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抓好衔接教育不断提升义教质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o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育问题是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却又极易被忽视的问题。众所周知,六年的小学教育与三年的初中教育之和即构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部教育,在整个义务教育过程中,长达六年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奠基工程"。从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均可以看出,九年义务教育是一个连贯性很强,中途不可减速,不可停顿,更不可中断的整体教育。然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由于小学与初中分设办学,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部门对中小学分类评比,分级管理等等,形成了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之间很少相互学习听课、在学生教育问题上也极少磋商交流,在教学管理中校与校之间极少有教研活动开展的"互不来往"的现象及弊端。正因于此,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将受到小学升入初中时的"接力区减速"之影响,继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心理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在六年级毕业时的检测考试中成绩排名遥遥领先的"尖子生",在升入初一十周或一学期后,成绩名次严重下滑,反而那些在小学升初一时的中上等学生或名次不起眼的学生,成绩位次直线上升,学习态势及后来的发展态势非常良好。出现这种"严重下滑"与"直线上升"原因很多,看法各异,笔者根据自己30余年的教学体会和观察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依然在衔接教育上。可以说,是因衔接教育明显落空造成的,这种落空,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各科学习及思想教育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出口"质量形成一定影响。因此,加强小学与初中之间的衔接教育至关重要。
  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之间的衔接教育工作,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1、小学教师要善于"向上看"。
  六年的小学义务教育占去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三分之二,如果在这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学生的学科基础没有打好,基本能力没有形成,上了初中无论教师、学生、家长花费多大的气力都很难赶上,这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小学六年很重要,很关键。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小学教师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日趋良好,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赞誉,值得肯定。在这种良好的态势下,小学教师要在进行本学段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善于向中学看,重点看初中的学科教材编排体系及重难点等,及早明确小学生应具备怎样的思想素质及学科能力,才能适应中学学习的需要,从而做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基的工作。以小学数学为例,在小学六年的教学中,教师、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学习完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及其混合运算,接着学习了百分数及比例的基本知识,最后学习了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及统计学的的最简知识。从整体内容看,小学数学大量内容是涉及数的知识,这对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于几何学的相关知识涉及太少,学生在"形"的概念形成上有一定欠缺,平面概念几乎没有形成,空间概念更未建立。而学生一上初一,数学课的内容就是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截一个几何体及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等等。这些知识是要学生在有了基本的空间概念下,才能顺利完成的学习任务。为什么部分学生一上初一普遍感到数学难学,甚至有些优生成绩明显下滑,进而出现两极分化,症因即在于此吧!因此,小学教师要在立足小学教学的同时,注意初中课改教材的学习与研究,特别是小学应形成的概念、应打好的基础及应培养的能力应切实抓紧抓好。在注重初中教材研究的同时,应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擅长于计算,套公式套法则求值是其强项,而对于论证性的,思考性的及探索性的能力方面明显有些欠缺。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讲过:"数学是一门着重于理解的学科"。理解了必然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原理比掌握法则更为重要。
  2、初中教师要善于"向下看"。
  大约90﹪以上的初中教师没有小学工作的经历,一参工就从事初中教育工作,大脑中仅存的小学知识还是小学课改前的传统教材下的知识。对小学课改教材是知粗不知细、知表不知里。要从事课改教材下初一新生的教学工作,我认为善于向下看,即善于学习钻研现在的小学教材,明确小学学科基础知识及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至关重要。绝不能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底子而盲目施教。除此而外,还应注意对小学教学方法的学习与研究,受小学教材内容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制约,小学段的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只能以微量渐进式使用,较普遍的依然是讲授加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到初中这种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切不可一开始就把初一新生当成初三学生来看待,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年级施教才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中小学之间应建立起校校通工程。
  九年义务教育把小学与初中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很明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接力賽中,小学段要完成全程的三分之二,最后的三分之一要靠初中段冲刺完成,无论是起跑、接棒、还是最后的冲刺,谁都不能松劲。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才能圆满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小学与初中之间应形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意识,形成为九年义务教育负责的大局意识,切不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更不可闭门办学,互不往来。我认为至少学区内的中小学之间应该经常进行相互听课、教育教研,师生联谊活动。不断缩小小学与初中之间的衔接缝隙,进而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
