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电设备安装项目施工成本是机电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机电安装项目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机电安装项目施工工期和质量要求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将施工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关键词】项目管理;机电设备;成本控制
1.机电安装项目成本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成本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包括所消耗主要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周转材料的费用,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人工费用,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措施费,项目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项目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支出费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价值规律为指导,以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为内容,运用一系列方法,对工程项目生产活动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经济管理过程。它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1.1 机电安装项目的特点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是指按照一定的工艺和方法,将不同规格、型号、性能、材质的设备、管路、线路等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使用功能的项目。设备是指各类机械设备、静置设备、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仪表和智能化设备等;管路是指按等级使用要求,将各类不同压力、温度、材质、介质、型号、规格的管道与管件、附件组合形成的系统;线路是指按等级使用要求,将各类不同型号、规格、材质的电线电缆与组件、附件组合形式的系统。机电工程项目涵盖的专业工程技术很多,涉及的专业面很大、学科跨度大。
1.2机电安装项目成本的组成
项目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其中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或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各项支出费用,包括工程实体消耗成本、施工技术和组织措施费。间接成本,即项目管理费,是指项目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项目成本及其构成。
2.项目施工质量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质量成本:是指为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花费的所有费用,以及没有达到质量目标形成质量缺陷的损失费用。
质量成本中为实现项目质量目标而产生的费用称为控制成本,因处理质量缺陷而造成损失的费用称为损失成本。
控制成本是作为質量保证的成本,控制成本与质量水平成正比例关系,控制成本投入越多,质量保障越多、质量水平越高。损失成本是作为损失性的费用,它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损失成本越高,说明质量水平越低。控制成本、损失成本等质量成本与质量水平的关系见图1。
图1 质量成本关系图
从图1可以看出,对质量控制成本投入越大,质量水平就会越高。损失成本刚好相反。但并不是对质量控制成本投入越多越好,在实际应用中在考虑质量水平的同时,也要考虑达到质量水平的经济性。使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达到一个均衡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最佳的质量控制成本投入。由此可将质量成本与质量水平分为三个区域:改进区、适用区、至善区。处于改进区,说明质量控制成本投入不足,损失成本偏大,要改进投入,增加控制成本的投入,替提升质量水平,减少损失成本。处于适用区,说明质量成本投入正常、合理,经济可行。质量成本与质量水平处于均衡稳定状态中,项目运转正常。处于至善区,说明质量控制成本投入过高,质量水平很高,超过预期水平,这样会增加项目的质量成本,减少项目利润。而且过高的质量水平是不必要的。这时项目经理部应该调整质量控制成本的投入,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寻找质量成本最佳点的措施如下:首先根据项目施工承包合同确定合同约定的质量验收标准,以合同约定的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作为项目的质量水平,根据这个质量水平确定项目部要达到这个质量水平需要投入的人、材、机等成本,即质量成本。这个质量成本和确定的质量水平的交叉点就是质量成本最佳点。
3.项目工期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项目的工期与项目的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为赶工增加项目投入导致项目赢利状况下降的案例比比皆是。目前国内投资的大型项目,业主一般都在施工成本合同中明确了项目的工期、竣工交付时间,并明确了违约费用。因此,工期得不到保障,项目成本将会大幅增加。一般大型综合性工业项目,分为基础、结构、机械、电气、管道等多个专业、多项工序。
3.1材料消耗环节的控制
