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景秀丽的长江三峡东段,有一段宽阔谷地,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即建于此。坝下十多公里处,便是我出生的地方。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说起,我们祖上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时从江西迁来的。先祖到达这里时“挽草为业”,白手起家,父辈常以此事教导我们。在外地学习工作,时常想起家乡的人物事迹,山水之美。去年暑假,沿成都、重庆、三峡一线旅行,参观了广汉三星堆、重庆湖广会馆、三峡博物馆等地方,使我对川鄂一带历史有了更多了解。
据我家族谱辈分推算,祖上移居此地当有300多年了,约在明末清初之时。当时移居这里的人们把地上的草挽个结,作为标记,代表这地方已有所属,是为“挽草为业”。祖辈移居这地方好几辈人后,这地方依然人烟稀少。长辈说,那时,方圆十几里,请不齐一张桌子(八人一桌)的“春客”。请“春客”是春节期间宴请乡党的一种聚会活动,参加者应为各家各户的当家人,有今日两个村子大的地方,竟然只有几户人家,可见当时地广人稀的程度。孩提时,每听此事,总觉稀奇,看看周围,人口繁盛,一片热闹景象,当年怎么会是那样的呢?
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增加,知道在古代巴蜀、巴楚地区曾经有过高度繁荣发达的文明,在离家不远的秭归出了屈原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如此美丽富饶、文化灿烂的地方,到后来怎么会荒无人烟?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原来的居民都到哪里去了?这是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对此,长辈们讲述过一些事情,有许多可与现在学者们的研究相印证。
长辈们最常说的是因为起了“黑颜风”,这地方原住民都死光了。祖父讲起这事时总特别严肃,脸色阴郁,很吓人。祖父去世已经十多年了,现在有时想起他,仍会忆起他给我们讲述此事时的表情,那是祖先记忆的传承。祖父说,我们家后边的天井屋有好几百年了,先祖到这里时就有了,这天井屋以前的住户就是起“黑颜风”死了的。先祖到达这里时,看到在屋中间正在编织的篾席上有一副枯骨,从枯骨的样子似可看出他正为篾席包边。因为“黑颜风”吹来了,他马上就死了,留下这尚未完工的篾席。“黑颜风”应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瘟疫,长辈们的说法有些臆测,但从中透露出当时瘟疫肆虐,吞噬生命的惨状。
“黑颜风”究竟是什么瘟疫?我想很可能是鼠疫,明清时期曾流行过鼠疫,造成的人口死亡也较多,有一些文献对此也有记载。鼠疫又称“黑死病”,“黑颜风”与“黑死病”中的“黑”字意思大约是一样的,都是表示人染上这种恶疾后的一个显著的症状,即患者的皮肤会因为皮下出血而变黑,最后全身发黑而死亡。“风”字有指此病使人速死的意味,这也与“黑死病”很相似,所以估计当时的瘟疫为鼠疫是比较可信的。
在我老家有一个地方叫“三间溪”,关于地名的由来,长辈们说是当年“过吴王”,百姓都躲到悬崖上的一个大山洞里,但还是与路过的军队发生了冲突。这支队伍的首领誓言要消灭躲在山洞里的人。在冷兵器时代,要攻入这样的山洞极其困难,进攻多次都失败了,最后他的谋士出了个馊主意—用火攻。他们排成一条长线,把拆掉附近房子得到的木头一人传一人运到山洞下面,堆积数丈高,最后,点起一把大火,躲在山洞里的人都被活活烧死或熏死了。这地方的房子被拆得只剩下溪沟边上的三间房屋了,所以,后来人们就叫这个地方“三间溪”。可见,战乱是当时这一带人口损失的重要因素。
明清时期,川鄂一带是各种军事集团反复争夺、激烈攻守的地方。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明军、清军、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吴三桂叛军等都曾在此区域进行过一系列争战。旷日持久的战争,导致人民大量流徙死亡,参与战争的各方都对此负有责任。过去,清统治阶级及御用文人把当时川鄂地区人口损失的责任都推到张献忠身上,近些时候,也有人重拾张献忠屠川旧说,这些都是不公平的。张献忠由鄂入川,建立大西政权,到最后败亡,只有短暂的三年时间,占领地区也只有全川三分之一,不可能是他把川鄂一带百姓都杀光了。张献忠农民军确有杀戮行为,不过杀戮人数有限,现在学者估计有十多万。被杀的主要是反对农民军政权的明宗室、官员及豪强地主武装一类,同时难免会殃及一些无辜。
中学时,从乡土历史、地理书上获知,在离老家不远处的兴山,就是夔东抗清武装与清军作最后殊死较量的地方,战事异常惨烈。李来亨率大顺军余部据守兴山、茅麓山,以大无畏的气概抗击着清军的三省会剿。清军在付出巨大代价攻破茅麓山寨后,唯恐有敌军将士潜藏或逃出,便派出大批兵丁“四出搜剿”,“扫穴无遗类”,实行斩草除根。清军入川所具有的异族征服的特点,导致川鄂一带民众及武装的普遍反抗,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清统治集团肆行文字狱,大量焚毁民间对清不利的材料和记录,不过今天仍可从记载歌颂当时清军围剿平乱武功的大量文字中透出一些信息,诸如“斩获无算”、“余党悉除”、“无一漏网”等等。如此反复攻杀,一直延续了多年,怎么能不千里荒凉,人烟稀少?
