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综合性学习的特征与优势
  (1)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三是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综合性学习无论是内容、时间、空间、组织形形式、指导方式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不受课堂时间和狭窄空间的束缚,而是根据主题内容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空间。从时间分配上看,可根据单元内容,也可根据课时内容进行安排,可长,可短;从空间组织来看,不限于课堂,可扩展到课外和校外。
  ②自主性。综合性学习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它不仅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和指导,更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积极主动地参与,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③实践性。综合性学习要求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生活实际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通过实践活动,沟通学生同社会生活、大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
  (2)综合性学习有它的独特优势。
  1.拓展视野。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取各种语文知识,还能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但拓展了学生视野,而且增加了经验的积累。
  2.亲近生活。纵观整套初中语文教材,其中共编排了36个综合实践活动。归纳起来基本包含三大主题,即: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关注自我。但在这三个大的主题之下,包含的具体内容和选题异常丰富。
  3.整合学科。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它课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性知识和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学会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根据这些特性,我在研究过程中摸索出一个简单、便于操作的基本规律,即:搜索资料—动手实践—归纳评价—训练写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源的搜索及开发
  语文的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除了课内资源,诸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 网络 、演讲会、辩论会等外,还有许多可资利用的课外资源,诸如: 自然 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等,以及其他学科中撒落的点点滴滴,各种知识都可能成为我们综合性学习中的珍珠、钻石。
  2. 动手实践,自主创新
  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整理归纳,并就各自的特长,与人合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成果),在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知识的传播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知识,乐趣和成就感,这就更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特色”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3.认真总结,归纳评价
  老师和学生要及时归纳总结,对于做得好的要继续保持;针对不足,找出原因及弥补的方法,力争下次活动会开展的更成功。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体验反思,训练写作
  学生在搜集资料和展示成果时,肯定有一些感触和深思,那么,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写作。它既可以是片段式的,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这样就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从而避免了写“说大话、说空话”的无味作文。金秋十月,田野一片金黄,是“亲近自然”的大好时机。走出教室,寻找秋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家乡的美。这样就不用再担心学生没有内容可写。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未有足够正确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很多老师没有真真站在课程改革的高度来认识综合性学习,没有意识到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价值,教学内容还是按过去的老一套进行,教学还是按过去的习惯设计。
  2.教学资源缺乏。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突出。农村的学校、社区一般缺乏图书馆、资料室等类似自由检索资料的硬件设施,周围的生活环境更是缺乏各种进行文化活动的设施和条件。可以说,初中语文课堂综合性学习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缺乏理想条件,资料与硬件设施严重短缺。
  3.没有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综合性学习属于语文课的范畴,应该体现出语文课自身的特点,表现出语文性。目前,由于有的综合性学习的选题过于专业化,技术化,尤其是在实施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住着力点,所以有时给人的感觉是综合性学习变成了科学课,变成了历史课,变成了时事课等等。
其他文献
一、 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那么,如何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主动学生的能力,我在中学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我深感初中作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病,诸如:随意性大,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验手段等,整体目标大都清楚,但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并不十分明了。往往是教师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即使是重视作文及练笔,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也是由着学生的马儿跑,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大家心里恐怕并不是十分了解。学生积极性也差,常是完成任务了
期刊
走进名师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纷纭各异的教学风格当中,都包含着一个“趣”字。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也学到知识,听他们的语文课,几乎成了学生一种精神享受。时下,许多语文教师抱怨学生厌学语文,不肯听讲。仔细想来,我们的课堂寡淡无味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怎样增添课堂的情趣呢?笔者不揣浅陋,列举“四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联系生活,学用结合  生活中处处
期刊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
期刊
农村的孩子看着青山,饮着绿水,一天天长大。他们不再是玩泥巴的孩子,渐渐地有了丰富的内心活动,清澈的眼神或迷茫或执着,他们究竟在想什么,作为他们的老师究竟该给予他们什么?  要弄清一个人的底细,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正在走向何处?这得放出孩子的心。“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也。”作为他们的班主任,对学习严格要求,对生活倍加关心,对他们的思想动向格外关注,对问题学生我采用宽容,期望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努
期刊
一、巧妙利用时间。学校7:25早读,我一般7:10就到,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我的习惯,都愿意提前到校和老师一起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来分钟。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英语、数学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
期刊
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更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必须进行创新教学,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  文化知识的多少,决定着学生的想象力。知识贫乏,其想象狭窄、肤浅;知识丰富,其想象则开阔、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积累学生
期刊
新编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生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让学生熟读成诵。背诵要讲究方法,讲求效率,必须克服机械记忆的毛病,掌握科学的记诵方法。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经常从多方面点拨学生进行课文背诵,效果颇佳。现将有关初中文言文记诵技巧总结归纳如下,希望能给同学们帮助。  一、理解课文内容  理
期刊
语文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满腹经纶,能说会道”。因此,加强阅读教学,培养说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思促读以读促讲  多思善疑方得真知灼见。学生因家庭环境、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素质较好的一部分学生有上
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忠孝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忠孝是古代中国从上到下,君民共同遵循的社会共识。西晋人李密所著《陈情表》以不足六百字的短文委婉畅达,真情流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孝文化的经典之作和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仔细品读《陈情表》能解读到文中蕴含的些许忠孝文化思想。   一、“移孝作忠”,忠孝文化发挥着强大的政治教化作用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德一直居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中心,并由此形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