加强材料消耗的管理,从限额领料和现场消耗两个方面控制。材料的消耗量控制,特别要抓住对主要材料的控制。项目部要根据定额或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确定一个合理的低耗标准,实行限额领料制度。超标准领料用料,要分析原因,并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
3.2机械费的控制措施
3.2.1通过优化机电安装项目施工技术方案降低施工机械费
根据施工特点和需要,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从施工方案上优化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和作业时间的安排。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的选择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运用价值工程理论,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机电设备安装的特点是:同一台设备的安装,可以采取不同的吊装方法和吊装设备。比如汽车起重机、卷扬机、桅杆、液压顶升机等。有时每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安装任务。采取哪一种施工吊装方案,要综合考虑现场实际环境、施工成本、工期、安全、质量等多种因素。选择最适合项目施工特点的施工机械,做到既经济又适用。根据工程情况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缩短工期,降低大型机械、周转工具使用费。重视设备的调度管理和维护管理。杜绝因调度不力,而发生利用率低下,甚至机械设备闲置的情况;或因不正当使用和忽视保养维护,而造成机械设备停置。促进机上人员和辅助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台班利用率。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的起重运输机械各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因此在选择起重运输机械时,首先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采取何种不同起重运输机械的组合方式。在确定采用何种组合方式时,首先应满足施工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费用的高低和综合经济效益。 3.2.2通过经济、组织手段控制施工机械费
采取机械费总额控制的方法,依据企业内部定额测定项目的施工机械费使用总额,将其作为控制机械费的指标,即最高限额。每月对项目实际发生的机械费进行检查、分析、比较,发现机械费超额,应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应对措施。对机械费进行动态控制,使其处于机械费目标成本范围内。
加强自有施工机械的管理,采用工、料、机综合承包的形式,对机上人员实行综合承包,按照企业定额测算机电安装项目施工机械费综合单价,比如在设备安装中按完成每吨设备吊装给付多少施工机械费的形式单价包干,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机械司机消极怠工,提高施工机械的利用率。
另外要作好组织协调工作,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好机电设备的进场时间及卸货地点,减少或避免设备的现场二次倒运。对于可利用其他手段吊装的机械设备,要尽量避免使用汽车起重机吊装。比如在冶金厂房内施工时,部分可以利用厂房内桥式起重机进行吊装的设备,设备重量在桥式起重机的额定载荷范围内的,这个时候项目部一定要与业主协商沟通,使用厂房内的桥式起重机进行设备的吊装工作,减少吊装机械费。
3.3项目管理费的控制措施
项目管理费的开支和使用具有弹性大的特点。项目管理费应严格控制在一定指标范围内,超标使用应通过严格的审批手续。
項目管理费开支的审批权由项目经理掌握。如果要对项目部其他人员授权,一定要根据其管理能力、思想素质等方面情况,赋予其相应的权限,必须坚决避免出现项目管理费的失控。
项目经理应按月检查项目管理费开支记录,掌握其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3.1精简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员
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项目管理人员费用。由于机电安装项目施工总产值一般并不大,如果每个岗位都配备专职人员,无疑会增加项目管理费用,增加项目运作成本。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项目部对于能够兼任的岗位尽量采取兼职的方法。比如将质量员与材料员合并为一个岗位,安全员兼综合工长,施工技术员兼设备员,合同员兼预算员等。减少项目部员工的数量,提高员工的收入。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了员工的收入,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项目部凝聚力,项目部的总的费用反而减少了。通过岗位的综合设置,员工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技术水平获得提高,对员工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3.3.2建立科学合理的职工薪酬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关键是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实现多劳多得。美国人力资源协会作过一个统计,在三个人组成的团队当中,有一人是创造价值的;有一个是没创造价值的,是平庸的;还有一个是创造负价值的。这就印证了中国的那句老话:龙多不治水。项目冗员的存在不仅创造不了价值,反而造成责任的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反应缓慢,搬弄是非,团队间的关系紧张。对待冗员特别是对创造负价值的人员,不管是关系户、亲戚朋友介绍的、上级部门安排的,宁愿无偿发放生活费,也不要让他们在项目上存在,不然自己不干工作,还影响创造价值员工的积极性,他们的存在对项目百害而无一利。
3.3.3加强办公费用的控制
对办公用品费用的控制。标出办公用品价格,让每个人有数字观念是节省费用的第一步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电费管理方面,尽量使用自然光线,不要养成白天开灯的习惯。
