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今天的艺术圈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热衷于“讨论”。把展开讨论作为一种积极的良药介入到已麻木的艺术活动中,甚至成为阶段性的目的。 如果觉得当下的现状必须做出改变,“讨论”自然显得紧迫起来,绕开作品和方法,直接面对艺术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使“讨论”显得激进,并希望它能催生出某种新的实践来。 讨论是必要的,但当讨论成为一种策略手段,或是把讨论变成文本又纳入到美术馆体系时,它又表现出悖论的一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的艺术圈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热衷于“讨论”。把展开讨论作为一种积极的良药介入到已麻木的艺术活动中,甚至成为阶段性的目的。
如果觉得当下的现状必须做出改变,“讨论”自然显得紧迫起来,绕开作品和方法,直接面对艺术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使“讨论”显得激进,并希望它能催生出某种新的实践来。
讨论是必要的,但当讨论成为一种策略手段,或是把讨论变成文本又纳入到美术馆体系时,它又表现出悖论的一面。
一方面我们要反对艺术体制所产生出的权力分配;一方面我们积极地展开关于自身的讨论,去建立自身的自觉。但又在主观上去区分什么值得讨论和什么不值得讨论。把实践中真正有机会产生分歧的“敌人”排除在讨论的范围之外,在不参与和不在场的他者中去假设出一个自己的对立面来用于反对和批判,再把“友爱”的对象作为讨论物。用关于自身的“讨论”去占领当下艺术语境,这已成为一种常用“手段”。这种“经验”其实还延续着现代主义时期对艺术做出的理解,仍然是美术馆机制下话语机制的异化。因为背后还是看重“话语”在艺术中的主导权力,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去产生语境和话语。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反对美术馆体制的说法都是虚伪的,特别是在有意把“讨论”准备成一种文本放入到美术馆体系中时。
这是一种典型的“敌人的”政治学。在实践之前先找到一个“敌人”,去获得行动的合法性。其实这都不是真正的“敌人”,但这“敌人”恰恰又是在概念上最纯粹的。
如果讨论是紧迫和必要的,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今天的艺术实践中放弃了对当下的反应,只是依照既有规则和经验继续下去。展开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迫使每个人重新去对当下做出反应;即使在强调多元的前提下,每种不同的实践方式都要面对当下去不断证明和争取自身的合法性,这样的多元才有价值,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出新的实践。
但我们共同面对的“当下”这一概念,也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我们面对着的同一个社会背景,针对这样的背景去判断出唯一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目的,并把这种判断理解成真理和正义。这种还未实践就获得的正确性,在艺术领域中是无法成立的。
我们应该用一种“友爱”的政治学去面对艺术场域的分歧和共识。不要试图把敌人排除在讨论之外,恰恰应该逼迫他们到讨论中来现身,不要把讨论变成批判一方的自我讨论。爱自己的“敌人”,用“友爱”去强迫他们参与进来,才能加大讨论的难度,也从根本上避免“讨论”沦为赢得话语权的手段。
我认为开展讨论最大的意义在于:把被动的大多数,特别是各种不同方式的艺术家拉入到“当下”这一时间里,强迫他们每个人做出反应,中断一下那种把艺术实践完全按照不同媒介、方法、语言继续下去的惯性。把紧迫性呈现在眼前,重新在当下意识到新的问题。如果我们首先要为“讨论”设定一个共识性的目的。那么“讨论”必定是少数人的讨论,成为一方批判另一方的会议,也将很难在其中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其他文献
展览时间 2013年9月20日-10月27日 展览地点 魔金石空间(北京) 敖鲁古雅位于内蒙古最北部,是鄂温克族最远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于伯公的展览以此为题有着地域上和宗教上的某种关联,但更重要的是于伯公与这片古老、边远的地域有着性格和命运上的某种缘分和几分相似。在同龄人当中,于伯公显得安静、沉稳,也似乎始终游离于这个浮华的社会之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一份虔诚和坦然,固守心灵的一
