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交际理论为指导,探讨对英语语音课程改革。通过建构“交际语音”理念,改革语音课程的教学模式,重构语音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消除传统语音教学以音段教学为重点的弊端,探讨以提高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的“交际语音”教学。一个学期的语音教学改革的实验表明,从传统的音段教学转变为超音段教学,通过交际场景,把语音教学从纯粹的语音知识体系层次上升到交际层次,引导学习者有意识地运用语音的交际功能,提高其交际意识,尤其在交际场景下对重音、语调等核心内容的教学与训练,对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口语在语音层面上有明显的帮助。
关键词:交际理论;英语语音教学;口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1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7)01-0040-06
一、引言
“语音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1]。在英语中,语音能力对于听、说技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非母语的环境下,学习者的语音学习,乃至语音习得,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语音教学的方式获得的。目前对英语语音教学的研究也早已从研究语音系统(包含子系统)的教学、语音教学模式探索、语音教学的现状转向为语音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如语音与口语、听力、阅读理解等的关系[2-4]。因此,语音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与语音研究、语音教学研究的变化同步的是,语音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与语音教材的编写理念、设计原则也从侧重音素和单词的发音,过渡到连读、弱读、重音、节奏和语调等方面,学习者的训练重点也从单一的音素训练,转变为连贯语流的超音段音位。超音段中,重音、语调具有交际功能。叶美茹[5]的研究“发现了语音与语音意识二者存在显著相关”,因此通过语音,提高学习者的交际意識,对提高学习者的语音水平,乃至口语水平、口语能力显然是有帮助的。
二、“交际语音”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统语音教学体系与缺点
传统的语音教学内容通常划分为音素、音节、重音、弱读、连读、节奏、语调等,形成“以点到面”的语音知识体系。目前主流的语音课程教材基本以前述的体系编排,现以国内著名出版社近几年出版的三本语音教程作为范本(见表1)。
上述教材的编排体系具有明显的语音体系“碎片化”“ 孤立化”,导致“在语速、停顿、连读三项流利度指标上,中国大学生与英国母语大学生相比均存在质和量的巨大差异,因而使其朗读的语篇具有明显的碎片化和滞阻性的非流利特征”[6]1。在朗读或口语交际过程中,出现音素的非准确性,重音的缺失,语调的使用错误,导致可理解性非常低,严重的情况下,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能够“恰当地传达交际意图、顺利实现交际目标的能力”[7]应成为语音教学的方向。语音教学的目标应是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以实现交际功能为价值取向。
(二)“交际语音”教学的必要性
任何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语言主要是作为交际工具而产生和存在的”[8],因此,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应是语言教学的目的。“如果将语音的教学目标定为可理解度或交际的有效性,则教学重点可以放在语流韵律特征,尤其应围绕句重音和调核重音,而不再以元音和辅音为重点”[9]。具体到语音教学中,英语中具有交际功能的语音子系统是重音与语调。因此,语音教学中,把重点放在重音、语调的训练上,促进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语音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音外貌,矫正、完善学习者在语音、节奏、语调方面的缺点,习得较为地道的英语语音,更重要的是, 在于使学习者真正掌握、运用语音的交际功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交际目标与行事意愿, 从而提高交际的有效性。即是说,语音教学是为了“交际”而教。因此,笔者提出“交际语音”理念。
(三)“交际语音”理念
“交际语音”理念是指对具备交际行为特征的语音系统的语音教学,包含传授交际意识、交际功能、交际策略,以及实现有效的交际行为的英语语音结构。通过对语音课堂教学的重构,“交际语音”从语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三方面构建“交际语音”教学体系(如图1),即语音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交际能力。通过语音课堂的教学,把语音的操练置于有意义的交际情景下,提高学习者对语音结构的交际功能的认识,从而掌握运用语音结构实现其交际功能。学习者能够从对方的语音语调解读对方的交际意图,促进其口语交际能力。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英语语音(口语)评估与测试领域的相关实证研究显示出两大趋势:第一,语音标准的关注点从口音(accentedness)转向可理解度(comprehensibility)和清晰度(intelligibility),强调交际的有效性。第二,超音段语音特征(节奏、重音、语调)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可理解度和清晰度,并可作为客观评定口音、可理解度和清晰度的指标”[9]。“侧重话语的可理解性及交际的有效性。这一重心的转移是语言教学从注重知识、形式转向注重功能、交际的体现”[10]。
