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Qutaybah ibn Muslim),又称古太白,库泰拔,是阿拉伯帝国重要的军事统帅,在阿拉伯帝国对外征服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在同一时期,中国唐代的北庭都护府是当时世界上的军事重镇,对世界历史都有着深远影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屈底波东侵的进程和中国北庭都护府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屈底波;北庭都护府;西域;中亚
1.屈底波东侵
屈底波,全名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Qutaybah ibn Muslim),又称古太白,库泰拔,是阿拉伯帝国重要的军事统帅,在阿拉伯帝国对外征服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屈底波东侵,即阿拉伯帝国对中亚地区的侵略及征服,因其主要将领为屈底波而得名,又称屈底波东征。公元705年,屈底波被哈里发任命为呼罗珊总督,负责征服中亚。次年,屈底波攻占了吐火罗及其首府巴里黑(今阿富汗北部的马扎里歇里夫西)。随后,屈底波多次渡过阿姆河,进攻河中地区,相继征服粟特的布哈拉(即中国史书上的安国),撒马尔罕(康国)。公元713~715年,屈底波领导一支远征队深入药杀河地区,进入费尔干纳,至此屈底波就基本征服了中亚。
2.屈底波东侵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中亚、西域局势
2.1阿拉伯帝国
屈底波东侵时期为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是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王朝,也是帝国对外扩张的巅峰时期。倭马亚王朝的疆域东起印度河和帕米尔高原,西至大西洋的比斯开湾,南自尼罗河下游,北达里海和咸海南缘,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领土最大、国力最强的帝国之一。
2.2中亚
公元6-7世纪,中亚各小国长期依附于唐朝,接受唐朝的封号,向唐朝进行朝贡贸易。7世纪后期,阿拉伯帝国开始入侵中亚地区,但都未能完全占领。及至8世纪初屈底波東侵时期,中亚小国林立,没有任何一个强有力的政权能抵御侵略,因此给了屈底波东侵以可乘之机。
2.3西域
屈底波东侵时期,唐朝的在位皇帝为玄宗李隆基,此时的玄宗英明神武,开创了开元盛世,国力比较强盛。此时的西域分为安西与北庭两大都护府,分别治理天山南北。两大都护府军力强大,是阻碍屈底波征服中亚后继续东进的有力屏障。
综上所述,屈底波东征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和中国唐朝都比较强盛,二者之间的缓冲地带中亚地区则比较弱小。
3.屈底波东征是否到达过中国西域甚至内地
谈到这一问题,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屈底波在征服中亚后是否继续进军侵入西域的问题。
阿拉伯史学家塔巴里(Tabari,838-923年,被尊称为“阿拉伯历史学的奠基者”)的《历代民族与帝王史》是一本很珍贵的史学著作,史料价值很高。塔巴里在其著作中称屈底波于公元715年到达了“最靠近中国的地方(指中国的喀什噶尔,即今喀什)”,随后中国皇帝唐玄宗与屈底波互通使节,并满足了屈底波的一些要求,“屈底波志得意满……”。
屈底波侵入过中国西域的说法便是由此而来。但这一说法被很多学者推翻,如英国学者吉布(H.A.R.Gibb)、俄国学者巴尔托里德(Barthold,V.V.)、我国学者王治来和纳忠、黎巴嫩裔美籍学者希提(Philip K. Hitti)等。这些学者都坚持认为屈底波没有侵入过西域,因此本文采用这一观点,其论证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4.屈底波东侵与北庭都护府的关联
如上节所述,历史上的屈底波东侵实际上没有到达过中国西域甚至于内地,这一说法只是见于阿拉伯的史籍之中。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阿拉伯史籍中出现如此荒诞的记载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代表着阿拉伯帝国的侵略野心。当时强盛的倭马亚王朝的东侵意图不仅仅是征服中亚,其侵略野心是在征服中亚后继续向东征伐,侵略中国西域甚至是内地。虽然最终没有成为现实,但这种侵略野心经史学家塔巴里之笔表现并记载了下来。黎巴嫩裔美籍学者希提(Philip K. Hitti)在其所著《阿拉伯通史》中说,哈贾吉手下有两名大将,负责东侵的屈底波和负责向印度进军的穆罕默德,哈贾吉向他们许诺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哈贾吉是当时倭马亚王朝实际上的政权操纵者,他的这一承诺便足以证明倭马亚王朝对唐朝有极大的侵略野心。阿拉伯帝国虽然觊觎唐朝,但摄于西域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的强大而不敢贸然进军。虽然没有正面交锋,但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的存在确实对屈底波东侵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使屈底波在征服中亚后没能继续长驱直入进入西域,其侵略野心便只能通过史学家荒诞的记载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阿拉伯帝国东侵的终点不是中亚而是中国,但北庭都护府的存在阻挡了屈底波东征的步伐,使其继续东进的野心成为泡影。
参考文献:
[1]宋岘.《阿拉伯文献对古代新疆的若干记述》[J].“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6:2.
[2]H.A.R.Gibb.The Arab Invasion of Kashgar in A.D. 715 [J].JSOR ,1922:5.
