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7点,阳光照在温暖的床单上,12岁的小悦伸伸懒腰,按下闹铃。像她这个年纪,应在父母怀里撒娇,但入选艺术体操队后,小悦已半年没见过父母。在食堂吃过早餐,背起沉重的书包,骑上自行车,上学去。
高校建立训练基地,在国内外都开创先例。北京体育大学位于北京城西北五环,训练基地坐落在校园东北侧,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毗临圆明园,地铁13号线上地站紧邻学校北门。10年前,西北五环还是偏远的郊区,房价也不过几千元一平米。如今,房价飙升几倍,每天早高峰,城铁口排起长长的队伍,上万辆自行车凌乱地停放在周边,路边呼啸而过的私家车,街边小商贩的叫卖声,好生热闹。
与校园外嘈杂的环境不同,校园内安静祥和。走进体大,会被耀眼的红色吸引。在阳光的照射下,建筑物红色的基调,绿油油草坪映衬,基地场馆更加气势宏伟。初夏傍晚,结束了一天训练,队员们坐在基地门前的台阶上,望着远方的田径场,听着水流哗哗,微风吹来,惬意。
北京体育大学国家训练基地2008年4月成立,占地320亩,总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相比于传统训练基地,体大训练基地更加现代化。自成立至今,先后接待过、国家蹦床、田径、跆拳道、艺术体操等多支国家队,7200余人次。
“学校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康复理疗条件,强有力的服务保障,是多支国家队选择体大基地的重要原因”,体大基地处长杨斌胜说。北京奥运会,驻训国家队共取得2金、1银、1铜和2个第四名。
基地综合馆,位于校园北侧,建筑面积29900平方米,总长291米,跨度72米,高度22.6米,是目前亚洲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综合训练馆,分为三层,内建有多个现代一流训练场馆。
占用面积最大的是室内田径训练馆。6条室内国际标准200米环形跑道,9条150米直跑道(其中软跑道1条),是国内最长的室内直跑道,馆内有跳跃训练区、投掷训练区和攀岩壁。不仅能满足田径队训练要求,还能举行国际室内田径大赛。李艳风,大邱世锦赛女子铁饼冠军,这里是她在北京的大本营。张景龙,李艳凤主管教练,训练结束,他习惯在英东田径场散步,望着不远处的训练基地,这位曾经的体大学子感慨地说:“变化太大了。以前这里都是平房,学校周围都是农村,人烟稀少。”
中段一层设有综合力量训练房和治疗恢复区,东段是艺术体操和蹦床训练馆。何雯娜,北京奥运会冠军,像往常一样开始训练。不远处是男队的队员们,陆春龙、董栋正做着力量练习。蹦床训练馆面积2268平方米,南北长72米,东西宽31.5米,共有训练场地18块。蹦床队以前常驻天津,但2008年来到体大基地后,蹦床队就没有离开。
北京奥运会,获得2金1铜。伦敦奥运会,蹦床队获得4张满额入场券。为保证队员训练并完成学业,基地请天津工业大学老师到北京为学生上课(蹦床队员学籍注册单位在天津)。
黄姗姗、董栋等已完成学业的世界冠军,继续在体大研究生院冠军班攻读硕士学位。冠军班学生,没有特权,他们也必须修完规定学分,才能开题写论文,参加论文答辩。由于运动员训练周期的特殊性,往往无法在三年内完成学业。
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馆艺术体操领奖台,姑娘们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手里紧紧握着那枚沉甸甸的奖牌。虽最后仍输给俄罗斯,但一枚银牌对她们来说已经创造历史,她们都来自体大。艺术体操馆,占地2916平方米,可设置艺术体操训练场地8块。10岁、11岁,小队员虽然年纪小,但自理能力强。早上骑车上学,下午训练。10圈,为锻炼体能,炎热的夏天,瘦弱的姑娘们奔跑着。
章硕,国家艺术体操队教练。四年前,她与孙丹、随剑爽、吕远洋等一起获得那一枚宝贵的银牌。旋转、垫脚、起跳……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和漫天飞舞的丝带,邓森悦用心体会着高雅的体育艺术。8月的伦敦,她将代表中国演绎体育之美。