因此,语音教学的理念应转变为“交际语音”,以此指导语音的教学与学习的目标、改革。
1.语音教学的重点
基于语音教学是为了实现交际这一教学目的及实现社会交际功能,“交际语音”的教学重点以能够提高交际有效性的语音系统为主,具体到实践操作中,则以重音、语调为教学重点,并串连其他的超音段特征,尤其是节奏,因为“重音音节是节奏单位的主体”[11]。
从感知角度看,重音是由突显造成的。“突显是由音高、音长、音响与音强等四个主要的因素共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表现突显的因素中,音高是最重要的,然而音长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12]86。因此,在单词层面上,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的音长差异是感知重音的重要因素;在句子层面上,单词是否获得实际的重音则决定着节奏的最终形态,并影响语调的曲拱。“由于英语本族语者在对一段语流解码的过程中,主要靠对重读音节的感知、预测来帮助理解[13]”,“戴维·克里斯特尔(1976)认为,语调不仅与声音的高低有关,而且与句子重音、节奏及话语速度联系密切”[14]。重音、节奏、语调三者虽然性质不同,但是其关系密不可分,对传递的信息(信息焦点)、信息解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影响交际的有效性。因此,“交际语音”倡导以重音、节奏、语调三个子系统作为语音教学的重点。 2.“交际语音”教学的设计理念
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取决于学习者是否在交际行为中具有交际意识,英语语音系统中具有交际功能是重音与语调系统。基于此,进行“交际语音”的总体教学设计。
在语音教学中,从“交际语音”的理念出发,构建交际场景下的情景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以交际语篇作为教学内容的承载、语音系统知识的载体以及语音训练的主要场景。因此,“交际语音”教学不再以孤立的音段、音位训练为重点,而以超音段的讲授与训练为重点,教学内容与训练均以重音、语调和节奏为主。
三、语音教学的体系重构
从“交际语音”教学的角度出发,本研究进行语音教学的体系重构。
(一)重构语音教学内容
“交际语音”教学体系不再采用元音、辅音、音节、重音、连读、弱读、节奏、语调等传统的语音知识体系,而是聚焦于具备交际功能的两大语音子系统重音与语调。在聚焦这两大语音系统基础上,把连读、弱读与节奏等超音段纳入到语音教学中(见表2)。
“交际语音”主要以连贯语流的超音段特征建构语音教学内容体系。重音与语调为教学重点,提升学习者的交际意识,为实现交际功能打下良好基础。节奏、连读、弱读等次重点教学内容是为了提升学习者语流的流利度。在教学过程中,仅对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音段发音进行一定的矫音训练。
(二)重构“交际语音”教学
以“交际语音”作为语音教学的目标,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三方面重构“交际语音”教学。
1.调整语音教学的理念
语音教学的目标应是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以实现交际功能为价值取向。基于语音为交际服务的宗旨,让学习者掌握语音的交际功能无疑对其语音水平,乃至口语水平都是有帮助的。因此,语音教学素材的选择以交際为目标,因此在选择素材时,以实现“一切为了交际”的教学目标,以篇章作为选材标准。
2.语音教学模式
“交际语音”教学模式以情景教学法,以交际语篇为媒介,传授语音知识,进行语音操练。教学过程遵循如下步骤:
第一,呈现素材。素材以交际语篇作为选材,文本包含对话、段落、语篇等,文体则涉及记叙、说明、新闻、诗歌,甚至戏剧等。通过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素材。
第二,分析素材。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①对篇章进行断句,即把语篇分割成更小的信息单元,使信息结构与语音结构匹配。换句话说,就是划分意群或语调群;②在语调群层次上,进行重音分配,即判断语调群中的有重音的单词;③在重音分配的基础上,切分语调群,划分调冠、调头、调核与调尾成分;④确定调核成分的声调,即调型;⑤调群成分与音高、节奏的匹配。
为了让学习者对语调模式有最直观、最基本的了解,在教学中笔者把包含所有语调成分,且调核成分成为降调的整体音高走势定义为无标记音高,则无标记音高界定为低调冠、高调头、调核为降调且有调尾的整体音高走势,如图所示:
无标记音高与节奏匹配的规则:调冠读得轻快,调头、调核成分中的重读音节朗读慢且清晰,调尾轻快。节奏上形成“两头快,中间慢”的节奏模式。这样,学习者对基本的英语音高走势以及节奏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第三,模仿素材。在分析素材的基础上,引导学习者进行模仿。模仿第一步,输入。学习者进行静听,熟悉重音与整体语调,在语言实验室条件下,教师可以设置教学软件进行自学模式供学习者自行把握输入的程度;第二步,跟踪模仿,按照录音样本,以小句进行模仿;第三步,脱稿模仿,在无录音样本情况下,学习者反复朗读,同时回想录音样本,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第四步,对朗读中不清楚的地方,学习者利用自主学习模式,静听录音样本,有的放矢地针对练习。
