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一五”期间,促进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主旋律。其主要途径为: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66-03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1]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取向是,切实促进内涵发展,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亟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一、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工作以人才培养为重点,而人才培养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专业建设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首要环节,要按照“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的思想,改造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形成鲜明的专业建设特色。
(一)加强调研论证,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
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而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与特色优势专业的确定,主要受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职业需求的影响。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调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依据学院的办学定位以及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制定科学而周密的调研方案,深入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定期定点定向组织社会调研。通过调研,更好地规划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布局,改革和完善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密切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由学校、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结合师资、实训等资源实际,提出新专业的设置意见,进行反复科学的论证,明确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集中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重点骨干专业,构建若干个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形成专业发展的强势;合理配置长线、短线专业的比例,适当考虑老专业和新专业的搭配,优化专业结构;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适时修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之适应专业建设的需要。
(三)突出高职教育特点,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
1、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它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着重建立以关键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应用,突出实践教学。
2、加强教学研究,优化课程结构。大胆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体现“两个突出、一个结合”的原则:即突出技能型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在课时分配上,向技能型和实践型教学环节倾斜,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到扎实的职业技能,而且有实际操作的体验,并按规定参加全国统一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毕业时取得双证书,从而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高等职业教育要注意加强专业教学和培养人文素质的结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或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创新、团队协作和创业精神培养,进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教育,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4、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和体系。就理论教学而言,不仅要完善传统的评价方法,更要丰富评价体系的要素,加强过程考核,引进学生自我评价。就实践教学而言,要加强过程考核,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尤其是实训项目的评价方法与体系必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与社会评价接轨。
(四)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依托和基础。学校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应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领先水平,必须注重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一方面,针对不同专业对实训基地的特殊要求,坚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重在实用的原则,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不断添置和更新实验、实训设备;另一方面,充分依托行业的优势,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有选择地建立实验、实训精品基地。实验实训基地的教与学,以社会“急用”、能力“够用”、上岗“顶用”的职业岗位实用性需求为目标导向,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了仿真乃至全真的工作条件和职业氛围,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与未来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探索灵活的校企合作方式,推进产学研结合
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的前提是建设一支具有实施产学研结合能力的师资队伍;关键是寻求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合作条件的企业、引进开发一批能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的项目;条件是制定一套鼓励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和形成一套有效的产学研运行机制。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的关键是如何做到产与学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研”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企业的优势,建立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平台,项目实施的平台。学校尤其是工科类院校还要发挥自身人力资源的优势,建立若干个研究所,聘请校外专家为兼职研究人员,大力开发横向研究课题,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筑促进学院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要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形成一批专兼结合、具有“双师”结构特征的专业教学团队。
(一)调整或优化教师的学历、知识和能力结构
1、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能力(技术)水平。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特别是要加强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选调或选聘一些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在第一线工作过的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型和高技能人才。对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可以聘为兼职教师,从而加快推进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应进行岗前培训,给予他们实习和进修的机会,使他们接受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的培养和锻炼。
2、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是教师在理论知识传授和实际操作指导时应掌握的知识。它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其中,专业知识是核心层次,基础文化知识是基础层次,其他知识是外围层次。高职教师需要构建自己向纵深拓展的、多目次的、博与专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高职教师。
3、培养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能力。高职教师应具备及时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与更新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满足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实际专业操作和解决实际专业问题,是高职教师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素质。还要善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手段,能更迅速、准确地捕捉和获取科学前沿知识和信息,提高教学效果。
(二)构建促进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1、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积极稳妥推行教师聘用制,从聘用制实施之日起,所有引进的教师一律实行合同聘用制,聘用教师与在编教师在待遇上保持一致,聘用教师的教学、科研态度和工作成效,决定其各方面的待遇,甚至决定其是否被继续聘用;完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高职教师考核的内容除思想政治考核外,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必须成为衡量高职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项硬指标。
实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高职院校要构建人才高地,坚持“面向社会选人才,不拘一格聘人才,事业福利留人才,特殊政策育人才”。通过实行人才双向流动制度和依法合理的流动机制,实现专、兼职相结合和优势资源共享的目的,逐步实现高职教师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3、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政策扶持,为中青年教师搭建“发展平台”。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必须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学校要让中青年教师唱主角,并实行“一帮一”的“导师负责制”,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使中青年教师大胆地承担起教学和科研任务,得到锻炼和发展。选拔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较强、在学术上已崭露头角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要素,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高职教师要加强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努力向“双师型”教师发展;要加强专业实践锻炼。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到行业、企业去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鼓励他们到相关公司、厂矿或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锻炼和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一)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内涵发展,必须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管理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为保障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校园网建设要重视发展网上教学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实验室资源要加强统筹管理,不断完善各专业实验室的实验环境和条件;多媒体教室建设要适应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不断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比例,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课程整合方面的作用。