展览日期 2014年1月18日—2月18日 展览地点 空间站(北京) 水墨在近年来的当代艺术圈成为话题,抛开商业资本的因素,与其被通常认定为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代言形式有关。年近八十岁高龄的老先生王秉复固守传统的笔墨、古老的题材,却展示出清新鲜活的另类当下状态。先生的个展“画史氏曰”,引而不发,余音绕梁,给急功近利地奔走在当代艺术阴沉雾霾里的新青年们上了一堂扎实的绘画课。
展览时间 2013年9月15日-12月8日 展览地点 时代美术馆(广州) 皮皮洛蒂的作品是能让人静下来的。无论如何,任何作品都需要静下来去看。但静下来细细观看却在今天的当代艺术展览中变得极其艰难,格罗伊斯深刻地体会这一点,他说面对某件作品,我们总是暗暗告诫自己再看一眼,再多看一眼。观看是需要平心静气的,但我们却不能,这源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集体病症:焦虑。一方面,在快速变化、流转和更新的社会
1869年5月28日,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说,题为《荷马和古典语言学》,自此他成为巴塞尔学术界的精英和当地上流社会的新宠。 陈晓云个展《黑更黑,死更死,火更火,拾阶而下》个展在北京香格纳画廊举行,展期从9月7日至10月6日。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比较文学系张英进教授将于9月16-18日应邀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生部讲学。 “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
著名的阿根廷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家厄尼斯托·拉克劳(Ernesto Laclau),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于4月13日去世,享年78岁。 拉克劳1935年出生于阿根廷一个律师和外交家家庭,早年在布宜诺斯爱丽丝学习历史,70年代来到英国就学于牛津大学,后任教于埃塞克斯大学(ESSEX University),并合他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伙伴比利时籍妻子哲学家穆佛(Chantal Mouffe)一起
穿过幽暗狭长的地底通道,我终于抵达目的地。管理员费劲地搜寻着索引,终于在 《地狱大百科》“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当代艺术”分条目中找到了有关我的词条:“早年作为策展人,后随策展的覆灭成为艺术家,活跃于21世纪初,死于中国首都那场著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实际上,“策展”甚至一度失去了作为一个词汇的基本资格,像亚特兰蒂斯一样湮没于已死的历史之中。如今我却在时空边缘再次勾勒策展时代的形状。
阿多诺致本雅明 伦敦,1936年3月18日 亲爱的本雅明先生: 现在,我准备将我对你非凡研究《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的一些笔记寄给你,当然,我无意对你的研究提出批判性的分析,也不打算对你的研究做出一个适切的回应。此刻我承受着相当大的工作压力——有待完成的论逻辑的大书;关于贝格的论集中有待我完成的部分(虽然我已经完成了除几处音乐分析的大部分);还有对爵士乐的研究。这些压力使得我任何试图回应你的努
LZH: Since I believe people have no idea about your work in China, I will ask you some basic questions.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self? As an artist? ST: I call myself a professional ‘in-betweener’,
本质上讲,艺术家都是小生产者,不管是你自己做,还是雇上几个人或几十人被称作老板,仍逃不出这样的“政治面貌”划分,作为个体劳动者,自然或多或少都沾点“右”的底色。当然,这么说偏简单化了,“左”“右”的划分本来就复杂,艺术家的知识来源和对事物的理解也很乱,往往自己都分不清,那种作品中的“政治清晰”,反倒让人怀疑,通常是被消费的素材而已,几十年前“左”和“右”的鉴别关乎前程和未来;在今天也一样影响着艺术
哲学家在艺术的评价上有过的最大“丑闻”,大概要算海德格尔对梵高《鞋》的那段著名评价,海德格尔犯了一个著名又不著名的“低级错误”。梅耶·夏皮罗不确定海氏到底评论的是哪一幅画,因为有三幅符合海氏的描述,于是他去信询问,而最终在回信中被海氏确定的描述对象,那双鞋梵高只在城市里穿过。但这个理论史事件却没有得到什么重视。在理论教育中,虽然有着明确的对象,但是由于生成出了“艺术是真理的自行介入”这一论断,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