第四,实操训练。以演讲、复述、朗读作为语音教学的自主训练的主要形式。
3.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以上述的“重构‘交际语音’教学内容体系”图表中所列的项目为教学、学习和训练的重点。
四、交际理论下的语音教学效果
为了验证“交际语音”教学的效果,本研究以30名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一个学期的语音教学实验,教学安排为每周4课时,为期13周。语音课堂上,实验受试者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以重音、节奏、语调为重点的语音系统的讲授与训练;同时,在课后实验受试者按照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语音教学开始前,对所有实验受试者进行第一次语音评估测试,期末实验结束时对其进行第二次语音评估测试。
语音评估测试要求受试者对包含音位最小配对、短语重音、语篇等三种形式的测试内容进行朗读。受试者的语音测试录音在语言实验室进行,采用WAV格式保存,并进行降噪处理。
语音课教师及2名英美本族语的外籍教师组成语音评估测试小组,一方面通过对实验受试者进行两次的语音测试进行主观评估;另一方面,通过Praat分析软件对实验受试者的语音测试进行分析,对受试在语篇中的重音、语调的音高频谱进行提取、检测,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软件分析的结果与主观评估呈正相关,即主观评估中获高分的学习者,其软件分析的测试结果也较为符合英语语流的标准。
不管受的重音、语调的绝对音高具体走势如何,只有符合或者趋近英语语言音系规定的走势,才能被认为是良好的,对于交际来说,也就更加具有有效性。因此,本研究不在于探讨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学习者个体在某个重音上的音高绝对频率改变了多少,而是在考察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受试的整体音高或者语调曲拱是否更符合英语语言音系的习惯和走势,比如陈述句的整体音高是否更趋向于英语音系的渐降模式,因此,本研究只考察经训练之后受试在重音、语调方面是否有改变?限于篇幅,把重音、语调改变的具体程度暂且不论。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有意识地让实验受试者进行重音、语调的训练,使之在朗读中对重音、语调的意识明显提高,其交际的有效性有一定的提高。 陈桦,孙欣平[13]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英语语调意识训练对提高学习者的语调意识有明显效果”。本实验结果也表明,通过为期13周的“交际语音”教学,实验受试者在重音意识,实现重音方面表现较好,语调的提高程度低于重音方面的习得,而在节奏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这可能要归咎于汉语的“音节等时”节奏对英语的“重音等时”节奏习得造成的母语负迁移,不是仅仅通过13周的短期训练就能够修正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学习者在重音意识与重音实现等方面的提高,节奏问题将得以进一步解决。实验受试者的语音测试结果表明学习者主要表现: 1.非重读音与重读音节的对比明显提高
在朗读单词、短语时,学习者懂得充分利用加大重读音节的气流,尤其是有意识地延长重读音节,以此实现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之间的区别,实现单词的重音,乃至于句子重音。受试懂得通过延长重读音节这一手段尤为可贵。 评分者对轻重音节分明朗读者的评分,明显高于轻重音节不够分明朗读者的评分。从听觉感知上,音节长短分明的英语单词最直接的听觉感知印象是不同于音节等时的语言,如汉语的节奏,同时音节长短分明也是重音分明的典型标志之一,重音分明,从信息论角度看,则意味着新、旧信息的交换更加清晰,从而提高了话语的可理解程度,因此在评估中也获得更高的分数。
2.有意识地运用重音系统
学习者意识到重音在语音系统,乃至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学习者基本上掌握句子重音规则,朗读时对语调群中的实词分配重音,虚词不分配重音。但是,在句子重音方面,实词的重读音节是否获得实际的重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有意识地运用语调表达交际功能,虽然其表现仍有待改善
学习者基本掌握语调的基本调型,尽管样本的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在重音、语调方面有所改善,但在连贯语流的节奏方面,受试者仍然缺乏英语本族语者的节奏特征,体现出较明显的汉语母语的音节等时节奏特征。
综上所述,“交际语音”教学通过强调重音、语调的教学、训练与学习,使学习者掌握了传达交际信息的语音结构,从而提高了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此,对学习者掌握实现交际功能的语音结构重音和语调学习有较明显的效果,学习者的交际有效性也进一步提高。 但是“交际语音”教学对英语节奏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汉语的音节等时节奏特点的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过于强势造成的,需要进一步探讨原因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李传芝. 大学英语语音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今日科苑, 2010(2): 225-226.
