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大量高层建筑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这些复杂的建筑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建筑设计中,消防设计则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
关键词:防火设计;建筑设计;消防安全
引言
火灾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损坏建筑工程自身,还会对人员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产生人员伤亡。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减少火灾产生后所产生影响,就一定要加强建筑防火设计,基于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展开合理的设计,做好整体布局,以此提升建筑防火设计的效果,提升其防火性能、安全性等,这样就为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目前建筑设计导致的火灾特点
1.1火灾扑救难度大
火灾扑救难度大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火灾特点,火灾扑救难度大,一方面是当前消防工作使用的水泵供水高度有限,一般能够达到150m左右,如果超过这一范围,将很难达到灭火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建筑大多处于市内繁华地段,虽然已经在建设初期就预留了合理的消防应急空间,但是由于市区繁华地段人员混杂,消防工作往往难以快速展开,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最佳处置时间。
1.2火势蔓延速度较快
我们国家在过去对民用房进行设计时,均未对防火分隔环节提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大部分建筑在对外墙进行施工期间,所采用的B2级保温建材均无法达到良好的阻燃成效,加快了火情期间火灾面积发展的速度。另外,一般建筑的通道内风量较高,又因为民用房内的易燃家居用品极多,只要出现火情,通道风便会快速引燃屋内物品,导致火情在较短时间中便会大面积扩散[1]。
1.3人员集中且疏散困难
受限于土地资源的影响,当代建筑多往高处发展。建筑物内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电梯。而一旦发生火灾,电梯停运,因此建筑内唯一有效的疏散设施即是楼梯。然而,防烟楼梯前室或楼梯间,均存在堆放杂物或挪作他用,严重影响安全疏散,甚至带来火灾隐患。
2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
2.1整体布局
为了降低建筑火灾危害的发生概率,促进建筑火灾的快速解决,首先应当从整体布局方面入手,根据消防需求和可能发生的火灾情况进行相应的布局优化和布局控制,以此避免建筑火灾的快速蔓延。而具体来说,建筑的整体布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第一,在设计和建设初期,就要确保建筑于其他建筑的安全距离,避免火灾快速蔓延到其他建筑之中,并减少建筑倾覆和倒塌带来的危险。第二,建筑在设计之初要预留出合理的消防通道,以保障消防车和消防人员以及其他救援人员及单位畅通无阻。一般来说消防通道距离墙外5M,就可以起到消防车通行和救援工作开展的效果[2]。
2.2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消防给水系统是在火灾发生后及时扑救、降低损失的关键。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主要由消防供水设备、水箱、水泵、管网、终端灭火设备及供水水源等构成,通常情况下,消防给水系统需要和建筑民用给水系统分开进行独立设计。其中,水泵的配置应当严格根据建筑高度选用合适的型号,确保水泵供水压力能够满足最高楼层的消防栓的用水需求。终端灭火设备的配置数量、位置应当符合要求,及任何消火栓在建筑室内中的保护半径应当控制在25m左右。在现代建筑的消防供水水源设计中,应当按照规范要求,配置容量足够大的消防水池和高位水箱,以满足各种情况下的火灾扑救用水需求[3]。
2.3严格设计安全疏散系统
首先,垂直疏散。这种疏散方式的主要场所是通过楼梯、电梯、楼顶、避难所实现人员疏散。其中,高层建筑的主要疏散方式就是楼梯疏散,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中,应设置单独的防烟楼梯间,这样能有效避免建筑内人员的相互干扰。屋顶疏散是通过直升机救援的方式实现人员疏散,这就需要露天楼顶无其他遮挡物;避难所疏散是指为需要疏散和紧急隐蔽的人员,提供一个可以临时躲避的地方,这就要去避难所的设施要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如一些水源和食物、空气等。其次,水平疏散。这种方式主要是指通过设置排烟、灭火照明等设施来完成疏散的方式,通过合理设置和设计楼梯,并在防火區域中设置防烟楼梯,出口也要多设置几个,也可以采用环形走道的方式实现疏散人员的目的[4]。
2.4防火材料科学选择应用
想要确保居民建筑具有合格的居住质量,强化其防火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防火建材的选择工作,采用科学、合理、适用的防火建材更能够有效强化其防火水平。建设居民住房的建材属于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设计时必须确保建材的防火能力,因此则选时就必须从防火能力着手,开展好对应的分析工作,对多种具有防火性能的建材品质、价格以及便利性进行全面考虑和分析,在进行设计时要尽可能选用质量较高的防火建材,最终切实运用到建筑的施工建设中,以充分提高建筑的防火水平。在选择建材时不但需要考虑其耐高温的强度,还要考虑其在燃烧过程中是不是会产出毒害气体,从以上多种角度考虑问题,便能则选出最经济适用、科学有效的防火材料。
