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全面爆发前后《申报》对时局报道态度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0p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媒体往往能起到主导舆论的作用。在民国时期,报纸和期刊是社会主流媒体,它们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往往代表了主流舆论的观点。上海是当时中国最繁华、最重要的大城市,而《申报》又是上海颇具影响力的、非官方性质的主流媒体。在抗战爆发前后,《申报》对时局进行了充分有深度的报道,研究《申报》对时局报道的态度,对恢复战争爆发前后中日关系和中国民间舆论的原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申报》;抗日战争;态度
  [中图分类号]G21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5-0195-03
  一、 《申报》简介
  《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为英商安纳斯脱·美查(Ernest Major)。该报是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主笔的外商办报。1937年12月15日,《申报》因日军的新闻检查而自动停刊,后在日伪的控制下恢复出版,直到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当局接收。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从1872年创办到1949年停刊,《申报》历时78年,共出版25600期,可以说是旧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报纸,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文选取《申报》从1937年4-12月期间所发行的各期进行研究。
  二、 抗战爆发前《申报》对中日关系的报道
  (一)报道日伪活动,对日保持警惕
  《申报》对日本在华北一带的挑衅活动一直进行揭发报道。对于日军方面的种种动作,《申报》一律公之于众。4月1日,“田代皖一郎赴平通一带阅兵”;4月2日,“日本海军省军令部第三部长野村少将视察塘沽”;4月8日,“日海军检阅官大角岑生大将抵沪”;4月11日,“日军在天津举行天长节的大规模阅兵,人数达到三千余人”……此时日本方面的活动还相对隐蔽,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还未露出端倪,但日军将领和日方高官频繁阅兵,让人感觉到一丝紧张的气氛。
  从4月开始,“华北日军扩展军用话线”,日军方高官开始公开讨论在塘沽筑港事宜,并且调查津石铁路建筑方案,这一系列建设也让人将其与极有可能爆发的军事行动联系起来。此外,日方还通过汉奸大肆招募劳工出关,在北边修筑防范苏联的工事,这也表明日军很有可能向北采取防御态势,而积极向南进取。
  进入5月以后,日军的直接军事行动开始频繁起来,有关这方面的消息每日见诸报端,“丰台……日军昼夜演习”;“日军热河边境增兵一旅团……”对于这类消息,《申报》通通加以揭露,希望通过此类报道警醒国人,让国人认清日本侵略威胁已经实实在在摆在眼前。
  相比四五月的日军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举动,华北各伪顽势力的挑衅动作则更加露骨。冀东伪政府与伪满势力相互勾结,前者向后者派遣特派员,“在长春设立办事处”,德王的伪蒙军也与察北的伪军勾勾搭搭,德王有意参加察北伪军在5月举行的演习,以致“张北等县近来部队调动频繁”。国民政府在华北一直保持一种较为克制的姿态,为的是不刺激日伪方面而导致大规模军事冲突立即爆发,但国民政府的克制,一直被日伪方面理解为一种软弱可欺,虽然日方暂时没有较为直接露骨的军事行动,但日方一直在幕后鼓动伪军向国民政府挑衅,伪军试图与政府方面制造摩擦的行为也是层出不穷。4月中旬,“察北伪军……有向西蚕食迹象,晋绥军前哨已出现伪军身影”,“察北伪军积极做战时准备,战斗机四架由热河飞赴多伦,并且大量设立临时的粮秣库……武器弹药已经配发到单兵”……伪军的这些挑衅行动,加剧了华北的紧张局势。对于伪军方面的种种行动,《申报》通通加以斥责,表达了其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二)对时局仍保持乐观
  《申报》也对日本国内的政局密切关注。在一般人看来,国内政局不稳,难以发动外战,而抗战爆发前数月的日本政局,似乎正是体现了这一点。4月1日,《申报》做了“军部势力左右内阁,日本议会突遭解散”的报道。紧接着,日本陷入了连续数周的政治动荡,而日本民众对新举行的大选投票并不踊跃,没有体现出对当局的支持。
  此外,日本经济状况不佳,国内物价飞涨,财政继续恶化,日本内阁大藏大臣结城墨太郎希望能够实现“华北经济提携”。日中间的经济活动也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两国针对芦盐出口的谈判顺利达成,到4月上旬,“第一批十万吨运至天津海关”。
  在外交方面,日本驻美大使发表了一段谈话,声称“日本扩充军备政策,与美国无异,纯属自卫,系使日本陆军现代化,俾得于中俄等邻国陆军相捋,日本陆军如真有意与其邻邦开战或思控制邻国,日本海军如真欲与其他海军强国竞争,其军费将超过现在预算远甚”,意在强调日本的扩军并不是为了与他国开战,而专属增强自身的防卫。日本外务相佐藤也发表谈话,希望调整对华关系大纲,希望“从变更冀东现状入手”。此外,中日高官也频繁会晤,日本方面甚至还组织驻青岛的日本联合舰队士兵参观游览济南……上述一系列的报道,透出了中日关系仍然有一丝挽回的余地。