[2]骆家红. 英语语音训练对中学生听力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高佩君. 语音意识课堂训练对蒙、汉成人英语学习者听力水平的影响对比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5.
[4]林贞. 基于汉英语音差异对英语听力的负迁移[J].语文建设, 2016 (21): 85-86.
[5]叶美茹. 英语语音水平对英语学习影响的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6.
[6]周卫京, 宋会萍.中国大学生产出性英语语音素质管窥[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 (3):1-7.
[7]陈新仁,李民.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失误新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 (2):8-12.
[8]方绪军,杨惠中. 制定全国统一的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原则与方法[J]. 现代外语,2008 (4):380-387.
[9]田朝霞, 金檀. 英语语音评估与测试实证研究——世界发展趋势及对中国教学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5(3):80-86.
[10]裴正薇.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理论、选择与思考[J].外语界. 2014(3):88-95.
[11]许希明, 沈家煊. 英汉语重音的音系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 (5): 643-656+799.
[12]Roach, P.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2nd edition) [M].A Practical Cour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86.
[13]陳桦,孙欣平. 英语语调意识训练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有效性[J].外语学刊. 2008 (2) :135-139.
[14]蒋红柳,石坚.语调是语言之魂[J].中国外语,2009(1): 69-73.
关键词:交际理论;英语语音教学;口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1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7)01-0040-06
一、引言
“语音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1]。在英语中,语音能力对于听、说技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非母语的环境下,学习者的语音学习,乃至语音习得,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语音教学的方式获得的。目前对英语语音教学的研究也早已从研究语音系统(包含子系统)的教学、语音教学模式探索、语音教学的现状转向为语音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如语音与口语、听力、阅读理解等的关系[2-4]。因此,语音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与语音研究、语音教学研究的变化同步的是,语音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与语音教材的编写理念、设计原则也从侧重音素和单词的发音,过渡到连读、弱读、重音、节奏和语调等方面,学习者的训练重点也从单一的音素训练,转变为连贯语流的超音段音位。超音段中,重音、语调具有交际功能。叶美茹[5]的研究“发现了语音与语音意识二者存在显著相关”,因此通过语音,提高学习者的交际意識,对提高学习者的语音水平,乃至口语水平、口语能力显然是有帮助的。
二、“交际语音”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统语音教学体系与缺点
传统的语音教学内容通常划分为音素、音节、重音、弱读、连读、节奏、语调等,形成“以点到面”的语音知识体系。目前主流的语音课程教材基本以前述的体系编排,现以国内著名出版社近几年出版的三本语音教程作为范本(见表1)。
上述教材的编排体系具有明显的语音体系“碎片化”“ 孤立化”,导致“在语速、停顿、连读三项流利度指标上,中国大学生与英国母语大学生相比均存在质和量的巨大差异,因而使其朗读的语篇具有明显的碎片化和滞阻性的非流利特征”[6]1。在朗读或口语交际过程中,出现音素的非准确性,重音的缺失,语调的使用错误,导致可理解性非常低,严重的情况下,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能够“恰当地传达交际意图、顺利实现交际目标的能力”[7]应成为语音教学的方向。语音教学的目标应是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以实现交际功能为价值取向。
(二)“交际语音”教学的必要性