校园网建设要坚持以服务教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校园网的教学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了以校园网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优质的服务。坚持教学优先投入的政策不动摇,保证了教学经费的稳定增长,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教学工作的基本需求,取得良好效果。
(二)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有了好的教学硬件设施,还要引导教师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师生双向互动转变,实现由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建立校园网,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手段,能够帮助学习者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知识。学生网上选课、网上考试,教师网上备课、网上辅导将会逐步变成现实。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又生动,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够增加教学容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学校要引导教师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努力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倡导教师采用情境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加快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注重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和能力,积极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四、更新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是实现预定目标,采取最佳方法对各种可控因素实行科学组合,以达到最佳效能的社会活动。管理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职业院校只有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内部管理,推进管理创新,才能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提高学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学校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特别是要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和考评机制,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把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过程中,切实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观,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工作、倾听教师的呼声,服务教学工作,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己任,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认真做好校务公开,注重制度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一所学校的管理,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办学思想是前提,规章制度是保障。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要有较为成熟的办学思想和治校理念。规章制度建设是学校的基本建设,学校的办学理念都要外化在所建立的规章制度之中。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说:“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所以现在即使没有校长,哈佛一样可以照常运转。”[2]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制度“合法化”,这样才能被广大教职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可以说,一切制度、规定,如果没有检查和督促,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没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都将变成一纸空文。
(三)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首先,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支敬业高效精干的管理队伍。建立和完善管理干部公开选拔、竞聘上岗的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素质结构,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完善干部队伍的考核办法。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适时深化院系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院系二级关系,逐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既强化学院的宏观管理作用,又赋予系、部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其次,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积极探索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且发挥作用的分配激励机制。严格实行按劳取酬、优质优酬,更加注重工作绩效,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再次,积极推进后勤市场化运作的改革,不断提高后勤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市场化运作,组建学院后勤集团(后勤服务中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搞好服务。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统筹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凝聚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促进办学模式创新,增强办学活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6.12.14
[2] 刘彭芝:校长是个领跑人[J],2002/2003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关键词: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66-03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1]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取向是,切实促进内涵发展,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亟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一、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工作以人才培养为重点,而人才培养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专业建设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首要环节,要按照“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的思想,改造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形成鲜明的专业建设特色。
(一)加强调研论证,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
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而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与特色优势专业的确定,主要受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职业需求的影响。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调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依据学院的办学定位以及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制定科学而周密的调研方案,深入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定期定点定向组织社会调研。通过调研,更好地规划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布局,改革和完善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密切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由学校、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结合师资、实训等资源实际,提出新专业的设置意见,进行反复科学的论证,明确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集中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重点骨干专业,构建若干个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形成专业发展的强势;合理配置长线、短线专业的比例,适当考虑老专业和新专业的搭配,优化专业结构;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适时修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之适应专业建设的需要。
(三)突出高职教育特点,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
1、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它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着重建立以关键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应用,突出实践教学。
2、加强教学研究,优化课程结构。大胆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体现“两个突出、一个结合”的原则:即突出技能型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在课时分配上,向技能型和实践型教学环节倾斜,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到扎实的职业技能,而且有实际操作的体验,并按规定参加全国统一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毕业时取得双证书,从而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高等职业教育要注意加强专业教学和培养人文素质的结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或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创新、团队协作和创业精神培养,进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教育,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4、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和体系。就理论教学而言,不仅要完善传统的评价方法,更要丰富评价体系的要素,加强过程考核,引进学生自我评价。就实践教学而言,要加强过程考核,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尤其是实训项目的评价方法与体系必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与社会评价接轨。
(四)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依托和基础。学校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应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领先水平,必须注重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一方面,针对不同专业对实训基地的特殊要求,坚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重在实用的原则,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不断添置和更新实验、实训设备;另一方面,充分依托行业的优势,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有选择地建立实验、实训精品基地。实验实训基地的教与学,以社会“急用”、能力“够用”、上岗“顶用”的职业岗位实用性需求为目标导向,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了仿真乃至全真的工作条件和职业氛围,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与未来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探索灵活的校企合作方式,推进产学研结合
