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导每次讲话都要有新意、能出彩,我只好苦思冥想。一篇讲话不改个七八回,过不了关。改的次数多了,领导不满。比这更悲催的是,现在领导讲话又喜欢现场发挥,辛苦准备好的稿子就被弃之一边。
谁说我是笔杆子,跟谁急!
文_阿舟
单 位主要领导更换,在交接见面会上,老领导向新来的一把手介绍单位中干,“这是某某科科长,组织能力很突出”,“这是某某室主任,考虑事情很细致”……被点到名字的同志都赶紧站起来,点头微笑。
轮到我了,老领导抬手一指,语气加大了几分:“这是单位最硬的笔杆子,文字水平特别棒,在全市也是排得上号的!”
此言一出,新领导眼前一亮,冲我重重点了点头。我努力挤出一个笑脸,却比哭还难看。
换在前些年听到这样的话,我一定会像吃了蜂蜜一样甜。但现在再被人夸“笔杆子硬”,我直想冲上去捂住他的嘴巴,让他收回刚才的话,再回头对所有人赶紧表明:“对不起,他瞎说的,我根本不会写材料!”
“哦,写材料的啊!”
我想不到,当初工作之余的几篇随笔发表在县内小报上,竟会被某县直部门的领导留意到,找到我的单位要人。
从偏远的山区乡镇调到县城,许多人梦寐以求,我也不能免俗,在乡里同事羡慕的眼光中,乐颠颠地去新单位报到。一头扎进材料堆里,绞尽脑汁,以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不知不觉,写材料已经十多年了,当初的意气风发已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原来在乡里的那些同事们,提拔的提拔,调动的调动,做生意的做生意,一个个小日子都混得风生水起。而我还是成天钻在这小小的斗室中,对着一堆乱七八糟的纸片和一台电脑发呆。
我所在的单位是县里一个不错的部门,成天来办事的人很多,单位的同事下乡去或者到别的地方办事,人们都会高看一眼。但一个饭局上,有人介绍我是单位的笔杆子,饭局主人马上接了句:“哦,写材料的啊!”之后再没对我说过一句话。
这些还可以理解。让我受不了的,是让人抓狂的材料,和无休止的熬夜。前几年各种会议繁多,领导的讲话也多。领导每次讲话都要有新意、有观点、有吸引人的东西,我只好苦思冥想,尽力满足。一篇讲话不改个七八回,过不了关。改的次数多了,领导不满。比这更悲催的是,现在领导讲话又喜欢现场发挥,辛苦准备好的稿子就被弃之一边。
汇报材料更搞地我头痛。上级领导一调研就要听汇报,下面就要准备好几天。工作干得好不好先放在一旁,汇报材料写不好,让领导在上级面前露不了脸,领导肯定不高兴。有时按实际工作看,几百个字就能说完。但越是这种场合,越要汇报出亮点,就需要我在汇报材料里“注水”、“粉刷”,把没布置下去的任务说成“成绩显著”,把平平淡淡的工作吹得“天花乱坠”,再弄个“三强”、“四措”、“五突出”、“六深入”,便一切都好了。
材料写好了,领导见面时会夸我几句,单位的大小会议上也会表扬。一些内部的评奖,也会时不时地落到我的头上。但到后来,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变得麻木了。
“你不喝酒,怎么得的胃炎?”
有时我也曾抱怨,同期进入单位的几位同事,现在境遇都比我超了几个身位,我却还是原地踏步。要非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头发少了,脑门秃了,颈椎坏了,身体垮了。上次单位体检,还查出了萎缩性胃炎。有同事问:“你又不喝酒,怎么会得胃炎?”我只有苦笑,心里说:“你连续几天几夜吃方便面,加班到凌晨三四点,也会得这病!”
我也曾经找过领导,想换个别的业务科室,或者有机会交流一下。领导听了,微笑沉吟,半晌之后说道:“你还年轻,别着急,再说,单位现在也离不开你,你走了,谁来搞材料?”
上一次去找领导,大概是去年,领导看了看我光亮的脑门,终于没再说“你还年轻”,只是叹了口气:“搞材料不是挺好嘛,清静,安稳。下次有机会给你解决个级别,但材料还不能放。你也要抓緊培养,带几个过硬的人出来!”