任何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语言主要是作为交际工具而产生和存在的”[8],因此,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应是语言教学的目的。“如果将语音的教学目标定为可理解度或交际的有效性,则教学重点可以放在语流韵律特征,尤其应围绕句重音和调核重音,而不再以元音和辅音为重点”[9]。具体到语音教学中,英语中具有交际功能的语音子系统是重音与语调。因此,语音教学中,把重点放在重音、语调的训练上,促进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语音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音外貌,矫正、完善学习者在语音、节奏、语调方面的缺点,习得较为地道的英语语音,更重要的是, 在于使学习者真正掌握、运用语音的交际功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交际目标与行事意愿, 从而提高交际的有效性。即是说,语音教学是为了“交际”而教。因此,笔者提出“交际语音”理念。
(三)“交际语音”理念
“交际语音”理念是指对具备交际行为特征的语音系统的语音教学,包含传授交际意识、交际功能、交际策略,以及实现有效的交际行为的英语语音结构。通过对语音课堂教学的重构,“交际语音”从语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三方面构建“交际语音”教学体系(如图1),即语音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交际能力。通过语音课堂的教学,把语音的操练置于有意义的交际情景下,提高学习者对语音结构的交际功能的认识,从而掌握运用语音结构实现其交际功能。学习者能够从对方的语音语调解读对方的交际意图,促进其口语交际能力。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英语语音(口语)评估与测试领域的相关实证研究显示出两大趋势:第一,语音标准的关注点从口音(accentedness)转向可理解度(comprehensibility)和清晰度(intelligibility),强调交际的有效性。第二,超音段语音特征(节奏、重音、语调)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可理解度和清晰度,并可作为客观评定口音、可理解度和清晰度的指标”[9]。“侧重话语的可理解性及交际的有效性。这一重心的转移是语言教学从注重知识、形式转向注重功能、交际的体现”[10]。
因此,语音教学的理念应转变为“交际语音”,以此指导语音的教学与学习的目标、改革。
1.语音教学的重点
基于语音教学是为了实现交际这一教学目的及实现社会交际功能,“交际语音”的教学重点以能够提高交际有效性的语音系统为主,具体到实践操作中,则以重音、语调为教学重点,并串连其他的超音段特征,尤其是节奏,因为“重音音节是节奏单位的主体”[11]。
从感知角度看,重音是由突显造成的。“突显是由音高、音长、音响与音强等四个主要的因素共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表现突显的因素中,音高是最重要的,然而音长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12]86。因此,在单词层面上,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的音长差异是感知重音的重要因素;在句子层面上,单词是否获得实际的重音则决定着节奏的最终形态,并影响语调的曲拱。“由于英语本族语者在对一段语流解码的过程中,主要靠对重读音节的感知、预测来帮助理解[13]”,“戴维·克里斯特尔(1976)认为,语调不仅与声音的高低有关,而且与句子重音、节奏及话语速度联系密切”[14]。重音、节奏、语调三者虽然性质不同,但是其关系密不可分,对传递的信息(信息焦点)、信息解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影响交际的有效性。因此,“交际语音”倡导以重音、节奏、语调三个子系统作为语音教学的重点。 2.“交际语音”教学的设计理念
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取决于学习者是否在交际行为中具有交际意识,英语语音系统中具有交际功能是重音与语调系统。基于此,进行“交际语音”的总体教学设计。
在语音教学中,从“交际语音”的理念出发,构建交际场景下的情景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教学法”,以交际语篇作为教学内容的承载、语音系统知识的载体以及语音训练的主要场景。因此,“交际语音”教学不再以孤立的音段、音位训练为重点,而以超音段的讲授与训练为重点,教学内容与训练均以重音、语调和节奏为主。
三、语音教学的体系重构
从“交际语音”教学的角度出发,本研究进行语音教学的体系重构。
(一)重构语音教学内容
“交际语音”教学体系不再采用元音、辅音、音节、重音、连读、弱读、节奏、语调等传统的语音知识体系,而是聚焦于具备交际功能的两大语音子系统重音与语调。在聚焦这两大语音系统基础上,把连读、弱读与节奏等超音段纳入到语音教学中(见表2)。
“交际语音”主要以连贯语流的超音段特征建构语音教学内容体系。重音与语调为教学重点,提升学习者的交际意识,为实现交际功能打下良好基础。节奏、连读、弱读等次重点教学内容是为了提升学习者语流的流利度。在教学过程中,仅对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音段发音进行一定的矫音训练。