跆拳道馆位于中段三层,分南北2个馆,场地面积1728平方米,南馆设置跆拳道场地10块,北馆设置摔跤场地6块、柔道场地4块,还有专项技术训练房、更衣室和洗浴桑拿室等。为备战伦敦奥运会和亚洲锦标赛,除吴静钰所在的女子49公斤级别选手在江苏集训,其余国家队队员都在此集训。训练场上,眼神集中,推踢和侧踢,韩国主教练李东玩坐在场边,注视着队员们,并不时在本上记录着。
中午12点,经过短暂休息,刘哮波带领跆拳道队走进餐厅。“基地成立四年来,没有发生一例因为日常饮食引起的兴奋剂事件,层层把关。如今是关键时期,更不敢怠慢”,基地负责人李海燕说。基地运动员每天的饮食标准严格按照总局规定,自助餐,每人105元/天,各支国家队都有固定的就餐区域。因训练时间不同,开饭时间长达两小时,例如午饭从11点30到1点30。餐厅环境优美,可同时容纳500人进餐,除此之外,还设有容纳30人的清真餐厅以及宴会厅。
住宿方面,运动员公寓分为A、B座,套间、单间、标准间共365个,共710个床位。运动员两人一间,房间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宿舍就是运动员的家,为保障队员的个人隐私,每个房间都配备了保险箱。洗衣房有专人负责运动员衣物的整理”,李海燕介绍说。
吃住训是一方面,体大基地最突出的特色是强大的科研实力。驻训队伍可利用学校科研中心、体能训练中心、运动康复系的资源优势。张力为,运动心理学教授。“别的队伍请张教授做心理辅导,相对复杂,如果基地不在北京,路上时间就耗费不少。但在体大,只要张教授有时间,随时可以请他进行心理辅导”,杨斌胜谈道。
运动康复系与基地合作配置康复器材76件套,可提供声、光、点、热、磁治疗项目,微波、冷疗、电疗,这些在其他基地难进行的项目,都可在体大基地进行。理疗室墙上,韩晓鹏、李妮娜、申雪、赵宏博……曾经在基地治疗和康复的运动员。
5月是体大最美的季节,柳絮飘飞,花香袭人。拍照、答辩,毕业生们留恋着最后的校园时光。4年一个轮回,8月,基地队员们也将在伦敦迎来收获的季节。
高校建立训练基地,在国内外都开创先例。北京体育大学位于北京城西北五环,训练基地坐落在校园东北侧,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毗临圆明园,地铁13号线上地站紧邻学校北门。10年前,西北五环还是偏远的郊区,房价也不过几千元一平米。如今,房价飙升几倍,每天早高峰,城铁口排起长长的队伍,上万辆自行车凌乱地停放在周边,路边呼啸而过的私家车,街边小商贩的叫卖声,好生热闹。
与校园外嘈杂的环境不同,校园内安静祥和。走进体大,会被耀眼的红色吸引。在阳光的照射下,建筑物红色的基调,绿油油草坪映衬,基地场馆更加气势宏伟。初夏傍晚,结束了一天训练,队员们坐在基地门前的台阶上,望着远方的田径场,听着水流哗哗,微风吹来,惬意。
北京体育大学国家训练基地2008年4月成立,占地320亩,总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相比于传统训练基地,体大训练基地更加现代化。自成立至今,先后接待过、国家蹦床、田径、跆拳道、艺术体操等多支国家队,7200余人次。
“学校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康复理疗条件,强有力的服务保障,是多支国家队选择体大基地的重要原因”,体大基地处长杨斌胜说。北京奥运会,驻训国家队共取得2金、1银、1铜和2个第四名。
基地综合馆,位于校园北侧,建筑面积29900平方米,总长291米,跨度72米,高度22.6米,是目前亚洲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综合训练馆,分为三层,内建有多个现代一流训练场馆。
