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稍显保守,但总体来看,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还是比较成功的——电影节的三大正式板块总共选片65部,全部为全球首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多伦多等竞争者的一个强硬的回应;本届电影节上总共放映了5208部电影,这个数据也高于去年。此外,今年威尼斯的选片,尤其是英语电影的级别、重量明显胜过以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威尼斯电影节对于好莱坞的价值。威尼斯的红地毯确实能够产生全球影响,这对于好莱坞电影也有强烈吸引力。不过,威尼斯的秀场气氛过重一向为人诟病,每年总有一些片子被指为除了明星一无所有,比如今年的竞赛片之一、麦当娜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片《倾国之恋》(W.E.),虽然影片在威尼斯的发布会被媒体挤爆,但影评基本都是负面的。
威尼斯近几年一直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每年年中是电影节扎堆的时段,相比紧随其后的多伦多电影节等后起之秀,历史悠久的威尼斯确实显得偏于保守陈旧,时不时也有走关系和玩猫腻的感觉。而作为一个比较纯粹的电影市场,多伦多则显得活力充沛,相对也更公平——虽然电影节也有竞赛单元的设置,但总的来说并没有商业和艺术的区分,参加电影节的各路公司往往也会带来自己的其他电影项目,因此虽然多伦多并没有专门的市场环节,但这里却正在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影交易市场之一。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多伦多在全球电影业中的位置正在接近戛纳、AFM以及柏林EFM的地位,从今年的情况看,威尼斯和多伦多之间的竞争似乎也找到了某种平衡。很多片方似乎意识到两个电影节在核心价值上都无法相互取代,因此两头跑和连轴转正在形成惯例。威尼斯的竞赛片大多都在完成首映后立刻飞往多伦多,例如今年的《羞耻》《危险方法》都是如此,《内地》和玛嘉·莎塔琵与文森特·帕兰德联合执导的《梅子鸡之味》(Chicken with Plums)也入围了多伦多的特别展映。本届威尼斯的开幕片《三月十五日》在多伦多也有宣传,该片的导演、明星乔治·克鲁尼主演的另一部电影、亚历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执导的《后人》(The Descendants)也是多伦多的正式选片。当然,也有直接选择在多伦多全球首映的,比如吕克·贝松(Luc Besson)备受关注的文艺新作、杨紫琼主演的《昂山素季》(The Lady)。
对于做国际生意的电影公司而言,多伦多最大的价值在于其背靠的北美市场——在这里,国际公司既能够购买北美影片,也能向北美市场销售自己的电影。近年来从多伦多踏上名利双收之路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 )、《黑天鹅》(Black Swan )、《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等片也一再证明了这个窗口的重要性。今年注册参加多伦多电影节的国际发行代理公司数从2010年的363家上升到了425家,增长了17%,其中中日韩的增长尤其明显。今年的多伦多也有不少华语片和亚洲制作,比如内地导演郭小橹的《情人眼的飞碟》将在多伦多的“当代世界电影”(Contemporary World Cinema) 单元做全球首映,而威尼斯竞赛单元中的几部亚洲片也纷纷来到了多伦多,《夺命金》和《赛德克·巴莱》进入了后者的“首映”(Galas)环节,土冢本晋也的《Kotoko》则入围了“视野”(Vision),园子温的《庸才》和吉卜力工作室的新作、宫崎吾朗执导的《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也进入了“当代世界电影”。
