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力资本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最富有投资价值的资本,但如何去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长期以来一直是各国组织关注和探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教育和科技两个方面来探索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影响,从而提出解决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人力资本;知识经济;经济增长
中途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分析
经济增长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方面获得的成就。世界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的概念解读和理解各有不同,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的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增长也被诠释了更加多元化的意义。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可以用“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判定经济增长,并且通过该增幅的高低来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也有一些经济学家用人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值来显示经济增长;此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计算,例如:人均生产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改善、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都可以做为权量经济增长的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表1-1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起先作为一个经济概念将近有300年的历史了,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但是由于不同学者对人力资本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因此,对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解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对人力资本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
大部分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出发点是知识、教育、技能、科技和健康等几个方面,他们整体认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能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创造价值的人的产出能力。综合参考国内学者的观点给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如下:所谓个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力身上的知识、教育、技能、科技和健康思维模式为主的人力的素质的质量水平的综合体现,该总体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劳动力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创造价值的能力高度相关。在该界定的基础上,特定区域的人力资本是指该区域内的所有个体人力资本的总体水平的程度。由上述定义可得,所谓人力资本存量指的是在某地区在某特定时点的上所有区域内的个体人力资本的质量水平的总和。
(二)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
1.教育结构的完善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助推因素,亚当·斯密指出,“社会角色差异最大的人之间,例如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普通的街头搬运工之间的差异,好像不是由于天赋,而是由于习惯、风俗和教育所形成的。在受到特定的教育指导和培训之前,所有人的才干与智力是大致差不多的,个人能力的大小最主要是其后天开拓和实践的产物。”一般来说,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形成之间的关系表现是教育结构层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质量水平的大小,一个社会或地区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普及率和教育质量决定了该国家或地区的一般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高低和它的发展潜力;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和规模大小决定了以“科技型”和“研究型”为主的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水平,此外,在学校所受的相关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就业的方向和层次,可以说,学校教育提高了劳动者进行在职学习、获取经验的效率,而且会导致更多的在职教育和培训投资的发生;而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决定了人力资本的专业结构化比率和技能层次的高低比率;教育的形式结构奠定了“应用型人才”的数量和比重,而后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能对“人力资本折旧”进行一定的改善,以确保人力资本质量的不断提升。因此,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层次是提升人力资本形成效率的重要方法。
2.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技术进步要求劳动者提高自己的相关技能和操作水平,这种要求将会使得劳动者对自身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伴随着在生产过程中的所需要的技能和操作水平日益提升,劳动者只能主动或被动的采取更多的教育和在职培训来达成该不断增加的技术水平要求。Damn Acemoglu(2002)在《技术变化、不平等和劳动力市场》一文中以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的需要为研究基础,把技术进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技能偏好型;第二类是技能退化型。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技能水平的要求是有差异的,第一类型的技术进步(偏好型)要求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较高的技能水平以适应更高的技术要求,第二类型的技术进步(退化型)对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要求较低。第一类型的技术进步(偏好型)必然会使得劳动力市场上高技能劳动力相对于低技能劳动力的薪资待遇和就业机会要高出很多。同时,技术进步还会导致相关产业结构的变迁和新产业的产生,该情况的出现使得同一产业内以及不同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扩
大,进而导致劳动力在产业内和产业间发生一定程度的流动。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需求会致使不同技能水平层次的人力资本的形成。
三、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一)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本构成中的最基本的要素,Adam Smith指出,政府社会和个人对相关培训和教育的投入是一种将会在未来产生高效益的投资,我们可以将这种投资当作一种固定资本,因为人们如果不接受教育与培训活动,他们就只能从事普通工作、获得一般的收入,而人们在接受教育和培训之后从事工作则可能更好的提升个人价值与创造更好的收入与利润。Mill认为,学习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工人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是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他认为工人智力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劳动效率,只要能够把那些简单机械工作的工人训练成用脑工作,必然会改善其所在工厂的总体生产力水平,因此,花费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上的投入应该是被看作长远投资性的,其在本质上来说是有利于改善生产效率的。Alfred Marshall也指出,个人很难承担全部的教育和培训的支出,国家政府机构和企业家应该承担对个人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责任与义务,因为这将会使得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一种良性的循环,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科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内外很多学者提出的各种经济增长模型都把科技进步作为主要变量放到了研究模型当中来解释经济增长的问题,他们认为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因之一,且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科技方面的投入水平也决定了该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等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关的重要问题的发展状态。Schumpeter认为成功的创新通过“创造性的毁灭过程”使得原有的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被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所替代,这种类型的技术进步是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David Ricard指出,土地、资本和劳动均为边际生产率递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而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进行相关农业改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和在制造业中使用更多的机器设备,上述这些做法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技术进步,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Swan和Solow通过“索洛一斯旺经济增长模型”指出,物质资本、劳动力和外生的技术进步是地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
四、促进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对策
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本状况、经济增长状况、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对影响我国人力资本的要素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人力资本问题,提出了国家政府政策支持、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建立人才合作机制、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的对策。
首先,明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人力资本的形成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双重作用”的基础上,只有通过教育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才能够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得以形成和持续发展。
其次,梳理和总结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总结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方面,通过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在教育方面和科技方面相关具体情况的统计分析,我国近十年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总体投资幅度是逐年增加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教育、科技和居民健康方面的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还是较低的,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需要加大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最后,通过分析,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扩充人才的政策。通过认真分析国际人才养护政策,结合实际逐步完善我国对人力资本养护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应同步推进,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库拉.《环境经济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高素英.《人力资本与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吉彩红.《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5]《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6]李超群.《两岸地区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以北京、中国台湾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为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