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的前提是建设一支具有实施产学研结合能力的师资队伍;关键是寻求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合作条件的企业、引进开发一批能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的项目;条件是制定一套鼓励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和形成一套有效的产学研运行机制。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的关键是如何做到产与学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研”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企业的优势,建立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平台,项目实施的平台。学校尤其是工科类院校还要发挥自身人力资源的优势,建立若干个研究所,聘请校外专家为兼职研究人员,大力开发横向研究课题,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筑促进学院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要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形成一批专兼结合、具有“双师”结构特征的专业教学团队。
(一)调整或优化教师的学历、知识和能力结构
1、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能力(技术)水平。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特别是要加强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选调或选聘一些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在第一线工作过的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型和高技能人才。对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可以聘为兼职教师,从而加快推进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应进行岗前培训,给予他们实习和进修的机会,使他们接受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的培养和锻炼。
2、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是教师在理论知识传授和实际操作指导时应掌握的知识。它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其中,专业知识是核心层次,基础文化知识是基础层次,其他知识是外围层次。高职教师需要构建自己向纵深拓展的、多目次的、博与专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高职教师。
3、培养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能力。高职教师应具备及时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与更新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满足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实际专业操作和解决实际专业问题,是高职教师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素质。还要善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手段,能更迅速、准确地捕捉和获取科学前沿知识和信息,提高教学效果。
(二)构建促进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1、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积极稳妥推行教师聘用制,从聘用制实施之日起,所有引进的教师一律实行合同聘用制,聘用教师与在编教师在待遇上保持一致,聘用教师的教学、科研态度和工作成效,决定其各方面的待遇,甚至决定其是否被继续聘用;完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高职教师考核的内容除思想政治考核外,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必须成为衡量高职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项硬指标。
实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高职院校要构建人才高地,坚持“面向社会选人才,不拘一格聘人才,事业福利留人才,特殊政策育人才”。通过实行人才双向流动制度和依法合理的流动机制,实现专、兼职相结合和优势资源共享的目的,逐步实现高职教师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3、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政策扶持,为中青年教师搭建“发展平台”。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必须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学校要让中青年教师唱主角,并实行“一帮一”的“导师负责制”,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使中青年教师大胆地承担起教学和科研任务,得到锻炼和发展。选拔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较强、在学术上已崭露头角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要素,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高职教师要加强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努力向“双师型”教师发展;要加强专业实践锻炼。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到行业、企业去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鼓励他们到相关公司、厂矿或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锻炼和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一)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内涵发展,必须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管理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为保障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校园网建设要重视发展网上教学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实验室资源要加强统筹管理,不断完善各专业实验室的实验环境和条件;多媒体教室建设要适应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不断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比例,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课程整合方面的作用。
校园网建设要坚持以服务教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校园网的教学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了以校园网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优质的服务。坚持教学优先投入的政策不动摇,保证了教学经费的稳定增长,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教学工作的基本需求,取得良好效果。
(二)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有了好的教学硬件设施,还要引导教师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师生双向互动转变,实现由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建立校园网,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手段,能够帮助学习者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知识。学生网上选课、网上考试,教师网上备课、网上辅导将会逐步变成现实。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又生动,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够增加教学容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学校要引导教师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努力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倡导教师采用情境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加快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注重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和能力,积极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四、更新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是实现预定目标,采取最佳方法对各种可控因素实行科学组合,以达到最佳效能的社会活动。管理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职业院校只有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内部管理,推进管理创新,才能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提高学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学校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特别是要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和考评机制,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把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过程中,切实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观,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工作、倾听教师的呼声,服务教学工作,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己任,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认真做好校务公开,注重制度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一所学校的管理,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办学思想是前提,规章制度是保障。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要有较为成熟的办学思想和治校理念。规章制度建设是学校的基本建设,学校的办学理念都要外化在所建立的规章制度之中。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说:“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所以现在即使没有校长,哈佛一样可以照常运转。”[2]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制度“合法化”,这样才能被广大教职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可以说,一切制度、规定,如果没有检查和督促,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没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都将变成一纸空文。
(三)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首先,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支敬业高效精干的管理队伍。建立和完善管理干部公开选拔、竞聘上岗的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素质结构,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完善干部队伍的考核办法。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适时深化院系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院系二级关系,逐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既强化学院的宏观管理作用,又赋予系、部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其次,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积极探索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且发挥作用的分配激励机制。严格实行按劳取酬、优质优酬,更加注重工作绩效,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再次,积极推进后勤市场化运作的改革,不断提高后勤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市场化运作,组建学院后勤集团(后勤服务中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搞好服务。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统筹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凝聚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促进办学模式创新,增强办学活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6.12.14
[2] 刘彭芝:校长是个领跑人[J],2002/2003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