2.5消防设施设备管理
针对消防安全,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八字方针,重点还是预防。如何预防,就靠管理来实现。对于疏散通道,应时刻关注通道路径是否有障碍,是否有可燃物堆放;检查防火门状态,是否能正常开启和关闭;检查走道送风、排烟口是否被遮挡;管道井、电缆井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密封堵;物业等相关管理部门要特别加强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设施等完好可用,灭火器配备到位,做好检查巡查工作[5]。
2.6消防电梯的应用
在楼层较高的居民住宅中一旦出现火灾事故,没有常识的居民容易在慌乱中去乘电梯逃生,殊不知火势发展较快的情况下电梯就会变成密闭、高温且无法逃脱的死亡空间,最终使大量人员在火灾中丧生。在设计高层建筑的防火结构时,想要规避这一问题的出现,可装配自动化断电设备,一旦出现火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便可立即自动断电,以防电梯中的电路设备再次引发火灾,规避居民在火灾中出现盲目乘坐电梯的问题,以避免出现更多的人员伤亡。想要确保火情出现以后,消防员可以尽快来到火灾发生的楼层,可装配外置消防梯。居民建筑中消防电梯的电路系统必须具备较强的防水能力,以免消防人员在喷水救援期间消防电梯电路被损坏而耽误了营救行动[6]。
结束语
消防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的稳定繁荣息息相关,而建筑作为人员密集、使用功能复杂、用火用电频率高的场所,存在较多的消防安全隐患。所以,有必要将现代建筑防火设计理念和方法全面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进一步提高建筑系统的防火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贤.消防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9):178.
[2]张小亮.探究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的巧妙开展[J].中国房地产业,2020(28):221.
[3]胡昊.消防配电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7):3044.
[4]邱树敏,赵晓凤,马周宏.浅谈一般工业建筑中变配电室消防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7):1016.
[5]林春.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5):192-193.
[6]尹结留.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技术加强措施[J].城市住宅,2019,26(3):139-141.
杭州西湖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2
关键词:防火设计;建筑设计;消防安全
引言
火灾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损坏建筑工程自身,还会对人员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产生人员伤亡。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减少火灾产生后所产生影响,就一定要加强建筑防火设计,基于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展开合理的设计,做好整体布局,以此提升建筑防火设计的效果,提升其防火性能、安全性等,这样就为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目前建筑设计导致的火灾特点
1.1火灾扑救难度大
火灾扑救难度大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火灾特点,火灾扑救难度大,一方面是当前消防工作使用的水泵供水高度有限,一般能够达到150m左右,如果超过这一范围,将很难达到灭火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建筑大多处于市内繁华地段,虽然已经在建设初期就预留了合理的消防应急空间,但是由于市区繁华地段人员混杂,消防工作往往难以快速展开,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最佳处置时间。
1.2火势蔓延速度较快
我们国家在过去对民用房进行设计时,均未对防火分隔环节提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大部分建筑在对外墙进行施工期间,所采用的B2级保温建材均无法达到良好的阻燃成效,加快了火情期间火灾面积发展的速度。另外,一般建筑的通道内风量较高,又因为民用房内的易燃家居用品极多,只要出现火情,通道风便会快速引燃屋内物品,导致火情在较短时间中便会大面积扩散[1]。
1.3人员集中且疏散困难
受限于土地资源的影响,当代建筑多往高处发展。建筑物内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电梯。而一旦发生火灾,电梯停运,因此建筑内唯一有效的疏散设施即是楼梯。然而,防烟楼梯前室或楼梯间,均存在堆放杂物或挪作他用,严重影响安全疏散,甚至带来火灾隐患。
2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
2.1整体布局