  (三)向国内传递积极信号
  作为有责任心的爱国媒体,《申报》自然对各地有关救亡运动倾注了大量的笔墨。4月上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抵达桂林,李宗仁出迎三十里”,这标志着两广事变和平解决,桂系与中央达成和解,共赴国难。此外,许多地方军政要员纷纷发表谈话,表达抗日决心,这一系列有利于一致对外的事件,《申报》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并持赞扬的态度。
  为了应对日益加深的危机,国民政府也在不断调兵遣将,进行战争准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围绕东北军的地位和调防的问题,产生了诸多龃龉,国民政府也是颇费周章。直到1937年4月底,东北军的内调才宣告完成,并且“表示绝对服从中央”,到5月中旬,东北军整理方案基本确定,“整理后完全国军化”,这意味着国民政府在解决内部分歧、加紧备战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东北军众将士也终于有了到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机会,以洗刷多年来所背负的“东北军不抗日”的耻辱。
  处于华北风口浪尖、尤其是察绥等矛盾中心地带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有频繁动作。对绥远进行实际控制的晋系将领傅作义,于4月底返回绥远,并且部署部队在察北进行戒备,并且“将举行防空演习”。傅作义是国民党地方派系将领中对日态度最强硬者之一,其曾在1936年底指挥红格尔图和百灵庙战役,一举击溃试图从察北进犯绥东的日伪军,大大提振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其本人亦被奉为举国称赞的抗日英雄。《申报》对傅作义及其所部行动的报道,也意在鼓舞中国军民的士气。   东北自沦陷后,人民自发组织的抗日活动风起云涌,抗日义勇军遍地开花,日军挥舞屠刀疯狂镇压反抗运动,但更激烈的反抗又随之爆发。《申报》报道了大量东北义勇军的战斗情况,对他们的战斗成果热情宣扬,让内地的读者知道,东北虽然沦陷,但日本不可能完全控制东北,中国人仍然在东北积极斗争。
  (四)对抗战爆发前《申报》态度的评价
  日本侵华野心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早在日本战国时期,丰臣秀吉就曾提出完整的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占领全中国的计划,壬辰战争失败后,日本并未从“占领中国,称霸亚洲”的黄粱梦中醒来。近代日本经明治维新而逐渐强大,接连打败清朝与沙俄,俨然在东北亚形成霸主之势。丰臣秀吉那个尘封了三百多年的侵略路线图,在1927年以“田中奏折”的形式重见天日。1931年,日本占领了东三省,继而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接着爆发了长城抗战,后来又有了华北危机……这一系列的动作似乎预示着总有一天,中日之间会爆发一场事关民族存亡的大战。进入1937年夏,日本的挑衅动作日趋频繁,从《申报》的字里行间,我们已能窥得大概。但是,即使到了1937年四五月间,局势纵然危急恶化,但也并没有呈现出大战一触即发的景象,《申报》的态度即是如此,警惕,却还保持着乐观。谨慎乐观,或许更加符合当时的舆论潮流。
  三、 抗战爆发后《申报》的反应
  (一)派出大量记者深入火线,不遗余力地报道前线战况
  随着卢沟桥的枪声响起,包括《申报》在内所有仍持谨慎乐观态度的人们惊醒了,日军的铁蹄大踏步地迈进。但是,“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和平真的毫无希望了吗?也许当时的很多人并不这么想,从“七·七”到“八·一三”,和平的最后希望其实还保留着。
  7月9日,《申报》报道,日本外务省发表声明,“表示不愿意事态扩大”,10日,双方协商共同后撤,事态似乎得到了控制,日内阁亦做出决议,不使事态扩大……在“七·七”后的几天里,从《申报》的报道中,人们也许看到了一丝恢复和平的希望,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次的事件与1932年的“一·二八”和1933年的长城抗战一样,只是一场局部冲突,在未来的交涉中,当局有可能再与日方签订一个类似“淞沪停战协定”或者“秦土协定”的文件,局势就能恢复到开战前的状况。
  对和平抱有幻想的人也许不无道理,“七·七事变”的发生的确包含很多偶然性因素,日本内阁中也确有暂时不希望事态扩大的声音,但被战争狂热冲昏了头脑的日本军部,却真的利用这个事件,将中日两国推向了全面战争的深渊。7月10日,日军“再次攻击卢沟桥、宛平城”,11日,“关东军向天津进发”、“关外日军多架军机抵达天津”,事态发展已经一发不可收拾,《申报》此时的报道重点,已经完全转移到报道华北战况上来,同时,日本海空军增兵中国沿海,特别是上海的消息,也在《申报》的密切关注之内,《申报》记者穿插于火线之间,留下了大量第一手的报道。
  (二)“八·一三”后的应对与报道重点的转移