4.结束语
本文对某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项目成本组成要素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项目管理;机电设备;成本控制
1.机电安装项目成本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成本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包括所消耗主要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周转材料的费用,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人工费用,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措施费,项目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项目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支出费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价值规律为指导,以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为内容,运用一系列方法,对工程项目生产活动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经济管理过程。它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1.1 机电安装项目的特点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是指按照一定的工艺和方法,将不同规格、型号、性能、材质的设备、管路、线路等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使用功能的项目。设备是指各类机械设备、静置设备、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仪表和智能化设备等;管路是指按等级使用要求,将各类不同压力、温度、材质、介质、型号、规格的管道与管件、附件组合形成的系统;线路是指按等级使用要求,将各类不同型号、规格、材质的电线电缆与组件、附件组合形式的系统。机电工程项目涵盖的专业工程技术很多,涉及的专业面很大、学科跨度大。
1.2机电安装项目成本的组成
项目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其中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或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各项支出费用,包括工程实体消耗成本、施工技术和组织措施费。间接成本,即项目管理费,是指项目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项目成本及其构成。
2.项目施工质量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质量成本:是指为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花费的所有费用,以及没有达到质量目标形成质量缺陷的损失费用。
质量成本中为实现项目质量目标而产生的费用称为控制成本,因处理质量缺陷而造成损失的费用称为损失成本。
控制成本是作为質量保证的成本,控制成本与质量水平成正比例关系,控制成本投入越多,质量保障越多、质量水平越高。损失成本是作为损失性的费用,它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损失成本越高,说明质量水平越低。控制成本、损失成本等质量成本与质量水平的关系见图1。
图1 质量成本关系图
从图1可以看出,对质量控制成本投入越大,质量水平就会越高。损失成本刚好相反。但并不是对质量控制成本投入越多越好,在实际应用中在考虑质量水平的同时,也要考虑达到质量水平的经济性。使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达到一个均衡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最佳的质量控制成本投入。由此可将质量成本与质量水平分为三个区域:改进区、适用区、至善区。处于改进区,说明质量控制成本投入不足,损失成本偏大,要改进投入,增加控制成本的投入,替提升质量水平,减少损失成本。处于适用区,说明质量成本投入正常、合理,经济可行。质量成本与质量水平处于均衡稳定状态中,项目运转正常。处于至善区,说明质量控制成本投入过高,质量水平很高,超过预期水平,这样会增加项目的质量成本,减少项目利润。而且过高的质量水平是不必要的。这时项目经理部应该调整质量控制成本的投入,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寻找质量成本最佳点的措施如下:首先根据项目施工承包合同确定合同约定的质量验收标准,以合同约定的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作为项目的质量水平,根据这个质量水平确定项目部要达到这个质量水平需要投入的人、材、机等成本,即质量成本。这个质量成本和确定的质量水平的交叉点就是质量成本最佳点。
3.项目工期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项目的工期与项目的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为赶工增加项目投入导致项目赢利状况下降的案例比比皆是。目前国内投资的大型项目,业主一般都在施工成本合同中明确了项目的工期、竣工交付时间,并明确了违约费用。因此,工期得不到保障,项目成本将会大幅增加。一般大型综合性工业项目,分为基础、结构、机械、电气、管道等多个专业、多项工序。
3.1材料消耗环节的控制
加强材料消耗的管理,从限额领料和现场消耗两个方面控制。材料的消耗量控制,特别要抓住对主要材料的控制。项目部要根据定额或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确定一个合理的低耗标准,实行限额领料制度。超标准领料用料,要分析原因,并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
3.2机械费的控制措施
3.2.1通过优化机电安装项目施工技术方案降低施工机械费