(二)重构“交际语音”教学
以“交际语音”作为语音教学的目标,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三方面重构“交际语音”教学。
1.调整语音教学的理念
语音教学的目标应是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以实现交际功能为价值取向。基于语音为交际服务的宗旨,让学习者掌握语音的交际功能无疑对其语音水平,乃至口语水平都是有帮助的。因此,语音教学素材的选择以交際为目标,因此在选择素材时,以实现“一切为了交际”的教学目标,以篇章作为选材标准。
2.语音教学模式
“交际语音”教学模式以情景教学法,以交际语篇为媒介,传授语音知识,进行语音操练。教学过程遵循如下步骤:
第一,呈现素材。素材以交际语篇作为选材,文本包含对话、段落、语篇等,文体则涉及记叙、说明、新闻、诗歌,甚至戏剧等。通过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素材。
第二,分析素材。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①对篇章进行断句,即把语篇分割成更小的信息单元,使信息结构与语音结构匹配。换句话说,就是划分意群或语调群;②在语调群层次上,进行重音分配,即判断语调群中的有重音的单词;③在重音分配的基础上,切分语调群,划分调冠、调头、调核与调尾成分;④确定调核成分的声调,即调型;⑤调群成分与音高、节奏的匹配。
为了让学习者对语调模式有最直观、最基本的了解,在教学中笔者把包含所有语调成分,且调核成分成为降调的整体音高走势定义为无标记音高,则无标记音高界定为低调冠、高调头、调核为降调且有调尾的整体音高走势,如图所示:
无标记音高与节奏匹配的规则:调冠读得轻快,调头、调核成分中的重读音节朗读慢且清晰,调尾轻快。节奏上形成“两头快,中间慢”的节奏模式。这样,学习者对基本的英语音高走势以及节奏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第三,模仿素材。在分析素材的基础上,引导学习者进行模仿。模仿第一步,输入。学习者进行静听,熟悉重音与整体语调,在语言实验室条件下,教师可以设置教学软件进行自学模式供学习者自行把握输入的程度;第二步,跟踪模仿,按照录音样本,以小句进行模仿;第三步,脱稿模仿,在无录音样本情况下,学习者反复朗读,同时回想录音样本,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第四步,对朗读中不清楚的地方,学习者利用自主学习模式,静听录音样本,有的放矢地针对练习。
第四,实操训练。以演讲、复述、朗读作为语音教学的自主训练的主要形式。
3.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以上述的“重构‘交际语音’教学内容体系”图表中所列的项目为教学、学习和训练的重点。
四、交际理论下的语音教学效果
为了验证“交际语音”教学的效果,本研究以30名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一个学期的语音教学实验,教学安排为每周4课时,为期13周。语音课堂上,实验受试者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以重音、节奏、语调为重点的语音系统的讲授与训练;同时,在课后实验受试者按照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语音教学开始前,对所有实验受试者进行第一次语音评估测试,期末实验结束时对其进行第二次语音评估测试。
语音评估测试要求受试者对包含音位最小配对、短语重音、语篇等三种形式的测试内容进行朗读。受试者的语音测试录音在语言实验室进行,采用WAV格式保存,并进行降噪处理。
语音课教师及2名英美本族语的外籍教师组成语音评估测试小组,一方面通过对实验受试者进行两次的语音测试进行主观评估;另一方面,通过Praat分析软件对实验受试者的语音测试进行分析,对受试在语篇中的重音、语调的音高频谱进行提取、检测,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软件分析的结果与主观评估呈正相关,即主观评估中获高分的学习者,其软件分析的测试结果也较为符合英语语流的标准。
不管受的重音、语调的绝对音高具体走势如何,只有符合或者趋近英语语言音系规定的走势,才能被认为是良好的,对于交际来说,也就更加具有有效性。因此,本研究不在于探讨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学习者个体在某个重音上的音高绝对频率改变了多少,而是在考察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受试的整体音高或者语调曲拱是否更符合英语语言音系的习惯和走势,比如陈述句的整体音高是否更趋向于英语音系的渐降模式,因此,本研究只考察经训练之后受试在重音、语调方面是否有改变?限于篇幅,把重音、语调改变的具体程度暂且不论。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有意识地让实验受试者进行重音、语调的训练,使之在朗读中对重音、语调的意识明显提高,其交际的有效性有一定的提高。 陈桦,孙欣平[13]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英语语调意识训练对提高学习者的语调意识有明显效果”。本实验结果也表明,通过为期13周的“交际语音”教学,实验受试者在重音意识,实现重音方面表现较好,语调的提高程度低于重音方面的习得,而在节奏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这可能要归咎于汉语的“音节等时”节奏对英语的“重音等时”节奏习得造成的母语负迁移,不是仅仅通过13周的短期训练就能够修正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学习者在重音意识与重音实现等方面的提高,节奏问题将得以进一步解决。实验受试者的语音测试结果表明学习者主要表现: 1.非重读音与重读音节的对比明显提高