[3]H.A.R.Gibb.The Arab Conquests in Central Asia[J].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1923:7.
[4]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上册[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5]钱志和.《中世纪的阿拉伯史学及其特点初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关键词:屈底波;北庭都护府;西域;中亚
1.屈底波东侵
屈底波,全名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Qutaybah ibn Muslim),又称古太白,库泰拔,是阿拉伯帝国重要的军事统帅,在阿拉伯帝国对外征服的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屈底波东侵,即阿拉伯帝国对中亚地区的侵略及征服,因其主要将领为屈底波而得名,又称屈底波东征。公元705年,屈底波被哈里发任命为呼罗珊总督,负责征服中亚。次年,屈底波攻占了吐火罗及其首府巴里黑(今阿富汗北部的马扎里歇里夫西)。随后,屈底波多次渡过阿姆河,进攻河中地区,相继征服粟特的布哈拉(即中国史书上的安国),撒马尔罕(康国)。公元713~715年,屈底波领导一支远征队深入药杀河地区,进入费尔干纳,至此屈底波就基本征服了中亚。
2.屈底波东侵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中亚、西域局势
2.1阿拉伯帝国
屈底波东侵时期为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是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王朝,也是帝国对外扩张的巅峰时期。倭马亚王朝的疆域东起印度河和帕米尔高原,西至大西洋的比斯开湾,南自尼罗河下游,北达里海和咸海南缘,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领土最大、国力最强的帝国之一。
2.2中亚
公元6-7世纪,中亚各小国长期依附于唐朝,接受唐朝的封号,向唐朝进行朝贡贸易。7世纪后期,阿拉伯帝国开始入侵中亚地区,但都未能完全占领。及至8世纪初屈底波東侵时期,中亚小国林立,没有任何一个强有力的政权能抵御侵略,因此给了屈底波东侵以可乘之机。
2.3西域
屈底波东侵时期,唐朝的在位皇帝为玄宗李隆基,此时的玄宗英明神武,开创了开元盛世,国力比较强盛。此时的西域分为安西与北庭两大都护府,分别治理天山南北。两大都护府军力强大,是阻碍屈底波征服中亚后继续东进的有力屏障。
综上所述,屈底波东征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和中国唐朝都比较强盛,二者之间的缓冲地带中亚地区则比较弱小。
3.屈底波东征是否到达过中国西域甚至内地
谈到这一问题,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屈底波在征服中亚后是否继续进军侵入西域的问题。
阿拉伯史学家塔巴里(Tabari,838-923年,被尊称为“阿拉伯历史学的奠基者”)的《历代民族与帝王史》是一本很珍贵的史学著作,史料价值很高。塔巴里在其著作中称屈底波于公元715年到达了“最靠近中国的地方(指中国的喀什噶尔,即今喀什)”,随后中国皇帝唐玄宗与屈底波互通使节,并满足了屈底波的一些要求,“屈底波志得意满……”。
屈底波侵入过中国西域的说法便是由此而来。但这一说法被很多学者推翻,如英国学者吉布(H.A.R.Gibb)、俄国学者巴尔托里德(Barthold,V.V.)、我国学者王治来和纳忠、黎巴嫩裔美籍学者希提(Philip K. Hitti)等。这些学者都坚持认为屈底波没有侵入过西域,因此本文采用这一观点,其论证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4.屈底波东侵与北庭都护府的关联
如上节所述,历史上的屈底波东侵实际上没有到达过中国西域甚至于内地,这一说法只是见于阿拉伯的史籍之中。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阿拉伯史籍中出现如此荒诞的记载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代表着阿拉伯帝国的侵略野心。当时强盛的倭马亚王朝的东侵意图不仅仅是征服中亚,其侵略野心是在征服中亚后继续向东征伐,侵略中国西域甚至是内地。虽然最终没有成为现实,但这种侵略野心经史学家塔巴里之笔表现并记载了下来。黎巴嫩裔美籍学者希提(Philip K. Hitti)在其所著《阿拉伯通史》中说,哈贾吉手下有两名大将,负责东侵的屈底波和负责向印度进军的穆罕默德,哈贾吉向他们许诺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哈贾吉是当时倭马亚王朝实际上的政权操纵者,他的这一承诺便足以证明倭马亚王朝对唐朝有极大的侵略野心。阿拉伯帝国虽然觊觎唐朝,但摄于西域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的强大而不敢贸然进军。虽然没有正面交锋,但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的存在确实对屈底波东侵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使屈底波在征服中亚后没能继续长驱直入进入西域,其侵略野心便只能通过史学家荒诞的记载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阿拉伯帝国东侵的终点不是中亚而是中国,但北庭都护府的存在阻挡了屈底波东征的步伐,使其继续东进的野心成为泡影。
参考文献:
[1]宋岘.《阿拉伯文献对古代新疆的若干记述》[J].“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6:2.
[2]H.A.R.Gibb.The Arab Invasion of Kashgar in A.D. 715 [J].JSOR ,1922:5.
[3]H.A.R.Gibb.The Arab Conquests in Central Asia[J].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1923:7.
[4]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上册[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5]钱志和.《中世纪的阿拉伯史学及其特点初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