话这么说,科室里就我一个人,我拿什么培养?这年头,新进单位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精明,都愿意干那种在领导面前露脸的工作,遇上材料任务,躲之唯恐不及,谁会愿意干这个呢?今年倒新分进来一个不错的小伙子,人挺实在,文笔功底也不错。我本来想找领导,把他要到我的科室,但想想自己的遭遇,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论道 观点
在与多名机关公务员接触中,编者感到文中反映的并非个例。在一些人员流动少的单位,被戏称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笔杆子“从一而终”更是比较普遍。相比业务科室管理人员,他们整日闷在文山会海中,对上对下接触有限,的确有自己的困惑。
专家表示,笔杆子们首先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踏实认真做好机关文字工作。同时不妨利用调研等机会,展现自己在多方面的长处,获得领导认可。另一方面,要将轮岗、交流等政策要落到实处,更科学地选拔和锻炼人才,发挥出每位公务员的才能。随着如今繁文缛节的减少,群众路线重被提倡,被“减负”的笔杆子们迎来了新的机遇。
当 前,地方官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各种矛盾聚集的焦点。他们的形象是多重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在国家眼中,他们可以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也可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投机分子,甚至是破坏党群关系的腐败分子。在当地公众眼中,他们或者是自己身边熟悉的,光耀门庭的亲戚朋友,也可能是用公共资源为己利益的贪官。在自我的评价中,地方官员可以是收入稳定、办事容易、幸福感很高的群体,也可以是职业风险高、“五加二、白加黑”地拼命工作却面临晋升“玻璃天花板”困境的群体,更可以是爱好丰富、风格独特的个性官员。
地方官员形象的多重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的两个因素尤其值得重视 一是地方官员内部的分化。目前的地方官员队伍既不是“革命干部”,也不是1980年后的“四化”干部,而是来源更为多样、利益差异明显的多元群体。来源多样体现为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家庭条件等不同,利益差异集中体现为收入、观念和能力方面,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城乡、区域、部门差别及个人情况差别(比如家庭条件、社会关系、如何行权等)。
随着官员的内部出现差别分化,除了可以用传统的“贪官—清官”标准来区分官员外,还有了其他更多的标准。如“能干与平庸”、“唯上与务实”、“改革与保守”、“会干事的与会做官的”,以及不同“类别”(比如“转业军人”、“教授学者”等)。
官员大多具有多重身份,并在不同的政策领域和具体事件中,理性地展现和使用相应身份,甚至会出现身份的冲突。但当自己所处的群体利益受损的时候,他们也会选择最低限度的共同身份,以形成群体内部的战略性联合。
第二个因素是国家—地方—社会三元关系的复杂化。复杂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国家的职能是通过许多部门体现出来的,形成了明确的“条条”关系;其次,地方是多层级的,而且对地方官员的管理采取的是“下管一级”的方式,形成了明确的“块块”;第三,地方社会的多元化和自主性增强,地方与外部社会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互动关系。
正是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官员形象的多重性和可变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官员在当代中国治理中具有能动作用,他们的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绩效。(作者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谁说我是笔杆子,跟谁急!
文_阿舟
单 位主要领导更换,在交接见面会上,老领导向新来的一把手介绍单位中干,“这是某某科科长,组织能力很突出”,“这是某某室主任,考虑事情很细致”……被点到名字的同志都赶紧站起来,点头微笑。
轮到我了,老领导抬手一指,语气加大了几分:“这是单位最硬的笔杆子,文字水平特别棒,在全市也是排得上号的!”
此言一出,新领导眼前一亮,冲我重重点了点头。我努力挤出一个笑脸,却比哭还难看。
换在前些年听到这样的话,我一定会像吃了蜂蜜一样甜。但现在再被人夸“笔杆子硬”,我直想冲上去捂住他的嘴巴,让他收回刚才的话,再回头对所有人赶紧表明:“对不起,他瞎说的,我根本不会写材料!”
“哦,写材料的啊!”
我想不到,当初工作之余的几篇随笔发表在县内小报上,竟会被某县直部门的领导留意到,找到我的单位要人。
从偏远的山区乡镇调到县城,许多人梦寐以求,我也不能免俗,在乡里同事羡慕的眼光中,乐颠颠地去新单位报到。一头扎进材料堆里,绞尽脑汁,以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不知不觉,写材料已经十多年了,当初的意气风发已不复存在,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原来在乡里的那些同事们,提拔的提拔,调动的调动,做生意的做生意,一个个小日子都混得风生水起。而我还是成天钻在这小小的斗室中,对着一堆乱七八糟的纸片和一台电脑发呆。
我所在的单位是县里一个不错的部门,成天来办事的人很多,单位的同事下乡去或者到别的地方办事,人们都会高看一眼。但一个饭局上,有人介绍我是单位的笔杆子,饭局主人马上接了句:“哦,写材料的啊!”之后再没对我说过一句话。
这些还可以理解。让我受不了的,是让人抓狂的材料,和无休止的熬夜。前几年各种会议繁多,领导的讲话也多。领导每次讲话都要有新意、有观点、有吸引人的东西,我只好苦思冥想,尽力满足。一篇讲话不改个七八回,过不了关。改的次数多了,领导不满。比这更悲催的是,现在领导讲话又喜欢现场发挥,辛苦准备好的稿子就被弃之一边。
汇报材料更搞地我头痛。上级领导一调研就要听汇报,下面就要准备好几天。工作干得好不好先放在一旁,汇报材料写不好,让领导在上级面前露不了脸,领导肯定不高兴。有时按实际工作看,几百个字就能说完。但越是这种场合,越要汇报出亮点,就需要我在汇报材料里“注水”、“粉刷”,把没布置下去的任务说成“成绩显著”,把平平淡淡的工作吹得“天花乱坠”,再弄个“三强”、“四措”、“五突出”、“六深入”,便一切都好了。
材料写好了,领导见面时会夸我几句,单位的大小会议上也会表扬。一些内部的评奖,也会时不时地落到我的头上。但到后来,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变得麻木了。
“你不喝酒,怎么得的胃炎?”