  8月14日的《申报》内容,当时身在上海的读者可能已经亲身感受过了,就在头一天早晨,轰轰烈烈的淞沪会战打响了,借着“日军昨晨首先挑衅”,集结在上海的国民党正规军向日本海军陆战队发起了全面进攻,战斗一度进行得比较顺利,迫使“敌撤沪西”,“我军迫近敌司令部”。但日军最终站稳了脚跟,增援的陆海空军源源不断开到上海,中日两军在上海展开了三个多月的厮杀。作为根植于上海的报纸,此时的《申报》对战局的报道中心开始转向了上海方面,主要新闻内容多为淞沪战场上战斗情况,上海失守以后,《申报》的报道重点转向了保卫南京方面,日军逼近南京后,《申报》刊出了“誓死保卫南京”的大字标题。直到同年12月15日停刊,《申报》始终用笔墨战斗在抗战的第一线。
  (三)对全面抗战爆发后《申报》报道策略的评价
  在对待抗战的问题上,《申报》的态度毫无疑问是爱国的。《申报》的战地记者深入一线,不顾生命安危,为读者采写回大量第一手的报道,在通讯手段并不发达的1930年代,报纸对战局的报道几乎是普通人了解抗战情况的唯一手段。不可否认,在报道战况的时候,《申报》会渲染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对日军的强大进行相当的贬斥,每天的报头,几乎都有中国军队节节胜利的消息,即便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即使在上海作战陷入不利,中国军队不得不退守苏州河南岸阵地的时候,《申报》仍然通过自己的笔墨,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仍然报道我军将士“深明退守意义,士气依然旺盛”,仍然赞颂孤军镇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悲惨壮烈可歌可泣”,在中国军队被迫撤出上海的时候,《申报》全文刊登《军事委员会告上海同胞书》,同时号召上海同胞“应互相勉励继续发扬先烈精神”,尽量削减失利对人们心理的巨大冲击。同时,为了体现我国在国际上并非孤立无援,《申报》对国际上于我有利的情况进行了大量报道,包括西方国家对中日战事升级的担忧、日本因战事发展而与中国境内各国租界当局关系恶化、我国正式向国际联盟申诉,等等。这样的报道策略,对激励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有重大帮助,在强敌压境、人心不安的大环境中,通过这样的报道策略凝聚人心,无疑是十分明智的。
  四、 结语
  报刊的文体主要为新闻报道,基于新闻的时效性,其采写的时间往往与其报道事件的发生最接近,角度也最直观。因此,在对近代史上的某一事件进行研究的时候,报刊是重要的史料来源,报刊上所载的新闻,往往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对这一事件的观感,对研究者研究时人态度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以本文所研究对象为例,众所周知,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那么,在事变爆发前,中日双方(尤其是日本)是否已经做好了在7月全面开战的准备?双方关系是否处于一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事变是否一定会在7月的某一日发生?事变演变成全面战争是否有绝对的必然?要解决以上问题,从其他史料来源中当然也可以窥得一二,但笔者认为,从报刊材料着手,更加可以看清。笔者认为,在1937年7月前后,日本方面并未做好全面侵华的战争准备,国内问题焦头烂额,而中国更是不希望在此时爆发全面战争,双方的气氛虽然很紧张,但并未达到一触即发的程度,而“七·七事变”的发生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事变发生之后也仍然存在缓和的余地。这些看法,也许不符合一场全面战争爆发前后的应有情况,但通过对《申报》这一主流报纸的观察研究,似乎得到印证。当然,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全面入侵只是时间问题,抗日战争也确实在1937年7月全面爆发。但历史研究以期尽量恢复历史原貌,不能凭结果而对一切想当然,本文即是在抗日战争爆发这一事实基础上,为恢复战争爆发前后中日关系和中国民间舆论的原貌,做一点探索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王桧林. 中国现代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永生. 《申报》的对日舆论研究(1931.9-1937.12)[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3]朱盼盼. 民国时期商业报纸的经营管理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2.
  [4]张立勤. 1927-1937年民营报业经营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2012.
  [5]喻春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报刊史研究回顾[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6]马光仁. 抗战时期的《申报》[J]. 抗日战争研究,1995(2).
  [7]徐煜,向开斌. 《申报》与一二八事变[J]. 民国档案,2006(3).
  [8]金玲. 1931-1934年的《申报》及其舆论影响[J]. 新闻世界,2011(8)
  [9]古琳晖,李峻.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际舆论动员[J]. 江海学刊,2005(5).
