成的世界中有一个特别的法则:只要有两个以上的原子组合在一起,它们的外围电子就一定要配对;如果不能配对,它们就只得靠“掠夺”别的电子使自己变得安稳。在化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氧化”,这种有着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叫作自由基。  自由基的种类非常多,存在的空间相当广泛,可谓无处不在。在生物体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主体性教学组织形式,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本文浅谈了以教师为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75  一直以来,特别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