本届多伦多的门票销售也创造了多项新纪录,电影节今年还推出了多项新计划,比如针对买家的在线放映。不过从前半段的交易情况来看,本届多伦多电影节进行得比较平稳,没有出现之前圣丹斯和戛纳片商哄抬抢片的局面,买家显得比较理智。当然这可能也和之前很多买家在戛纳等地已经把今年的预算花得差不多了有关。另一方面,北美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电影市场均走势疲软,这也导致了本地发行商非常谨慎。电影节前半段金额较大的交易不多,包括新买家CBS影业出价400万美元买下了伊万·麦克格雷格(Ewan McGregor)领衔的喜剧片《去也门钓鲑鱼》(Salmon Fishing in the Yemen),该片在多伦多首映完的第二天就做成了这笔买卖。此外,先在威尼斯站台、随后到多伦多做生意的影片往往也有更好的成绩,比如《羞耻》就在一众买家中最终挑选了福克斯探照灯,而《杀手乔》也成功地把北美版权卖给了林德娱乐公司(Liddell Entertainment)。
威尼斯近几年一直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每年年中是电影节扎堆的时段,相比紧随其后的多伦多电影节等后起之秀,历史悠久的威尼斯确实显得偏于保守陈旧,时不时也有走关系和玩猫腻的感觉。而作为一个比较纯粹的电影市场,多伦多则显得活力充沛,相对也更公平——虽然电影节也有竞赛单元的设置,但总的来说并没有商业和艺术的区分,参加电影节的各路公司往往也会带来自己的其他电影项目,因此虽然多伦多并没有专门的市场环节,但这里却正在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影交易市场之一。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多伦多在全球电影业中的位置正在接近戛纳、AFM以及柏林EFM的地位,从今年的情况看,威尼斯和多伦多之间的竞争似乎也找到了某种平衡。很多片方似乎意识到两个电影节在核心价值上都无法相互取代,因此两头跑和连轴转正在形成惯例。威尼斯的竞赛片大多都在完成首映后立刻飞往多伦多,例如今年的《羞耻》《危险方法》都是如此,《内地》和玛嘉·莎塔琵与文森特·帕兰德联合执导的《梅子鸡之味》(Chicken with Plums)也入围了多伦多的特别展映。本届威尼斯的开幕片《三月十五日》在多伦多也有宣传,该片的导演、明星乔治·克鲁尼主演的另一部电影、亚历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执导的《后人》(The Descendants)也是多伦多的正式选片。当然,也有直接选择在多伦多全球首映的,比如吕克·贝松(Luc Besson)备受关注的文艺新作、杨紫琼主演的《昂山素季》(The Lady)。
对于做国际生意的电影公司而言,多伦多最大的价值在于其背靠的北美市场——在这里,国际公司既能够购买北美影片,也能向北美市场销售自己的电影。近年来从多伦多踏上名利双收之路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 )、《黑天鹅》(Black Swan )、《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等片也一再证明了这个窗口的重要性。今年注册参加多伦多电影节的国际发行代理公司数从2010年的363家上升到了425家,增长了17%,其中中日韩的增长尤其明显。今年的多伦多也有不少华语片和亚洲制作,比如内地导演郭小橹的《情人眼的飞碟》将在多伦多的“当代世界电影”(Contemporary World Cinema) 单元做全球首映,而威尼斯竞赛单元中的几部亚洲片也纷纷来到了多伦多,《夺命金》和《赛德克·巴莱》进入了后者的“首映”(Galas)环节,土冢本晋也的《Kotoko》则入围了“视野”(Vision),园子温的《庸才》和吉卜力工作室的新作、宫崎吾朗执导的《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也进入了“当代世界电影”。
本届多伦多的门票销售也创造了多项新纪录,电影节今年还推出了多项新计划,比如针对买家的在线放映。不过从前半段的交易情况来看,本届多伦多电影节进行得比较平稳,没有出现之前圣丹斯和戛纳片商哄抬抢片的局面,买家显得比较理智。当然这可能也和之前很多买家在戛纳等地已经把今年的预算花得差不多了有关。另一方面,北美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电影市场均走势疲软,这也导致了本地发行商非常谨慎。电影节前半段金额较大的交易不多,包括新买家CBS影业出价400万美元买下了伊万·麦克格雷格(Ewan McGregor)领衔的喜剧片《去也门钓鲑鱼》(Salmon Fishing in the Yemen),该片在多伦多首映完的第二天就做成了这笔买卖。此外,先在威尼斯站台、随后到多伦多做生意的影片往往也有更好的成绩,比如《羞耻》就在一众买家中最终挑选了福克斯探照灯,而《杀手乔》也成功地把北美版权卖给了林德娱乐公司(Liddell Entertai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