  [责任编辑薄刚]
其他文献
[摘 要] “阴间”小说时空,这一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时空结构,已在“五四”之后渐成绝响。当代作家中更是少有采用者。余华的新作《第七天》,正是努力重新接续这一“阴间小说时空”传统的尝试。他将中国当下世界的各种荒诞的现实,放进他竭力想象与细致描写出的“阴间时空”里,于是,在“强拆”、“袭警”、“车祸”、“火灾”中荒诞死去的“杨飞、李青、杨金彪、谭家鑫、肖庆”们,这些当下“新闻段子”中的无名的角色,便
期刊
[摘 要]人们通常认为,诗史产生于历史转折、民族危亡之际,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生活情况,并真实反映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心理状态及诗人自传履历等。“诗史”观念由晚唐诗人孟棨提出,但“诗史说”的充分发展是在宋代。宋末元初,一批爱国诗人具有自觉的诗史意识和主张,写出了大量的诗史作品,文天祥的《集杜诗》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集杜诗》包含丰富的史料,除了记录南宋灭亡经过及作者的抗元经历,
期刊
[摘 要] 民国四年,南社柳亚子、高天梅等文人在西湖雅集,吊冯小青墓,以诗文唱和,所作诗文皆收入《三子游草》中,并于同年出版。此次文人活动是历经三百余年“冯小青现象”之余响。文章考证了《三子游草》的基本唱和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民国文人关注冯小青其人其事的焦点,探析民国文人解读冯小青事之内涵,进一步比较南社文人笔下之冯小青与明清文人之不同。  [关键词] 冯小青;《三子游草》;南社文人;冯春航  
期刊
[摘 要] 《理想国》探究的主题是宪法,宪法除指城邦的宪法之外,还指灵魂的宪法。统治者灵魂的宪法的好坏是城邦宪法好坏的关键,对坏的城邦宪法进行拯救的唯一方法是教育,教育即是在统治者灵魂中建立好的宪法。通过从灵魂的宪法来思考城邦的宪法,《理想国》不仅思考人的整全,还思考了人类生活的整全,它对反思现代宪法的危机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灵魂的宪法;城邦的宪法;正义;教育;身体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在《德国悲剧的起源》中,本雅明通过对巴洛克悲悼剧的研究发展了“悲剧”理念。其“悲剧”理念的核心概念是寓言,寓言具有世俗性、碎片化、忧郁性等特性,寓言通过反讽和隐喻等表达方式,具有批判性的瓦解力量。它揭示了现实世界的废墟本质,并以碎片的方式重建这个世界。在其“悲剧”理念中所暗含的碎片式的审美救赎,正是本雅明美学理论所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  [关键词]本雅明;悲剧;寓言;震惊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研究马尔克斯小说创作的审美趋向,首先应当了解作者在其代表性作品当中所蕴含的与西方批评家截然不同的审美观点以及这些文学观点是如何影响作者的创作实践的。把握和梳理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表象背后的审美角度和认识趋向,有助于了解马尔克斯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种种思考,特别是理解其作品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被西方批评家视为“魔幻”的小说要素,认识马尔克斯的创作是如何源于现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即拉美批评家
期刊
[摘要]主要分析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发音学习的现状,并结合普通话的特点提出一个边境少数民族普通话口语发音学习的系统构建。该系统充分利用了Siri语音识别技术作为系统对学习者的发音进行识别,云计算作为该系统的数据分析、数据保存以及建立资源池的平台,以此来解决边境地区道路不通网络,难以吸引高水平教师的问题。在该系统中,学习者既是系统的使用者也是系统的建设者;其他学习者评价学习者的发音使学习者更全面
期刊
[摘要]《活着》是先锋派作家余华重要的作品,作品从内容或者形式上都与他的其他作品有着不同之处。《活着》表现的是普通人的生存境遇,展现了他们在人生的不可知的困境面前的忍耐和挣扎,体现了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生存哲学。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活着》所体现出的生存哲学进行了解读和分析:无欲无求的生存理念,困境中的坚忍和承受,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关键词]活着;生存;哲学  [中图分类号]20742 [
期刊
[摘 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扎实推进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事关学校特色发展,更事关学校长远发展。文章在“高教强省”的大背景下,以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存在问题,进而将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分解为立足点、目标点、关键点、借力点、支撑点等不同研究层面进行思考和剖析,以期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師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教强省;特
期刊
[摘要]刘锡鸿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驻英副使,而郭嵩焘则是首位驻英正使。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正式派出的最早驻外使节,他们走出了国门来到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亲身经历和感受了两种不同的制度和文明,在两种不同文化的猛烈冲击和碰撞下刘锡鸿与郭嵩焘的思想均产生了某种变化,但副使刘锡鸿却与正使郭嵩焘之间有着极大的思想落差,对比而言,刘锡鸿的思想难逃保守的藩篱。  [关键词]刘锡鸿;郭嵩焘;思想;落差;对比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