长辈们常提起,在家乡的大山林里,以前有很多老虎,时常侵害农户家畜,甚至有传闻人虎相搏,如同武松打虎一类的故事。祖父多次给我们讲起他小时候一件很惊险的事。有一次,曾祖母从山上回来,离家还有一段距离,远远看见一只老虎蹲守在家门旁边。这时家里的小孩出来玩,没有发现,离老虎越来越近,曾祖母吓坏了,忙大声呼喊,惊动众人,才把老虎赶走,使小孩免入虎口。这已经是民国时期了。川鄂交界的深山大川为老虎生息繁衍提供了极佳场所。明清之时,川鄂一带人口稀少,虎狼为患,祸害惨烈,成为当时人口损减的又一因素。
明末清初,战乱连年,天灾、瘟疫、饥饿、虎患等多种因素,使得美丽富饶的川鄂一带百姓死亡殆尽,田野荒芜。后来,大量移民移居这里,逐渐发展,遂有今日繁荣。“挽草为业”作为描述当时人口大迁徙、移民开发川鄂的一句民谚,在当地民间代相传说,已有数百年了。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类似说法,如“指手为界”、“插标为界”等。民俗俚语,意蕴深邃,随着时间流逝,这类蕴含丰富历史韵味的说法,在突飞猛进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下逐渐湮没无闻,发掘它,保存它,弄清它们的由来,是我们寻根问祖时的一种责任。“挽草为业”的那段历史已远离我们而去,移民先辈背井离乡,扶老携幼,行程数千里,来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垦荒创业,这些都是我们不应忘记的。
——————————————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历史学与社会学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据我家族谱辈分推算,祖上移居此地当有300多年了,约在明末清初之时。当时移居这里的人们把地上的草挽个结,作为标记,代表这地方已有所属,是为“挽草为业”。祖辈移居这地方好几辈人后,这地方依然人烟稀少。长辈说,那时,方圆十几里,请不齐一张桌子(八人一桌)的“春客”。请“春客”是春节期间宴请乡党的一种聚会活动,参加者应为各家各户的当家人,有今日两个村子大的地方,竟然只有几户人家,可见当时地广人稀的程度。孩提时,每听此事,总觉稀奇,看看周围,人口繁盛,一片热闹景象,当年怎么会是那样的呢?