占用面积最大的是室内田径训练馆。6条室内国际标准200米环形跑道,9条150米直跑道(其中软跑道1条),是国内最长的室内直跑道,馆内有跳跃训练区、投掷训练区和攀岩壁。不仅能满足田径队训练要求,还能举行国际室内田径大赛。李艳风,大邱世锦赛女子铁饼冠军,这里是她在北京的大本营。张景龙,李艳凤主管教练,训练结束,他习惯在英东田径场散步,望着不远处的训练基地,这位曾经的体大学子感慨地说:“变化太大了。以前这里都是平房,学校周围都是农村,人烟稀少。”
中段一层设有综合力量训练房和治疗恢复区,东段是艺术体操和蹦床训练馆。何雯娜,北京奥运会冠军,像往常一样开始训练。不远处是男队的队员们,陆春龙、董栋正做着力量练习。蹦床训练馆面积2268平方米,南北长72米,东西宽31.5米,共有训练场地18块。蹦床队以前常驻天津,但2008年来到体大基地后,蹦床队就没有离开。
北京奥运会,获得2金1铜。伦敦奥运会,蹦床队获得4张满额入场券。为保证队员训练并完成学业,基地请天津工业大学老师到北京为学生上课(蹦床队员学籍注册单位在天津)。
黄姗姗、董栋等已完成学业的世界冠军,继续在体大研究生院冠军班攻读硕士学位。冠军班学生,没有特权,他们也必须修完规定学分,才能开题写论文,参加论文答辩。由于运动员训练周期的特殊性,往往无法在三年内完成学业。
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馆艺术体操领奖台,姑娘们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手里紧紧握着那枚沉甸甸的奖牌。虽最后仍输给俄罗斯,但一枚银牌对她们来说已经创造历史,她们都来自体大。艺术体操馆,占地2916平方米,可设置艺术体操训练场地8块。10岁、11岁,小队员虽然年纪小,但自理能力强。早上骑车上学,下午训练。10圈,为锻炼体能,炎热的夏天,瘦弱的姑娘们奔跑着。
章硕,国家艺术体操队教练。四年前,她与孙丹、随剑爽、吕远洋等一起获得那一枚宝贵的银牌。旋转、垫脚、起跳……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和漫天飞舞的丝带,邓森悦用心体会着高雅的体育艺术。8月的伦敦,她将代表中国演绎体育之美。
跆拳道馆位于中段三层,分南北2个馆,场地面积1728平方米,南馆设置跆拳道场地10块,北馆设置摔跤场地6块、柔道场地4块,还有专项技术训练房、更衣室和洗浴桑拿室等。为备战伦敦奥运会和亚洲锦标赛,除吴静钰所在的女子49公斤级别选手在江苏集训,其余国家队队员都在此集训。训练场上,眼神集中,推踢和侧踢,韩国主教练李东玩坐在场边,注视着队员们,并不时在本上记录着。
中午12点,经过短暂休息,刘哮波带领跆拳道队走进餐厅。“基地成立四年来,没有发生一例因为日常饮食引起的兴奋剂事件,层层把关。如今是关键时期,更不敢怠慢”,基地负责人李海燕说。基地运动员每天的饮食标准严格按照总局规定,自助餐,每人105元/天,各支国家队都有固定的就餐区域。因训练时间不同,开饭时间长达两小时,例如午饭从11点30到1点30。餐厅环境优美,可同时容纳500人进餐,除此之外,还设有容纳30人的清真餐厅以及宴会厅。
住宿方面,运动员公寓分为A、B座,套间、单间、标准间共365个,共710个床位。运动员两人一间,房间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宿舍就是运动员的家,为保障队员的个人隐私,每个房间都配备了保险箱。洗衣房有专人负责运动员衣物的整理”,李海燕介绍说。
吃住训是一方面,体大基地最突出的特色是强大的科研实力。驻训队伍可利用学校科研中心、体能训练中心、运动康复系的资源优势。张力为,运动心理学教授。“别的队伍请张教授做心理辅导,相对复杂,如果基地不在北京,路上时间就耗费不少。但在体大,只要张教授有时间,随时可以请他进行心理辅导”,杨斌胜谈道。
运动康复系与基地合作配置康复器材76件套,可提供声、光、点、热、磁治疗项目,微波、冷疗、电疗,这些在其他基地难进行的项目,都可在体大基地进行。理疗室墙上,韩晓鹏、李妮娜、申雪、赵宏博……曾经在基地治疗和康复的运动员。
5月是体大最美的季节,柳絮飘飞,花香袭人。拍照、答辩,毕业生们留恋着最后的校园时光。4年一个轮回,8月,基地队员们也将在伦敦迎来收获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