  4、教育教研及行政部门应铺设好小学与初中衔接的桥梁。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是入口,初中是出口。学生6岁入学,到初三毕业,在长达九年的在校学习中塑造的如何,关键在于小学与初中整体教育意识及各自办学水平如何。在目前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中,小学与初中是彼此独立的办学实体,要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整体效应,只能靠教育行政及教研部门合力推动,真正建立起小学与初中衔接教育的桥梁。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及条件下,可通过涉及小学与初中的教研活动、学生跟踪、教育研讨、政策激励等多种形式,推进小学与初中衔接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初中的出口质量必会有更大的提高。
  5、家庭及社会应成为小学与初中衔接教育的坚强后盾。
  在实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育过程中,中、小学校应成为抓好衔接教育的主阵地。意识超前的学校领导及部分教师已开始重视衔接教育工作,已采取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措施,使衔接教育初见成效,值得肯定和推广。在学校做好这项工作的同时,家庭及社会也应充分认识到抓好衔接教育的重要性,从而配合好学校,真正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当前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要做好孩子小学与初中之间的学科知识的衔接教育工作,更重要的要做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等方面的衔接教育工作,家长是最熟悉孩子情况,最能进行针对性教育的教师。因此,抓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育发挥家庭的作用尤为重要。同时社会也应关注中、小学生的衔接教育工作,要不断创设衔接教育的社会环境,真正把孩子的教育当成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不断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环境,共同谱写中小学衔接教育的新篇章!
其他文献
【摘要】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和谐的语言心里环境指的是一种充满安全感,温馨、愉快、可以自主活动的环境,这样的幼儿园环境,对于3~6岁的幼儿尤为重要,入园和晨间活动这两个环节是紧紧相连的,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始,所以教师利用入园和晨间活动的时机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
叶圣陶先生的“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
期刊
新闻媒体的出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必然会在“人文”层面对受众有所影响。作为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制品,对受众实施“人文关怀”必然是其社会责任的一个
表扬学生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管理、教育学生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于是有的教师就认为只要学生表现好就表扬,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向上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和塑造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情况并不这样简单。研究表明:表扬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积极的心理效应,使用不当就达不到预期的作用,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效应。例如:过多的表扬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不必要的表扬则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于是,表扬的艺术不容忽视,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经验的角度浅析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创新的有效捷径和间接或直接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教学教学创新创新途径与方法探索  进入21世纪,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行推力。教育作为各行各业的基础性工程,肩负着培育新时代需求的重任,创新作为一种艺术和生产力,越来越受到在各行各业的重视。而教师作为一线的工作者,其教学特点和教学艺术,具有吸引学生浓厚兴趣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钻研适合自己的
【摘要】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的课程改革,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落到实处,我们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因此,本文从调动学生感情,激发兴趣;了解学生,培养兴趣;课堂语言充满激励性,稳定兴趣;课堂提问与讨论,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四个方面,并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具体措施,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摘要】“赏识教育的理念”是当前教育思想和理念所必有的,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开展“赏识教育”是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 教师和家长只要努力做到施爱与人,学生个体实现自我赏识,哪么,我们的教育就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就能够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赏识教育家庭学校鼓励爱的达成理解包容友情提醒自我赏识  “赏识教育”是家庭、学校、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
数学是高度抽象的,而学生的思维却又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领域的神奇魅力,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鼓励学生去探索创新,因为唯有探索的课堂上,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他们才会潜移默化中走入数学,接受数学。可是探究又要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怎去探究?探究什么?  如此说来,问题能给探究以方向,给探究以动力。在平时的教学
期刊
“超级女声”作为一个全新的大众文化读本自推出以来,就受到了众人的关注,在社会上掀起一场“超级女声热”。本文试图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对“超级女声”热播背后的社会文化心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诀。”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处事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乐于面对挑战;相反的,一个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心,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往往是退缩,畏怯、悲观、被动,不善与人交际,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凡事依赖,犹豫不决。可见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和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健康成长与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