为了降低建筑火灾危害的发生概率,促进建筑火灾的快速解决,首先应当从整体布局方面入手,根据消防需求和可能发生的火灾情况进行相应的布局优化和布局控制,以此避免建筑火灾的快速蔓延。而具体来说,建筑的整体布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第一,在设计和建设初期,就要确保建筑于其他建筑的安全距离,避免火灾快速蔓延到其他建筑之中,并减少建筑倾覆和倒塌带来的危险。第二,建筑在设计之初要预留出合理的消防通道,以保障消防车和消防人员以及其他救援人员及单位畅通无阻。一般来说消防通道距离墙外5M,就可以起到消防车通行和救援工作开展的效果[2]。
2.2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消防给水系统是在火灾发生后及时扑救、降低损失的关键。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主要由消防供水设备、水箱、水泵、管网、终端灭火设备及供水水源等构成,通常情况下,消防给水系统需要和建筑民用给水系统分开进行独立设计。其中,水泵的配置应当严格根据建筑高度选用合适的型号,确保水泵供水压力能够满足最高楼层的消防栓的用水需求。终端灭火设备的配置数量、位置应当符合要求,及任何消火栓在建筑室内中的保护半径应当控制在25m左右。在现代建筑的消防供水水源设计中,应当按照规范要求,配置容量足够大的消防水池和高位水箱,以满足各种情况下的火灾扑救用水需求[3]。
2.3严格设计安全疏散系统
首先,垂直疏散。这种疏散方式的主要场所是通过楼梯、电梯、楼顶、避难所实现人员疏散。其中,高层建筑的主要疏散方式就是楼梯疏散,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中,应设置单独的防烟楼梯间,这样能有效避免建筑内人员的相互干扰。屋顶疏散是通过直升机救援的方式实现人员疏散,这就需要露天楼顶无其他遮挡物;避难所疏散是指为需要疏散和紧急隐蔽的人员,提供一个可以临时躲避的地方,这就要去避难所的设施要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如一些水源和食物、空气等。其次,水平疏散。这种方式主要是指通过设置排烟、灭火照明等设施来完成疏散的方式,通过合理设置和设计楼梯,并在防火區域中设置防烟楼梯,出口也要多设置几个,也可以采用环形走道的方式实现疏散人员的目的[4]。
2.4防火材料科学选择应用
想要确保居民建筑具有合格的居住质量,强化其防火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防火建材的选择工作,采用科学、合理、适用的防火建材更能够有效强化其防火水平。建设居民住房的建材属于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设计时必须确保建材的防火能力,因此则选时就必须从防火能力着手,开展好对应的分析工作,对多种具有防火性能的建材品质、价格以及便利性进行全面考虑和分析,在进行设计时要尽可能选用质量较高的防火建材,最终切实运用到建筑的施工建设中,以充分提高建筑的防火水平。在选择建材时不但需要考虑其耐高温的强度,还要考虑其在燃烧过程中是不是会产出毒害气体,从以上多种角度考虑问题,便能则选出最经济适用、科学有效的防火材料。
2.5消防设施设备管理
针对消防安全,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八字方针,重点还是预防。如何预防,就靠管理来实现。对于疏散通道,应时刻关注通道路径是否有障碍,是否有可燃物堆放;检查防火门状态,是否能正常开启和关闭;检查走道送风、排烟口是否被遮挡;管道井、电缆井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密封堵;物业等相关管理部门要特别加强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设施等完好可用,灭火器配备到位,做好检查巡查工作[5]。
2.6消防电梯的应用
在楼层较高的居民住宅中一旦出现火灾事故,没有常识的居民容易在慌乱中去乘电梯逃生,殊不知火势发展较快的情况下电梯就会变成密闭、高温且无法逃脱的死亡空间,最终使大量人员在火灾中丧生。在设计高层建筑的防火结构时,想要规避这一问题的出现,可装配自动化断电设备,一旦出现火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便可立即自动断电,以防电梯中的电路设备再次引发火灾,规避居民在火灾中出现盲目乘坐电梯的问题,以避免出现更多的人员伤亡。想要确保火情出现以后,消防员可以尽快来到火灾发生的楼层,可装配外置消防梯。居民建筑中消防电梯的电路系统必须具备较强的防水能力,以免消防人员在喷水救援期间消防电梯电路被损坏而耽误了营救行动[6]。
结束语
消防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的稳定繁荣息息相关,而建筑作为人员密集、使用功能复杂、用火用电频率高的场所,存在较多的消防安全隐患。所以,有必要将现代建筑防火设计理念和方法全面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进一步提高建筑系统的防火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贤.消防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9):178.
[2]张小亮.探究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的巧妙开展[J].中国房地产业,2020(28):221.
[3]胡昊.消防配电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7):3044.
[4]邱树敏,赵晓凤,马周宏.浅谈一般工业建筑中变配电室消防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7):1016.
[5]林春.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5):192-193.
[6]尹结留.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技术加强措施[J].城市住宅,2019,26(3):139-141.
杭州西湖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