在朗读单词、短语时,学习者懂得充分利用加大重读音节的气流,尤其是有意识地延长重读音节,以此实现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之间的区别,实现单词的重音,乃至于句子重音。受试懂得通过延长重读音节这一手段尤为可贵。 评分者对轻重音节分明朗读者的评分,明显高于轻重音节不够分明朗读者的评分。从听觉感知上,音节长短分明的英语单词最直接的听觉感知印象是不同于音节等时的语言,如汉语的节奏,同时音节长短分明也是重音分明的典型标志之一,重音分明,从信息论角度看,则意味着新、旧信息的交换更加清晰,从而提高了话语的可理解程度,因此在评估中也获得更高的分数。
2.有意识地运用重音系统
学习者意识到重音在语音系统,乃至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学习者基本上掌握句子重音规则,朗读时对语调群中的实词分配重音,虚词不分配重音。但是,在句子重音方面,实词的重读音节是否获得实际的重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有意识地运用语调表达交际功能,虽然其表现仍有待改善
学习者基本掌握语调的基本调型,尽管样本的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在重音、语调方面有所改善,但在连贯语流的节奏方面,受试者仍然缺乏英语本族语者的节奏特征,体现出较明显的汉语母语的音节等时节奏特征。
综上所述,“交际语音”教学通过强调重音、语调的教学、训练与学习,使学习者掌握了传达交际信息的语音结构,从而提高了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此,对学习者掌握实现交际功能的语音结构重音和语调学习有较明显的效果,学习者的交际有效性也进一步提高。 但是“交际语音”教学对英语节奏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汉语的音节等时节奏特点的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过于强势造成的,需要进一步探讨原因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李传芝. 大学英语语音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今日科苑, 2010(2): 225-226.
[2]骆家红. 英语语音训练对中学生听力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高佩君. 语音意识课堂训练对蒙、汉成人英语学习者听力水平的影响对比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5.
[4]林贞. 基于汉英语音差异对英语听力的负迁移[J].语文建设, 2016 (21): 85-86.
[5]叶美茹. 英语语音水平对英语学习影响的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6.
[6]周卫京, 宋会萍.中国大学生产出性英语语音素质管窥[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 (3):1-7.
[7]陈新仁,李民.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失误新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 (2):8-12.
[8]方绪军,杨惠中. 制定全国统一的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原则与方法[J]. 现代外语,2008 (4):380-387.
[9]田朝霞, 金檀. 英语语音评估与测试实证研究——世界发展趋势及对中国教学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5(3):80-86.
[10]裴正薇.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理论、选择与思考[J].外语界. 2014(3):88-95.
[11]许希明, 沈家煊. 英汉语重音的音系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 (5): 643-656+799.
[12]Roach, P.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2nd edition) [M].A Practical Cour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86.
[13]陳桦,孙欣平. 英语语调意识训练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有效性[J].外语学刊. 2008 (2) :135-139.
[14]蒋红柳,石坚.语调是语言之魂[J].中国外语,2009(1):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