[7]蓝天.《东北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关键词:人力资本;知识经济;经济增长
中途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分析
经济增长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方面获得的成就。世界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的概念解读和理解各有不同,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的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增长也被诠释了更加多元化的意义。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可以用“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判定经济增长,并且通过该增幅的高低来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也有一些经济学家用人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值来显示经济增长;此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计算,例如:人均生产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改善、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都可以做为权量经济增长的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表1-1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起先作为一个经济概念将近有300年的历史了,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但是由于不同学者对人力资本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因此,对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解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对人力资本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
大部分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出发点是知识、教育、技能、科技和健康等几个方面,他们整体认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能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创造价值的人的产出能力。综合参考国内学者的观点给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如下:所谓个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力身上的知识、教育、技能、科技和健康思维模式为主的人力的素质的质量水平的综合体现,该总体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劳动力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创造价值的能力高度相关。在该界定的基础上,特定区域的人力资本是指该区域内的所有个体人力资本的总体水平的程度。由上述定义可得,所谓人力资本存量指的是在某地区在某特定时点的上所有区域内的个体人力资本的质量水平的总和。
(二)人力资本的形成机制
1.教育结构的完善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助推因素,亚当·斯密指出,“社会角色差异最大的人之间,例如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普通的街头搬运工之间的差异,好像不是由于天赋,而是由于习惯、风俗和教育所形成的。在受到特定的教育指导和培训之前,所有人的才干与智力是大致差不多的,个人能力的大小最主要是其后天开拓和实践的产物。”一般来说,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形成之间的关系表现是教育结构层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质量水平的大小,一个社会或地区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普及率和教育质量决定了该国家或地区的一般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高低和它的发展潜力;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和规模大小决定了以“科技型”和“研究型”为主的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水平,此外,在学校所受的相关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就业的方向和层次,可以说,学校教育提高了劳动者进行在职学习、获取经验的效率,而且会导致更多的在职教育和培训投资的发生;而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决定了人力资本的专业结构化比率和技能层次的高低比率;教育的形式结构奠定了“应用型人才”的数量和比重,而后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能对“人力资本折旧”进行一定的改善,以确保人力资本质量的不断提升。因此,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层次是提升人力资本形成效率的重要方法。
2.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技术进步要求劳动者提高自己的相关技能和操作水平,这种要求将会使得劳动者对自身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伴随着在生产过程中的所需要的技能和操作水平日益提升,劳动者只能主动或被动的采取更多的教育和在职培训来达成该不断增加的技术水平要求。Damn Acemoglu(2002)在《技术变化、不平等和劳动力市场》一文中以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的需要为研究基础,把技术进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技能偏好型;第二类是技能退化型。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技能水平的要求是有差异的,第一类型的技术进步(偏好型)要求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较高的技能水平以适应更高的技术要求,第二类型的技术进步(退化型)对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要求较低。第一类型的技术进步(偏好型)必然会使得劳动力市场上高技能劳动力相对于低技能劳动力的薪资待遇和就业机会要高出很多。同时,技术进步还会导致相关产业结构的变迁和新产业的产生,该情况的出现使得同一产业内以及不同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扩
大,进而导致劳动力在产业内和产业间发生一定程度的流动。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需求会致使不同技能水平层次的人力资本的形成。
三、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一)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本构成中的最基本的要素,Adam Smith指出,政府社会和个人对相关培训和教育的投入是一种将会在未来产生高效益的投资,我们可以将这种投资当作一种固定资本,因为人们如果不接受教育与培训活动,他们就只能从事普通工作、获得一般的收入,而人们在接受教育和培训之后从事工作则可能更好的提升个人价值与创造更好的收入与利润。Mill认为,学习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工人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是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他认为工人智力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劳动效率,只要能够把那些简单机械工作的工人训练成用脑工作,必然会改善其所在工厂的总体生产力水平,因此,花费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上的投入应该是被看作长远投资性的,其在本质上来说是有利于改善生产效率的。Alfred Marshall也指出,个人很难承担全部的教育和培训的支出,国家政府机构和企业家应该承担对个人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责任与义务,因为这将会使得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一种良性的循环,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科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内外很多学者提出的各种经济增长模型都把科技进步作为主要变量放到了研究模型当中来解释经济增长的问题,他们认为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因之一,且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科技方面的投入水平也决定了该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等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关的重要问题的发展状态。Schumpeter认为成功的创新通过“创造性的毁灭过程”使得原有的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被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所替代,这种类型的技术进步是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David Ricard指出,土地、资本和劳动均为边际生产率递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而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进行相关农业改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和在制造业中使用更多的机器设备,上述这些做法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技术进步,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Swan和Solow通过“索洛一斯旺经济增长模型”指出,物质资本、劳动力和外生的技术进步是地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
四、促进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对策
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本状况、经济增长状况、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对影响我国人力资本的要素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人力资本问题,提出了国家政府政策支持、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建立人才合作机制、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的对策。
首先,明确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人力资本的形成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双重作用”的基础上,只有通过教育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才能够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得以形成和持续发展。
其次,梳理和总结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总结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方面,通过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在教育方面和科技方面相关具体情况的统计分析,我国近十年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总体投资幅度是逐年增加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教育、科技和居民健康方面的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还是较低的,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需要加大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最后,通过分析,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扩充人才的政策。通过认真分析国际人才养护政策,结合实际逐步完善我国对人力资本养护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应同步推进,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库拉.《环境经济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高素英.《人力资本与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吉彩红.《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5]《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6]李超群.《两岸地区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研究-以北京、中国台湾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比较为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
[7]蓝天.《东北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