根据施工特点和需要,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从施工方案上优化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和作业时间的安排。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的选择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运用价值工程理论,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机电设备安装的特点是:同一台设备的安装,可以采取不同的吊装方法和吊装设备。比如汽车起重机、卷扬机、桅杆、液压顶升机等。有时每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安装任务。采取哪一种施工吊装方案,要综合考虑现场实际环境、施工成本、工期、安全、质量等多种因素。选择最适合项目施工特点的施工机械,做到既经济又适用。根据工程情况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缩短工期,降低大型机械、周转工具使用费。重视设备的调度管理和维护管理。杜绝因调度不力,而发生利用率低下,甚至机械设备闲置的情况;或因不正当使用和忽视保养维护,而造成机械设备停置。促进机上人员和辅助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台班利用率。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的起重运输机械各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因此在选择起重运输机械时,首先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采取何种不同起重运输机械的组合方式。在确定采用何种组合方式时,首先应满足施工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费用的高低和综合经济效益。 3.2.2通过经济、组织手段控制施工机械费
采取机械费总额控制的方法,依据企业内部定额测定项目的施工机械费使用总额,将其作为控制机械费的指标,即最高限额。每月对项目实际发生的机械费进行检查、分析、比较,发现机械费超额,应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应对措施。对机械费进行动态控制,使其处于机械费目标成本范围内。
加强自有施工机械的管理,采用工、料、机综合承包的形式,对机上人员实行综合承包,按照企业定额测算机电安装项目施工机械费综合单价,比如在设备安装中按完成每吨设备吊装给付多少施工机械费的形式单价包干,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机械司机消极怠工,提高施工机械的利用率。
另外要作好组织协调工作,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好机电设备的进场时间及卸货地点,减少或避免设备的现场二次倒运。对于可利用其他手段吊装的机械设备,要尽量避免使用汽车起重机吊装。比如在冶金厂房内施工时,部分可以利用厂房内桥式起重机进行吊装的设备,设备重量在桥式起重机的额定载荷范围内的,这个时候项目部一定要与业主协商沟通,使用厂房内的桥式起重机进行设备的吊装工作,减少吊装机械费。
3.3项目管理费的控制措施
项目管理费的开支和使用具有弹性大的特点。项目管理费应严格控制在一定指标范围内,超标使用应通过严格的审批手续。
項目管理费开支的审批权由项目经理掌握。如果要对项目部其他人员授权,一定要根据其管理能力、思想素质等方面情况,赋予其相应的权限,必须坚决避免出现项目管理费的失控。
项目经理应按月检查项目管理费开支记录,掌握其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3.1精简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员
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项目管理人员费用。由于机电安装项目施工总产值一般并不大,如果每个岗位都配备专职人员,无疑会增加项目管理费用,增加项目运作成本。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项目部对于能够兼任的岗位尽量采取兼职的方法。比如将质量员与材料员合并为一个岗位,安全员兼综合工长,施工技术员兼设备员,合同员兼预算员等。减少项目部员工的数量,提高员工的收入。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了员工的收入,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项目部凝聚力,项目部的总的费用反而减少了。通过岗位的综合设置,员工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技术水平获得提高,对员工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3.3.2建立科学合理的职工薪酬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关键是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实现多劳多得。美国人力资源协会作过一个统计,在三个人组成的团队当中,有一人是创造价值的;有一个是没创造价值的,是平庸的;还有一个是创造负价值的。这就印证了中国的那句老话:龙多不治水。项目冗员的存在不仅创造不了价值,反而造成责任的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反应缓慢,搬弄是非,团队间的关系紧张。对待冗员特别是对创造负价值的人员,不管是关系户、亲戚朋友介绍的、上级部门安排的,宁愿无偿发放生活费,也不要让他们在项目上存在,不然自己不干工作,还影响创造价值员工的积极性,他们的存在对项目百害而无一利。
3.3.3加强办公费用的控制
对办公用品费用的控制。标出办公用品价格,让每个人有数字观念是节省费用的第一步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电费管理方面,尽量使用自然光线,不要养成白天开灯的习惯。
4.结束语
本文对某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项目成本组成要素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