有时我也曾抱怨,同期进入单位的几位同事,现在境遇都比我超了几个身位,我却还是原地踏步。要非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头发少了,脑门秃了,颈椎坏了,身体垮了。上次单位体检,还查出了萎缩性胃炎。有同事问:“你又不喝酒,怎么会得胃炎?”我只有苦笑,心里说:“你连续几天几夜吃方便面,加班到凌晨三四点,也会得这病!”
我也曾经找过领导,想换个别的业务科室,或者有机会交流一下。领导听了,微笑沉吟,半晌之后说道:“你还年轻,别着急,再说,单位现在也离不开你,你走了,谁来搞材料?”
上一次去找领导,大概是去年,领导看了看我光亮的脑门,终于没再说“你还年轻”,只是叹了口气:“搞材料不是挺好嘛,清静,安稳。下次有机会给你解决个级别,但材料还不能放。你也要抓緊培养,带几个过硬的人出来!”
话这么说,科室里就我一个人,我拿什么培养?这年头,新进单位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精明,都愿意干那种在领导面前露脸的工作,遇上材料任务,躲之唯恐不及,谁会愿意干这个呢?今年倒新分进来一个不错的小伙子,人挺实在,文笔功底也不错。我本来想找领导,把他要到我的科室,但想想自己的遭遇,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论道 观点
在与多名机关公务员接触中,编者感到文中反映的并非个例。在一些人员流动少的单位,被戏称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笔杆子“从一而终”更是比较普遍。相比业务科室管理人员,他们整日闷在文山会海中,对上对下接触有限,的确有自己的困惑。
专家表示,笔杆子们首先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踏实认真做好机关文字工作。同时不妨利用调研等机会,展现自己在多方面的长处,获得领导认可。另一方面,要将轮岗、交流等政策要落到实处,更科学地选拔和锻炼人才,发挥出每位公务员的才能。随着如今繁文缛节的减少,群众路线重被提倡,被“减负”的笔杆子们迎来了新的机遇。
当 前,地方官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各种矛盾聚集的焦点。他们的形象是多重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在国家眼中,他们可以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也可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投机分子,甚至是破坏党群关系的腐败分子。在当地公众眼中,他们或者是自己身边熟悉的,光耀门庭的亲戚朋友,也可能是用公共资源为己利益的贪官。在自我的评价中,地方官员可以是收入稳定、办事容易、幸福感很高的群体,也可以是职业风险高、“五加二、白加黑”地拼命工作却面临晋升“玻璃天花板”困境的群体,更可以是爱好丰富、风格独特的个性官员。
地方官员形象的多重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的两个因素尤其值得重视 一是地方官员内部的分化。目前的地方官员队伍既不是“革命干部”,也不是1980年后的“四化”干部,而是来源更为多样、利益差异明显的多元群体。来源多样体现为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家庭条件等不同,利益差异集中体现为收入、观念和能力方面,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城乡、区域、部门差别及个人情况差别(比如家庭条件、社会关系、如何行权等)。
随着官员的内部出现差别分化,除了可以用传统的“贪官—清官”标准来区分官员外,还有了其他更多的标准。如“能干与平庸”、“唯上与务实”、“改革与保守”、“会干事的与会做官的”,以及不同“类别”(比如“转业军人”、“教授学者”等)。
官员大多具有多重身份,并在不同的政策领域和具体事件中,理性地展现和使用相应身份,甚至会出现身份的冲突。但当自己所处的群体利益受损的时候,他们也会选择最低限度的共同身份,以形成群体内部的战略性联合。
第二个因素是国家—地方—社会三元关系的复杂化。复杂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国家的职能是通过许多部门体现出来的,形成了明确的“条条”关系;其次,地方是多层级的,而且对地方官员的管理采取的是“下管一级”的方式,形成了明确的“块块”;第三,地方社会的多元化和自主性增强,地方与外部社会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互动关系。
正是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官员形象的多重性和可变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地方官员在当代中国治理中具有能动作用,他们的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绩效。(作者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