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增加,知道在古代巴蜀、巴楚地区曾经有过高度繁荣发达的文明,在离家不远的秭归出了屈原这样伟大的历史人物。如此美丽富饶、文化灿烂的地方,到后来怎么会荒无人烟?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原来的居民都到哪里去了?这是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对此,长辈们讲述过一些事情,有许多可与现在学者们的研究相印证。
长辈们最常说的是因为起了“黑颜风”,这地方原住民都死光了。祖父讲起这事时总特别严肃,脸色阴郁,很吓人。祖父去世已经十多年了,现在有时想起他,仍会忆起他给我们讲述此事时的表情,那是祖先记忆的传承。祖父说,我们家后边的天井屋有好几百年了,先祖到这里时就有了,这天井屋以前的住户就是起“黑颜风”死了的。先祖到达这里时,看到在屋中间正在编织的篾席上有一副枯骨,从枯骨的样子似可看出他正为篾席包边。因为“黑颜风”吹来了,他马上就死了,留下这尚未完工的篾席。“黑颜风”应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瘟疫,长辈们的说法有些臆测,但从中透露出当时瘟疫肆虐,吞噬生命的惨状。
“黑颜风”究竟是什么瘟疫?我想很可能是鼠疫,明清时期曾流行过鼠疫,造成的人口死亡也较多,有一些文献对此也有记载。鼠疫又称“黑死病”,“黑颜风”与“黑死病”中的“黑”字意思大约是一样的,都是表示人染上这种恶疾后的一个显著的症状,即患者的皮肤会因为皮下出血而变黑,最后全身发黑而死亡。“风”字有指此病使人速死的意味,这也与“黑死病”很相似,所以估计当时的瘟疫为鼠疫是比较可信的。
在我老家有一个地方叫“三间溪”,关于地名的由来,长辈们说是当年“过吴王”,百姓都躲到悬崖上的一个大山洞里,但还是与路过的军队发生了冲突。这支队伍的首领誓言要消灭躲在山洞里的人。在冷兵器时代,要攻入这样的山洞极其困难,进攻多次都失败了,最后他的谋士出了个馊主意—用火攻。他们排成一条长线,把拆掉附近房子得到的木头一人传一人运到山洞下面,堆积数丈高,最后,点起一把大火,躲在山洞里的人都被活活烧死或熏死了。这地方的房子被拆得只剩下溪沟边上的三间房屋了,所以,后来人们就叫这个地方“三间溪”。可见,战乱是当时这一带人口损失的重要因素。
明清时期,川鄂一带是各种军事集团反复争夺、激烈攻守的地方。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明军、清军、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吴三桂叛军等都曾在此区域进行过一系列争战。旷日持久的战争,导致人民大量流徙死亡,参与战争的各方都对此负有责任。过去,清统治阶级及御用文人把当时川鄂地区人口损失的责任都推到张献忠身上,近些时候,也有人重拾张献忠屠川旧说,这些都是不公平的。张献忠由鄂入川,建立大西政权,到最后败亡,只有短暂的三年时间,占领地区也只有全川三分之一,不可能是他把川鄂一带百姓都杀光了。张献忠农民军确有杀戮行为,不过杀戮人数有限,现在学者估计有十多万。被杀的主要是反对农民军政权的明宗室、官员及豪强地主武装一类,同时难免会殃及一些无辜。
中学时,从乡土历史、地理书上获知,在离老家不远处的兴山,就是夔东抗清武装与清军作最后殊死较量的地方,战事异常惨烈。李来亨率大顺军余部据守兴山、茅麓山,以大无畏的气概抗击着清军的三省会剿。清军在付出巨大代价攻破茅麓山寨后,唯恐有敌军将士潜藏或逃出,便派出大批兵丁“四出搜剿”,“扫穴无遗类”,实行斩草除根。清军入川所具有的异族征服的特点,导致川鄂一带民众及武装的普遍反抗,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清统治集团肆行文字狱,大量焚毁民间对清不利的材料和记录,不过今天仍可从记载歌颂当时清军围剿平乱武功的大量文字中透出一些信息,诸如“斩获无算”、“余党悉除”、“无一漏网”等等。如此反复攻杀,一直延续了多年,怎么能不千里荒凉,人烟稀少?
长辈们常提起,在家乡的大山林里,以前有很多老虎,时常侵害农户家畜,甚至有传闻人虎相搏,如同武松打虎一类的故事。祖父多次给我们讲起他小时候一件很惊险的事。有一次,曾祖母从山上回来,离家还有一段距离,远远看见一只老虎蹲守在家门旁边。这时家里的小孩出来玩,没有发现,离老虎越来越近,曾祖母吓坏了,忙大声呼喊,惊动众人,才把老虎赶走,使小孩免入虎口。这已经是民国时期了。川鄂交界的深山大川为老虎生息繁衍提供了极佳场所。明清之时,川鄂一带人口稀少,虎狼为患,祸害惨烈,成为当时人口损减的又一因素。
明末清初,战乱连年,天灾、瘟疫、饥饿、虎患等多种因素,使得美丽富饶的川鄂一带百姓死亡殆尽,田野荒芜。后来,大量移民移居这里,逐渐发展,遂有今日繁荣。“挽草为业”作为描述当时人口大迁徙、移民开发川鄂的一句民谚,在当地民间代相传说,已有数百年了。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类似说法,如“指手为界”、“插标为界”等。民俗俚语,意蕴深邃,随着时间流逝,这类蕴含丰富历史韵味的说法,在突飞猛进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下逐渐湮没无闻,发掘它,保存它,弄清它们的由来,是我们寻根问祖时的一种责任。“挽草为业”的那段历史已远离我们而去,移民先辈背井离乡,扶老携幼,行程数千里,来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垦荒创业,这些都是我们不应忘记的。
——————————————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历史学与社会学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